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雨中登泰山的散文

雨中登泰山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登泰山已經好多次了,但是雨中登泰山卻是第一次。這不禁讓我想起上中學時讀過的李健吾老師寫的《雨中登泰山》。那篇優美的散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必說那轟鳴作響、飛躍而下的虎山瀑布;也不必說那充滿神話色彩的七真祠,幾次登泰山,也沒去過,也不知現在呂洞賓的雕像還有沒有;單是那一路上的山澗溪水,忽而在左,忽而在右,一路奔騰而下,讓人們領略了泰山的清秀靈動的美麗,還有那層巒疊嶂的山峯,在雨中幻化出的一幅幅水墨山水畫展現出的神奇美,都讓我們驚奇不已,記憶猶新。

雨中登泰山的散文

2013年夏天的一天,在綿綿細雨中,我和好朋友一行六人,驅車來到泰山腳下的天外村,時間已經是中午十一點多鐘了,天空還在飄着細雨。近在眼前的泰山,隱沒在煙雨迷濛之中,像是一位害羞的少女,用細紗罩住了面容。看看雨沒有停下的意思,於是我們準備從這裏先坐汽車上山,到中天門,然後再步行經十八盤上南天門,爬上這段最能體現泰山精神的“天梯”。最後,順山道再走着下來。雖然不像是真正的登山者,但也是爲了保存體力,以便更好地欣賞泰山的人間仙境。到了山下,才得知由於連日的降雨,造成上山的路塌方,上山的汽車不能開了。看看時間已近中午,如果真的轉到泰山紅門,走着上山,一切計劃都將打亂,體力也將不支,晚上估計得留在山上了。

於是,我們聽從當地人的建議,先打車到泰山的後山――桃花源――坐汽車,然後從山後坐纜車上山。對我們來說上山觀賞泰山的美景是最重要的。

無意中的行程變化,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反而讓我們在上山的路上,順着彩石溪的小溪水,欣賞到了泰山的那份靈性美和純淨美。雖然天空不作美,但是上山的人很多,隊伍排得很長,上山的汽車一輛接一輛。爲安全起見,一律不超載,工作人員先按標準載客人數檢票,數夠人數就不再檢票,等候汽車來了,依序上車。在雨中,我們大約等了半個小時,雖然上山的汽車接連地開進開出,但是人羣似乎沒有減少的意思,就像是天空的烏雲一樣密密麻麻的。

我們終於上了汽車。汽車出了發車點後,沿着只能錯開兩輛車的盤山路蜿蜒前行。左邊是長滿青松翠柏和各色綠色植物的峭壁,不時地有小溪水從峭壁上流下來,好像一條溫順的小瀑布,或寬或窄,不緩不急,掛在眼前的山崖上,就好像是從樹根下草叢裏滲出來似的;水到了地面後順着山路往山下流去;右邊則是溪水在石頭上流過的彩石溪。透過車窗我貪婪地欣賞着這自然美景,最讓人心醉的就是山澗裏的小溪水。山有了水,就有了靈氣,水依託了山,纔有了筋骨。沿着溪水一路前行,直到我們下車的地方,看到小溪水還在一直往山上延伸。清澈的溪水唱着歌歡快地往山下跑去,時而撞到突出的岩石,激起浪花朵朵後,也不停留,一路前行。溪水下的岩石,我仔細看過了,主要呈青色和灰白色,有的地方會摻雜些其他的顏色,幾種顏色交織在一起,變成了彩色的石板,經過溪水的折射,在水底五彩斑斕,也許這就是彩石溪的來歷吧。

車行走上山的路上,需要仰起頭來,在雲霧散去的瞬間,才能看到兩邊鬱鬱蔥蔥的山峯。我正在欣賞那美麗的天上仙山,舉起相機想拍攝時,忽然又云霧繚繞,飄過來一團雲霧,看不那山峯了,就像是給山尖圍上了一條潔白的圍巾,山峯則成了一位穿着綠色裙子、圍着白色圍巾的少女,青春盎然,端莊大方。

沿着小溪水上行,也就十分鐘左右的光景,汽車開進了一處像車庫似的地方,一個拐彎,猛的停了下來。一下車,就聽到轟鳴的`聲音傳來,像是有隻老虎在怒聲吼叫。循聲走過去,發現是從山上流下來的山泉。由於落差大,水流急,加上山澗裏岩石林立,本來溫柔的山泉水也發出震懾般的吼叫,彷彿要把攔着它的一切吞掉。我們沿着溼滑的石板臺階,轉彎上了一個平臺,一片迷濛的山林呈現在眼前。我立即被這裏的仙景給震憾了。

