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考試3篇

散文考試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散文考試篇一:高考散文閱讀考點知識

散文考試3篇

 一、命題特點

近年來,隨着高考語文試卷文學性的強化,散文這種文體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許多感情真摯、文學色彩濃郁、富有時代氣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題者的首選材料。現代文閱讀文學作品類考的大多是散文,題型變化不大,難度逐步降低。但從學生的解題情況看,得分率普遍較低,結果並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兩個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學生並不完全明確,以致訓練無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學生未能熟練掌握,以致解題跟着感覺。

二、考點解析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在“現代文閱讀”中,要求學生“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並提出“理解”、“分析綜合”和“鑑賞評價”等三項九條具體的測試要求。散文閱讀屬文學作品閱讀,高考測試除了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外,還要考查學生初步鑑賞評價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綜合”包括七條具體要求,是閱讀方面基本的能力要求,能力層級分別屬於B級和C級。而“鑑賞評價”包括兩條具體要求,要求學生能對所給文章的思想內容進行評說,對其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進行初步賞析。這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爲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較高的一種能力要求,能力層次屬於E級。學生明確了以上這些要求,在平時的複習訓練中就應該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拓展散文閱讀,有意識地提高“理解”、“分析綜合”和“鑑賞評價”的能力。

散文是作者運用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觀,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諦、哲理,真摯表達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文體特徵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神不散:主題、意境集中。分三類:託物言志類,記敘抒懷類,議論明理類。文意=形式(結構和手法)+內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懷和哲理)

三、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

1、整體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貫穿文章始終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雖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必須圍繞作者的思想感情展開。因此,閱讀散文,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宏觀把握作者在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從而讀懂作者的感悟,領會文章的主旨。高考試卷中的散文閱讀幾乎每年都有這方面的命題。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葉聖陶先生說過:“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組織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結構就是它的思路的具體展現。高考試題常常通過對作品的結構進行設題,考查學生對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閱讀散文,要善於捕捉文中體現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感情的語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脈絡。

3、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描寫細膩,表達深刻,內涵豐富。高考散文閱讀命題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對散文中負載信息量大、內容含蓄、意義深刻、表現力強的語言進行鑑賞。鑑賞散文的語言,只有聯繫文章的主旨,根據上下文的具體語境,細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確理解其中的含義。這也是閱讀散文的基礎。

4、正確鑑賞散文的表達技巧

散文的寫作,一般都很講究表現手法的恰當運用,如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託物言志、欲揚先抑、烘托對比、虛實相生、象徵手法、修辭技法等等,這些手法的巧妙運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更加鮮明突出。高考試題通過對這些技巧的鑑賞,可以直接透視學生的閱讀品位。所以,閱讀散文還要注意鑑賞常見表達技巧的表達效果。

5、精心組織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散文閱讀試題,一直以主觀性測試爲主,題型基本不變,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識點上略有不同。從試題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問題看,難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多數問題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應、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這就告訴我們,回答問題要善於從原文中抽取關鍵語句,並根據題目要求進行適當整合,這樣纔有可能寫出精練確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四、解題方法點撥

(一)“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類

命題角度:

1.體現作者立場、觀點,表現文章思想的詞語(語境義)

答題步驟爲:

①本義入手,追根溯源。根據詞語的本義,從上文中找到相關語境。

②關鍵句子尋線索。從相關語境中找出包含該詞或其近義詞的句子,體驗其情感。③思路延伸得情感。通過類比聯想,借鑑同類文章的寫作特點找到答案。

命題角度:

2.與本文主旨相關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明確詞語地位。與文章主旨相關的詞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看清它是文章的標題,還是主旨詞。

②分析結構抓思路。理清文章結構,看清作者寫了幾個層面。

③抓關鍵詞句,概括要點。從體現幾個層面的關鍵句子入手,抓關鍵詞概括出答案。命題角度:

3.表達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審清題意明區域。看清答案從段中找,還是從全文找。

②整體把握,分清層次。給段落或文章分層次,找全詞語的內涵層面。

③鎖定關鍵詞。由體現詞語層面的關鍵詞概括出答案。

命題角度:

4.含義特殊、反映深層意義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結合文意定層面。結合文意,分清該詞語包括幾個層面的意思。

②立足全文,鎖定區域。找出體現詞語層面意思的各個區域,鎖定關鍵句。

③歸納概括。從關鍵句中找出體現詞語層面意思的關鍵詞,歸納概括出答案。

命題角度:5.需要概括含義要點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明確地位,審清題意。分析題幹要求,看清需要概括含義的詞語是文章的標題,還是段落中心詞。

②分清層面,概括信息。立足全文,分清詞語包含的層面意思,總結概括出含義要點。

命題角度:

6.有特殊指代義的詞語(指代義)

答題思路:

