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感動中國》所呈現的不僅是中華民族道德血脈、精神價值的歷史傳承,也是對世界、對未來響亮而自豪的宣告。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1】

36年,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嶇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裏的孩子。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她一直在山旮旯裏堅守。她就是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

1980年,奉新縣中小學教師隊伍青黃不接,偏遠山區更缺教師。時年19歲的支月英懷着對教師職業的憧憬,報名參加了奉新縣澡下鎮招聘山村小學教師的考試,並順利考取。她不顧父母的反對,離開家鄉進賢縣,前往海拔近千米、最缺教師的泥洋小學任教。

這裏人煙稀少,不通班車,出門全靠兩條腿。每逢開學,學生們的課本和粉筆、教具等,都是支月英和同事們肩挑手提運上來的。本地教師在山路上走慣了,而她挑着幾十斤重的擔子,沒走幾步就氣喘吁吁,老是掉隊。一趟下來,她的腳磨出了水泡,肩膀磨得又紅又腫。

夜深人靜時,山風呼嘯,鳥獸怪叫,嚇得這個外地姑娘難以入睡。一年又一年,一些教師因爲吃不了這裏的苦,來了又走,只有支月英一直堅守。每天,她認真備課、上課、改作業,教孩子們語文、數學,還教他們唱歌、畫畫,與他們一起玩耍。山花開了,總有孩子給她採來最香的一束;山果子熟了,總有孩子用書包帶來最甜的一捧;她生病時,總有孩子帶來一個個滾燙的熟雞蛋;逢年過節,總有鄉親們送來自己捨不得吃的東西……她覺得自己就像是一棵鬱鬱蔥蔥的大樹,學生就像是一羣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她身邊飛來飛去,快樂地歌唱。

一茬又一茬的孩子畢業了,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參加了工作,但都對支老師戀戀不捨。山裏人早把支月英老師當成了他們的女兒。“支老師,您不會走吧?支老師,您可以不走嗎?”看到學生們殷切的目光,支月英又怎麼忍心離開呢?

這些年,各級領導去看望她,多次提出給她調換工作,但她都婉言謝絕。2012年2月,組織上考慮到她年齡偏大,想調她下山到鎮中心小學任教。此時,比泥洋小學更偏遠的白洋教學點學生家長,聯名要求支月英老師去白洋任教。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成了這個教學點第一位公辦教師。

別的教師都是往山外走,可她卻往深山裏去,家裏人很不理解,心疼地說:“你也年過半百了,身體又不好,就不要去白洋教書了。”她總是樂呵呵地說:“30多年都這樣過來了,白洋的孩子需要我,我怎能打退堂鼓呢?”

歲月如梭,支月英以36年的愛與執着,以培育深山兩代人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詩篇,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2016年,她被評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2】

近日,在得到通知觀看《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時,我校黨支部第一時間組織大家到會議室觀看,一個個激動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令我們大家都潸然淚下,讓我們由衷地敬佩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們在各個行業領域爲我們樹立了標杆和榜樣,是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追隨者。

也許是自己身爲老師這個職業的原因,《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守候大山裏孩子們的教師支月英,她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奉獻。在這個物慾縱橫的時代,她沒有隨波逐流,她把自己36年的美好時光全部奉獻給了山裏的孩子們,整整兩代人,她用自己的雙手托起了那些留守兒童求知的天空,用自己的堅守換來了未來的希望,這是多麼高尚的覺悟啊!她是這整座大山的恩人,更是國家、民族的希望,而支撐她做到這一切的就是放心不下山裏的孩子們,他曾經說過,如果人人都走出山區,那麼山裏的這些留守兒童又誰來教育呢?因此,她選擇了堅守,卻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孩子們飛出了大山。

看完支月英老師的事蹟,再回想起自己在平時的作爲,有時還爲自己評職稱的事而急躁,或爲自己多幹些活而抱怨,真的感覺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自己的境界是如此的低!我立志要想支月英老師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要時時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直到永遠。

  【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3】

看完專題片《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那一張張鮮活的面孔、那一句句樸實的話語深深打動了我,而人民教師支月英的事蹟更是讓我紅了眼眶。我也曾經是一名教師,深知那方三尺講臺的神聖,也明白其中的艱辛。

支月英,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女教師,36年來一直走在偏遠深山的基礎教育之路上,清貧、閉塞、單調、落寞……而她一走就是大半生,走得心甘情願,走得從容淡定。一個人,一個青春洋溢的年輕女子,是有着怎樣堅定的內心,是有着怎樣無私的奉獻精神,才能在一條崎嶇、泥濘的路上從韶華時光走到兩鬢斑白,才能從一個普通的媽媽走成山裏孩子的偉大母親。

我思索良久,終於明白,她之所以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是因爲她的心中始終亮着一盞明燈,這盞燈照亮了她前進的道路,這盞燈映射出人生的價值。這盞燈就是一個信念,守望大山,播種希望的信念,這個信念支持着支月英義無反顧地走到了今天。

一個榜樣就是一面鏡子,在支月英面前,我們應該反思些什麼?

當我們懷揣理想,奮力前行卻遭遇一次又一次挫折時,我們是否曾經動搖?當我們辛勤付出,默默耕耘卻未能得到相應回報時,我們是否曾經不滿?當節日來臨,因工作需要必須拋下父母子女,加班加點埋頭苦幹時,我們是否曾經抱怨?當年歲漸長,鬥志消退歸於淡泊時,我們是否曾經懈怠?

支月英說,她也常常思量,自己沒有別墅,沒有豪車,但活得無比舒坦,當看到自己的學生學有所成走出大山時,當孩子們回到山裏看望她時,那種幸福難以言表,她覺得這纔是她人生的價值所在。我們,也應該細細思量,我們的價值在哪裏?開展好一次宣傳,整理好一份檔案,接待好一次查詢……瑣碎小事,卻也蘊含着責任與擔當。羣衆的一個笑臉,一句感謝,一聲問候,都是對我們的肯定,給我們的回報。

“學黨章黨規,做合格黨員”,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崗位,都需要我們將支月英這樣的榜樣銘記於心間,點一盞屬於我們自己的明燈,照亮自己,溫暖他人,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