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祛除身上溼氣散文穴位

祛除身上溼氣散文穴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中醫方面認爲,人體之中由於正氣不足,這就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一些溼邪就會入侵我們的身體,導致生病。所以說,想要令身體恢復健康,那麼就需要去除體內的溼氣。那麼該如何祛痰祛溼呢?下面師兄就和大家一起看看中醫如何用艾灸達到祛痰祛溼的效果吧。

祛除身上溼氣散文穴位

【艾灸祛痰祛溼】

祛痰祛溼穴(一)

● 關元穴

此穴在我們的肚臍下面大約三寸的位置,是一種具有很好養生以及強健身體功效的穴位。

長期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調理氣血,並且對於補腎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使用艾灸條進行,時間應該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如果是用火罐進行艾灸,那麼時間可以稍微的進行延長,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

中脘穴

● 中脘穴

此穴位於腹部的正中線,也就是肚臍上面大約四寸左右的位置。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食用艾條進行,時間應該控制在10~15分鐘;用艾罐則是需要20~30分鐘。

在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所出現的各種疾病以及症狀,例如腹瀉、拉肚子以及胃潰瘍等等。

● 豐隆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也就是在外腳踝肩部上面大約八寸的位置。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祛溼的穴位,每天食用艾灸條進行艾灸大約十五分鐘左右,能夠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溼的作用,對於身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祛痰祛溼穴(二)

● 解溪穴

位置在祖輩和消退交界的位置中,橫紋中間的凹陷位置。

這個穴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溼的穴位,進行艾灸之後能夠有效的`解決下半身水腫的問題,最好能夠每天進行艾灸十五分鐘左右。

足三裏

● 足三裏穴

在外膝蓋下面三寸,也就是在脛骨外側一橫指左右。

將艾條使用10~15分鐘;艾罐則是進行艾灸20~30分鐘左右,能夠獲得很好的效果。

● 合谷穴

中醫方面認爲,這個穴位是大腸經的一個總開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臉部的皮膚出現了紅血絲,那麼可以在合谷穴進行艾灸,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緩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濁以及疏通氣血的作用。但是,如果是一些體質比較差或者是懷有身孕的女性,那麼在進行這個穴位艾灸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最好能夠禁止使用。

此穴的取穴方法主要就是將一隻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對着另一隻手的虎口,然後屈曲按下,指尖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十天爲一個療程,每天進行大約10~15分鐘左右,直到穴道微微發紅就可以停止了,每天進行一次。

祛痰祛溼穴(三)

● 曲池穴

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時候出現橫紋的外側段,是大腸經的合穴,也就是說血脈之氣從四肢對位置彙集到這裏。

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很好的起到調理氣血以及去除風溼的作用,如果身體容易出現煩悶以及手麻的情況,對這個穴位艾灸能夠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環,改善不適應的情況。

隱白穴

● 隱白穴

位置在腳上大腳趾末節的內側,距離腳趾甲的距離大約是0.1寸左右。

此穴是脾的重要穴道之一,在隱白穴中進行艾灸,用艾條大約5~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能夠起到很好的祛痰祛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