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家的那口蓮花缸散文

我家的那口蓮花缸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蓮花缸因缸的外層畫有蓮花而得名。其實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敞口缸。但蓮花的名字要文雅好聽些,就叫開了。蓮花缸有60公分高,上口徑有50多公分,底部直徑有20公分。看起來頭重腳輕,但放在地上四平八穩。蓮花缸也由陶土燒製而成,不過比別的陶土缸做得精緻得多,外面刷了一層釉,上面繪上了蓮花、水鴨、柳條、桃枝等圖形。動物栩栩如生,植物生氣盎然,與其他沒有繪畫的缸相比多了份生動的氣象。蓮花缸是父母手上使用的。那時用得最多的是醃製鹽菜,有幾年還用作發酵豬食。

我家的那口蓮花缸散文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家土坯房的北邊是一塊很大的空閒地,上面長滿了雜草和一些野花。母親是一個捨不得浪費土地資源的人,看到家裏人口越來越多,蔬菜的需求量大,便思忖着,如把荒地開墾出來種些蔬菜,離家既近又方便管理,摘菜也方便,那該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於是母親利用早晚扛把鋤頭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把荒地一鋤一鋤地開墾了出來,並將上面的石頭瓦片清理乾淨,整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形狀,再弄來一些黑油油的沃土鋪在上面,一畦畦菜地就形成了。這真是滄海桑田,原來雜草叢生的土地,經人辛勤汗水的澆灑,忽然間就變成的肥沃的菜地。母親將一些韭菜、黃花、豆角、白菜、苦瓜、雪裏紅等一些生命力極強而常用的蔬菜種下,幾番風雨過後,那菜地裏就成了碧綠的世界,葉子菜青綠婆娑,藤條菜爬高援低,瓜果菜碩果累累,真是青綠紅紫各色呈現。需要吃菜時,只要一伸腳就能摘得水靈靈的新鮮的蔬菜。就是到了寒冬菜園裏也蓋滿了一團團、一簇簇青碧翠綠的蔬菜,其中叫“雪裏紅”的蔬菜,好像是特地裏爲驅除冬天的蕭殺而生長的,不僅個頭大,而且越冷越青翠,菜園裏生長着幾畦“雪裏紅”整個菜園就格外地有生氣,甚至比春夏還要翠綠。當別的個頭矮的蔬菜遇到了大雪襲來,都被白皚皚的雪壓得不見了蹤影,但“雪裏紅”依然有大半個身子露在外面,散發着詩情畫意,讓人頓生雪中尋梅、雪中覓春的意境,所以那時的“雪裏紅”在我的頭腦裏留下的一抹淡紅總難以忘卻。“雪裏紅”是醃製鹽菜的上好菜種。寒冬臘月,母親將一顆顆個大婆娑的“雪裏紅”砍下,洗淨晾乾,堆積在蓮花缸旁。晚間,只見母親將一株株晾蔫的“雪裏紅”撒上食鹽,不停地揉搓,又一株株地擺放進蓮花缸內,一層層地將缸內擺放至滿,然後再在鹽菜上壓上幾塊大的笨石,一缸的“雪裏紅”就醃製完成。春寒料峭時,正是農家蔬菜青黃不接的時候,母親小心翼翼地從蓮花缸內把一株株嫩黃嫩黃的“雪裏紅”取出,放入大木盆中漂洗,那樣子不但好看,看着看着口中就泛起唾液,味覺就被喚醒了。那時的“雪裏紅”鹽菜就這樣味美而長時間地伴隨在我們的飯桌上。

那時農村有一段時間掀起了一股“割資本主義尾巴”的風潮,種田人多種點蔬菜也要強行制止。我家房屋旁種的'那些蔬菜包括冬天裏好看的“雪裏紅”都被當成資本主義的尾巴給割去了。那菜園很快就變得荒草萋萋,恢復了原來的面貌。接着蓮花缸也失業了,被棄放於屋檐下,下雨時,房檐的水如注瀉下,在缸中濺起幾朵小小的水花,似憂似怨,訴說一腔激情。

那時不準農戶在自留地上多種蔬菜和農作物,但大力鼓勵農戶養豬,說是豬多肥多糧就多。養豬多的家庭還能得到上面一點獎勵。我家人多,爲增加收入自然成了積極養豬的農戶。那口失業了的蓮花缸又被派上了用場,被搬到了豬欄的屋檐下,作爲存放豬飼料之用。那時養豬沒有半點兒精糧,餵豬的都是地裏的蔬菜葉子、紅薯藤、樹上的嫩葉和曠野裏的豬草,都不精細。煮了豬都不太喜歡吃。後來推廣了“糖化飼料”養豬。就是將煮熟的豬食放入缸內,再在上面灑上一些類似於酒麴的催化劑,讓飼料發酵,等到缸內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後取出來餵豬,說這樣豬就比較喜歡吃,生長也要快些。母親將這些學來的辦法自己再琢磨改進一番,製作“糖化飼料”,待發酵後再給豬食用,果真見效,豬的食慾大增,頓頓吃得肚子滾圓,生長明顯加快,一頭豬隻用年把時間就長得膘肥體壯,可以出售了。那口蓮花缸年復一年不知酵發了多少的“糖化飼料”,育出了多少肥豬,爲我家的養豬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若得村子上的農戶慕名而來向母親討教養豬的經驗。母親就把他們帶到蓮花缸前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經自己琢磨一番的製作“糖化飼料”的密訣。從此那口蓮花缸隨着在村子裏也有了名氣。

隨着世事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戶醃製鹽菜幾成絕唱,養豬戶也寥寥無幾了。我家的那口蓮花缸很多年前就賦閒了,被放到老屋的一隅,覆滿了歲月的塵埃,像一位滄桑老人在牆旮旯對悠悠歲月不盡懷想。每當我着到它時,腦海中就浮現出歷史的畫面和那生動的生活氣息,頓覺這口缸更加可親、可敬。人生中有舊的物件相伴真好,觸到時,記憶的書頁自然而然地就翻開了,默默中溫暖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