①理解詞語本義。所謂詞語本義,即詞語在詞典中的本來意思。理解其本義,纔有可能進一步理解其臨時含義。

②圈定特殊語境。圈定特殊語境,即圈定該詞語所在的句子、段落。如此,方可能便捷地理解詞語的臨時含義產生的環境。

③聯繫語境分析。聯繫特殊語境中所寫的內容,如背景、目的等,進而分析其“潛臺詞”,恰當解釋詞語的臨時含義。

命題角度:

7.運用了修辭的詞語(修辭義)

答題思路:

①理解詞語的本義,即詞語在詞典中的本來意思。

②聯繫語境析修辭。任何修辭離開了具體語境,便不能發生作用,顯出功能。故而,聯繫題幹中要求解釋的詞語所在的語言環境(有效閱讀區間),分析它運用了何種修辭格。

③瞻前顧後斷深意。在有效閱讀區間內,在該詞語的前或後皆有對其進行直接闡釋的句子、段落。抓住了這些闡釋性語句、語段,便找到了打開詞語修辭義大門的鑰匙。

④概覽全文看錶裏。若在有效閱讀區間內沒有對須釋義的詞語的闡釋性語句、語段,可聯繫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上(表)寫什麼,實際上(裏)寫什麼,而後由表及裏,聯繫修辭方法分析該詞的修辭義。

命題角度:

8.文中反覆強調的詞語

答題思路:

①鎖定有效閱讀區間。根據題幹提示,找到需要解釋的詞語在文中對應的位置,從而縮小搜索答案的範圍。

②抓住關鍵詞句分析。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文本中的相關區間中,一般都有與試題答案相對應的闡述性、表述性詞語、句子。抓住它們,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內容。

(二)“表達技巧”鑑賞

1.從審題入手,善於從題幹及選項中獲得答題的信息

要善於揣摩命題人的命題意圖,準確地找到答題的切入口,從而比較準確地找到文中的相關信息區間。

在題幹中,常常會指明問題的區間和考查目的及要求。這時,我們可以藉助平時的知識積累和經驗,很快找到答題的切入口。

閱讀解題的核心是“提取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僅表現在文章的內容上,還表現在試題題幹上,充分發掘題幹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從中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是正確解題的重要途徑。

2.掌握答題技巧,從內容上把握答題的要領

認真審題,明確答題方向,這僅僅是答好題的必要前提。要進一步找準答題的信息區間,篩選並整合答題的內容,還需學會答題技巧,善於藉助原文內容,把握答題的要領。命題所涉及到的信息區間,它可以是一個小節,可以是兩個小節,也可以散見於全文的相關區域。“概括”就是根據命題要求,運用求同思維從不同的信息區間,抽象出相同點。這是一個分析綜合的過程。有些考生由於尋找相關信息的失誤,而導致概括的內容完全脫離命題的要求;由於運用概括方法的不當,而導致概括的內容捨本逐末,或不夠全面。由此可見,掌握準確尋找相關信息的方法,提高分析綜合的能力,在概括中注意到概括角度的一致性、涵蓋內容的全面性,就能減少答題的失誤。

解答表達技巧類試題時,一般要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考慮,側重內容的一般是證明觀點,或者增強表達效果,側重形式的一般是使用什麼手法和表現方法?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具體,不要籠統地貼標籤。

3.語言的運用,力求準確、精練、概括

鑑賞散文的表達技巧,以主觀表述題爲主要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自己組織語言來解答題目,所以如何組織好答題的語言,把篩選整合好的內容準確、精練、概括地表述出來,就顯得非常重要。

①善於利用文中的重要詞、句組織答案。

一般來說,答案所涉及到的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大多數題目在文章裏就能“摳”出答案來。當然找出的詞語、句子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需經過有效的提取、剪輯、重組,這樣組織起來的答案,一般都比較接近標準答案。

②緊扣題意,選用恰當的句式,從適宜的角度作答。

即:怎麼問就怎麼答,使“答”與“問”有直接的關聯性。有時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內容,但不能從命題者所“問”的角度作答,如果直接使用會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問。因此,一定要緊扣題目的要求,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組合,特別注意用句式的變換來重組,使之成爲與命題提問角度相契合的答案。

③語言表述力求精練。

這對於受字數限制的表述題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高度概括的題目,當我們篩選整合好文中的相關信息之後,要把具體、形象的語言轉換爲抽象、概括的語言;對於解釋、闡述、評價性的題目,我們可刪去描述性的修飾語、較長的限制語,或合併同類項,或改字縮詞,或使用指代詞,使語言的表述高度濃縮,以符合題目的要求。順便提醒,對於不受字數限制的題目,不妨多答些(不能過份),在踩“點”給分的批閱方式中才能避免吃虧。

鑑賞散文的表達技巧,首先必須理解、把握作品的基本語彙、句段、結構、章法。其次是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和表述能力,懂得一定的寫作技法。再次是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歸納能力,能根據整體閱讀的原則,綜合運用各種文學知識去分析評判作品的相關內容。同學們只要認真訓練,是一定能提高解題能力的。

