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文海揚帆人散文

文海揚帆人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戊戌年伊始,有幸在朋友宴請的時候見到了王寶義老師。王老師中等微瘦的身材,面色紅潤,烏黑的頭髮中夾雜着些許的銀絲,鏡片裏流露出和藹的眼神。他說話語速不快不慢,聲音不高不低,吐字清晰。說話時總是微笑着恰到好處地望着對方,文人的儒雅風範給我十分舒服的感覺。雖然我倆初次接觸,我對王老師並不陌生,此前讀過他很多文學作品,耳聞過他很多感人的故事。我是王老師的陌生人;王老師卻是我陌生的“熟人”。

文海揚帆人散文

初次相見,場合特殊,沒有跟王老師深層次長談的時間。儘管那次相見彼此之間沒有太多的交流,卻萌生了親耳聆聽他的故事的想法,於是,暮春的一天中午,我冒昧地撥通了王老師的電話,王老師聽了我的想法後爽快地答應了。

大約一個小時後,我叩響了王老師家的門鈴,王老師主動地與我握手,親切地迎我入室,落座後,熱情地爲我沏上一杯濃濃的”蒙牛奶茶“。屋子裏茶香四溢,我和王老師的交流在溫馨的氛圍里拉開了序幕。

他年長我四歲,讓我稱其二哥,親切坦誠的話語頓時舒緩了我緊張的情緒。不一會兒,我倆就像久違的兄弟。情緒漸漸放鬆的我,跟他談教書育人的責任,聊文學創作的樂趣,敘健康的重要,話 依法治國的必要以及生 命的意義……

王老師語氣平靜 中 不乏樂觀地 說,他的童年因家庭生活所迫,背井離鄉來到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的一個半農半牧地區,1978年考上師範之前,他曾經在農村勞動過四年。上班不久又考上了大專地理專業,後來又在地理專業上考取了“專升本”的法律專業(函授)。隨着我倆交流的逐漸深入,我對眼前這位博學多才,歷經坎坷的二哥肅然起敬。

王老師2017年元月結束了園丁生涯。退休之前是扎魯特旗高級中學的一名“地理”教師,副高級職稱。1984年地理專科畢業於哲裏木盟教育學院的他,三十多年的地理教學生涯中,始終奮鬥在第一線。三尺講臺默默耕耘,無怨無悔。在“傳道、授業、解惑、啓智”教書育人的工作中,治學嚴謹,不斷探索。承擔了“高中地理課堂目標化教學實驗課題”,撰寫的《高中地理課堂目標教學實驗報告》獲得了內蒙古教育學會、內蒙古教研室聯合頒發的“教學實驗報告一等獎”,編寫了校本教材《扎魯特地理》。有9篇地理教研論文獲省級地理教學科研成果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1999年被扎魯特旗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稱號。通過長期的不懈努力,成功地總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地理”學科教學方法和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多名“地理”專業教師的業務能力,使得全校'“地理”課的教師們在教學中得心應手、如虎添翼。科學正確的教學方法讓無數桃李受益終生。

王老師是通遼市級”教學能手”、“內蒙古地理學會會員”、“中國地理學會研究會會員”他的“地理”專業知識水平,從他任教三十餘載到退休後的今天,在扎魯特旗(縣級)這塊擁有三十幾萬人口的地區還無人超越,特別是繪製的“扎魯特旗行政區劃平面圖”規範準確,完全合乎地圖繪製標準。各行政區域之間邊界清晰,地貌狀況標識到位,就連等高線都標註的十分精確。爲家鄉的城鄉建設規劃、河流治理、草原勘測、農牧林漁業開發利用提供了詳實的依據。由於王老師貢獻之大,受到教育部門、政府部門給予的多次表彰獎勵。

王老師不但精通“‘地理”專業,融教學與科研一體,對文學也是酷愛有加,成績卓著。對“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四大文學體裁都能輕鬆駕馭。2002 年,他開始嘗試文學創作。先後有上百篇(首)文學作品在國家級、省市報刊上發表,其中有2篇作品榮獲國家級一、二等獎。詩歌《爺爺離開遙遠的山莊》被編入《世界華語詩人代表作選》。

