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人在旅途散文

人在旅途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夜幕下的睡蓮開始覺醒,它們紛紛擠出水缸,似乎在跟我們告別。

人在旅途散文

我是在走出養藝軒後纔看到它們的。不捨得說出離別的話,只是默默地環顧四周,看着這個幽雅恬靜的地方,再看看旁邊慢慢走遠的背影,心裏暗暗祝福:一路平安!

在這個燈光昏暗的閣樓裏,隨處可見禪意幾分。形狀不一的木椅整齊地安放在右手邊,牆上掛着放下的竹簾,跟剛纔用餐的包廂一樣,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長得很任性的盆栽,恣意爬上牆壁,把明媚的燈遮了一半。一排紅燈籠被燈光映得發黃。高大的,精緻的,圓形的,桶形的,半圓形的花盆們把二樓包圍起來了,彷彿這裏就是它們的自由地,我們纔是不速之客。

我是在喝完最後一碗椰子汁西米露後才離席的。起身的片刻,隱隱有幾分不捨。那個雅間除了有古色古香的桌椅,安祥慈和的白玉觀音,古老悠久的老相機,還有楚楚動人的蓮花屏風,以及十分考究的茶几。房間的每個角落裏都有着十分精緻而古樸的佈局,有的是菩薩畫像,有的是名人字畫,還有各種印着佛語的茶杯,茶具。

如果不是肚子已經在抗議了,我還會細細再觀察下去。

當我們一席人坐下後,發現桌上已經排放了一盤水果盤。這個水果盤是我們研究很久後纔敢確定可以吃的。

長方形的白色大瓷盤卻只放着一丁點的水果。一粒小藍莓,一顆櫻桃,一朵火龍果,一瓣橙,半粒葡萄。這些水果排得像一幅畫,以致我們坐下後,遲遲不敢動手,不知道這是不是能吃。後來,經過一番詢問後,得知這是餐前水果,便毫不客氣地行動了。

我一開始拿的是筷子,卻覺得有點不合適,後來纔看到旁邊有兩根小小的叉子和湯勺。看看旁邊,大家都用叉子在吃水果,我趕緊放下筷子。有點汗顏,這素食餐桌上的文化很深。

水果一轉眼就被我們一掃而光。大家靜候片刻後,終於上菜了。

第一道菜我最喜歡,是紫米布丁。方形的塑料杯裏只看得到白色的布丁,如果不是那兩片綠色的薄荷,它就像一塊白玉豆腐,單是看着就夠賞心悅目了。

這次,我學聰明瞭,換了根小湯勺。一小口,一小口地品着這可口的布丁,越往下挖越能看到小小的紫薯。好好吃喲!如果都是這樣的甜點,我也是可以滿足的。

原以爲,吃完甜品後,該上菜了。沒想到第二道上來的還是一個一個的大盤子。臉盆大的盤子裏,卻只放着兩小塊炸菇,上面澆了點醬,炸菇旁邊有擺着一瓣紫花,以花爲起點,畫了一個紅色的`圓圈,圓圈下方有一小撮綠色的小菜,盤子的左端放了一朵火龍果。

分兩口吃完了這道菜,只知道這菜是一幅畫,卻不知道畫的究竟是什麼?

接下來的菜越來越新奇,越來越精緻。每次上來的盤子都不一樣,花形的,圓形的,環形的,長方形的,不知道是在吃菜還是在吃盤子?似乎我對盤子更有興趣。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盤子比菜更漂亮。每個大大的盤子裏面都只有那麼一點點菜,什麼薏米炸豆腐啦,辣椒炒菇啦,南瓜燉菇湯啦,咖喱炒飯啦,荷仁豆炒菇啦……每道菜幾乎是一口下去就不見蹤影了。就那道主食吃的時間最長,因爲小米飯太硬啦,我們慢慢吃,纔不會被嚥着。

我最滿意的是最後一道菜啦,一碗椰子汁西米露。這道菜的分量足些,需要喝上好幾口才能把它喝光。說到底,我還是喜歡甜品。

在少林寺的晚餐,是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們昨天跟着幾位文友出去散心走過的幾個地方,停留的時間最長的。

