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拉炭的回憶散文

拉炭的回憶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今年是改革開放30週年,我想讓家父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30年來我國發生的巨大變化。家父便給我講述了他自己年輕時進山拉炭的事。於是,一場關於拉炭的回憶,便如一幅畫卷,慢慢的在家父的講述中展開。

拉炭的回憶散文

1978年改革開放,我們河南範縣這裏是1981年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了生產隊,在未分生產隊之前,河南、山東這兒沒啥燒,一般每年的秋後就進山拉炭。那時候,生活條件苦,交通不便,汽車很少,大多數青壯年都進山拉過炭。拉炭前需在家預先做好地瓜幹饃或玉米麪粉做的饃帶上,到鶴壁市一、二、三礦上去拉炭。鶴壁市距離河南範縣有300多公里的路,除60公里的土路外,從河南的清豐縣以西到安陽市240餘公里都是柏油路,空車每天能走70公里,重車每天能走25—30公里,拉一趟炭大約需8至9天的時間,每次拉450—600公斤不等,使用蓄力車的最多能拉到750公斤。

拉炭一般都是找幾個夥計做伴一起去,路上有點什麼事,相互也有個照應。尤其是重車在山上時要盤山,一人駕轅,兩個車把前各一個夥計,算是3人一輛車,慢慢的行走,盤過一輛,再盤另一輛,一直盤完最後一輛車。

山裏也有用牲畜專門拉車的,但需收4—5元的錢,大多數拉炭的人寧可自己盤山,也不願意僱牲畜盤山,有時趁拉車時他們還向拉炭人要白麪饃,一個白麪饃就是一元錢呢!那時候炭才0.018元(1分8釐)/公斤,盤一次山就花掉半車的炭錢,農民是捨不得的,即使拉到家,一公斤炭才賣1毛錢。

拉炭並不是件容易事,由於生活緊張,拉炭不但帶饃、面,而且還要從家帶根木材去,如果光有錢沒有木材,煤窯上一般是不給炭的,那是因爲沒有木材,煤窯就不能開採,由此也可見當時的“運輸難”。

路上店裏基本上不提供麪食,他們只提供火,下店0.1元錢的火,0.3元的店錢。一般遇到陰雨天時就下店,雨停了再走,走一天累了就早下店,第二天凌晨1—2點就起牀,穿上襖,怕出汗,爲了多趕路程,不吃飯就開始走。若是天公作美,颳起風,隨風掛上布蓬,借風力前進,等到走累了,肚子也餓了,才吃東西填飽肚子。

有一次下雪,我被困到安陽市裏。沒有店可住,只好在安陽市路邊的樓下避雪,凍得人受不了。結果趕到鶴壁礦上已經沒有炭了,只好去河北省的“西隘口礦”,恰巧趕到前不着村,後不挨店的地方,幾個人圍成一堆,手拿掂棍就地和衣休息。後來,據當地人講,那裏有狼,就是現在聽起來還讓人心感餘悸……

倘若耽誤的時間過長,帶的饃、面吃完了,就很難買到麪食。記得同村的人有次去拉炭也是趕上下雪,帶的東西吃完了,幾個人湊錢買了點麥子,磨成了面,誰料想那麥子是播種剩下的藥麥子,人吃了都病了,上吐下瀉,幸虧發現的早,搶救及時,纔沒有生命的危險……

河南安陽市在清豐縣有運輸隊,但大多隻供大一點的國營企業、農村的磚瓦廠等,農民自己用的炭大多都是自己解決。後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了生產隊。二、三年的時間農民便解決了溫飽問題,農民的`思想也開始轉變,逐漸把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利用起來,有幹個體戶的、有搞建築的、有養殖的、還有外出打工的,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火車修到家門口,縣裏設有煤站,各鄉也都有了煤站。人們盼望已久的把炭送到家門口的願望成爲現實,農民山上拉炭已成爲歷史。

目前,隨着國家一項項惠農政策的落實。村村通油路、通有線、通電話,過去那種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電燈、電話、電驢子、電耙的夢想已變爲現實。家鄉和城裏沒有大的區別,燒的基本上也都是天然氣,取暖也用壁掛爐,只有少數人家用炭取暖,況且家門口就有賣的,打個電話就給送貨到門,閉塞的農村,也慢慢知道了外面的信息

父親的講述結束了,我也亦如觀一場新中國時代變遷的巨幅畫卷。在一風一景中體會着新舊社會兩重天的巨大變化。人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在如此美好生活裏行走的我們,惟願,我們且行且憶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