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廣西遊記散文分享

廣西遊記散文分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轟轟 誰把黑夜魔鬼激醒 疾風 自北方而來的炫影 一道道驚衝數千裏的雪劍 閃射出迷人的紫藍紅 這應該是 英雄誕生前的預示 中原無數英傑氣的呵成 而這等纔是 屬於北國的雨。

廣西遊記散文分享

 (一)更望湖

更望湖,蕎麥花開了。

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在廣西隆安縣南圩鎮四聯村舊旺屯和南圩鎮幫寧新旺屯,在這個被人稱爲雨季的天湖,春季的麥場,夏季的牧場的小小山區裏,秋天之後,竟然迎來蕎麥揚花的世界。比起傳說中的春水盪漾、山光斜陽、花美草香,雖然沒有多出更富有的千姿百態,但當那細碎的白,淡雅的青,簡潔的明亮鋪天蓋地映入眼簾的時候,你的心情仍然可以用抑制不住的驚奇與欣喜來形容。

一個,或者說很多個不知能不能叫湖的湖在這裏安定,串連成奇蹟,不知從何處來,也不知爲何消逝,它們坐落在羣山環繞之中,被周圍低低矮矮的灌木叢包圍,與石頭、土丘、野花、小草和連片的蕎麥相戀,育出一段天地奇緣,因爲顏色,因爲水,因爲魔幻般的走向,被分割出諸多的疑惑——找不到源頭,分不清首尾,打聽不到哪兒可以漁獵,放心不下哪兒合適逍遙這片獨特的原野,青者自青,黃者自黃,白者自白,彷彿沿襲了生命中最誠實的基因,一經展示,就將層次交換成了誘人的風景,讓它茁壯,讓它成熟,並最終定格定性,於秋冬交界處徐徐復甦。

瑰麗是一種氣場。這片以淺白色爲基調的海洋,除了齊整的花、流線型的綠、縱橫交錯的赤橙與金黃,能夠讓人浮想聯翩的還有它濃濃郁鬱的馨香——有着成熟果實的味道,瀰漫空氣清潔的芬芳,飽含植物健康的營養,還附帶清晨陽光的奶香。

八九點鐘的時候,太陽來到東山山頭。陽光很和熙,有如好夢剛醒的溫柔,它們就幸福在四周連綿的山巒上,身上披着輕紗和一些淺淺的霧。在半透半明的溫度裏,蕎麥與土地緊緊粘合,形成古樸的境界,線條明晰,色彩美麗,從腳下一直綿延至遠方。遠方的羣山接續着這種溫馨淡雅的魂魄,並把它與天空相連,從而使周圍的世界變得既像江南人家的院落,又像天國裏的花園。

陽光嫵媚,空氣清新。天空中沒有蜻蜓,也沒有蝴蝶飛翔,一些勤奮的蜜蜂揹着陽光在花間起降,安樂於自食其力的匆忙。在湖的中心,殘留有約半畝的水域,水形很圓,像一輪飽滿的月亮,清澈而且透明。它隱約在蕎麥的風情裏,像一顆巨大的藍寶石。

風,從遠處來,很輕柔,也很爛漫,時高時低,或抑或揚,帶着冬天裏特有的瀏亮。幾隻散養的黃牛在麥田旁邊的草地裏吃草,搖首,甩尾,神情淡定地融入這裏的風景。

雖是週末,可能是因爲偏遠的緣故,這裏的遊人並不多,他們三三兩兩,有的在花海里穿梭,有的在湖邊的樹下燒烤。一個孩子不加任何設防地在草地上與小狗打鬧,天上掛着的,是幾隻色彩明亮的巨型風箏,它們只管飛翔,並沒有與地上的任何事物爭執天堂。

因爲有薄薄的霧,天上沒有預想中的藍,但同樣顯得深邃,讓人心情舒暢。

曾經聽說過野百合也有春天,如今,在更望湖,我不關心時間的界限,不關心誰更愛明天,只相信確實有傳說中的世外桃源。

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我在這裏踱步,流連;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我回到人間,成爲放牧的少年。

忽然覺得,這裏不是遠方,而是承載了多年夢想的故鄉!

