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靈魂的洗禮的散文

靈魂的洗禮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書買了好幾年,某一天突然決定每個星期要讀完一本書的時候把它翻出來,哄小寶貝吃奶睡覺,自己洗漱完畢端端的坐在桌子前看,連着幾天都看到深夜。一直覺得自己的這些行爲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小寶貝,儘管她已經睡着。

靈魂的洗禮的散文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個剛從粱酒廠退休的老人哈羅德,哈羅德一生循規蹈矩,默默無聞,每天似乎都在做重複的事情,和妻子莫琳似乎也有無法修補的裂痕,妻子對他說的每句話都即刁鑽刻薄。我想他心裏肯定認爲妻子無時無刻想他去死。日子就那樣過着,兩個人,一棟房子,種滿菜的菜園,連鄰居都羞於見到。退休後的日子彷彿一眼就能看到頭。終於,這一切被一封信打破,信是前同事奎妮寫來的,告訴他自己得了癌症。哈羅德震驚難過,寫了回信準備找郵筒去寄信,卻在每個郵筒面前說服自己,下一個郵筒再寄信。作者詳細的描寫主人翁的內心活動,讀者身臨其境的糾結。直到走到了一個加油站,一個女孩告訴他信仰可以救人。他毫不猶豫決定出發,連手機都沒有回去拿。 一個六十五歲的老人,627英里(一英里等於1.60934公里),87天,堅持一步一步走到朋友的身邊,相信只有這樣才能救朋友。路上會遇到各種人,他會跟所有人講他的故事,也會傾聽別人的故事。他也會想他的妻子,想他們的兒子,想奎妮和他的過往,想起過去的點滴反省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在徒步的路上,他回望了自己的一生。他的故事被傳播,被放大,被人用來炒作,他依然堅持走着,他對所有利用他的人並不憤怒,看到這裏我覺得他已經因爲自己年輕時候的錯誤,包容了所有人的錯誤。最後他到達醫院的時候,奎妮奄奄一息,但能見到一面已經算奇蹟,他忘記組織語言,奎妮已經不能說話,但我知道,他們內心都是感動的。莫琳又回到了他身邊,和以前一樣,甚至能回憶起第一次見面時彼此眼中的驚豔。

故事其實很簡單,整本書是通過哈羅德和莫琳的回憶,來寫他的一生,不幸的童年,幸福的青年,痛失愛子的中年,孤獨的老年。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哈羅德和莫琳,我們每個人有些幸福或不幸的童年,不管幸福或不幸童年對自己今後的一生有不可磨滅的影。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小心翼翼,唯唯諾諾,對權威敢怒不敢言,厭倦現在的生活,卻不得不每天繼續。戴維一直是他們的.驕傲,劍橋大學,最後卻死於自殺。突然想起很多年前,一個住在一樓的老大爺看我天天去上班,拉着我說讓我幫他兒子在我們公司找份工作,他說他兒子是名牌大學畢業,什麼都會做。這是一個無計可施到絕望的父親。後來打聽,老大爺的兒子從小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學習成績好成了好吃懶做的藉口,所有的親人也覺得理所當然,他也覺得理所當然,理所當然的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畢業了依舊理所當然啃老。

後來哈羅德反省,他沒有在戴維需要擁抱的時候給他一個擁抱,更多的時候是冷漠和惡語相向。他使他們父子關係越來越遠。前段時間看心理學,說自己對待子女的態度,一般都是自己童年的時候,父母對你的態。我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用的教育方式是打壓式,否定式激勵政策,這種政策下長大的我在我看來是另一個哈羅德,後來感謝我的晚婚晚育,讓我在明白了這一切以後才生孩子,至少讓我孩子不會自卑,不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莫琳和哈羅德是自由戀愛結的婚,兩人興趣相投,幸福美滿。直到兒子戴維的降生,莫琳一直覺得哈羅德不親近兒子,不喜歡兒子,甚至在兒子差點溺水的時候還想着去脫鞋子而不是不顧一切的去救人,莫琳開始冷落哈羅德,直到兒子自殺她把一切歸咎於哈羅德,開始對他逃離,漠視,惡語相向。直到哈羅德出走,她反省的時候纔想到,兒子溺水的時候她是站在岸邊的人,沒有下水去救人的任何動作。看到這裏的時候我有小小的震驚,我和呂先生戀愛到結婚到生子,有太多的事情我覺得都是他應該做的,我就是個在旁邊的指揮者,沒做滿意還各種鬧脾氣。有時候脾氣上來還會說難聽的話,人有時候眼裏只看得到旁人的付出有沒有達到你所期望,卻從來沒有反省是自己一直隔岸觀火。對自己最親近的人要求卻最高,希望他把你當全部,希望他把你認爲重要的人和事當全部。殊不知,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你有你的中心,他有他的中心,讓兩個世界達到和諧纔是最佳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