(三)“表達作用題”類

1、人稱表達類

可以針對某一人稱的運用命題,也可以針對行文中人稱的變化命題,或者針對稱謂的變化命題。

解題思路:

(1)確認人稱的運用或變化。

(2)瞭解每一種人稱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如下表:

第一人稱

第二人稱便於直接抒情呼告抒情更強烈感人

第三人稱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由

2、修辭方法類

(1)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這類語句作用題,首先要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在答題時點名所用的修辭手法。

(2)明確答題方向。答題時,要明確每一種修辭手法的'作用。一般說來,描繪類的修辭手

法作用爲使描寫對象生動形象,主要有比喻、誇張、擬人;結構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爲突出強調,主要有對偶、排比、反覆;表達類的修辭手法作用爲增強語氣,主要有反問和設問。在具體運用中又有些細微的差別,現將《考試大綱》所規定的八種修辭手法的作用列表如下:比喻生動形象,化無形爲有形

誇張表達感情更強烈

擬人表達親切,有情趣

對偶整齊,有節奏感

排比一氣呵成,突出強調

反覆緊湊,有氣勢,表達效果強烈

反問表達鮮明,起強化作用

設問突出強調

(3)確認修辭手法,明確答題方向後,結合語句內容分析其具體作用。

3、表達方式類

一般針對段落或篇章中具體的表達方式命題。

解題思路:

(1)確認指定語段所用的具體的表達方式。

(2)明確五種表達(記敘、議論、說明、描寫、抒情)中具體分類及作用,以便答題時明確方向。如下表:

表達方式主要作用表達方式主要作用

肖像描寫

動作描寫以形傳神工筆細描精雕細刻,纖毫畢現,具體生動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細節描寫準確傳神鮮明

語言描寫言爲心聲,表現人物性格特點插敘內容豐富,深化主題,曲折有致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倒敘設置懸念,吸引興趣,波瀾起伏

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寄託感情敘後議論畫龍點睛,點明題旨白描簡筆勾勒,簡潔準確傳神比喻論證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寓情於景,物事含蓄

(3)確定所指定語段運用何種表達方式,結合文章具體分析。

4、行文段落類

解題思路:

(1)確認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確段落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入手)。如下表:開頭段統攝全篇,領起下文,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過渡段承上啓下(或啓下)

結尾段呼應前文,深化昇華主旨,卒章顯志

(3)結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如前例答爲:①照應開頭,呼應前文;②深化主旨,說明恩師高尚的品德將代代相傳。

5、表現手法類

解題思路:

(1)確認所用表現手法。

(2)明確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如下表:

象徵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鮮明襯托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特點

揚抑在變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渲染爲行文設置鋪墊,營造氛圍

對比突出事物特點,使形象鮮明以小見大小中見大,表現人、事

(3)明確所用表現手法並結合文句內容作答。

散文考試篇二:歷年散文試題

(一)長春市畢業題

雨(馮劍華)

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華。

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於人不覺間,她輕輕悄悄地走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她如紗如霧,如情似夢,沾衣不溼,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飄過處,天地萬物從沉沉昏睡中甦醒過來,種子發出嫩芽,竹林長出春筍,楊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靈也伸伸懶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贈給大地。

春雨,又是一個愛美的姑娘,一個極擅丹青的畫師。她手執神奇的畫筆,揮灑出一個美麗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帶雨”,何等脫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又是怎樣的清幽。這全是春雨的手筆啊。春雨,遍體芬芳的少女,愛美寫美的畫師。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個急性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個利索乾淨還帶着幾分潑辣的中年婦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幾分溫柔和文靜,可你知道,她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親。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補充營養,以豐腴自己的身軀。被太陽烤得口乾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潤。田野上的莊稼禾苗,山坡上的樹木果林,像一羣羣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復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餵飽了結實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莢,喂足了圓滾滾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纔有果實,纔有收穫,纔有萬種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幹的大嫂,慷慨的母親。

秋日的雨,是閱盡滄桑的老婦人。

她見過了許多,經過了許多,也做過了許多。她曾經年輕過,輝煌過。如今,桃花梨花謝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該做的要做的都已做過,便顯得有幾分落寞。更有那喜歡悲秋的寫出“冷雨敲窗”的詩句,發出“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抱怨。可她是寬容的,豁達的。她知道,人們不會忘記她的過去,不會忘記她做過的一切。

她並不落寞,她正在描畫“紅於二月花”的霜葉,繪製出層林盡染、色彩絢麗的秋之圖。更何況,不久之後,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姍姍而來。

18.閱讀全文;按要求填空。(4分)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寫出了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的性格特徵;

把夏雨比作,寫出了她的性格特徵;把秋雨比作,寫出了她的性格特徵。

19.春雨手執神奇的畫筆,描繪出許多美麗的圖畫。請從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3分)

(1)(2)(3)

