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行星之金星的散文

關於行星之金星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留意過天上星星的人們會發現:如果是晴天的話,在黎明時分,東方的天際會出現一顆璀璨的星星,我們的古人稱它爲啓明星;到了傍晚,在西南方向的天空中也會出現一顆明亮的星星,古人稱之爲長庚。《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在其中一篇《小雅.大東》中,就有關於啓明星和長庚星的描寫:“東有啓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關於行星之金星的散文

事實上,啓明和長庚本就是一顆星星,它就是我們所說的金星。金星的亮度極高,但它並不是恆星,它和地球一樣,也是太陽的行星之一,它是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爲它的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金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形。和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方向相反,金星的自轉方向是自東向西。如果我們以地球爲三角形的頂點之一,分別連結金星和太陽,就會發現這個角度非常小,在地球上看金星與太陽的最大視角不超過四十八度,這是因爲金星的軌道處於地球軌道的內側,因此金星不會整夜出現在夜空中,當我們看到金星的時候,不是在清晨便是在傍晚,並且它分別處於天空的東側和西側。

由於金星的亮度極高,在我國的古代它又被稱爲太白。我們的古人喜歡這顆出現在東方天際的星星,因爲它預示着光明即將到來。這顆美麗而明亮的星星引出了富於豐富想象力的中國古人很多的遐想,因此在中國有很多關於金星的傳說。古人對金星的偏愛,我們認爲它所代表的`是人們對光明的嚮往,和人們在黑暗中祈求指引方向的崇拜。

先秦的《天官佔》中這樣寫道:“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將軍之象也。”在道教故事中,太白金星的本名叫李長庚,他是道家先哲老子唯一的學生。李長庚後來悟得老子口中之道教真言,爲了感恩老子的真傳,李長庚在其得道地修建了道德中宮。在中國,太白金星是一位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神話中的人物。在我國的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謂是核心成員之一,他的地位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有趣的是,最初道教中的太白金星是一位穿着黃色裙子,戴着雞冠,演奏琵琶的女神。而到了明朝以後,太白金星的形象就逐漸變化爲一位鶴髮童顏的老神仙。他經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監察人間的善惡,被稱爲西方巡使。在我國古典神話小說中,也多次出現了太白金星的傳奇故事,可見他的人氣之旺。在膾炙人口的《西遊記》中,太白金星就是一位多次和孫悟空打交道的善良而又有趣的老頭形象。

在與金星相關的衆多傳說之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應該算是關於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事了。傳說李白的出生不同尋常,乃是他的母親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而生,因此就給他取名李白,字太白。長大後的李白也確有幾分“仙氣”,他瀟灑飄逸,學道學劍,漫遊天下,好酒任俠,笑傲王侯,卓爾不凡。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文字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他的詩作氣勢磅礴,無人能及。而且李白最喜歡描寫天上那輪皎潔的月亮,這似乎又證明了他是金星化身的這一說法。李太白在當時就享有“謫仙”的美譽,後來更被人們尊稱爲“詩仙”。

中國的對聯在世界上所有語言中是獨一無二的,其中有一副著名的對聯也是和金星有關的。在清朝乾隆年間,江西萍鄉的舉子劉鳳誥應試,中了進士第三名。但是劉鳳誥有一目失明,因此在殿試的時候,乾隆見他其貌不揚,就不想取他。乾隆皇帝出了一句“獨眼不登龍虎榜”讓劉鳳誥對出下聯。劉鳳誥一聽,立刻對道 :“半月依舊照乾坤。”用半月比喻自己的獨眼,既化解了乾隆皇帝對他的輕視,又幽默地擡高了自己。乾隆見他既機警又有文采,對他有了一些好感,他就說:“我再出一聯,你如果對上就用你。”便以四方星辰爲題出了上聯:“東啓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漢。”上聯中使用了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而啓明、長庚、箕、鬥又都是星宿的名稱,要想對出下聯談何容易,旁邊的大臣都替劉鳳誥捏了一把汗,但劉鳳誥略加思考,不慌不忙地對出下聯:“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乾隆見他確實才思敏捷,龍顏大悅,於是御筆一揮,欽點劉鳳誥爲探花。從此,劉鳳誥便被人稱作“對聯探花”。

“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後來被用來形容兄弟失和。現代文學的旗手魯迅先生剛滿週歲的時候,按照紹興當地的習俗,其母周老太太讓魯迅拜長慶寺龍住持爲師,得到的法名是“長庚”,而魯迅的大弟弟周作人的字恰好正是“啓明”。巧合的事,在魯迅和周作人同住北京的期間,二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魯迅憤而搬離了他自己花錢購買的宅院。兄弟二人從此形同陌路,以至於後來魯迅在上海去世的時候,周作人一家人都沒有前去弔唁。難道說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