  (二)聖唐山的杜鵑

聖唐山在廣西金秀,那裏生長的杜鵑天下聞名。

每年的四月,是杜鵑花開得最熱烈的時候。從半山腰起始,一直綿延到山頂,當那漫山遍野的山花開放時,油畫般的世界便鋪張開來,彷彿只用了一種渾然天成的寫意,就讓全天下的色彩徹底臣服,渲染着人世間少有的神奇或者不可思議。

大自然造就的這一幅天下奇觀,有着極其明亮的情懷。這裏生長的杜鵑成堆成片,不僅面積廣大,樹密林高,而且層次分明,色調魔幻。在人們的常識裏,杜鵑花大都是純色的,比如豔紅,粉紅,微紫,醬褐等,而這裏的杜鵑則似乎要將全天下所有漂亮的顏色都佔全,除了上述的幾種色系,淡藍,橙黃,降紫,瑩白,淺綠無不應有盡有,而且花的顏色還會隨着地勢高低的不同、光照強弱的不同而變化出更多的神奇,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色調環帶,比如靠在山腰上的杜鵑,它的花的顏色極其淡雅,而越往山頂走,其色調就會越現越深,最後竟變成深紫;與海撥變化相類的還有光照,在方圓數裏的聖唐山上,光照強一點的地方,杜鵑花的顏色都要比光照弱一點的地方要濃烈一些。這種奇妙的造化,鬼斧神工地將峻朗的山巒裝成了此山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的福地洞天!

由於山勢的起伏與靈動,加之時間在一天之中不停的流轉,溫度變化的瞬間,聖唐山的杜鵑像是乘着美麗的鳳攆適時地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讓人在渴望的時候及時地遇上幸福和驚喜,它們的淡雅、濃烈,以及與生俱來的馨香感染着活躍在這片國度裏的每一件風物,讓它們隨緣地生出無數境界,展露無限風光在險峯的胸懷。而這種會隨着一天的氣溫不同而呈現出不同形態的變化,附着着晨陽未露之光輝,珍珠粉黛之氣迫逶迤在綿延萬里的山水之間,真正成就了它們的極致與堂皇,以一種超凡脫俗的格調,收穫着佛國仙境的榮耀。各色杜鵑那樣潔淨清新,彷彿女子待字閨中;那樣窈窕豐盈,彷彿貴婦素裹濃妝。而當日頭高照,清風徐徐的時候,這滿是芳香流溢的世界更是顯得光明通透,猶如星河璀燦,絲路花雨,或是人間的花好月圓終於迎來福祿雙全。

美麗如此敞亮和大度,非常自然地超越了人們描繪的愛情和幸福,篤實地建構起聖唐山的成熟——充滿人間五味,也擺脫世俗與迷途,真正成爲大覺大悟。

如此神奇的山巒和如此神奇的杜鵑自然不會被遊人所忘記。打這一片天地被發現以來,四面八方的遊人便慕名而來,他們不畏舟車勞頓,也不畏山高路險,只希望能登上山頂,達成一種心願:與眼前的杜鵑花合影,與身旁的風光同化,與美好的願望重逢,與理想的生活合體。並將這獨一無二的情境栽進自己的心靈,讓它變成自由、快樂的.名片,散發在天地間,形成記憶,與人分享。

於是,在每年的四到五月份,聖唐山總是遊人如織,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或國度,有着不同的職業、年齡和性別,卻都裝載着共同的願望——成爲一個真正意義的賞花人。

旅行,看世界,也許是真實的意圖,也有可能是善意的託辭,但一旦他們進入了這片花的海洋,無一例外的,他們的一些想法會多多少少地有所改變,比如,你會不知不覺地放下,放下忙碌,放下情不得已,放下宏圖大業,放下前世和來生,你彷彿一下子成爲了天性自由的人,從來就是乾淨的,輕鬆的,沒有被狂風暴雨摧殘過的,而美麗的世界也似乎不再牴觸自己,不再將自己推得那麼遙遠,我們追求的快樂其實觸手可及。

也是受益於這樣一種神奇,每年的四月,我都會到金秀來,也都會登一登聖唐山頂,似乎不只爲欣賞這裏極其特別的杜鵑,更多的也可能是爲了喚醒自己的六根清靜!

  (三)大明山

大明山地處廣西南寧的北部,距離市區有76公里。由於北迴歸線從這裏穿過,這裏的山形、地貌得以在熱帶、亞熱帶的氣候中陶煉和滋生,因而養成了既柔美又堅忍的品質,並最終成爲北迴歸線上的明珠。

這裏原始森林茂密,峽谷和懸崖峭壁綿延,不僅山高林幽,風光旖旎,而且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是典型的綠色自然寶庫。

