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描寫冬天雪景的散文

描寫冬天雪景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冬天雪景的散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描寫冬天雪景的散文

  篇一:描寫冬天雪景的散文

枕在冬日寧靜安祥的臂彎,踩着清晨的第一片柔軟的銀色素毯,揉觸着空氣寒涼的體膚,格外清越,一種空冥的感覺拉近了山野與鬧市的距離,大地如此的沉穩安然,不露絲毫的慌張,靜謐中清淺閒雅,清姿款款,溫淡素潔……

跫足緩滯,安臥空曠靜然之中,神自清怡,心自脫俗,有種欲行千里不覺沉的怡然,任思緒和着空氣嫋然,清韻幽幽,在莊重厚實的冬衣裏盡情的舒展思緒,蒸騰溫軟,尋千枝覓萬葉,譁然,丁玲……

雁行劃過的江北,留下的那串省略號呢?原來綿延在一場漫天飛揚的素雪中,而後,走進冬結實的宮殿,恆古不變莊重的表情,一切便安然靜默,

聽,早晨的風,它睡着了,依然藏躲在夜的領口酣睡,那些調皮的雀鳥叼來第一片曙光,大地睜開惺忪黛靄的眼睫,揉醒了一個寧靜的早晨,一切慢慢暈開……

那些天使的精靈呢,抖落與溫度成正比的足已厚實的羽翎,嫋然輕掠,蹲在蕭索的枝頭在舔食那瑩甘露如棉……

想必季節倦怠了,休眠的萬物靜寂悄然,蜷縮成一尊慵懶靜默的姿勢,均勻的呼吸,生怕稍一動彈便扭痛了腰肢,風還是在冬天的早晨緩緩蔓延開來,試探着大地半酣的睡態,撩起幾絲凌亂的碎髮,打疼了枝頭那幾片倔強的枯葉,潸然而墜,

滿地的零楓,支撐着最後的婉約,被溼寒淋漓過的芳顏幾分憔悴,卻褪不完那柚黃硃紅的衣衫,嵌入大地寬厚的胸膛,盈款爲隆冬裏最美麗的書籤,隱隱潺潺,吟唱生命裏最悲嗆隆重的晚歌。

那些楊柳呢,那片蔥蘢呢,循目,冷衫一襲,傲然地佇立曠野小道邊,依舊守着年華朝夕更迭的歲寒,默然而堅韌地堅守着上蒼賦予的使命,恬然裝扮着垂暮荒蕪的歲時,陪伴着生生息息一樣嬉鬧滄桑在這片土地的萬物生息。

總有一些別緻的婉約是華麗繽紛的,那盈玉魄冰魂呢,於寒寂的長廊翩躚旋舞,素袖輕嫋,便撒落萬朵千枝瓊絨的仙婀,如鵝絨暖裘,輕輕地圍在每一簇寒廖的頸脖,捂暖了光裸的荒涼,緄鑲在松柏翠衣的領口袖腕,姿顯華貴。

而在江南,卻不因多了點什麼而沉寂,無法晶結的心思,依然抖落滿眸的憂傷,在某一個無人的靜夜裏,奪眶而墜,打溼了夜的鬢角,便同時也驚粹起一串長長的往事,

夢中,那葉碧水青瀾間盪漾的扁舟漸漸也蕭索了幾分,懷想着三月柳簾的馨暖青翠,船櫓緩緩,盪開一眸楚楚憐意的憂簾,於季節的繁華處轉身,偶爾回眸。

從新綠到墨綠,江南從不曾岑寂,飄搖着亙古不褪的青色,綿延着殷殷不息的氤氳霧嵐,從北方的粗獷蕭殺中抽離,委婉嫋娜,在拱橋的中央娉婷翩躚,在幽徑弄巷中擎舉着五彩斑斕的傘花,在微寒的嬌喘中旋轉出一婉婉清麗……

不知不覺走了很遠,思緒禁不住飄飛,誰說冬季不夠婀娜,看它凝態嫺靜溫婉,聽它心語靜默呢喃,從喧鬧中獨處清寂,不與華寵,靜謐安然,於季節的最深處默然心悅,結晶最美麗的六棱花瓣,雕瓊枝琢玉樹,用最深沉的厚度包容萬物滄桑,撫傷過往,蓄積生命伊始再度的輪迴淺唱,從容向晚,清淺款款……

