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一縷墨香留千古優秀散文

一縷墨香留千古優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幾乎每一個文明的傳承最初都是在紙墨之間展開的,對於華夏這個爲光輝和傳奇所籠罩的偉大民族,那一劃亙古鏗鏘的書刻和那一縷悠遠綿長的墨香更是永遠無法被遺忘和取代,千百年來,這一縷墨香早已融入了我們的血液、定義了我們的方向。

一縷墨香留千古優秀散文

在我看來,提及我們這個民族的文明大抵要從兩個視點去解讀和闡述,一是書籍、二是書法,書籍是民族文明的不朽基石,書法則是一行行文字傳播過程中的載體和結晶,如此想來,若墨中無香、書中無道,真不知道我們會不會走到今天。

在那個遠去的時光中,落筆抒懷是一件極浪漫卻也極莊重的事情,一個以文人自居的秀才、童生欲要作詩行文尚且要正冠理襟、危然端坐,莫說是真正那些名揚千古的風流之士了。研一硯濃墨、焚一爐清香,若再奢侈些,還要有幾聲絲絃爲伴,“在如此幽靜典雅、如詩似歌的氣息中,白丁亦可成文”每思至此總不禁自醉。窗外小園寂靜,桃蘭相映、梅菊朵朵,堂下恣意抹弦,燈燭搖紅、琴瑟錚錚,真不敢想象這爐香、墨香、茶香、花香以及那琴絃間淡淡的松香交織在一起是怎樣的怡人。小佇窗前看庭間花開花謝,信手撥挑聽絃中潮起潮落,怪不得那“陶五柳”棄了那頂“僅值五斗”的烏紗帽,在“採菊東籬下”的悠然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桃花源。

墨香之濃除了包含可以享受書齋中的恬靜安逸,更在於書本本身的無窮魅力,走進了書海便是擁有了精神世界的無盡寶藏。遙想當年,自百家爭鳴時起,儒道法墨便將各家門庭中沉澱下的無數精華一股腦地傾灑在了各自浩如煙海的典籍中,儒家的仁愛禮義、道家的天法自然、法家的不別親疏、墨家的兼愛非攻,在中國數千載的舞臺上,它們興起與前進中吵吵嚷嚷、爭執不休,卻又不可避免的相互融合、彼此促進,最終將那些用歲月凝結成的無盡財富贈與了千秋百代的後來人。越過千年的塵埃,那些前人鑄就起的一種叫做“文化”的'瑰寶通過堆積如山的書籍、以極宏大、極震撼的方式推至我們面前時,早已由不得我們去拒絕和逃遁,因爲所有的拒絕和逃遁都披着自欺欺人的外衣、顯得如此膚淺和可悲。

除了字字珠璣的思想典籍,在華夏文明中,另一方浸透着墨香的厚重土壤便存在於那筆走龍蛇、芳華不絕的精美書法中了,在遙遠的曾經——那個文化的傳播需要靠燭下疾書方能綿延長流的年代,華麗的書法既是文化傳播主要的載體也是文化發展有力的體現,而一位又一位、一輩又一輩、一朝又一朝的書家也早已將血脈深處長存的那一身風骨化作了無數次書文刻碑時的起承轉合、帶着他們的生命留在了這浩渺的時空。多寶塔旁、玄祕塔下,顏柳筋骨似鴻儒般敦厚凝重;會稽山陰、蘭亭相聚,右將軍王羲之微醺揮毫飄逸着黃老之學的空靈灑脫;張芝張旭化刃爲筆,彎刀礪劍銳不可當,在豪放地勾畫間將孫武子兵書間鉞戟相爭的道道寒影直逼人心。春秋輪轉、寒暑相易,歲月的長河中,一幅幅蒼勁古拙、俊逸秀美的書法佳作無疑是華夏文明最好的記錄和詮釋,在一次次毫尖與紙卷的碰撞中,又浸染了多少如歌如泣的壯美人生。

如今每每回望那段用筆墨堆積起的風雨滄桑,總懷幸運之感,感謝自己生在這個有歷史、有思想、有擔當的偉大民族,感謝無數的先人以筆爲劍、劃破了黑夜的迷茫、爲如今的我們指引着方向,感謝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不朽精神,感謝那一縷墨香千古長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