20.仔細研讀文章,回答下面問題。(6分)

(1)作者爲什麼開篇強調“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3分)

(2)爲什麼說秋天的雨“閱盡滄桑”“並不落寞”?(3分)

21.請從修辭、內容、情感三個方面對文中劃線句作點賞析。(3分)

 (二)安徽課程改革試驗區

劉白羽

①淡淡的朝陽剛把樹梢照亮。順了石柱攀緣到三層樓上來的老藤樹比來時茂盛多了,有些柔韌的枝蔓伸展開來,帶着綠葉,向人輕拂,似在表達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瑩的樹葉叢中,一隻小蟬用稚啞的嗓門,輕輕嘶叫。愈來愈明亮的陽光卻顯示:將要來臨的又是十分炎熱的一天。但,不論回頭將怎樣火熱,甚或會從燠(yù)熱之中來一陣風掣電閃,現在這早晨卻如此清新、寧靜。

②如若仔細地分析一下,這清晨之可愛究竟在何處呢?是這清涼,是這朝露,是這潮溼泥土的芬芳,是這雲霞爛漫的寧靜。是的,我想是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新的起點。在一個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經歷多少曲折複雜的道路——他焦灼,困難,輕鬆,歡樂。而千千萬萬早晨之中的每一個早晨,當它到來的時候,都使你感到是第一次和它接觸一樣新鮮。它永遠那樣清新澄碧,而又永遠那樣鼓舞人意。人們在日常談論中,常常用“朝氣”與“暮氣”這兩個極端相反的字眼,評判一人一事,來說明那是生氣勃勃的,還是氣息奄奄的。這個“朝氣”就是從永遠給人清新之感的早晨發展而來的。朝氣——使人想到:精力充沛,雙眸明亮,兩頰鮮紅,向新的未來邁開腳步。也許這未來之中充滿莫可測的事變,而那早晨總還是那樣令人欣喜,令人振奮,以無限情意督促人們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這樣可愛,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幾片朝雲,給陽光照得像嫩紅的玫瑰花瓣一樣輕柔、綽約、縹緲、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覺到:愈是在困苦的時候,愈覺得清晨之可貴。因爲我們送走了一天,而又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活。這一天的逝去與一天的來臨,便標誌着人生又邁出了新的一步。我現在浸沉於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這個清晨像什麼?很像早霞中升起來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個早晨都在我們生活的航道上的白帆。它是那樣潔白,它是那樣漂亮,但它標誌着永遠向前,而且標誌着堅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時,不知不覺的,那一片片的雲由紅色而變得發白發亮,像給強烈光線照得透明的、輕柔的羊毛卷一樣,它們朝着藍天遠處冉冉飛去,就如同白帆朝遠天航去一樣。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變得出奇的寧靜,蟬聲沒了,人聲沒了,那赫然閃耀的宇宙中充滿一種莊嚴肅穆之感。一個真正的早晨開始了。

4.填空。(4分)

第①段依次描寫、沾滿露珠的藤樹的綠葉、等景物,表現了早晨的“清新、寧靜”。

5.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點”、“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麼含義?(4分)

6.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後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雲怎樣的變化?(4分)

7.文末爲什麼說“一個真正的早晨開始了”?請結合上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8.你認爲這篇文章只是描寫清晨的景物嗎?請談談你的認識。(4分)

  (三)安徽省(非課改區)中考語文試題

生命賦

孫蓀

①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種種生命的奇觀。

②挺拔的巨樹,蔥茂的森林,綠色的草原,成熟的莊稼,盛開的鮮花,望着它們,或徜徉其中,那種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發我爆發我的生命激情,在體內蔓延,奔涌,激盪。

③但是,有一些更細微更不顯眼的現象,往往特別作用於我的心尖和神經末梢,引起我異常深刻的震顫。

④早春,當冰尚未完全消融、萬物尚未甦醒的時候,柳樹的枝條還是鐵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經頂着嚴寒冒出來。它就是報春的最早的使者,萬木崢嶸的自然之春就是從它開始的。

⑤當柳芽發出不久,在棉花地裏,可以看見棉芽衝破柔韌的殼子,一個個鑽出地面,遍地都寫着兩個字:突破。

⑥麥收過後,麥地裏新播種的大豆,不幾天工夫,從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壯的一點胚芽,探頭頂破地表,滿地像是用五線譜寫成的生命第一樂章。它預示着,也開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響樂:活潑潑的胖乎乎的豆苗,無邊無際的宜人眼目的豆綠色波浪,成熟的金黃色的小山。

⑦我害怕見花蕾。特別是那種已露出一點亮色,將要綻開的花蕾。我一看見它,就如癡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顧一切地去做生命瑰麗峯巔的想像:經過長久的默默經營、吮吸、積累,所蓄積的全部精華、神采、光輝,就要在一剎那間展現,這是怎樣激動人心的時刻!恰如剛剛構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將要展紙揮筆的當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員,在終場前得到一個絕佳的射門機會,即將起腳攻入致勝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時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⑧我還有一個執拗的習慣:好在貧瘠的荒涼的山間沙漠流連。巖間石縫中生長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彎的怪柏奇鬆,荒漠中的一株或一叢“沙打旺”或駱駝草,石板上的一片黃綠淺灰的苔蘚,我都向它們注目。這些景象剝落了我熱烈的情感,凸現出嚴峻的理性,它們並不可憐,我是敬仰它們!

