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相忘乎江湖的散文

相忘乎江湖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一、道常無爲

相忘乎江湖的散文

在公元485年的某一天裏,鬚髮皆白的老子,騎着牛來到函谷關前。倘若按照《神仙傳》裏所記載,紫氣東來,聖人出關,道教之說,便由老子傳給了關尹子。

我想,關尹子那時正在做着大官,大概是不經常修道的,但因爲手裏一本《道德經》的流傳,從此名聲大震,實在是火得有些幸運。但也正因爲如此,老子借關尹子的影響力,鼓舞了無數像列子莊子這樣傑出的傳承與發揚者,於是一代一代,道教也從一根羸弱原木,終成巍峨之雲嶺。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據說關尹子讀了老子寫的書後,似聞天籟,官也不做了,終於追上老子。而老子呢,爲他誠心所動,便帶着他走了。呵呵,我想傳言是真的話,那時候的官也真是純粹。

如果說,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話,那麼問世間道是何物,就直教人沉迷生死了。當然,老子流傳下來的法門,也有太上忘情一說的。竊以爲,太上忘情,非忘情也,正如《道德經》裏說“不可見欲”,忘的,乃是人的私心與慾望。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道家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以黃老之說,治療人心之頑疾,使泱泱大國,億萬子民皆起不爭心,起不貪心,起不盜心,這是老子的功勞。幾千年來,而由道家催生的這種精神,漸漸成爲民族的支柱,與此同時,也體現了人內心的一種修養。

老子出關,下落不明,從此道教便與神仙連在了一起,也多了些虛無縹緲的傳說。也許,道教從誕生一刻起,就是爲了凝神靜氣,煉神返虛,重新迴歸到天地原始的狀態中去。

一生崇尚清淨無爲的老子,估計也沒有預料到,在後世,道教會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神仙體系。當然,神話故事的存在是必要的,正是這些美麗的神話,構成了民族崛起之根本,自從女媧補天開始,所有流傳下來的故事,也不過是爲了警醒世人,迷途知返而已。在後世的《太上感應篇》中,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我想,說的大概就是這個理。

二、道常無名

老子因爲生的晚,又比旁人多活了些年月,所以孔老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嘆,在他這裏是沒有作用的。修道之人嘛,向來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用今天的話說,老子是個哲學家,但老子在骨子裏,是不屑於講理的,講理是儒家和法家該乾的事,他只是比較隱晦地闡述了那埋藏在心中的道而已。

可什麼是道,道又是什麼呢,翻開道家的一些經典著作,我們就能看到,在列子那裏,在《沖虛經》裏,人可以御風而行,因此道是灑脫;在莊子那裏,在《南華經》裏,魚也有逍遙的一面,因此道是浪漫。

問道,問道,你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我說非也,非也,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正如你缺的東西我都有了,就連你缺的,我也可以給你。

問道,問道,你說形而上者謂之道。我說,非也,非也,形而下者謂之器,沒有慧根和毅力,既不了道,也不成器。

問道,問道,你說離有離無之謂道。我說,非也,非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本來在就一里,卻還要苦苦追尋一之外的東西。

道,其實也很簡單。不必拿皓首窮經的那套學問來考證,道就是東坡眼前的江山之清風,山間之明月;道就是太白心裏的莊周夢胡蝶,胡蝶爲莊周,道就是李賀手下的丹成作蛇乘白霧,千年重化玉井龜;道也是陶潛身後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道常無名,有跡可循的,便不是自然之道,而是心裏的禪。

三、道法自然

“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爲天下先。”一直以來,都很喜歡老子說的這句話,跟年紀無關。沉下心來,縱觀整部《道德經》,我以爲其要領,皆在一個‘不’字。

不爲、不爭、不敢、不與、不貪……

字面上,看似都卑微到了骨子裏,其實流露出來的,依然是水的本質。再小的一灘水裏也能淹死大象,所以人活在世界上,切不可過分驕矜。“滿招損,謙受益”儒家也提倡這套理論,但還是沒有老子說的好,南懷瑾先生談老子的人生觀,說老子是“該謙虛時謙虛,該要還得要”,哈哈,講得確實有點意思。

繼老子之後,愛講寓言故事的`莊子,有一天心血來潮,也寫了一篇故事,說的是有一個賣肉的屠夫,因爲亡了國,便跟在自己的王身後跑路。他一路上出謀劃策,因爲對王照顧有加,以致後來復了國,王第一時間就想賞賜他。這時屠夫就對王說,我的王啊,恕草民不能接受啊。先前,亡國的原因有很多,可這壓根跟我沒有關係,所以我沒有主動去向君上請罪;現在復國了呢,很明顯也不全是我的功勞,所以我也不能領賞,你懂了吧?

哈哈,估計這王乍聽之下,也是一頭霧水,且不去管他。

師徒兩個都比較高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這就是老子的情懷,這就是道家的意境。可能有些超然,超然的幾乎都不像那個在塵世裏混跡了那麼久的老頭。在老子的一生裏,他從始至終都是清醒的,他知道在禮崩樂壞的壞境裏,呆的再久也是無益,所以他選擇了出走。從中原來到了西域,也將身體皈依了心靈。

人當然需要清靜,淡薄了名利,才能從花花世界裏走出來。如同這些年來,你被俗世纏身,從未領悟過山上的景色。可有一天當你解開繩索,真的來到了山中,收穫的,就會是另一片天地。

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人間百態,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