昨天是我第二次參加讀書會的活動。這次能夠全家一起出動,還要感謝活動的組織者炮兄。每週一次的文友交流活動,只限於遊山玩水,無需交作業,不用考慮其他費用。我一開始,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不知道這樣的活動到底是誰在策劃,到底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昨天側耳旁聽後,終於明白了炮兄的無奈及初衷。平時要按步就班參加工作的他,沒有時間參加作協組織的活動。他只能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組織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友樂山好水,在青山綠水之間訪師問佛,尋找心靈的棲息之所。這就是他爲什麼會安排素食作晚餐的原因吧!讓身體跟心靈一起放逐山水之間,遠離俗世的塵囂。

炮兄,是我們這些文學新人對他的親切稱呼,源於其他前輩對他的稱呼,入鄉隨俗吧!

炮兄雖然在一些公開場合極少露臉,平日裏卻是最勤奮,最熱心,最有收穫的一位文學前輩。

發紅包最大方,寫雜文最大膽,報刊最常見的炮兄像極了武俠小說裏那種行俠仗義的莊主。看他瘦長的身子,說他是大俠有點誇張。我只能說他是莊主吧!那種廣納賢才,樂善好施的莊主,專門做好事不留名的大好人!

昨天我們去了七裏庵、友邦創意園、少林寺三個地方。

這些年來,我們去過無數個地方的寺廟,卻從沒去過尼姑庵。當我到達七裏庵,看到裏面的住持是一位師太時,才突然醒悟:原來這就是尼姑庵。

這裏的尼姑庵會不會就是以前的同事所說的那座過年時無處可去,後來借宿的地方呢?泉州的尼姑庵到底在哪裏呢?這是一個擱置在我心頭很久的問題。

這個地方並不大,稍微轉一圈就走完了。在裏面,我們看到了清末民國初書法家曾遒寫的一幅石刻對聯:德性能明當前即蕩平世間;濟人以道此地爲方便法門。這幅對聯就鑲嵌在滄桑的石牆上,並不顯眼。

這個名不經傳的小庵卻是大有來頭的。據說它是北宋景德年間宰相韓琦之線的出家之地。它始建於後唐的五代十國之期,揚名於北宋景德年間。

現在的七裏庵還在重建當中,看到規模龐大的重建工程規劃圖,我相信再過不久,它必定會重煥光彩。

從庵裏走出時,我還在思考剛纔妙渡師父說的一句話:信佛者,進寺廟必定要焚香才顯心誠。在這之前,我一直堅信,佛在心中,只要心中有佛,有沒有焚香無所謂。現在聽到她這麼一說,佔據心中多年的想法竟然有些動搖了。

第二站,我們去的是草邦大水庫,又名友邦創意園。

這裏是一個集遊玩、健身的好去處。在這裏除了可以欣賞美景外,還可以游泳、燒烤、釣魚,是個適合親子活動的休閒之地。

我們到達時,天色已經不早,卻還是人聲喧鬧,到處一片熱鬧的場景。游泳池內只見大大小小的身影在水裏如魚般暢遊;釣魚區的人並不多見,但見釣魚的人拿着長長的釣杆靜靜地坐着,等待魚兒的上鉤。水庫很大也很深,並不見魚兒的影子。聽說這裏有不少魚,我們有點不相信。

儘管水庫用鐵絲網圍起來了,並且貼有告示:水庫水深,嚴禁游泳。但是,我們卻看到有很多人開車到這裏游泳。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這就是一些人愛冒險,拿生命開玩笑的做法!

我們沿着水庫的周圍繞了一大圈,沿途走走停停,說說笑笑,三五成羣地走在一起,前前後後,卻也沒有人走散。

逛完一圈後,我們就前往少林寺用餐了。

走累了,到達少林寺時天色已是全黑。我們走馬觀花一番後,便直奔養藝軒而去。

一頓用心別緻的素食顛覆了我對素食的偏見。原來,平時吃慣了大魚大肉的我們,其實內心深處,更渴望吃一頓無需飽,只需營養充分的素食,來清洗我們的腸胃。

經過昨日之後,我終於能夠明白白落梅這麼喜愛閒走山寺的原因了。原來,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我們與佛的緣份,或許也就是一種冥冥之中註定的福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