  篇二:描寫冬天雪景的散文

自古以來,秋是悲傷的象徵,是沒落的表現,是人生愁緒的晴雨表。屈原說“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宋玉說“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樣的詩句“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自然界萬木蕭條落葉紛飛,首先映入人的眼簾,自然界的物象使人產生了心靈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聯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秋葉飄零,及物及人,悲從中來,正如陸機《文賦》所言“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物之枯榮引發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諸如李白“人煙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賈島“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柳永“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孟浩然“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元薩都刺有五絕雲“秋風吹白波,秋雨鳴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唐朝詩人馬戴更把這種愁緒推到極致,“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羈旅他鄉,忽見落葉紛披,秋氣襲人,孤燈獨坐,情思頓生,縱使少年也添老。空園白露,孤壁野僧,極爲清寒寂寥之境,滄桑至極,欲說還休。杜子美《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詩人常年在外,忽逢秋葉飄零,聯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時節,失落的人生,他的滿腔愁緒劈空而來,萬里與百年,無涯的空間與飄渺的時間,艱難苦恨,潦倒新停,盡付昏昏濁酒滔滔江水。他的《秋興八首》寫於大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時期,飄搖難料的身世,顛沛流離的老境,欲濟無楫的失意,國難家愁與秋的荒涼冷落渾然一體,蒼涼的悲壯,蒼茫的愁緒,排山倒海,風雲變幻,動盪不安,正如“江間波濤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在“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之際,詩人酬志無門,只能遊於江渚之上,當他體驗了底層的苦難,便獲得了精神的迴歸,“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秋,卻是意境的寫照,清冷、蕭瑟、寂寥、悲涼、質樸,是人生繁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是藝術家孜孜以求的淒寒之境。“萬壑泉聲鬆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秋霄日色勝春霄,萬里霜天靜寂寥。”王勃的意境更爲開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李白則以豪放見稱,“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蘇軾這個大才子,心境隨世態而漸老,他的筆下既有色彩斑斕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又有往事如煙不可追憶之苦,“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還有人生如夢不堪回首的浩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宋林逋則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拋開了淺盞低吟,唱起了“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對於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獨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清人王士禎則是獨釣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詩人遺世獨立超然物外,其境曠世高古攝魂奪魄。世人總喜歡春天的繁華似錦,排斥秋天的無情與落寞,然而,秋天卻是人們迴避不了必然經歷的'季節,無論是時令之秋,還是人生之秋,有了閱歷有了苦難有了滄桑,纔有秋天的成熟與豐收,纔有藝術的蒼老之境。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唱響了嘹亮的秋的讚歌:劉禹錫有《秋詞》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篇三:描寫冬天雪景的散文

原野上落葉飄零,叢林中繁花落盡,而城市的樹木依然蒼蔥,路兩邊綠草如茵,點綴在冬青叢中一簇簇月季花毅然在冷風中搖曳着、綻放着,火紅的、淡黃的、粉紅的、純白的,色彩繽紛,豔麗無比,給人以暖暖的感覺。

白楊樹挺拔向上,蔥綠的葉子中開始有泛黃的樹葉點綴着,似乎僅僅是初秋的感覺。路邊的法國梧桐黃葉多起來了,風起處,飄落了幾片,也只是秋風掃落葉的意味。街心公園裏的龍爪槐,頭上還頂着那奇形怪狀的綠色帽子,顯得還是那麼精神抖擻;一棵石榴樹,已滿樹的金黃,稀疏的葉子中還點綴着幾個漲紅了臉,開着口笑的石榴,好像在爲人們的思想境界的提高而高興。

馬路右面的洋槐葉已落盡,乾枯的枝丫顯得蒼涼,而左側的國槐還一如既往地鬱鬱蔥蔥,顯得精神抖擻,似乎在展示着中國人的氣魄,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

一個大型超市的門前,一些退休的老人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等着購買白菜和大蔥。儘管現在中國社會物質生活日益豐富,新鮮蔬菜一年四季都能買到,可經歷過艱苦歲月的老人還是保留着那些悠久的傳統習慣,過着樸素的日子,他們不辭辛苦,冒着早晨已顯寒意的冷風,站在那兒排着隊,爲漫長的冬季儲存白菜和大蔥而等待着。

騎車穿行在馬路上,不時有穿着前衛的時髦女郎擦肩而過,惹來行人的注目,她們大多身穿長裙,腳蹬長靴,披着灑脫的風衣,凸現出婀娜的身姿,漂亮的秀腿,給初冬的城市街頭帶來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個老太太推着三輪車有點蹣跚的走着,車上是腿腳更加不便的老伴,他們邊走邊說着什麼,面帶着微笑,沒有一點對生活的哀怨,這纔是“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真實畫面,我想這也許這就是我們年輕人所要追求的幸福吧。

以一顆平常之心,感恩之心,感受着大自然的美麗,感受着社會的美好。今年的初冬沒有寒冷,心裏是柔柔的、暖暖的感覺。

  篇四:描寫冬天雪景的散文

冬天終於如約而至。一年四季是始於春而終於冬的。在歲月的旅行中,我們踏着春的希冀,頂着夏的炎熱,跨過秋的蕭瑟,與落葉一起滿懷深情地走進冬天。品味冬的嚴寒與貧瘠,冬的堅強與冷漠……冬天何嘗不是一首樸實無華、充滿現實主義的抒情詩呢?

冬天沒有迷人的誘惑,沒有浮華的躁動,卻有平常人悟不出的冰冷背後的激情和深刻。冬天沒法讓你感到輕鬆,要親近它,就要敢於捧出一顆火熱的心來面對它。

冬天腳步沉穩而從容地行走在遼遠的大地上。冬的語言樸實簡練,毫無雕飾,冬猶如一位睿智的詩人書寫着歲月厚重的篇章。

冬,屬於長風,屬於冷月,屬於白雪,屬於縱酒高歌的詩人……記憶中的那場大雪是深夜悄然飄落的,來得那樣突然而又溫柔。在鬆厚無痕的雪地上,我們拔出自己稚嫩的雙腳,推想着昨夜睡夢中,雪花靜悄悄一片片飄落下來,耐心而沉着地改變世界,那情景使我對冬天充滿了敬意。正因爲這聖潔的白雪,纔有了文人烹雪煮茶的風雅,有了農人瑞雪豐年的喜悅,有了旅者風雪夜歸的情懷。

感受冬天,我們的內心潔淨而安寧;感受冬天,讓我們更加珍惜每一個飄雪的黃昏;每一個燈下靜讀的長夜,每一份於爐火旁那融化不開的濃濃親情;感受冬天,讓我們常常咀嚼回味過去的艱辛與磨難,讓我們充滿感動、自信與堅強。冬的力量無處不在,是冬天,填補了人生三季的缺憾,使四季永葆迷人的魅力。

冬日無語,如哲人。冬天,讓我們慢慢走向成熟。

  篇五:描寫冬天雪景的散文

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着急,因爲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裏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技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裏,包着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