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大佛下的解悟散文

大佛下的解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孔子在《論語?雍也篇》中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可以引申理解爲人的生活能平衡于山水之間。也不知是什麼原因,我卻常常牽強附會地把這句話與樂山大佛聯繫在一起,直到去四川實地遊覽了樂山大佛以後,對樂山樂水的理解纔始有了新的昇華。

大佛下的解悟散文

聞名於世的樂山大佛,位於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匯流處的凌雲山下,經考證屬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史載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爲消除水患,造福民衆,歷盡艱辛,廣募善款而建,值得一提的是海通法師爲反抗官吏強行逼索,寧願自剜雙目,用浩然之氣嚇退貪的官污吏,保護了修建佛像的經費,使氣勢磅礴的大佛得以修建,並在後來者的傳承保護下,流傳1200多年至今。

凌雲山並不高,毫不費力就攀登到了山頂,把我們的履痕印上了飽經風霜的沙礫、草地、臺階、方磚……凌雲禪院內天王殿、大雄殿、藏經樓的丹牆碧瓦掩映在綠翠濃蔭之中,參天的古木楠樹虯枝雄幹,昭示着寶剎的年壽,四座明清兩代重修廟宇的石碑只能算年輕的晚輩恭立兩旁。寺內供奉有袒胸露腹、笑逐顏開的彌勒坐像,造型優美、神態莊重的釋迦牟尼三身像(今身、應身、報身),還有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和大勢至等菩薩像,都是明代以前的古蹟。感到意外的是在藏經樓下闢有“海師堂”,正中立有海通法師手持佛珠的全身塑像,肅穆端莊,正氣凜然,顯示了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捨生取義,保護捐款的堅定信念。我想,後人把海通法師與仙界菩薩相提並論,以此來寄託對海通法師的敬仰之情,也確實在情理之中,若是沒有海通法師的以命相搏,又豈會有流傳至今、傲立江畔的樂山大佛。

再往後走,就來到了大佛的的'頭頂,從上往下而看,並不能直接感覺到大佛的宏偉,只是看到大佛足下的遊客象螞蟻狀地在爬行,於是順右側唐代開鑿的的九曲棧道緩緩下行,瞻仰着巍巍大佛的雄姿和藝術特色,欣賞着石壁上的“經變圖”等摩崖石刻,想象着佛像內隱而不見、妙不可言的排水通風系統……近距離的觀察使人深感修建佛像時的工藝先進,技術高超,直覺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心中唯有張口結舌,不可名狀之感慨,就說那兩隻走下棧道即能看見的佛腳,每隻腳背上竟然可以圍坐約百人左右,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擡頭瞻仰,只見佛像的頭頂直插雲霄,在藍天的映襯下頗有點道骨仙風,飄飄欲然。據說佛像鑿成之後,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史稱“大佛閣”,可惜在戰亂年代毀於一旦。至今在大佛兩側的山崖上能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樑柱的地方。

爲了從遠處觀察大佛的全貌和氣勢,我們乘坐遊輪駛離岸邊,到三江匯流處的中心停下,只見佛像背靠凌雲山,腳踏三江水,佛相莊嚴,雍容祥和,冥冥中有一股看不見的作用力把人們的視線牢牢地牽住,令人從內心深處爲之肅然起敬。經導遊指點,發現受視角的影響,使烏尤山和凌雲山兩座獨立的山體聚焦到同一平面內,遠遠望去恰如一座碩大的天然睡佛,渾然天成,惟妙惟肖,堪稱一絕。我雖然不信宗教,但分明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震撼和衝擊,剎那間神清氣爽,心平如鏡,煩惱遠逝,精神昇華,進入了一種從來沒有感觸過的境界,自嘆我在佛前是何等渺小。

大佛巍巍而立,用千年如一的目光凝視着清風徐來,江水南流,興衰存亡,逝者如斯……也給大佛下的我予心靈的啓迪和感悟:山和水都是自然界的要素,山的內涵是厚重靜穆,水的特徵是深邃靈動,仁和智則是人們歷來追求的至高境界。樂山樂水都是因人而異,見仁見智自在當事者心中,品格上能有所追求,心靈上能得到滿足,就是人生最大的樂趣。誠如眼前這依山傍水的樂山大佛,自古到今遊人們紛至沓來,頂禮膜拜,除了宗教信仰的緣故和樂山樂水的因素之外,更崇尚的是海通法師捨生取義,保護善款的壯舉,佛在海通的心中,海通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