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鄉的兩棵樹散文

家鄉的兩棵樹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拐棗

家鄉的兩棵樹散文

三伯家的院子長着一棵拐棗樹。土牆遮掩着樹的身子,卻無法抵禦果子的誘惑。拐棗的果子,像彎彎曲曲的棒狀物,有如禽類的腳爪,關節周折。我由此疑心拐棗原本謂之“拐爪”。沒吃過它的人,看見它的樣子,猶如面對一個臉上佈滿皺褶的老婦,大約要皺眉。可是,當你放在嘴裏細嚼,才覺得它醇香,甜蜜,有點像葡萄乾的味。秋天的夜晚,我們翻過三伯家的土牆,爬上樹,裝滿一口袋。生摘下來的拐棗,要拿到火裏炮一炮,使其變得熟軟且有粘手的糖分,吃着就香甜了。初冬時節,自然有熟透的.拐棗自然落地。不過,撿拾散落在地上的落果,對孩子們來說,也很愉悅。

一年的大多時間,三伯家的拐棗樹是寂寞的。從春天發芽,開花,到深秋果實成熟,整個過程都在隱忍的期盼裏。想要將那一串串香甜的果實吃到嘴裏,需要漫長而耐心的等待。第一場霜降之後,那些飽滿的果實才在風霜的欺凌下漸漸風乾,生澀的果實濃縮了精華,最終成爲一串串醇香甘甜的美味。佛家講萬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講無牽無掛,追求避世。拐棗的成熟過程,全在塵世之外的寧靜和安詳。

拐棗樹的果子,像人生的歷程,疙疙瘩瘩。它的樹冠形似雞的爪子,向天空伸去,聚攬着天上的紫氣和陽光。因此它擁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雞爪樹。在我整理的資料中,拐棗的名字還可以列一長串:枳犋、蜜屈律、木蜜、木珊瑚、雞距子、雞爪子、萬壽果、金鉤子、梨棗、枸、雞爪梨、臭杞子等。每個名字,都具備着一種品相,給人以審美的空間。在家鄉,它的名字還有紅拐棗、綠拐棗、白拐棗、胖娃娃拐棗、柴拐棗。在有文獻記載的樹種裏,它同樣享受着優厚的禮遇。《詩經?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詩句。《陸疏》中說:“曰蜜、曰錫,因其味也。曰珊瑚、曰雞距,曰雞爪、象其形也。”無論形與味,它都別具一格。在碾兒莊,它還有許多名字:紅拐棗、綠拐棗、白拐棗、胖娃娃拐棗、柴拐棗。這些散落在村子人記憶裏的名字,隨着拐棗樹的失蹤,也漸而消失了。

村裏人還知道,拐棗的果子能解酒、止渴除煩、去膈上熱、潤五臟、利大小便,用來泡藥能醫治風溼麻木。

皁角

另一棵樹,是皁角樹,在村子東頭舊戲樓的一角。它像一個老人,孤獨地守候在戲樓的一個角落。它知道很多事,明白許多理,曉得了寧靜的好處。歷經了滄桑,它自然不會計較孩子們在它身上的跌打滾爬。孩子們拉着手把它圍起來,捉迷藏,跳鍵子,踢瓦塊,過家家……當然,還有打皁角。皁角樹是有刺的,大人小孩站在樹下,瞄準樹上的皁角,拿着竹杆打,用石頭扔。手一揚,嘩啦啦,就落下來一兩串皁角。它的果實像扁豆,七八寸長,搗碎了泡水,可以洗衣服。洗前除去皁仁,用石頭或木棍搗碎,夾進衣服裏面,在搓衣板上搓呀搓,用木棍捶呀捶。那時候的衣服多是麻布做的,又硬又粗,搓久了手痛,最好是用木棍捶。灃河水清澈見底。夏秋的夜,如果有月光,女人們就端着一盆髒衣,下了河岸去洗。一盆衣服,一兩串皁角就洗淨了。洗完衣服,女人貓着腰把頭髮漂進水裏,用搗碎後在沸騰的水裏煮過的皁角水來洗。

皁角樹的樹冠上,架着許多老鴉窩,我們常常爬上樹掏鳥蛋。這當兒,住在戲樓邊的森虎爺就會出來吆喝:“下來下來,滾一邊玩去!”森虎爺有一把長鬍子,吃過晚飯,肩膀上搭一條黑糊糊的毛巾,搖着一個蒲扇,坐在樹下,歪着頭,支起耳朵,彷彿在聆聽樹的心跳。有時,他眯起眼,想象着樹做過的一個夢。現在,他的模樣已經模糊了,但是,那個情景,卻依然清晰散淡。一想到皁角樹,耳邊就響起音樂,還有,樹下的一個老人,一把鬍鬚,一個蒲扇。

皁角的樹冠,像一把巨傘,悄沒聲息地在舊戲樓的上空撐開。它的葉子爲卵形,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狀卵形。每年五月開出淡黃白色、卵形或長橢圓形的花瓣。讓綻放的熱烈,斑斕每個日子,而後飄零,凋落。三伏天,躺在濃蔭的樹影下,皁角樹的葉和果在風裏碰撞,發出啾啾唧唧的響聲,像是來自天籟的簫音,牽動着我的神經。唯美的旋律,憂傷的調子,引領我進入一首純美的樂曲。隨着風力的轉化,曲聲時而若游魚戲水,時而若微風拂面,時而若鳥語呢喃,時而若散淡的浮雲……像是在聆聽古典名曲《寒鴉戲水》。心靜,佛土靜。可惜,我那時還很難悟出這樣的境界。

碾兒莊的舊戲樓,三十年前就拆了。森虎爺那年也死了。離開了他的呵護,那棵皁角樹枯乾之後被村子人當柴燒了。

(17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