這和剛纔上山路上風清氣爽、風景宜人完全不同。我們就好像是從人間一下升到了天上,眼前雲霧繚繞,迷迷濛濛,空氣中充滿了潮溼的味道,樹木影影綽綽,遠處的人物和風景忽隱忽現。我們每一個人都欣喜不已,轉着圈,奔跑着,還試着跳起來,尋找着做神仙的感覺。雲霧在林間飄來飄去,分不清到底是雲還霧,往遠處看,連地上也起了霧,走在上面的人,只能看到朦朦朧朧的上半身,稍遠一點地方,腿以下部分就看不清了,有樹的地方還能看出影影綽綽的,空曠的地方則是一片白茫茫的了。我們每個人都很欣喜地穿行其中,戲稱自己變成了神仙和仙女了。能在雲霧中走的人,難道不是神仙和仙女嗎?真的很幸運,能趕上這樣的雲霧天氣上山。

我們沿着仙道,蜿蜒前行,等終於到了南天門,走在了天街上,回首四周,一片雲霧茫茫,看那虛無縹緲的亭臺廟宇,時而出現在視野中的登山的人們,我們感覺真的就是已經在雲上了,況且我們是在華北地區最高的泰山頂呢!想那《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和衆多的神仙,漂亮的仙女也就是住在了這般的天界吧。想着這些,我不覺飄飄然起來,就好像我也得道成仙了。站在天街上,遠望玉皇頂,看到山頂上時而飄過一片雲彩擋住了視線,時而又清清楚楚地在那空中。我和好友剛想照張有玉皇頂背影的照片,忽地一大團霧飄過,背影又成了白茫茫的了。轉過身,往來時的路望去,山下一片雲海,整個山峯和山下的城市全部不見了。以前晴天時登過山,陰天時也登過山,春天登過山,夏天也登過山,這次又遇上雨霧天,看到了難得一見的雲山霧海,也不虛此行,必將成爲我人生經歷中的一次難得的回憶。在這裏讓我見識到了泰山的神奇之美。

沿天街再前行,過名人石刻,上玉皇頂,我們看到了五嶽獨尊和昂首天外的著名石刻,留影的人太多,只好在高處選了個點,留影紀念。

山上處處是景觀。站在頂峯,極目四望,一片茫茫,吹着涼爽的山風,卻受雲霧所擾,目力所及的地方有限,因此心中沒有那“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但卻實實在在地感受了“齊魯青未了,蕩胸生層雲”的美妙。雲霧就在身邊飄來飄去,我們試着伸手去抓,卻什麼也沒抓到。當然,因爲看不清下面的“衆山”和萬丈深淵,倒也少了些恐懼。我們站在了岩石的高處,背後就是懸崖峭壁,萬丈深淵,我們頗有英雄氣慨地立在上面,照相留影,回憶起這一刻就令人心潮澎湃。這時起了山風,身上也溼漉漉的,卻分不清這是汗水,還是雨水,或者什麼都不是,只是霧汽在身上的結晶。偶爾天上還飄落幾個雨滴。這時,我感覺如果再下雨的話,雨不是在天上下,而是就在身邊,伸手就能抓過一片雲彩,能攥出雲彩裏的水來。

在往拱北石也就是日觀峯前行的路上,行人非常稀少。我們幾個人前後也就三四米的距離,後面的看前面的人,或前面的看後面的人就已模糊,只見在雲霧中有個黑影在動,下身和地面是看不清了,真像是電影中的騰雲駕霧的神仙和仙女了。終於又看到了拱北石模糊的影子,它就是我們大家通常在電視電影中看過的經典的一幕:凌空的一塊大石憑空而出,指象北方,我好象還看到在拱北石的上方有一輪紅彤彤的紅日,跳躍着在東方的雲海中將要噴薄而出。

再往東,有一塊石頭橫在另一塊石頭的上方,在朦朧中就象一塊元寶似的。其實我知道,它的下面也是很陡峭的懸崖。我們一個個的小心地爬上去,擺個姿勢留影記念,鏡頭裏倒也是很美麗的一景,我們稱其爲元寶石,或是福石,沾沾它的仙氣,保佑我們幸福發財。