當我跟王老師聊起《扎魯特文學》時,這位通遼市作協會員眼裏含着淚花,飽含深情地向我講述起,他與文學和病魔的故事……

2004年他和十幾位懷揣文學夢的人,開始醞釀籌劃創刊一份能反映家鄉人民生活,具有草原文化色彩的文學刊物,想法有了,但是客觀條件十分艱苦,真可謂“創業艱難百戰多”啊!沒有辦公地點,沒有辦刊經費,沒有稿源,困難重重。井裏無水四下淘,大家分頭行動,動用各種關係,八方求援。東挪西湊,終於籌措到了部分經費,實在不夠,自己掏腰包,人人都能慷慨解囊。沒有稿源自己寫,大家都積極踊躍撰稿,所有人都是作者兼編輯,共同審閱修改每一篇稿子,每一篇稿子都像選舉總統一樣隆重,大量工作都是業餘時間完成。大家認真負責,沒有一句怨言。辦公地點就安在他的家裏,一間不足30平米的房間就是十幾個人,開會、寫作的場所。第一份《扎魯特文學》就是從這裏誕生的。說道這裏,王老師風趣地對我說,咱倆現在就是坐在《扎魯特文學》的搖籃裏聊天。

望着書架上印刷精美的一本本《扎魯特文學》,他如數家珍一樣,向我逐一說出當年跟他一起追尋文學夢的人。說永遠不會忘記這些人,是他們用無悔的追求,無私的付出,優美的文字,讓《扎魯特文學》健康地走到今天。撰稿人由當初全是本地的二十幾人發展到今天遍佈中國各地以及港澳臺地區的數千人。

王老師感慨地說,現在都弄不明白那個時候咋會有那麼一股子幹勁!早在2003年,他就發現渾身瘙癢,到了2004年越發嚴重了,覺得全身就像蟲子在爬的感覺,因爲學校工作繁忙,每週要上32 節高三地理課,高峯時加上晚自習一天要上8節課。還要配合學校搞地理教研,還要撰寫地理教研實驗報告,業餘時間還要去打點《扎魯特文學》,因爲他擔任主編,要審閱每一篇稿子,還要負責排版。這一年還正好趕上他的法學專業考試,每天無論多麼忙碌,都要擠出幾個小時學習法律教材,準備迎接考試。學校舉辦校慶,因爲他受當了一輩子瓦匠的父親薰陶,不但會幹瓦工活,還懂得建築設計規劃,因此學校領導把監工任務交給了他,並且還要負責場地施工設計,根本無暇顧去醫院看病。癢的厲害時就到學校附近的私人診所買點治療皮膚病的藥。以爲是皮膚病,沒有去醫院檢查。到了2005年,他的工作依舊非常忙碌,這時的他已經面容憔悴,十分消瘦了。在體力不支的情況下去了旗醫院。富有經驗的醫生果斷地判斷出肝臟出了大問題。通過檢查轉氨酶已經高達300多,肝臟大面積實質性病變。病情嚴重到了當地醫院無能爲力的地步,只好去外地醫院治療。

王老師說道這裏,似乎有些無奈,聲音略有低沉地繼續講述着……從2005年查出肝病開始到2014年,平均每年住院三個月。北京301、北京302 、 中日聯誼醫院、北京武警總醫院,都沒有診斷結果,長春 肝膽醫院給出權威診斷“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他的肝臟大面積糜爛。牙齦出血,鼻孔出血,爲了防止牙齦出血,他把衛生紙疊成幾層咬住止血,一天不知要換多少回!說完這句話他讓我觀察他的左側鼻翼,我發現有一道瘢痕。他說那是醫生往鼻孔裏面塞東西止血時撐裂了。

