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九龍遊記現代散文

九龍遊記現代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五月十二日,一行詩詞楹聯人從兩江廣場文化中心對岸的江邊拾級而上。

九龍遊記現代散文

這條從江邊直上盤龍公路的石板小路,很少有人走動了。目睹林蔭森深、樹木蒼翠,時有小瀑布從高處懸崖邊上傾瀉而下,雖然不甚壯觀,卻別有一番景緻。樹林坡間時有零星的白牆瓦屋之農舍,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趣。房前屋後熟透了的枇杷,卻無人採摘,散落了一地金黃。

走入一片林中,因昨夜的一場夜雨小路甚是打滑,採風的僅僅十多人,就有4人摔了跤,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遇見一處小橋流水,讓我驚歎不已。觀之,還真有馬致遠筆下的景緻,不僅有枯藤,還有幾百年的古樹。

我們沿着小路攀沿在懸崖絕壁間,在懸崖絕壁上有幾個深刻的大字,成了這條古道歲月的見證,上面的三個字被青苔纏繞着,字與青苔長成了一種顏色,相互融合擁抱在一起,似乎永遠不想分離。雖然字跡模糊,但我們的腳步爲它而停頓了下來。

石板上的青苔,懸崖絕壁上的青苔,幾棵古樹上的青苔,與樹蔭下的小橋流水相映着。此刻,馬致遠的《天淨沙》,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白》即刻浮現在我的'腦海,浮現在我的眼前,與此情此景是何等的相似啊!他們的作品爲何千年吟誦不衰,其原因可能就在於此,在此吟誦他們的詩詞,是那麼地合景。

當走入一座程氏宗祠的古建築時,當緬懷在一個百年前的程德全故居時,我感慨,這裏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出了一個孫中山內閣的總務長,也就順理成章了。在古建築前,才子美女樂此拍照留念,很是應景,我便即興吟了兩聯:

上聯:程氏祠前,檻門靜坐,手握詩箋,媳讀程家訓;

下聯:李唐人下,山水閒居,心懷竹月,仙聞李子香。

上聯:流星小草,貓兒寨嶺,木語妙聯成絕唱;

下聯:落葉疏枝,程氏宗祠,老狼林蔭遇孤魂。

走進九龍,走近瀑布,不知是驚奇或是興奮,我被眼前的景緻迷住了。聯想到九龍的傳說,是否與瀑布有關聯,言在其中,意在其外。九條龍在哪裏?是否可以聚在一起開一個龍鄉盛會。要說地點,在這個瀑布下,在這個九龍灣裏,當然是最合適不過了。

很有幸,我們來的正是時候,平湖之水剛好潮落在大橋下方50米處。有詩云:無限風光在險峯。要拍到最佳的照片,就要到最險處去。於是,我和浪三子從絕壁間向橋的下方右側慢慢攀爬而下,雖費了不少工夫,卻終於到達了拍攝瀑布的最佳位置,。拍出了瀑布的壯觀,有萬州青龍瀑布的味道,也有貴州黃角樹瀑布的影子。因此,我當即作歌而云:《水龍吟·九龍瀑布》

九龍瀑布初開,鳳棲玉宇銀河際。一懷相悅,二情遇見,三杯霧霽。花不重開,浪無聲遠,日波金碎。看蒼山重疊,潮長水落,廬山夢、天公說。

春畫冬詩夏美,引風雲、水煙遊葦。何時夜話,紫桐棲鳳,鏡花河底。柳色氤氳,暮江明水,夢留春意。望天河、遇見清風賞月,作歌何爲?

此次採風活動,以走進龍鄉文藝創作爲主題,當然少不了要到人民中去。於是,我們在九龍稍作休息之後,便向大山深處進發。車行駛在林木蔥蔥的盤旋公路上,山中人煙稀少,不時也有一戶人家升起裊裊炊煙,真應了那句“白雲深處有人家”的詩句。

當我們爬上貓兒坪,新城、人和、九龍盡收眼底。

站在貓兒寨的廢墟上,寨內已是雜草叢生。在沒有路的廢墟里,我開始尋找歷史的足跡。一口四方井被水草所擠佔了,旁邊有一籠翠竹站立着,好似在訴說老井的滄桑。一樹木瓜長勢良好,不僅開枝散葉,還結了許多的木瓜兒,似乎在守護着寨門的久遠。那些殘垣斷壁的寨牆上長滿了篙草,寨裏有兩道石門孤零零地站在那裏,還有一處斷壁的石牆,一種歷經滄桑落寞的樣子,好像在無聲地訴說着過去。唯有那扇寨門保存完好,門上的石刻圖案清晰可見。

一個美女身著民國服飾,手拿一本《雲陽詩聯》依靠在寨門上,似乎在閱讀貓兒寨的過去。從她的閱讀的神情裏,我感到她好像剛剛從遠古穿越至此……

我們來了,也將去了。一陣風吹過,好是涼爽。井邊的那一籠竹,在微風的輕拂下,似乎在向我們點頭告別,看上去還有些依依不捨。我看世上萬物皆有情,一首《永遇樂·行吟貓兒寨》便應韻而生:

闊水江瀾,高坪小築,竹蔭幽意。薄霧悠然,牧童不見,樂得遊人醉。暮來曾過,朝聞鳥語,只對活龍還是。浪濤聞、孤山一絕,岸城與爾鄰矣。

不因棄擲,何須更覓,今日未曾爲士。鏡月初明,風清露冷,夜轉長明媚。白雲遮斷,寒門殘破,但入霧叢方睡。真無事、炊煙繞夢,遍尋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