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童年片語散文

童年片語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在腦海深處殘留稀稀拉拉模糊的畫面,總會在你人生的道路上,增添一份喜悅與悲痛的回念!沒有波瀾壯闊的海面,只有河水流淌的曲延。

童年片語散文

人生潮起潮落或平淡如水,是你來到這個世界註定的因果!

——題記

記得那時候,家裏住的是兩間公房。土壘的牆,草蓋的頂,住着一家四口人。

那年我五歲,妹妹比我小三歲。一個人坐在外間草蓆上玩,不知什麼時候手裏抓到放在一旁桌上的錢,那是家裏不知賣什麼得來的幾張大團結。

誰也沒想到妹妹會把它撕成十二片。一張拾圓的大團結,就這麼被妹妹撒落在她的四周,成了無用的碎紙片。這意味着家裏將失去一筆“鉅款”。——在那個年代,家裏有個千兒八百的,就暢然欣喜了。

沒辦法,爸爸,只能在地上東找西扒找到那些碎片。然後,一小片一小片拼合好,再用香糊粘起來,後來不曉得是怎麼用掉了。這件事後來也聽媽媽說過幾次,就當開心果,了了歡喜。

六歲那年,家裏蓋房子。積攢了多年,外加東借西拼湊了三千塊錢。

爸爸上山開的石頭,買來水泥,託成的沙石混和磚,準備開建盼望以久的房子。材料全都備好在自家場機上,正要開建了,上邊來人說:“不準蓋,要規化統一蓋。”這一來,就耽擱十幾日。

那時,我的心裏可高興了,自家要蓋新房了。也不管什麼和什麼,只想着不久就要住進寬敞明亮的瓦房。心裏沾沾自喜呢!美美地和叔伯兄弟在備建房的地方玩耍。

在皮打的過程中,叔伯弟弟用石子把我的額頭砸破了,流了好多的血。自那以後,我的額頭就又多了個傷疤。另一處,是在家裏吃飯時,不小心磕在家裏紅桌角上留下的。正好額頭眉毛上方一邊一個,至今還保留着。

一晃十幾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小孩子瘋起來,時間過的就是快。新房可以建了,被上邊規化到鄰隊,村子的西頭,地方沒原先自家的大,但靠近馬路邊,出入方便得很。

開建那天,我不記得是什麼時間了,只記得很多人在挖土,一片熱火朝天的。我跑前跑後的,東摸一把,西抓一把,忙的不亦樂乎。房子前後大概蓋了一個月吧!

上樑的那天,來了很多人。家裏備好染紅的生花生、糕點、糖果,還有白麪饅頭,上面還點了個紅點。蓋房的領班用笆斗端上房樑上往下撒,前後檐全撒,好多人搶成一片,好是熱鬧!——那時,我們那裏就是以這種方式來慶祝新屋落成。

沒過多久,我們一家搬進了新房。頭天晚上,我總睡不着,不習慣,一方面是興奮;另一方面是生熟的原故。也就是那一個晚上而已。後來的日子裏,晚上美夢連連,都是泡在甜蜜裏,幸福着呢!

也就在這一年,媽媽生了個很可愛的小弟弟。讓我和妹妹開心好一陣子。每每看到小弟弟那俊俏可愛的模樣,我就高興地又跳又喊的,心裏美美的!

也就是這樣,稀裏糊塗到了我上學的年齡了。

學校開始報名了,爸爸領着我去學校報名。那時候,報名要數數,可我連十個數都數不了,學校的老師不願收我。爸爸好說逮說,才讓我報了名。——嘿嘿……那個時候也不是我一個人這樣,好多都是這樣的`。

農村小孩子天一亮,就揉揉眼,臉都不洗,拿個饃饃就跑出去。東瞅瞅西瞅瞅,找一幫子活泥過家家了,沒水,撒泡尿行了;要麼就藏老貓,躲起來讓你找個半死;再就是抓特務,打衝鋒;反正玩得不知道回家。等飯時大人喊回家吃飯,就是一頓批。

記得上學第一天,媽媽領着我。手裏拿着兩個凳子,一大一小。我揹着媽媽做的書包,上面還縫個小青蛙;脖頸還套着媽媽爲我準備的一串棒棒。——那是那個時候幾乎每個孩子都有的,棒棒是用來數數的。過去的孩子就是單純,都上學了數還數不好,比起現在的孩子差遠了。

第一節課,現在都不記得上什麼了;反正就知道,第二節課自己扛着凳回家了。具體爲了什麼,也不得而知了。

後來,不知怎麼又稀裏糊塗去上了。那一年就算在學校裏玩的。上課的時候,從桌子底下爬出來玩一會兒。然後,回到班門口報告,自然老師是不理你的,只能站在外邊了。

那時候的我,根本沒心思上學,老師佈置的作業,也不知道怎麼做,只知 a o e 唱白揚歌。放學一回到家,就抱着我可愛的小弟弟到處樂呵着。——我那小弟弟小的時候人見人愛的。長得那是個俊,過路的人看見都要拍張相留個念想。

後來,那個拍照的人,還把相片送來了。這一點,我記得很清楚。是媽媽抱着坐在院中的凳子上,面前的桌子上還放着媽媽剛從渠道洗好的南瓜。弟弟光着個小身子,那俊俏可愛樣兒,時常浮現於腦海。只可惜,那張相片沒有保存好。

那個時候,我就喜歡抱着弟弟到處溜達。喜歡聽到別人誇讚弟弟長的俊俏可愛,聽着心裏美滋滋地。

突然,有一天,放學回到家,媽媽問我:“把弟弟送人家養,你願意嗎?” 我哭着喊着不願意。原因是,我們那的林場場長家,看到弟弟長得俊俏可愛,想抱回家養。當時,媽媽就給回絕了。後來,才知道是媽媽逗我們玩的,我和妹妹恐擔心一場。

至那以後,我一放學就往家跑。到家書包一丟,就抱起弟弟,牽着妹妹玩去了。雖然,有時候自己念着玩。但總會想着弟弟、妹妹的;吃的玩的都會盡弟弟、妹妹先。

記得那年署假,家裏農活忙。爸爸、媽媽下地幹活去了。我帶着弟弟、妹妹在家午睡。等我們醒了,也不知道是幾時了。就覺得昏天暗地的。也不管東南西北,就抱弟弟帶着妹妹往家前走。覺得那個方向是爸爸、媽媽去幹活的方向。

由於地面高低不平,自己抱着弟弟,一起摔倒在豬打汪的水坑裏。自己墊底。弟弟、妹妹哇哇大哭,我也跟着哭了起來。也不知道疼痛,就拼命地抱緊弟弟,心裏怕怕的。

這下一來,我們姊妹三個哭成一片,嘴裏不停地喊着媽媽。驚動了鄰居表奶,幫我們扶了起來。也就在這時,媽媽來家了。媽媽聽到我們的哭聲,扛起鋤頭就往家跑——農村比較安靜,有一點動靜就傳的老遠。何況,自家的農田就在村子邊上。

媽媽看到我們哭成那樣,滿身都是泥水,心疼地幫我們洗洗,這才平息了我們內心的恐懼和可憐的哭聲。

恍然間,我八歲了!總感覺這時間過得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