⑨這是怎樣堅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它們全都生長得很頑強,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溫度、溼度、肥沃度等條件,對它們都不重要;它們幾乎全靠自己內在的生命力。如果條件再惡劣一點,別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爲死亡的塵埃,而它們卻能依然故我,生機盎然;如果條件好一點,那它們該是一副怎樣的蔥茂!

⑩還有比生命現象更瑰麗更豐富的嗎?

⑾有幸獲得一次生命,就讓生命莊嚴地展示吧。

4.文章④至⑦段所寫的“細微不顯眼的事物”有、、、。(4分)

5.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見花蕾”這句話中,“害怕”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4分)

6.第⑧段中,對奇送怪柏、苔蘚、駱駝草等,作者爲什麼說“它們並不可憐,我應該敬仰它們”?(5分)

7.將畫線的句子換成“世上再也沒有比生命現象更瑰麗更豐富的了”,你認爲好不好?爲什麼?(5分)

8.文末“有幸獲得一次生命,就讓生命莊嚴地展示吧”對你有什麼啓示?(6分)

 (四)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試語文試題

名城夢

東西塔旁,百柱殿前。

明天,這裏。

就在這裏。他信上說:看凌空雙塔,聽檐角風鈴。

追尋40年前失落的夢?

那天,他要赴刺桐港,乘刺桐舟,履滾滾波濤,穿茫茫大海,去南洋尋金黃色的夢。

我再一次勸他:“就這樣離開生你養你的名城?”

“名城!名城?”他幾乎喊了起來。“你跟我去看看,曾是天下第一大港的刺桐港如今

有幾條破木船!唐宋以來,多少刺桐舟風帆高懸,沿着海上絲綢之路,把我們東方文明輸注大洋彼岸,如今運的卻是勞工!”

離開船還有3個小時。他不急着去趕兩個多小時行程的路,卻折向城西北隅的開元寺,顫悠悠地燃起一炷香,發呆似地站在古榕蔭靄下的拜庭中。眼前深堂廣殿,跪着衆多祈求平安的善男信女。他卻左顧右盼,仰望東西兩邊那兩座已有一千多個年輪的擎天石塔,和着悽清的檐角鈴聲喃喃自語:不回來了,不回來了??

他走了,邁着沉重的腳步,踏着破碎的街石,消失在鳩形鵠面的行人中??我不相信他不回來,就憑着他對古城象徵的東西塔的這最後一眼!待刺桐古港涌起新潮,等泉州名城再度春風,雙塔下會出現他的笑臉。古城——我默默地向着雙塔祈求——重鑄你盛唐有過的光輝,再造你宋元出現的繁榮,呼喚萬千離你而去的遊子迴歸!

於是,當新中國從東方崛起,古城喜沐東風,新姿豐盈;當改革開放大潮席捲神州,海上絲綢之路雄風再振,我便喋喋不休地訴說,這城,這人,這海,這港,這山,這田,這路??

我不知道他廬結何方。40年來,他沒有遣過鴻雁落腳古城。然而我相信,無論在海峽彼岸的國土,或在蕉風椰雨的菲島,夕陽落處的歐美??他聽得見氣勢凌雲的東西塔尖那日夜自語的風鈴訴說的古城的變化;他看得到海上絲綢之路風檣競渡,刺桐新港古城市井接踵而至的萬國商賈。我遲早會在那熱淚盈眶的海外遊子的回鄉人流中,辨出他哪怕已是雙鬢侵霜的少時夥伴!

我的預感沒有錯。他終於要重履故土了。前幾天,一封加急特快件從菲律賓飛進我家:飛機票已定,明日抵古城。那飄洋過海的信箋上寫着——

踏上異邦,才知古國名城在心底的分量。名城鍾靈毓秀,孕育出的優秀文化從小就鑄進我的肌體。天涯海角,春花秋月,做不盡名城夢。名城有過璀璨的歷史,那是祖先奮鬥創造。我今日迴歸,帶去些小余資,興學辦校,弘揚名城意識,建設新的名城。

呵,名城!東西塔!明天,這裏,又一個去國離鄉的遊子投入你的懷抱向你傾訴肺腑之音同風鈴和鳴??