他在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平靜地講述着,我的心跳加速,眼睛不敢直視他。他說,一輩子也忘不了在長春肝膽醫院遇到的那位病友,是他給聯繫的天津第一中醫院。轉到天津中醫院時,生命已經瀕臨垂危。 我插話問他那個時候感到恐懼嗎?他微笑着說,他對生命有正確的認識,沒有一絲恐懼。說着他拿出手機,讓我看了那段時間裏作的幾首詩。《心願》:“臥病東牀上,擎 湯 笑臉頻。千年重轉世,還會娶伊人”。詩下面有一段話:“大病多年妻子端水熬藥,料理生活,陪同護理,走遍了我去過的所有醫院,百辛不言勞苦,讓我這個大男子主義色彩很濃的爺們倍感妻子的`偉大、賢惠和恩愛,故寫此詩,但願命長久,來世也嬋娟!(2009年10月)"。可見他對妻子的感情多麼深厚!

經過長期治療后王老師的身體終於康復了,在《病房留言》中他這樣寫到:“謹以此詩獻給吉林省肝膽病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病染多年扣百門,吉林肝膽遇觀音。臨牀診治藝精湛,護理親和暖人心。敬業廣招區外患,愛心康復大漠人。誠邀天使家鄉客,手把烤羊款貴賓”。(此詩2010年11月出院寫在醫生辦公室留言簿)從這點不難看出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七律 病榻抒懷》:“九載頑疾意未殤,似知近日入膏肓。妻兒護理心焦慮,慈母暗垂淚兩行。同事親朋捐義款,機關政府愛無疆。斜陽有幸雲消退,報以青山萬道光”。(寫於2014年1月4日)這是去北京武警總院離開家的前一天,臨行時自知病情危重,恐怕等不到肝源進行移植的那一天寫的。可見王老師對死亡毫無恐懼!

他撩開上衣,映入我眼簾的是:他的腹部隆起了一個大寫的“人”字。手指寬的手術疤痕令人望而生畏!王老師入住天津中醫院後,很快獲得了肝臟供體,手術進行順利。他的肝臟整體移植成功了!醫生精湛的醫術拯救了他的生命!《獨白》:“燦雲消褪日復還,滿把金輝灑嶽川。珍惜時光分秒秒,勿使重生爲枉然”。(本詩作於2014年5月肝臟移植手術後,決定重新規劃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多麼執着的人啊! 他說,自己沒有因爲生命瀕臨鬼門關而流一滴眼淚,但看到病友因孩子決定放棄爲父治療而氣憤得落淚!。

他 讓我仔細看一張照片,問我照片上的人是誰?我擦拭好鏡片後,仔細地端詳着照片,照片上的人呈躺着的姿勢。頭髮很長,還很凌亂,顴骨突起,兩腮塌陷,眼睛深深的陷入眼窩裏,嘴巴微微張開,牙齒略微泛黃,鎖骨像兩條裸露的橫樑支撐着不堪目睹的頭顱,大脖筋清晰可見,視線裏肋骨寬窄排列清楚,腹部纏裹着手術後的白色腹帶。面對着骨瘦如柴的照片,我目不轉睛地看了好長時間,還是無奈地問了一句,是病友嗎? 他沉默不語的表情 告訴 了明確的答案 。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坐在我對面的他!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術前對死亡沒有絲毫的恐懼,微笑着與主刀醫生笑談,術後沒有落一滴眼淚。“痛苦”一詞被他用超人的毅力改寫了詞義!死亡在一個無所畏懼的強者面前望而卻步,這就是一個普通人身上的閃光之處! 上蒼 眷顧的總是那些爲了正義的事業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的人。愛心善款盛開的總是 令人欣喜的花朵。他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王老師站起身子, 從 書架上取出一本《扎魯特文學》, 這是他 做完了肝臟移植手術,從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時,正趕上《扎魯特文學》組稿、審稿、校對、排版的節骨眼上。他躺在病牀上,一邊輸液,一邊用手機上網審閱稿件,一個月後,愣是在家人的幫助下,用筆記本電腦病榻上完成全部排版工作。確保了《扎魯特文學》按時出版發行了。這一期的《扎魯特文學》文友們都非常珍惜,有的朋友說,這是見證他生命奇蹟的鐵證!