瀑布是大明山最有性靈的景觀。因爲得益於植被的涵養和豐沛的降雨,以及山區特有的地形,在大明山自然保護區內,大大小小的瀑布多達108條,它們或高掛於懸崖峭壁,或倚靠在河流的斷層中間,以各異的形態與靈動的激盪出沒在綠野中,釋放出奇光幻影,俠骨柔情,讓周圍的環境和聲音猶如電閃雷鳴,猶如石破天驚。在衆多的瀑布中,落差最大的是龍尾瀑布。當高達136米水幕從天而降的時候,遠遠望去,我們能感受到的不僅是九曲銀河落九天,而且是江山多豪邁,人間有蓬萊。而瀑布之中最激越壯觀的,卻是金龜瀑布。雖然它落差只有60多米,但從鬼斧神工山坳中的直瀉而下,那豁然開朗,一去不復的氣勢與威力着實讓人感到震驚,彷彿晴天霹靂,又彷彿摧枯拉朽,令心頭涌起陣陣海嘯。而更奇妙的是,它的構造極爲特別,從側面看,它只有一級,彷彿開掛的水壩突然撐開,萬千水系飛流直下,引得山呼海嘯,勢不可擋;而從正面看,它卻有兩級,形成階梯似的連綿,水勢由高而低,寬厚,篤實,彷彿有節奏的冰柱築成偉岸與豪放的座椅,安放在江湖,虛位等待自己的舊主。遊人站在谷底仰望,只見瀑布接續藍天,水落風起,珠花四濺,無不懷疑自己到了福地洞天。

好客鬆是大明山的另一張名片,它們真正的學名叫大明山鬆。大明山鬆是大明山裏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樹種之一,它們時或集中,時或分散地錯落在綿延的大山中間,因爲衆多而爲人熟知,因爲古老而讓人記憶。其中讓遊客印象最深刻的,是距天坪約兩公里的養生之旅終點處的那幾株。它們佇立在金龜瀑布對面的懸崖邊上,因年歲已高而顯得格外蒼勁,不僅枝葉繁茂,氣勢如虹,它們舒展着的枝條同樣剛勁有力,好像好客的主人在張開雙臂,熱情歡迎遊客們光臨。

大明山多奇珍異卉,最知名的樹種是化石鐵杉。鐵杉與化石相聯繫,說明它的古老與寶貴。它的真正學名叫長苞鐵杉,這是迄今爲止在我國發現的生長速度最慢,也最珍貴的硬木樹種,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據專家考察,大明山生長的年歲最長,直徑最大的長苞鐵杉就坐落在大明山的青龍谷,至今最少有500多年的樹齡。

神女披紗也是遊人津津樂道的大明山景觀之一,它是橄欖大峽谷左側懸崖上的一個小山峯,因形態極象仙女,每天亭亭玉立於縹緲的雲霧中,彷彿披紗的神女從天而降而得名。

當然,受人青睞的,還有大明山的不老鬆。不老鬆除了常年青綠,永遠充滿生機活力外,更重要的是它們都生長在懸崖峭壁上,它們的枝條明顯比主幹長,它們凌空探出崖外,樹枝朝下,葉子朝上,枝條彎曲成弧,遠遠望去,如同與闊別多年的老友重逢,忍不住要給對方一個熱烈溫情的擁抱。

游龍母大峽谷是每一位到大明山遊玩的人的極其嚮往的體驗。龍母大峽谷就位於上山公路28公里處。峽谷全長達10公里。這裏峽深谷幽,草木縱橫。峽谷兩邊,峯谷交錯,怪石嶙峋,石柱、奇峯屹立,氣度非凡;谷內道路曲折宛轉,時而山澗淙淙,時而鳥鳴清脆,林木遮天蔽日的地方,陰森幽暗,花草密佈的地方,風光旖旎,景色優美。峽谷的風貌東西各不相同,在東部,綿延不盡的,是原始森林,那裏層林疊嶂,花落無痕,人煙罕至;而峽谷的西部,則毗鄰人煙,人們種植了大量的八角樹、馬尾松等經濟林,因爲規模巨大,保護完好,同樣林海茫茫,蒼翠欲滴,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巨畫。

遊人到大明山來,一方面是仰慕它的鐘靈毓秀,這種鍾靈毓秀本質上的清幽能讓人放下心頭的紛擾,從而活成真實的自己;另一方面則是爲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這裏,所有的滄海桑田就彷彿自家庭院,人世間再偉大的變遷也無非前面後面,似水如煙,相比於大自然的開闊與驚豔,我們所謂的成功與繁榮,僅僅是做了一個離奇的夢。