到此,我們已經把頂峯的幾個景點都看完了,時間已是下午四點多了,天空還沒有放晴的跡象,再不下山,就要住山上了。按計劃我們要從十八盤走着下山,來感受那直掛雲天的雄偉天梯。上泰山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緊十八盤就是從南天門往下的一段,很是陡峭,雨水打溼的石頭臺階,滑溜溜的,須抓住道路兩側的鐵欄杆,一步步地下山,上山的人們也須抓住它,倒不是防滑,是借力,一般從山下走到此處的人,力氣消耗的也差不多了。山中天氣真是無常,當我們小心翼翼地走完十八盤時,再回首望去,卻發現天上金光閃閃,山頂放晴了,只見一架雲梯,從腳下直接連接到了天上。這段長度只有800多米的山路,有1600多臺階,垂直海拔卻有400多米,可見其地勢險要。剛纔碰到上山準備明天看日出的人,心裏還想,他們肯定會失望的。沒想到,僅過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天上就雲開霧散了。這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雄偉陡峭的十八盤,就像一條巨龍在山間盤繞着,龍頭直指雲霄。山道兩側的崖壁就像是用刀一刀刀地削出來的,有的地方探出來傾斜着往外,好像要壓下來似的,更讓心裏產生一種敬畏的感覺。在下山路的左側,到處都有從山縫裏流出的泉水,彙集在一起,又轟鳴着向山下奔去,順手帶走阻擋他的一切樹枝和雜物,越往下走,彙集起來的山泉水越多,聲勢越浩大。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皎潔的月亮悄悄地爬上天空,照得樹枝在路上影影綽綽的。聽着身邊山澗裏傳來的溪水的轟鳴聲,此情此景,讓我們自覺地感受到了一種“明月當空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此時下山的人不多,在中天門的時候,看到大部分人都坐汽車下山了,偶爾會碰到一些上山看日出的人,揹着大包小包的,向着山頂進軍,雖然他們不知道他們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後面的道路更具挑戰性。

忽然,我們聽到前面傳來更加有聲勢的轟鳴聲,像是兩隻要決鬥的老虎,發出巨大的吼叫聲。越走,聲音越清晰。走過一片平地,一個轉彎,看到一座很短的石橋,從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在這裏通過橋洞,從路的左側轉到了山路的右側,繼續往下奔騰而去。聲音就是在這個轉彎處,由於落差突然增大,湍急的溪水撞擊到岩石上,濺起老高的水花,又飄灑開落了下來,最後經過一塊巨石,分成了若干水流,形成一個個小瀑布,飛泄而下,流到了下游又彙集到一起,繼續前行。我們站在石橋上,看到旁邊的岩石上用紅色的大字刻着“雲步橋”。啊,這就是李健吾老師筆下用筆墨描繪的差點和它撞個正着的雲步橋瀑布。只是這個瀑布和一般的瀑布不一樣之處是,瀑布和橋離得很近,不像一般的瀑布前面都是片開闊地,只能遠觀。在這裏,你可以近處觀其形,聞其聲,甚至可以伸手摸到它,噴濺出的水花,有時都會親密地鑽進你的懷裏,飛到你的臉上。

過了雲步橋,離山門已經不遠了,但是我們的體力也消耗殆盡。此時離山下還有“孔子登臨處”、“一天門”和紅門等牌坊。我們只好彼此鼓勵着幫助着,設定了一個又一個“近期”目標。我們的成員中最小的樂樂,十二歲,一個胖胖的小男孩,真不容易,我們大人都累了,孩子也累得不輕。爲了鼓勵他,我和他在前面跑一程,歇一程,從心理上感覺到我倆始終在前頭,等着後面的人呢。所以孩子成了我們戰勝疲憊的一個榜樣。我們先把目標設定成紅門,達到紅門後,又設定爲一天門,就這樣,堅持着,堅持着,走完一個十分鐘的路程,不到地方,又走完一個十分鐘的路程。

我們終於走出了收票口,又走出“孔子登臨處”、“一天門”的牌坊,看到了代表希望的人間燈光,我們從天上回到了人間。

此時已經是晚上九點鐘了,雨後的清新空氣沖淡了我們滿身的疲憊。這就是我那次難忘的雨中登泰山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