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乞巧節最普遍的方式

乞巧節最普遍的方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從針穿過,就叫做巧。這習俗唐宋最盛況。

乞巧節最普遍的方式

  名稱來源

七夕,原名爲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情人節“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爲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爲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爲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爲“喜中帶吉”月。因爲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別稱彙總

雙七:此日月、日皆爲七,故稱,也稱重七。

牛郎織女(刻紙)一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爲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爲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爲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爲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爲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相關拓展閱讀:七夕乞巧女兒節的含義是什麼?

七夕節屬於女性,尤其屬於年輕女性特別是未婚少女。按照傳統,這一天,稍有財力的人家都會在庭院中搭建一座綵樓或者綵棚,把親朋好友鄰居的少婦女孩們邀請來,聚在一起,舉辦”乞巧會“或稱”巧節會“,當夜就安排她們留宿,第二天還要贈送些小禮物、食品,護送女客一一回家。所以,七夕也稱爲”女兒節“、”女孩兒節“(《析津志》)。相應的,節日這一天的活動內容亦特色獨具,以”乞巧“爲主題,大張旗鼓地強調與鼓勵女紅技藝的精良。

據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可知,早在南北朝時代,七夕節的風俗就已形成:搭建綵樓;女性們在綵樓裏擺設瓜果,焚香祭祀牛女雙星,向織女”乞巧“;組織月下穿七孔針的比賽;一旦有蜘蛛在作爲祭品的瓜果上結網,則認爲是”得巧“的瑞兆。此後的年代大致沿襲了這些古老的儀式,只是在細節上時有改易。

  織女臺的由來

節日來臨前夕,首先要搭建”乞巧樓“,也叫”織女臺“。富貴人家會在自家庭院中用竹竿、木杆、草蓆、絲綢等搭建一座二層的”乞巧樓“。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宮中的乞巧樓全部用彩錦圍覆,高達百尺,樓上可以同時容納幾十位宮女。另一種廣泛流行的做法乃是將樓閣或者露臺用燈籠、綵帶、鮮花等加以裝飾,使之在節日當夜化身成乞巧樓。一般人家沒有如此鋪張的財力,便在庭院內搭設一座大棚,張燈結綵,擺設香案,供設織女、牛郎的小神像或者掛畫,再擺上各種祭品,作爲女子們舉辦”巧節會“的場所。

主人家要設下豐盛的宴席,熱情款待請來的一衆嬌客。然後大家移師到乞巧樓中祭拜牛女雙星,祈求織女分贈一點巧慧給自己。接下來,便要開展節日最重要的活動,也是我們現代人會覺得不可能完成的高難度遊戲——月下穿針。據《西京雜記》所言,早在漢代,到了七月七日這一天,宮中的妃嬪宮女們便會齊聚”開襟樓“上”穿七孔針“。此後,縱貫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女性都要比拼在月光下把五彩線穿入七孔針、九孔針、雙孔針的本事。

七孔針、九孔針、雙孔針都是專爲七夕特製的針具,往往以金銀爲材,針身上排列多個針眼。比賽時,參賽的女伴們按照約定的規則,把色彩不同的絲線一一穿入針孔之內,以最快速度完成者即爲優勝。

到了明清時代,不再流行多孔針,改用普通鋼針,要求參賽者先爲一組十根細針一一穿入細線,再爲一組十根粗針分別穿入粗線。在月光下,其實不可能靠目力來”認針“,全憑的是大家在日常女紅勞作中培養起來的靈敏手感,於光影朦朧裏,依靠手指對於針與線的極度熟悉來完成引線入針的動作。所以,這個活動說到底是檢驗年輕女性們的女紅水平,而中國古代女性在針線功夫上的精湛也確實驚人,她們在月下穿針的競賽遊戲,相當於現代戰士蒙起雙眼拆卸槍支的訓練,甚至要更爲艱難一點。也就是說,傳統的閨中人們幾乎個個都是女紅領域的特種兵!

  七夕習俗之月下穿針

月下穿針是名副其實的”比巧“,對於古人來說,節日還有一項中心主題,就是要向織女”乞巧“。那麼,如何證明一個女孩是否乞得了巧?南北朝時代的檢驗辦法是,在翌日清晨,查看作爲祭品的瓜果上是否有蜘蛛結網。到了唐宋時代,則發展爲特意捉來蜘蛛放在一隻小金盒內,第二天開盒觀看,如果蜘蛛在盒內結出的蛛網又圓又正,就是”得巧“的佳兆。

不過,在明代,以蜘蛛結網測巧拙的做法逐漸消失,被一種新的遊戲”扔巧針“取代,這一遊戲同樣是對女性耐心與靈巧的高度考驗。其過程是,在節日前一天用水碗盛滿清水置於陽光下曬,稱爲”曬水“。經過一天一夜,碗內水面上會形成一層由微塵、微生物組成的薄膜,叫做”水皮“。節日的午後,女伴們相約一起到院中,輪流手捏鋼針輕輕丟到碗內,要小心讓鋼針藉助水皮的託舉浮在水面之上,不能沉底。然後,大家一起觀察陽光下鋼針在碗底形成的投影,影子形狀不同,含義也不一樣。投影的樣子像一把梭是最好的結果,說明織女願意賜巧給這位丟針人,如果像個棒槌則會引來同伴們的嘲笑,因爲這意味着丟針人沒有得到織女的垂青,接下來一年裏雙手會很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