(注:泉州古稱刺桐城,“百柱殿”即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

1.根據語境,揣摩語言。

(1)“履滾滾波濤,穿茫茫大海”、“他終於要重履故土了”

“履”的意思是:。請再寫一個含“履”且意義相同的成語:。

(2)“我便喋喋不休地訴說,這城,這人,這海,這港,這山,這田,這路??”一句運用的修辭手法,作用是:

2.文中劃線句子用“蕉風揶雨”修飾“菲島”,用“夕陽落處”修飾“歐美”準確嗎?請運用地理知識解答。

3.比較閱讀。試將《名城夢》與魯迅的《故鄉》作比較分析。

(1)《故鄉》以“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爲線索組織材料;《名城夢》以“他”————爲線索組織材料。

(2)對比作者筆下故鄉今昔的變化,把相關內容概括填寫在表格裏。時間內容篇目昔今

《故鄉》

《名城夢》

(3)簡答填空。

《故鄉》中,“我”離開故鄉時懷着的希望是:

《名城夢》中,“他”欲回故鄉時的心願是:

(4)請結合兩文內容並聯系學過的詩文,談談你對遊子思鄉情結的理解。

4.對作者在文中抒發的主要情感,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欣聞海外遊子即將回歸,盼望兒時夥伴早日團聚。

B.謳歌刺桐古城雄風再振,抒發名城兒女愛國愛鄉之情。

C.讚美名城唐宋盛景,留戀故鄉昔日輝煌。

D.歌頌家鄉建設新貌,呼喚海外遊子迴歸。

5.東西塔檐角風鈴在文中多處出現,它在內容上有何意義?在結構上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說明。

6.運用對偶知識對出下聯。

上聯:歷史古城雄風再振

下聯:

7.讀了本文後,你有何感想體會,請作簡要闡述。

(五)福州市初中畢業會考、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不僅僅是左手

池莉

①17歲那年秋天,我被下放到農村做知青,幾個月之後,被選拔到大隊小學教書。第一天上課,學生就不怕我,很多課我都上不下去。校長鼓勵我不必怕學

生,要我向王老師學習。

②我們學校的王老師,男,中年人,大個子,寬肩膀,鬍子拉碴,少言寡語,非常威嚴。王老師走路總是甩開膀子邁大步,模樣好生坦然瀟灑,好像條條道路都是爲他開的。我們大隊的廣大貧下中農,凡路上遇見王老師,都要搶先問候,都要爲他讓路,還要誇他教書教得好。王老師的書,就是教得好,從他班裏畢業的學生,算盤打得風流水轉,出了校門就可以當一個小隊會計。對付最頑皮的男生,王老師一向只用一隻手,左手。王老師不是左手力氣大,是力氣不大,主要是輕重感覺好。王老師用左手把調皮學生的後頸脖子拎起來,從窗口輕輕扔出去,從來沒有把學生摔出事情來。貧下中農誰家有一個甚至多個不愛念書的調皮小子,爺孃老子也都是不怕的,大家便都指望王老師整治。王老師這隻左手的一扔,多年的威信就建立起來了。

③然而,作爲教師,僅有武力是不夠的。最初,我以爲王老師的威信就是來自於他的左手和珠算。後來,我慢慢發現,王老師門門功課都教得好,語文、數學、體育、美術,他可以一個人包辦。同時,王老師還會修雨傘,做木工,打草鞋,箍水桶,燒錫補焊。王老師有一隻工具箱,那簡直就是百寶箱,他想要釘子就可以掏出釘子,他想要鐵皮就可以掏出鐵皮,任何困難都難不住他。王老師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要過春節了,村裏家家戶戶都請王老師寫對聯。也總有一些人家會貼別人寫的對聯,這就更是爲王老師提供了比較,貧下中農過春節有的就

散文考試篇三:散文美文的閱讀及有關考試試題的答案

 同裏的黃昏是一首歌

寅公

①同裏的黃昏是一首二聲部的歌。

②溫柔的斜陽照着古鎮,水鄉在暖暖的、明黃的影調中,就象一幅水彩畫一樣。③斜陽餘輝裏,我們緩步走在幽靜的街巷中,一邊是河,一邊是古樸的房舍。小河邊的駁岸上,浣洗的小鎮女子和寫生的美術系學生,共同爲我的鏡頭中的古鎮點綴了人氣。村婦絞乾最後一件衣裳,而對面虛掩的木門輕啓,一婦人手拎菜桶,輕輕走下臺階,在河沿邊俯下身去,用竹桶將水左右一分,然後打一桶水上來,靈巧地摘淨菜葉,返身走上臺階,木門關閉,水波不興。鄰家的老婆婆顫巍巍地跨出門檻將一桶水乾淨利落的倒入家門口的河裏,驚起一隻蜷着身子正要休息的魚鷹。老伯揹着雙手拎着瓶酒,哼着小曲從不遠的小店踱出,家中的飯桌上定有豐富的小菜等着沽酒歸來小酌幾杯吧。

