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臭豆腐》散文欣賞

《臭豆腐》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臭豆腐是臭的,簡直臭不可聞。但是吃起來卻是香的,所謂聞着臭,吃着香,都這樣說,確也如此。

《臭豆腐》散文欣賞

孫中山先生說中國人吃豆油是一個偉大而聰明的創舉,誠然。其實中國人所發明的所有豆製品,置之世界,都可謂是聰明的舉創。豆漿,豆筋,豆腐,豆腐皮,豆腐腦,豆腐乾,豆腐乳,豆腐花兒,豆腐卷,油炸臭豆腐如果把這串名字繼續列下去,怕是會太長太長。汪曾祺先生寫過一篇《豆腐》,專講各種關於豆腐的吃食,還寫過一篇《豆汁》,在其他作品裏也是不止一次地提到豆製品,可見先生對於豆製品的喜愛程度。

豆腐乳和油炸臭豆腐算是臭味兒食品。汪曾祺先生說: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什麼國家的人愛吃臭。

先生又說:臭豆腐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

以前關於臭豆腐,是隻聽說過紹興臭豆腐,卻從來沒有吃過。大三的時候去杭州實習,在蕭山區,一條蕭紹古運河連接紹興。早上的火車,只需三十分鐘就可以到達紹興,因此休息的時候就沒少去紹興。去紹興當然要逛魯迅故居,那一片至今還較完好地保留着紹興老街區的風貌。那時候魯迅故居還沒有免費開放,就只好在那一片的街上轉悠。咸亨酒店,土穀祠,沈園,三味書屋前的小河,小石橋,橋下的烏篷船,以及滿街的傳統工藝品,轉轉也的確是蠻好玩的。

往往在某個無名的小石橋頭,柳樹下,有擺着小攤炸臭豆腐的。一爐,一鍋,鍋裏滾燙的油,一塊塊白嫩的臭豆腐在油鍋裏翻滾,變成金黃色,用笊籬撈起,淋下油,倒進爐旁的竹籃裏。

遊人多,炸臭豆腐的也多,競爭就激烈,叫賣聲就熱切。也聽不懂,反正就知道是在招徠顧客來吃又焦又香的臭豆腐,正宗的紹興臭豆腐。只要你往攤位上望一眼,主人就會熱情地招呼你買幾塊嚐嚐。本來就喜歡嚐嚐各地的風味小吃,再加上盛情難卻,就買幾塊兒吧!當時的價錢忘了,反正覺得挺便宜,好像一塊錢五塊吧?買兩塊錢的。買來的臭豆腐就用硬紙盒子裝盛着,要甜麪醬或者是辣椒醬隨便,然後自己拿了刷子蘸了醬塗在豆腐塊兒上。吃臭豆腐用的工具是兩根小竹籤,比牙籤稍微粗大一點,兩個竹籤叉開,一紮,一塊兒。咬一口,一點兒臭味都吃不出來,外皮兒焦香,裏頭爽嫩,有點燙。醬味恰到好處地彌補了豆腐塊兒內部不容易入味兒的缺失,吃着確實爽。我買來一般都是一半兒抹甜麪醬,一半兒抹辣椒醬,兩種口味調和着。去了紹興幾次,就吃了幾次紹興油炸臭豆腐。

古鎮西塘也有一家賣油炸臭豆腐的,而且在驢友間小有名氣,招牌我記不起了,就在永寧橋北頭的巷子口,每天只下午黃昏時候支起油鍋炸一會兒賣。第二次去西塘,從臥龍橋那邊走回,正好路過,是久聞臭名,於是就買了四五塊兒,有點兒貴,不過塊兒比紹興那兒的大一點。也是甜麪醬辣椒醬自己弄。剛炸出來的,真是燙,不過就趁着這熱勁兒吃,纔是過癮。外皮一層金黃金黃,還嘶嘶泛着油熱,牙齒輕輕一碰,皮兒破,熱氣裹着嫩嫩的豆腐與舌頭接觸,極刺激。在嘴裏翻幾個過兒,嚥下,再插一塊。香!

杭州河坊街那片兒也有家賣油炸臭豆腐的小店。有一次和一東北哥們逛河坊街,碰見了這店,就買了一些。也是用紙盒盛着,抹了醬,用兩根牙籤插着吃。記得好像是一盒八塊兒,五塊錢,也是比紹興的貴。那次吃沒留下什麼妙的感覺,有點鹹,而且豆腐不夠嫩,味兒不對。也不知是那天在外邊吃了太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還是其他緣故,拉了兩天肚子。不說也罷。

後來有個同學去長沙,說那兒也有臭豆腐賣,而且還很出名。杭州實習的時候有個湖北的哥們,說武漢的臭豆腐也很出名。不過這兩個地方我都還沒有去過,也無緣得以親嘗。有機會是要去嚐嚐的。

從杭州實習回來,又在洛陽吃過一次油炸臭豆腐,是洛陽老城的小街上。人力三輪車,車上一煤氣竈,竈上油鍋,車斗內放着所有的工具和原料。車上用兩根竹棍挑一橫幅,上寫“正宗紹興油炸臭豆腐”,算是招牌吧。這兒賣的臭豆腐跟江南那塊所賣有點不一樣,看那臭豆腐塊兒有黑色的,灰色的,還有暗綠色的,看了就讓人發毛,倒胃口。油鍋裏炸過後,盛在一個降解塑料餐盒裏,拌上醬,青椒,花生米兒和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用一次性筷子攪合一下吃。弄得黏黏糊糊渾渾噩噩的,也不好吃。主要是弄得有些糊塗了,吃不出油炸臭豆腐的鮮味兒來。

如今在西安,城中小村的街道上,竟然也有賣油炸臭豆腐的,也是三輪車,車上是所有家當行頭,兩根竹棍扯起招牌:正宗紹興油炸臭豆腐。祖傳祕方,百吃不厭。哈哈?雖然聽不懂紹興話,但知道他們說話正宗關中口音。更有一家打的招牌是“武大郎臭豆腐”,那武大郎是賣炊餅的,真不知與油炸臭豆腐還有什麼關係。只要有油炸臭豆腐的攤,離老遠就聞見那味兒,有些臭得太過了,刺激性太大,那味兒就像死老鼠裝在臭鞋殼裏扔進了茅坑。先反胃了,還怎麼吃?

油炸臭豆腐,還是江南那一塊兒的好。長沙武漢的沒吃過,吃了再說。這兒先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