  (四)在柳侯公園

柳侯公園在柳州市舊城,佔地15.52公頃。始建於1906年。公園內最盛名的景緻有柳侯祠 、柳宗元衣冠墓、羅池、柑香亭等,都與唐人柳宗元的生平事蹟形成關聯。

柳侯祠原叫羅池廟,位於柳侯公園的西隅,是爲紀念柳宗元的衣冠墓而建造,而羅池則是衣冠墓和祠堂外圍的一泓碧水。這泓澄澈明淨的碧水環繞在這裏,不僅給這裏的山石、建築帶來了靈氣,而且使周圍的古木、繁花注入了魂魄,呈現出一種水環林幽,潔雅毓秀的空明之意。這種神奇在有月之夜體現得尤爲清晰。每當月亮爬升到東臺山的上空,月兒與雲霞倒影在羅池水面,傳唱中的天上一個月亮,水裏一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裏,水裏的月亮在天上的奇觀便蒞臨人間,化成柳州人引以自豪的八景之一羅池夜月。而關於羅池原來只是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因柳宗元謫居柳州時常在此散步,死後又託夢給生前部屬歐陽翼說要把自己的廟建在羅池旁的傳說,更使得羅池名聲大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來遊柳州時,就專程訪問過羅池。

柳侯祠就坐落在幽曲的羅池小徑深處。該祠始建於宋代,後來多次損毀,於清代又重建,如今祠堂大門上的題字是郭沫若先生的手筆,而門聯則是清代楊翰書寫的唐代韓愈的詩句:山水來歸黃蕉丹荔,春秋報事福我壽民。祠堂的構造爲紅柱丹樑的三進古屋。頭進薈集了明清以來的石刻三十餘塊,壁間懸掛柳宗元生平資料及後人的書畫作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中廳有一座元代雕刻的柳宋元石刻像碑,在刻像旁的數十塊石刻中,荔子碑最爲著名。其碑文摘自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享神詩》。詩中盛讚柳候文品人品,足以與神比肩。字爲宋代名士蘇軾親筆。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韻凝於一碑,所以人們稱之爲韓詩蘇書柳事碑或三絕碑。此外,廳裏陳列着的一塊龍城石刻也很有名,據說碑上的字體乃柳宗元手跡。史料稱,此碑出土於明代天啓三年(公元1623年),當時一起被挖出來的還有一把短劍,所以人們又叫它劍銘碑。現存的龍城石刻,是1933年柳州周耀文根據民間流傳的拓本勾勒上石的。祠的第三進是正殿,中央端坐着柳宗元的塑像,他頭戴褐色襆頭,身着唐朝官服,正手執狼毫,似在凝神攻讀。

柳宗元的衣冠冢則在祠後東側。相傳當年柳宗元逝世後,遺骸運回長安,柳州人爲了感懷這位有恩於柳州的父母官,便在他靈柩停放的地方葬下他衣冠作墓來紀念他,而今這裏已是古柏蒼翠,肅穆莊嚴。

在柳侯祠左面,隔着羅池有一座六角長亭,叫柑香亭。當年,柳宗元爲了發展經濟,改善當地人的生活,曾在這裏試種黃柑,並寫有《種柑詩》廣爲流傳,後人修建此亭以示懷念。它碧瓦紅柱,脊吻飛翹,牖格精細,花飾俊美,掩映於桂花叢中,古樸中帶典雅,臃容中見清麗,與眼前的風光融爲一體,頗具江南樓閣神韻。

關於柳宗元和柳州,可以說道的故事琳琅滿目。當年,柳宗元到柳州當刺史,應該說是他人生中的一段慘途。不過即便在他心情極度失落的環境下,他仍然以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懷,以他文人骨子裏的儒雅之氣爲柳州的百姓做了不少實事,比如修路搭橋,比如訪貧問寒,比如在瘟疫盛行的時候深入民間把醫問藥。

柳侯公園集約地記載了柳宗元的很多傳奇,雖然沒有像他的詩文那樣讓人感覺底蘊綿長或豪氣雲天,但卻因爲真實同樣讓人感慨萬千。

走進柳侯公園,走進這個與當下很多規模宏大的公園比起來顯得相對狹小的市中心園林,心無旁騖地在林間幽徑漫步,參天的古木與蔭鬱的小路會讓人瞬間覺得很舒服,彷彿所有人間的俗務突然被切斷,只留下佛禪般的安靜,出世般的波瀾不驚。

遊客到這裏來,應該說都是仰慕了柳宗元的聲名,但一旦他們進入了這片天地,就極少有人再惦記此行的目的,似乎他們不曾有過願景,只是將自己交給天地,並在一個美麗的桃花源,做着與舊時文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同樣的遊戲。

柳侯公園裏種有很多桃樹,每年四月和十一月經常開花,有時一年一季,有時一年兩季,人們說這如果不是天意,就應該是神奇。

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裏,在柳州這片土地,柳宗元一直像一個謎,他和這裏的陽光、空氣不曾分離,也不曾流逝,而是永恆地出沒在古城的街巷裏,並與這裏的山水和人羣或歌或泣,持續努力地書寫着關於柳州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