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走進白炳安的詩歌世界

散文:走進白炳安的詩歌世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因爲喜歡寫詩、讀詩,所以當我翻開白炳安先生所著的《多樣詠歎調》,一口氣讀完了這數十首詩歌。感覺到詩歌文字體現了作者敏銳的生活洞察力和悲憫濟世,以及富於正義感和同情心的真實內心。

散文:走進白炳安的詩歌世界

爲了一塊錢

在別人的腳下

擦亮別人的皮鞋

被夜風吹涼

——《擦鞋的人》

詩中“擦鞋者”生活在“說着粵語的肇慶”。或許因爲一次偶然的路過,也可能作者要在酒店裏接待客人,他來到這裏,看到了擦鞋人,別的人可能會不屑一顧,昂首而過,而作者善良的眼睛久久注視着擦鞋人的一舉一動,感受到了對方生活的艱難和困苦,所以詩歌結尾一句“被夜風吹涼”,含義十分深刻。作者的悲憫情懷還體現在《礦難》、《清潔工》、《下崗》等詩歌中,可見他非常關注底層百姓的生活,用詩歌的語言爲他們的不幸進行吶喊和呼籲,這與現實社會中某些人的自私自利、冷酷無情形成鮮明對比,彰顯了作者的人格力量,無愧於詩歌的聖潔和崇高。

詩歌是什麼?詩歌是內心世界象激流一般的宣泄,抑或是一把堅硬的鋤頭、專門用來挖掘深埋於現實生活植被下的根塊?我認爲兩者兼而有之。如果說《擦鞋的人》是如此,那麼詩歌《樹倒之後》更是如此:

樹倒之後猢猻散

飛鳥在樹站立的地方

守望語言響在靜謐裏

作者接着說出了樹倒之後的遭遇:

一個老人鋸去一截

點燃土竈

一箇中年人鋸去一截

打造傢俱

切割的聲音

響徹夜空

把燈的憂鬱擦得鮮亮

分析這首詩,似乎在關注環保的問題,可是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來剖析人生的世態炎涼,可見語帶雙關,不可簡單看待。

白炳安先生的詩歌,還體現了濃厚的鄉土情懷,詩歌《這輩子就在肇慶》這樣寫到:

粵西的土地種着一棵

叫肇慶的名樹

根深葉茂綠蔭成蓋

構成一方獨特的風景

我就是樹上的葉

與枝相連

喝了幾十年的根的養分

有綠有美

我也是根裏的.須

團結在根的周圍

緊緊貼住熱土

風吹不放雨打不離

哦!長在樹上

活在根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這方熱土的深愛。濃濃的愛鄉情結,如同著名的端硯磨出的濃墨,一旦用毛筆書寫在潔白的宣紙上,就永遠休想擦掉!

我們看出來,作者對肇慶的關注是深刻而細膩的,從歷史人物包拯、古老深巷裏獨守青燈的自梳女,到肇慶的古建築、端硯、公共汽車、花花草草……無不寄託了作者深厚的感情。

詩歌是歌唱的藝術,來自真實的生活,作者的詩歌表達了對生活人生的一系列思考,顯得真實、自然、親切,富於哲理性,這是作品顯著的藝術特點

詩歌需要打造好句子,詩人顧城曾留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名句。而白炳安先生的詩歌在詩句的經營上頗見功力,大多精煉簡潔,意象生動。例如:“也許所有的墨都潑到了天空/連時間的臉都黑了”。(《感受》)“時代的手掐住了生活的咽喉/痛的叫聲擠破了緊閉的窗戶”。(《下崗》)“表情象黑夜的火把/在蒼茫裏閃動”。(《獨石》)這類句子在詩中隨處可見,相當精彩,值得品味。

在這本書裏,詩歌只是多樣詠歎調中的一樣,但我感覺詩歌的詠歎調就象西江之水,鼎湖之泉,星巖之雨,詩韻悠揚!

(注:白炳安是廣東肇慶的一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