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佛緣雜文隨筆散文

佛緣雜文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佛家講因緣,前不久,在網上拍到一幅本煥長老真跡。這幅字洗盡鉛華,平實中透出沉穩大氣,榜體行楷,題“天地人和”四字,是大德一百歲高齡時所作,我看着它,多了幾分感動。

佛緣雜文隨筆散文

有此機緣,能得到這幅字是我今生福氣。本煥長老乃佛學界泰斗,中華佛教名譽會長。他繼臨濟禪宗法脈,也是印順大和尚的導師(印順全集1600多萬字,對後世影響深遠),早年受到虛雲禪師邀請任某寺主持,幾十年功行不輟,斐譽中外。老人於一百零六歲安然示寂,化七彩舍利近萬顆,是公認的高僧。

藉此外緣,我想談談對佛學的粗淺認識和感悟。佛學在我眼中,用二十個字去歸納:“浩如煙海,微妙精深,修學並證,理行兼備,無上正法。”我學佛多年,其實不敢用“學”來談,勉強爲之,只是讀了一點佛學概論、佛經典籍而已。每次讀經論,只嘆自己學識淺薄,根基陋鈍,常令心生慚愧。

佛家三藏十二部,大談古今聖賢之說,無不是契着“實相”的對根應機之談。釋迦佛所證悟到的實相,乃千經萬論之旨歸,亦百千妙用之本源。佛陀證悟到的宇宙人生真諦,乃諸人之“自心實相”。自心實相、本來面目、如來藏、清淨法身等,乃一事而假多名。所以,釋迦佛悟道之後,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發出由衷感嘆:“無一衆生而不具有如來德相,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如來智慧,乃“一元絕待,包羅萬象”之實相。此“實相”,亦是儒家《大學》所說的“大”,同時,也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世間大用;亦是《中庸》所說的“中”。《易經》中“生生之謂易”之本體。同時,也是道家《道德經》所說的“道”,也包括“生生不息”之至德,此“實相”之至理,無始常新,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說,佛家、道家、儒家,其文化形式雖有差別,而文化內涵實無二致。

佛教世界觀是唯心的世界觀,然而,佛教的“唯心”,卻不是“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這個意義上的唯心主義。佛教的“心”“物”觀有着獨特的內涵。佛教所說的心,是指本體論意義上的“心”;佛教所說的“物”,是指“心”的現象,包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無量的八識種子(阿賴耶識),皆屬於“物”的範疇。唯物論所說的“心”,是指主觀反映(根塵相對而緣起的影子)。唯物論所說的“物”,是指主觀反映的對象,是與“反映”相對應的“客塵”。唯物論所說的“心”(主觀反映),佛教稱之爲“識”,屬於“物”(形而下)的範疇。唯物論所說的“物”(客觀對象),佛教稱之爲“塵”。可見,佛教所說的“心”與“物”,是不同於唯物論所說的“心”與“物”的。當年上大學讀佛學概論,對心、物關係的釐辯,讓我有過意識的突破,悟性的提升。使我對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方向。

佛教看問題的立場,不是立足於“物”本位,而是立足於“心”本位。依照佛教說法,諸人各有一心之體,各有一心之相,也各有一心之用。諸人各自的“心體”、“心相”、“心用”圓融一體,各成一大千世界,即心靈世界——心體、心相、心用的具體統一。體、相、用在我們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隨處可見,拿電視機來說,電視本身是體,電視外觀是相,電視機能供人消遣娛樂是用。再如汽車,汽車是體,汽車的外觀品牌是相,汽車的功能跑在馬路上是用。拿電燈來說,也可以燈爲體,電爲用,光明爲相來看待。總之,體、相、用很活潑。我們感悟一座城市,居住着很多人,若依唯物論立場,城市只有一個,大家共處其中。對象是人和城市。若按佛家立場看,這個城市的每個人,各人有各人那個意義上的城市,以及各人那個意義上的生活內容和具體感受。各人那個意義上的城市,以及各人那個意義上的生活內容和具體個人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此時,城市不再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一”,而是主觀存在着的“多”,諸人心中各有自己那個意義上的那座城市,故謂之主觀存在着的“多”。此時,城市已不再是一個“心外之物”,而是心靈之光中的一個複合法相(所謂“複合法相”用蒼蠅複眼來比喻,每個複眼都有一個完整的世界,所有複眼組成的眼睛又是一個整體的相)。佛教所說的法界全體,就是這個意義上的“‘心’爲本位”的“心”與“物”的具體統一。套用《華嚴經》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們能夠悟到什麼?