王老師很自豪地說,《扎特文學》凝聚着他和一羣爲實現文學夢想人的心血,的確如此!

《扎魯特文學》是一份綜合性的文學刊物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 版面設計靈活機制,不拘一格。每期封面設計都能體現出本地區的各民族文化色彩,封面顏色莊重高雅,內涵深遠,該刊從外觀設計到文稿內容都一直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得到政府部門的充分認可。

《扎魯特文學》創刊宗旨:用正能量的文字弘揚祖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注重傳承各少數民族文化和家鄉本土文化,培養鍛鍊家鄉文壇寫作新人,鼓勵在校學生 熱愛寫作。鼓勵內自治區以外和海外作者的積極參與,爲了不影響域外撰稿人的創作熱情,每期採稿時編委們都做全盤考慮,採稿時既能保證稿件質量,又能充分展示祖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幾乎每期都刊登來自全國各省的稿子,偶爾還刊登來自異國的文稿。通過“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多種文學表現方式,謳歌時代,潛移默化地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引導人們懂得感恩,和諧相處,遵紀守法,“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讓文字去幫助人們陶冶情操,淨化心靈。讓家鄉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十五年來,爲了確保《扎魯特文學》每期都能及時與廣大讀者見面,退休之前 ,他無論工作多麼繁忙,健康狀況多麼糟糕,都堅持一絲不苟,逐字逐句地審閱來自全國各地逾千份的稿件和少量來自海外的稿件。連續挑燈夜戰十幾個通宵審稿、排版,對他而言是家常便飯。他每學期都擔任着多個高三年級的地理。高三年級意味着什麼?毋須多言,大家自然想象得到其任務有多重。他沒有因教學任務繁重而延誤一期《扎魯特文學》的及時出版發行;更沒有因爲《扎魯特文學》的審閱、排版而耽誤學生們一節地理課。難怪朋友們對我說:困難面前有王寶義,王寶義面前無困難!

他是一個骨子裏長滿正義的人。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所有法律學科的考試,順利地拿到了法學本科學歷。用神聖 的法律無償地爲很多貧困人員免費代理民事訴訟以及刑事辯護,確保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侵害,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有感於某一草場合同糾紛案》詩中寫道:“央央華夏正崛起,依法治國刻不容。金錢能使法變味,權色可將大廈傾。臺前冠冕裝公道,庭後脫衣變蛀蟲。拍蠅打虎人心向,鬼蜮妖魔必肅清”。這是當初針對當地農村牧區發生的一起民事經濟糾紛案,法官判了人情案的情況下,王寶義老師懷着對踐踏法律神聖的法官無比憤慨,本着伸張正義,主持公道,捍衛法律公平、公正、以事實爲根據,以法律爲準繩的審判原則揮筆寫下的一首正義詩篇,並把這首詩用實名發到了法院系統的微信羣。後來,迫於輿論的壓力,本案得以糾正。

“梅花香自苦寒來”,彩虹總在風雨後。 身經磨難的王寶義老師,已經迎來了術後的第五個春天,如今的王老師精神煥發,眼角的魚尾紋還是淺淺的,銀絲只幾根。健康的氣色裏充滿生命活力,根本不像花甲有幾的人。依舊談笑風生,樂觀開朗。

我起身與他告辭時,他語重心長地說 , 他的命是好心人給的。一定要用自己的餘熱報答所有的好心人,去幫助那些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雖然退休了, 也要一如既往地把《扎魯特文學》辦好,讓《扎魯特文學》像火柴一樣,點燃家鄉這塊土地上的文學薪火,讓燦爛的中華文化熠熠生輝!”

我望着精神矍鑠的王寶義老師,彷彿他就是 浩瀚文海上的一艘巨輪,正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昂揚鬥志乘風破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