④河裏收工回家的遊船在漁歌聲裏慢慢靠岸,船家女邊搖着櫓邊對河邊相熟識的人家打招呼,吳濃軟語聽來就象蘇州評彈般婉轉動聽。於是,古鎮民居區的低聲部那一串串的音符隨着院子裏的炊煙緩慢而抒情地飄灑在河道里、空氣中。

⑤烏篷船上,丈夫搖櫓,妻子生火做飯,小竈升起了青白的炊煙,孩子坐在船頭,小凳方桌,在展開的作業本上寫划着。這幅只有在電影或文學作品中見過的景象,當它活生生展現在我面前時,我一時激動得有點兒不知所措。

⑥一棵被雷電燒空了軀幹的洋槐,斜斜地貼着水面長出去,亭亭玉蓋下,一張方桌,幾把木椅,用宜興紫砂壺泡着的半壺龍井茶冒着嫋嫋香氣。一位鶴髮老者正坐在方桌旁品茗着,一臉的安詳和愜意。我突然悟得,其實老人正在品味的這種梅妻鶴子的悠然人生正是千年來中國文人追求的極致。古人云: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聰明的隱士是不忘了隱憂的首要條件是滿足基本的生活所需,陶淵明們雖然“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但卻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只有如這位老者一樣,選一個寧靜的所在,比如同裏,雖然與世無爭,卻也不爲生活所擾,更利於修身養性,着實令人豔羨。

⑦有的人家已經開始吃晚飯了,門外擺個小方桌,長條凳上坐着一對老夫婦,吃得有滋有味,悠然自得。一碟泡菜、兩碗綠豆稀飯,一頓很不豐盛的晚餐,如老伴倆平淡寧靜的一生,卻無言地揭示着粗茶淡飯與老伴倆皺紋滿面之間的關係。一個與世無爭的小鎮,平淡得如一碗綠豆稀飯,卻如海龜一般的長壽和具有生命力,正是中國人文歷史的濃重一筆。

⑧肚子餓了,找到傳聞中上過中央電視臺的“古鎮一絕”臭豆腐攤子。那“臭豆腐”香味撲鼻,味道果然不錯。站在臭豆腐攤旁吃掉那串抹了辣椒的臭豆腐,比在人來人往的鬧市裏多了一份安然。

⑨當我們轉悠到古鎮最最著名的明清街時,看到的是另外一幅黃昏的景象:古街的兩邊商家林立,紅燈籠黃幡子呼啦啦的飄在風裏。河邊一溜在夕陽下喝茶聊天的人們看着風景,同時也將自己坐成了一道風景。豎着“太湖三白”的飯店裏呲呲啦啦開始飄出飯菜的

香味。討價還價的聲音沿着青石板的街道曲曲折折的傳到耳朵裏。這一切的一切都合成了古鎮的高聲部:高亢激越,商業味十足。

⑩隨意走進一家傍河而開的小飯店,依着河水,聽着悠揚的帶有蘇州評彈味道的小曲,享受着同裏的美味佳餚。我們點了古鎮的特產阿婆菜和塞肉麪筋,炒一盤春天新抽出的青菜薹,溫一壺同裏黃酒。老闆和老闆娘都是年近半百的人,一個炒菜一個招待客人,還和我們拉起了家常。店小二是店主的兒子,除了“跑堂”,質樸熱情的小夥子還爲我們唱了幾首江南小調,多才多藝可見一斑。不禁讓人遐想,這樣靈秀的山水養育着怎樣靈性的兒女。

⑾傍晚時分,我們和一天中最美的同裏告別。走出那條柏油路時,船歌又一次地輕輕迴響在耳邊,暮色伴着斜陽揮灑下來直到天的那一邊??

(選自《寅公文集》)

1.本文第⑤節說“我一時激動得有點兒不知所措”,作者爲什麼而激動?

2.本文第⑥節寫道:“陶淵明們雖然‘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但卻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只有如這位老者一樣,選一個寧靜的所在,比如同裏,雖然與世無爭,卻也不爲生活所擾,更利於修身養性,着實令人豔羨。”這句話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3.請從語言表達的角度賞析文中第③節畫線的語句。

4.結合全文,談談作者爲什麼說“同裏的黃昏是一首歌”。

 參考答案

1.作者爲看到了一幅通常難以看到的極具水鄉濃厚生活氣息的優美景象而激動;作者爲看到了自己理想的詩意生活情景而激動。(意思對即可)

2.通過“陶淵明們”與“同里老人”的生活情態的對比,否定了“陶淵明們”的沒有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小隱隱於林”的生活,讚揚了“同里老人”們梅妻鶴子(與世無爭、不爲生活所擾、更利於修身養性)的“大隱隱於市”的悠然人生。(意思對即可)

3.運用場景(細節)描寫的手法,細緻生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同理人富有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情景,表現出同理人悠然愜意、如歌的生活韻味。(意思對即可)