佛學體系非常龐雜,從前人的總結來看,大體可分爲法相宗(唯識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真言宗(密宗)、律宗和小乘宗派。每個宗派對應根基和教化對象有很大差異,當然也殊途同歸。若分而論之,每個宗派的歷史傳承、經論依據、行證教義都能寫成長篇大論,這不是此文能闡揚的`。筆者結合自身認識,粗淺談談佛教的基本屬性。

從形式上看,佛教有顯、隱之分。佛教的顯義,就是俗情所理解的那個意義上的宗教,是超現實、超人性的,是“心佛二元”的。然,佛教更有其隱義,即以宗教形式所隱喻的心性之學的內容,是現實、人性的,是“心佛不二”的。拿《妙法蓮華經》做喻,以“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隱喻“在世間而清淨”的自心本性;《金剛經》以“金剛”的“堅、利、明”來隱喻“斷除煩惱”的般若智慧。《心經》全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內在含義也可看做“以大智慧之船度我們走出生死煩惱此岸,到達圓融涅槃彼岸。”其實,此岸和彼岸無非也是比喻。《法寶壇經》中,慧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他處覓菩提,恰似尋兔角。”千變萬化,不出一心也,千比萬喻,不出本體也。

西遊記》是中華古典名著,若從表面看,它是脫離現實人生的神話故事。而就其隱喻角度,它又是心學的,現實的。《西遊記》運用宗教隱喻方式,表達了精神昇華的實踐過程。整個《西遊記》的全部人物與場景,全是自心本性的哲學象徵,或者稱爲宗教隱喻。在這方面我讀過清代“悟元子”劉一明和“悟一子”陳世斌兩位大德的部分著作,也看過近代學者周文志的“看破《西遊記》”,只是未能深入。在《西遊記》裏,孫悟空與白龍馬,象徵着妄心攀援,也就是“心猿意馬”;豬八戒,象徵着食色之慾,所謂人之常情。沙悟淨,象徵着厚道和寬容,代表人之品德;唐玄奘,象徵着志心向道,代表人之德性;緊箍咒,象徵着規矩;如來象徵着心靈妙體。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象徵着猴心攀援,顛倒妄想,他在如來掌中怎麼翻筋斗也出不了掌心,象徵妄想永遠不能跳出自己的光明覺性。西天的“人事索取”,也不是俗事中所謂的“索要紅包”,而是象徵着放下執着,證悟本來;無字真經,象徵清淨法身;有字經典,象徵方便指授等等。佛教經典裏所說的那些神奇玄虛之事,大都是運用了這種宗教隱喻的方式,象徵性地表達心性之學的內容。一部經典,真正讀通讀透,勝過千經萬論,我們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纔有了人們眼中對佛學的偏見和差異。讀有字之書易,悟無字之經難。讀現象之書易,悟本質之經難。老師曾說,能讀通讀透一部《楞嚴經》,成佛有餘。

從目的上看,我們要看到佛教的本質追求,明辨其目的,就會知道千經萬論、百宗千派所指向的目標是同一個——覺悟!覺悟個什麼?就是覺悟那個“自心實相”。就是佛家不厭其煩,反覆強調的“本來面目、諸法實相、清淨本體”等。用日常語言來說,就是人人本具的“心靈妙體”,以及這個心靈妙體的百千應用。佛教的目的,就是讓人們如實的證悟此“心”,如實的開發此“心”,如實的妙用此“心”,而不是向外求馳。談到心,我想到多年前讀《達摩破相論》裏一段機語:“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時不容針。我本求心不求佛,只這心是佛。若欲求佛待心知,了知三界空無物。”只有明心見性,纔算入修佛之門。可見,佛學的活潑潑,靈脫脫,若探其堂奧,需要悟這顆能生萬法,本來清淨的心也非易事。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試問,我們瞭解這個無相心體了麼?那顆菩提樹上的果實,我們可否嘗過?

快住新房了,裝修後打算把這幅字裝裱後掛在廳堂,每每會心瞻仰,讓我感悟人生三才之妙義,也讓我思悟人生真實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