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行走湘西散文隨筆

行走湘西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似乎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處比湘西更能讓人心平氣和的地方了。湘西的節奏如此緩慢,就連時間也在這裏改變了它的規律,變得戀戀不捨。在湘西小鎮的街上,極少能看到行走得很快的路人,人們用一種很悠閒的方式詮釋着對生活的態度。人慢慢地走,雲慢慢地飄,連流水也似乎比其他任何地方慢了許多。山裏的人們不急於去尋找什麼、渴求什麼,哪怕你是一個剛到此地的過客,也會被這裏的節奏所打動,不知不覺地加入進來,成爲這個獨特世界的一員。

行走湘西散文隨筆

我一直堅信湘西緩慢的節奏來源於湘西的美。面對無處不在的美景,誰又捨得因爲匆忙路過而浪費這世間的一絲一毫呢!

湘西本來就是一個充滿藝術氣質的地方,它有一種和諧卻又不對稱的自然美,而最能體現這種美的地方又莫過於湘西的建築風格了。與中國大多數地方講究的整齊劃一不同,湘西的建築風格是順其自然。走在大街上,你會發現兩旁的房屋高高矮矮,門戶大大小小,都是因人而異,因用而異,更因勢而異。房子大多是純木結構,有條件的人家多用本地特有的青慄木搭建,看起來並不精緻,甚至有些懶散,但其間卻大有它自身的道理,細細一看你便能找到答案了:整街的房屋搭椽錯木,設計裏柔中又帶着韌勁,互相借力,講究的是一種調和的境界,難怪這些房子歷經數百年的風雨飄搖而至今仍能爲後人遮風擋雨了。

湘西的街道很少有筆直的,更不會有從街的一頭可以望到街到另一頭的現象。青石鋪成的街道也並非平如水面,上坡下坡過橋踏階似乎都在告訴你:不要匆忙,多點悠閒。那些被磨平的青石泛着青光,已經承載了幾百年的日子,它們早已習慣再讓你的雙腳在上面多休息幾秒了。街邊的店鋪並不算熱鬧,賣的大多是本地的山貨,也有少數是遠處運來的小玩意。大多數店堂甚至見不到老闆的影子,買家看上什麼便叫一聲老闆,老半天店主纔會端着杯茶慢慢從後堂踱到前堂招呼客人。因爲店鋪少,難得一條街有做同樣生意的,因此老闆也不虞客人會跑掉。

小城裏的街道固然有趣,但我更願去城外走走。城外的路多是土路,也有用簡陋的石塊點綴過的.。從湘西的小城裏一出來肯定就只見山了,山對山,山連山,永遠都望不到山的邊際。離城遠一些的地方就能享受到更寧靜的美了,山裏沒有風的呼嘯,沒有知了的嘶鳴,更不會有汽車的馬達,剩下的只有無數擎天柱一般的山峯沉默地圍繞着你。人在山間穿行就好像落入如來佛五指間的齊天大聖,似乎怎麼也找不到山的盡頭。大山是威嚴的,他挺拔而獨立,像把倚天寶劍,直指長空,絕不帶一絲嬌貴的色彩;大山是慈愛的,她雲霧縈繞中透露出一種母性的美,她慷慨地養育了這裏的生靈,巖耳、柴葛粉、獼猴桃———都是當地人最喜歡的山貨。

湘西是一片離不開水的土地,雖然沒有江南水網的密集,更沒有大江大河的氣魄,但湘西的水卻有它獨特的魅力。湘西人喜歡把房子建在臨水的地方,甚至一些房子是一半落在岸邊,一半高架水面。晚上睡在高於江面不過一兩米的牀上伴江而眠,下面的江水孜孜而去,溫柔的聲音從耳邊一直流淌到心裏,流淌到夢鄉之中。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對湘西人來說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湘西自古便是苗疆之地,北承洞庭,南接兩廣,天高皇帝遠,湘西人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形成了獨特的個性。湘西人的性子剛柔並濟,湘西女人也是溫柔卻又潑辣出了名的。思春的少女從來不羞於表達自己求偶的熱烈,如果你有幸在某個黑夜難以入眠,不定就能聽到對面的山頭有個山妹在那裏唱:

天上起雲———雲重雲;地下埋墳———墳重墳;姣妹洗碗了———碗重碗;姣妹牀上———人重人。路旁井水涼幽幽,有人吃來無人修,小郎有心來修起,又恐井水不長流!其中的比喻形象、生動、大膽,妙不可言。

不過你要是以爲湘西的女人只會追求狂野的刺激,那你可就錯了。在江邊的碼頭,經常可以見到一羣羣揹着揹簍的婦女洗衣服。她們用木棒拍打着衣物,點點水花飛濺出來,落在她們的睫毛上,頭髮上,在太陽光的輝映中閃閃發光。而她們的孩子就在揹簍中隨着母親的搖擺慢慢睡去。湘西女人用一種幸福的眼光看待勞動,看待生活。婚嫁後的湘西女人便變得矜持起來,家庭開始在她的生活中扮演中心的地位,她們敢於承擔起生活的重擔,操勞家務。糯米餈粑、湘西酸菜、豬腳粉、燈盞窩是湘西女人的拿手好菜,是“最能留住男人心的東西”。雖然紅顏逝去,但另一種美又開始在丈夫眼裏滋長起來。

行走湘西,行走在另一種獨特的生活裏。任憑歲月漂洗,這片土地卻仍一復一日地展現着她的本色;行走湘西,我們尋找一種發自內心的安寧,是一片告別繁華與喧囂的心靈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