4.①同裏的風景美:斜陽揮灑,街巷幽靜,房舍古樸,流水靈秀,炊煙飄灑;②同裏的人情美:質樸熱情;③同裏的生活美:平淡寧靜,與世無爭,生活悠然;④同裏的飲食美:茶飯粗淡,特產豐富,風味獨特。

淡竹

蘇滄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個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②他是竹,植物中的另類。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對於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個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③稻子,正是揚花灌漿的妙齡,名牌大學生般躊躇滿志;銀杏終於褪去了一身濃豔,和藍天的高潔媲美;法國梧桐是老實人,沉浸在年代久遠的優越感裏,並不知道,有一種鵝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無敵的位置;蘭花三七,像極薰衣草,卻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誠地朝一個方向,像被一種崇高使命蠱惑;浮萍無根,卻有心肺,掙脫着隨波逐流的命運。貪婪的蔓,不知羞恥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邊噬血,一邊甜言蜜語??

④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攢足勁兒,在喊——我要生存!我要開花!我要結果!

⑤甚至那口奇異的古井,都像藏着無窮的慾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過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將井沿繼續壘高,水會怎樣?

⑥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類。其實,名利、金錢、權勢,如同陽光雨露的垂愛,蜜蜂花蝶的青睞,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彎下腰,要費心機——要將每一條根都變成利爪,團結土壤,虛僞地讚美越來越污濁的空氣;要與昆蟲講和,與風霜妥協;對蒼蠅漠視,對強加在身上的種種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纔能有飛黃騰達的可能。

⑦可是,他的節生來就是直的,他不能彎腰;他的心生來就是空的,他不願費盡心機。⑧真的是空的嗎?不。那一節節空裏,早已成就一個美妙的小宇宙——有與生俱來的一些堅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達智慧,有對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愛,與筍的親,與周圍無數青光綠影的促膝長談,開懷暢飲,有鳥兒偶爾駐足的的呢喃,有清風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祿,荒蕪繁雜的每一秒時光都格外靜謐而美好。

⑨那一節節空裏,是永遠的盈滿。

⑩更讓我驚異的,他不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羣落中的一員。從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裏的最淡——淡紫、淡紅、淡褐、淡綠、淡泊。所以,他與世無爭到看淡生死。

(11)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風,成陰,美化環境;死可以做篾,成爲最土最實用的曬竿、瓜架、涼蓆,竹桌、竹椅、竹籃。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簫與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隨天籟之音往來天地之間,優雅散淡而雋永。

(12)當然,這並不表示他逆來順受,他會和壓在頭頂上的積雪抗爭,他不允許荒草佔領腳下的領地,他搖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訴所有的竹要獨善其身兼愛天下。

(13)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是鄭板橋,“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幹霄,有君子之豪氣凌雲,不爲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他是瘋瘋顛顛的釋道濟公,“數枝淡竹翠生光,一點無塵自有香”;他是岳飛、辛棄疾,他是中國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斬而爲箭,射而則達”??

(14)他是我們身邊那些堅守着什麼的人。他們懂得,濃墨重彩是一輩子,雲淡風清也是一輩子。奴顏婢膝是一輩子,坦蕩瀟灑也是一輩子。他們選擇了後者,等於選擇了物質上的清瘦,心靈上的豐衣足食。

(15)於是,這些自由快樂的心靈,站在一個孤寂的陣營裏,成爲人世間越來越彌足珍貴的另類,風雨過處,仰天長笑。

(選自《散文》2009.12)

1.文章③一⑤段,用不少筆墨寫淡竹之外的一些事物,這樣寫有什麼目的?

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在文中的含意。

(1)那一節節空裏,是永遠的盈滿。

(2)他可以很入世??他可以很出世。

3.第(13)段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這一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4.文中多次寫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類”,作者在文中寫到他哪些特點?請你聯繫全文,分條概括。

參考答案

1.作者運用了對比(或反襯)的手法。用其他事物對名利的慾望和拼爭,反襯出淡竹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堅貞自守的品格。

2.(1)“空”,指的是竹笑忘功名利祿。“盈滿”,指的是淡竹滿懷堅持、智慧、感恩、愛和友情。(2)“入世”,是指淡竹身爲濟世良材,不論活着還是死後,都能對社會做出貢獻。“出世”,指淡竹超脫俗塵,融於自然,優雅散淡。

3.運用了排比、引用等修辭方法。作用:①表現了淡竹不慕富貴名利、堅貞不屈、自守高潔的品格,既能獨善其身、又能兼愛天下的士大夫風範。②象徵歷史上自守高潔、不被世俗所容的人,深化了主題,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內涵。

4.①外形清瘦且憔悴,與衆不同。②身爲濟世良材,笑忘功名利祿,與世無爭③不被世俗所容,但堅守自我,愛憎分明(有節而直,不願費心機)④既能獨善其身、又能兼

愛天下(可以很入世,可以很出世)⑤淡泊功利,身處孤寂,融情自然,追求心靈的自由、快樂(其表面虛空,實則盈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