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豈能多愁傷感散文

豈能多愁傷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走在校園裏,偶見路邊的幾株花木枝頭寥落,心中不禁一顫,驚歎花期如此短暫。就在前幾天,我還在滿懷新奇地欣賞點染枝頭的豔豔花朵。倏忽之間,已難覓芳蹤,原來時節已到暮春。

豈能多愁傷感散文

再一次想到林黛玉的《葬花吟》。在那個繁花開遍又悄然飄落的大觀園裏,黛玉的吟唱讓人黯然神傷:“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的“詠絮才”,面對落紅片片的情景,怎不產生“紅顏易老,人生易逝”的感慨?在黛玉的心中,人生如花,“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這聯想是如此貼切,如此讓人感傷。我想,人生又未必比得上花草。花謝花又開,小草春風吹又生,而人生呢?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孤本,都是絕版。

豈只是多愁善感的黛玉?感嘆人生的短促,也是古今詩文一個永恆的主題。《莊子》曰:“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論語》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在偉大永恆的自然面前,人的一生並不比“朝生暮死”的蜉蝣更長久。正是這些句子,讓我體悟到人生的短暫。明月依然是昨日的明月,江水滔滔永不停息,而人呢?所謂物是人非,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然而我們忙於生活,我們醉心於迷戀的事物,我們在忘我地追求着什麼……紛繁的生活中,我們又有幾多時光靜下心來去思索人生,去關注內心的感受呢?

我們也曾無數次被告訴人生易老,一寸光陰一寸金,需珍惜時間。可是,如果內心沒有被觸動過,沒有主動去思考過這個問題,是無法深切體會的。當你一旦被死亡的必然到來震撼時,周國平的《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中的這段話,便像發自你的肺腑一般:“我無法只去注意金錢、地位、名聲之類的小事,而對終將使自己喪失一切的死毫不關心。人生只是瞬間,死亡纔是永恆,不把死透徹地想一想,我就活不踏實。”一個人只要思考過死亡,不管是否獲得使自己滿意的結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邊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會形成一種豁達的胸懷,在沉浮人世的同時也能跳出來加以審視。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把成敗得失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難的相對性質,因而快樂時不會忘形,痛苦時也不致失態。

明瞭這些,人生便豁然開朗。我們當如何來度過這不可多得的人生呢?儒家道家對待人生,入世出世各不相同,那麼人生是轟轟烈烈的好,還是平平淡淡的好呢?在於丹的《<論語>心得》中我找到一種答案。成功的人生不一定就是豐功偉績,名利權勢,令人豔羨的職位等等;而是關注到自己的內心感受,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獲得了我們內心需要的東西。在追求這樣的人生過程中,我們的`內心不是痛苦的,而是充滿歡樂。正如孔子所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這正是我追求的。人生有時也不得自由,現實有束縛種種。每個人身上有各種責任,這是我們不能逃避的。無可奈何間,我這樣定位我的人生:此生盡情足矣。何謂盡情?爲吾之應爲,爲吾之慾爲。此生應首先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就是一個人活着的責任和義務,做好了這些再做自己想做的事,追求內心渴望的東西。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滿意的人生圖畫,不管怎樣,只要這正是你想的人生的狀態便好。

童話《海的女兒》中說每一個美人魚在生命結束的時候都會化作水上的泡沫。而無論化作水上的泡沫還是天空中的雲朵的時候,我們能坦然面對,一生終結,了無遺憾,能由衷地感嘆:此生足矣,無待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