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古琴臺隨想散文

古琴臺隨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古琴臺在漢水之濱的龜山腳下,古色古香的建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月湖上,十分雅緻,是爲紀念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識知音的故事而興建的。說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一次,伯牙盪舟江上撫琴,絃斷,舉目四望,見樵夫鍾子期正洗耳恭聽,與之交談,曲中之意,鍾子期瞭然於心。伯牙大駭,相見恨晚,引爲知音,相約來年再見。伯牙精心準備了新曲赴約,得知鍾子期已故,前往墳頭揮淚演奏,然後摔琴而去,從此不再撫琴。

古琴臺隨想散文

現在離古琴臺不遠有地名琴斷口,是否和這個故事有關不得而知。每次瞻仰古琴臺卻總讓人浮想聯翩。回味他們二人的交往確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我留意過老外聽導遊解說後頻頻點頭,眉宇間呈現着敬畏而又仰慕的神情。看來,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同樣需要朋友,渴望遇到知音。

濛濛細雨中,在此見到過新婚夫妻共一把傘,望着綠苔深深的古琴臺,滿懷詩意又不無惆悵的自比。我絲毫不懷疑年輕人的真誠,也相信他們能白頭偕老。然而卻固執的認爲他們只是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夫妻,算不得知音。

知音者,乃精神層面的高度默契與解讀。如伯牙一曲吐露心聲的高山流水爲鍾子期所心領神會。樂曲是藝術語言,靈魂的外化。一彈一聽,是心靈的對話,是難以言表的神交。我想,伯牙撫琴應該有很多人聽過,有懂音律的,也有不懂音律的,只可惜對他來說都是匆匆過客,不是充耳不聞就是毫無反應。寒來暑往,孤獨的伯牙總算幸運的遇到了鍾子期,譜寫了流傳千古的佳話。

我忽然想到了有“羣經之首,大道之源”稱謂的《易經》,此書初成於新石器時代,據說是根據伏羲的言論整理、加工出來的。多少年來人們知道易經是蘊藏着稀有金屬的礦山,涉獵哲學、天文、地理、佔撲、預測等諸多方面,可謂博大精深。頂禮膜拜者不少,真正讀懂者寥寥。該書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收穫,包羅萬象。研究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何爲正解,莫衷一是。莫非無解是解?誰知道呢?這個謎團或許N年後伏羲的知音才能解開。

我還想到了後印象派畫家梵高,其短暫的一生貧病交加,借貸無門,但他不是一味的顧影自憐,悲悲慼慼。而是嘔心瀝血地埋頭作畫,匠心獨運前後畫了十一幅有不落的太陽之稱的`向日葵。畫面色彩充滿張力,洋溢着動人心魄的罕見的生活激情。

有人做了個有趣的實驗:在房間放了梵高畫的向日葵的複製品,放一羣沒有見過真花的蜜蜂進去。結果,蜜蜂紛紛落在梵高畫的向日葵上。該是怎樣令人擊節的藝術品!可是很遺憾,梵高的畫當時無人能識,登不了大雅之堂。有誰吃飽了飯沒事做去關心一個窮困潦倒的無名之輩的作品呢?用生命完成的畫被生命漠視。他一次次詰問這是怎麼回事?滿世界的人都看不見嗎?終於想知音想瘋了。

死後,只能是死後。一個在藝術領域越走越遠,沒有社會活動能力的藝術家註定只能與孤獨爲伴。傑出的藝術品經歷了殘酷的大浪淘沙的過程終於得以脫穎而出。一幅畫竟賣到五十九億日元,現在成了收藏家的搶手貨,價格還在節節攀升。可悲的是梵高生前只以極低價格賣出過一幅《紅色葡萄園》購買者不是他的知音,更像慈善家。

這裏不得不提到一個獨具慧眼,被譽爲傳記小說之父的美國作家歐文.斯通。在他二十六歲,距梵高死後三十九年,用生花妙筆描繪了依然默默無聞的梵高超乎尋常艱苦卓絕的奮鬥的一生,打動了萬千讀者。從而讓梵高重新站在世人面前。

是歐文·斯通在小小年紀爲我們拂去了歲月風塵,讓金子閃閃發光。若不是這個年輕人發現,不知偉大的畫家還要被冷落多少年?那些驚世駭俗的作品會不會當做米缸的蓋子或是遮風擋雨的窗戶的遮陽棚。

我相信,這樣的故事還有續集。因爲知音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