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推薦】三年級語文作文彙編十篇

【推薦】三年級語文作文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三年級語文作文彙編十篇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1

去年我家養了兩隻可愛的兔子,一隻叫小白,它的毛渾身潔白;另外一隻叫小灰,因爲它的耳朵是灰色的.。

小白和小灰剛來我家的時候還很小,我每天喂菜葉子給它們吃,盛水給它們喝,看着它們一天天長大。漸漸地我們有了感情。我每天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白和小灰,逗它們玩;小白和小灰也喜歡靠近我,舔舔我的鞋子和褲腿。

但是好景不長。小白和小兔生活在樓梯間,時常在樓梯間大小便,引起了鄰居叔叔阿姨們不滿,他們多次到我家“控告”兔子是如何髒,會導致傳染病的。媽媽實在沒有辦法,就決定將小白和小灰送給一個有小院的親戚。小白和小灰被送走後,我很傷心難過,想起與它們相處的日子是多麼快樂,我放聲大哭起來。爸爸耐心安慰我,我還是忍不住哭。

直到現在,我還想念我的小白和小灰。小白,小灰,你們想念我嗎?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2

我家門前有一條小河。

記得我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媽媽領我到河邊去玩。我指着嘩嘩的流水好奇地問:“媽媽,這麼多水往哪裏流哇?”媽媽笑着說:“向東流入大海。”從此,我心裏一直想着這條小河,一有空,就來到小河邊。

我就像岸邊的小樹一樣,伴隨着小河流水慢慢成長。

夏天到了,兩岸的景色更美了。河堤上綠樹成蔭,河灘上瓜果滿園。放了學,我們在這裏追逐嬉戲。玩累了,就跑到瓜果園裏吃瓜,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啦!有時我們就在岸邊的.樹蔭下幫媽媽洗衣服,直到黃昏送走一天的酷熱。

秋天到了,河裏的魚蝦肥了,岸邊的桔子熟了。假日裏,我總愛和爺爺去看看果園。高興了,又跑到河裏捉魚摸蝦。河水映照着笑臉。秋風伴奏着豐收的樂曲。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着漫天飛舞的雪花,我們又成羣結隊地到河上滑冰,可熱鬧了。

我愛家鄉的小河,我愛源源不斷的流水,我愛兩岸美麗的景色,更愛涓涓細流滋潤了兩岸的田地,給人們帶來豐收的歡樂。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3

今天我和爸爸進行語文考試。爸爸先考我背課文,我第一個背的只錯了兩個字,後來一個錯了一個字,一共錯了三個。後來把所有的課文都背完,一個都沒有錯。我考爸爸的是背詩,爸爸有很多都不會。《古朗月行》的下一段他都不會,我又考爸爸別的詩,爸爸有些還是不會,這就說明我比爸爸強很多,很多。寫日誌的時候,爸爸笑了一頓,現在都還在笑。上午考完背課文一會,我們還考了生字。我只錯了兩個“爲”和“金”兩個。現在我已經熟了。因爲我在爸爸送我上貝樂的路上已經練熟了。爸爸還聽寫了我平時卷子上的錯詞。還有一個是對的',老師好像是判錯了,就是“晴”的反義詞,我寫的就是“陰”。可是老師給我判錯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我寫得不清楚呢。

一會數學考試,我肯定不怕數學,簡直就是小菜一碟。爸爸買的磁力小棒裏面還贈送數字粘貼,太棒了,這樣我就能夠考數學了。期末考試一定要雙百啊!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4

我有一個非常精緻的小書架,這個小書架是棕黃色的,上面有四層敞開型的書櫃,每層都有二大格,格里可以放各種書籍,讓人一目瞭然。

書架頂層的三大格里放我父母愛看的書籍;接下兩層都放着我喜愛看的寓言書、童話書、故事書、民俗瞭解大全、作文書和奧數書等等;最下的一層,由於很顯眼,我就把它安排成五本字、詞、句典和五本《十萬個爲什麼》。

自從有了這個小書架,我查找資料方便了許多。以前查找資料往往要花上較長的時間,現在我只要四五分鐘就能查到了。我真感謝小書架。我不僅是因爲這裏面存放着我喜歡的“寶藏”――書籍,更重要的是它給我帶來了知道的.營養和無窮的樂趣。

小書架雖然不能說話,但我覺得它是我最親密的好朋友。因爲它挑着這麼重的擔子,卻從不向我叫苦、喊累,而是默默地奉獻着。

我輕輕地撫摸着小書架那光滑的外衣,心裏邊靜靜地沉思着什麼。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5

今天,天高雲淡,萬里無雲,我揹着書包高高興興的去上學。

我期待的第二節語文課馬上就要開始了。有人可能會問我爲什麼期待語文課呢?我告訴你吧:我期待着我的週記能得到老師的好評,因爲這篇週記是我最得意的作品。是我用了一上午的時間,用心的,反覆的修改完成的。當我讀我自己的週記時,我感覺到內容非常新穎,題材非常好。我讀完一遍還不過癮,又讀了第二遍,仍舊回味無窮。我想老師一定會被這篇週記吸引的。

上課了,老師拿了幾本週記進了教室,我心想:老師手裏一定有我的'週記。我正想着,忽然聽到《難忘的兩小時》這不是我寫的週記嗎?我頓時喜上眉梢,心花怒放,我把腰板挺得更直了,眼裏閃着光彩看着老師。我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着我的作文的快樂,此時我特別驕傲和自豪。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付出了一上午的時間,收穫到了無比的快樂。今後我還會一如返顧得做好每項作業和事情,爲我今後的生活添加更多的快樂。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6

今天,老師教我們折小麻雀。我們都很高興。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張紙,然後就開始講了。

首先,把紙對邊相着折,就成了兩個三角形,再把多餘的部分往上折,用剪刀把折上去的剪下來。一打開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你會發現正方形的中間有一條中心線。

接着,把三角形的兩邊往中心線上折,就變成了一個菱形,這樣可真像一個冰其淋蛋筒啊。再把兩邊對摺成了三角形,在最長的線上找出中心點,然後再打開,往上翻折,一直折到畫中心點的'位置。再對摺。把折在裏面的尖的部分往外拉,拉到一定程度,脖子就形成了。再把脖子的最頂頭往下邊壓,一折,嘴巴就出現了,小麻雀的外形也出來了。

最後,畫出它的眼睛、羽毛,一隻栩栩如生的小麻雀就展現在我的眼前。

雖然這隻小麻雀不是很漂亮,但是是我的勞動成果。我又學會了一項本領。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7

一、課題的提出

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師的軟肋,特別是三年級的起步作

文,更讓老師頭疼。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指導課有效性令人擔憂:一種是範文指導法,老師拿同類作文做範本,念給學生聽,以便學生仿抄;一種是格式類指導,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如何寫中間,教給學生一個硬性套路;一種是放任式作文指導法,教師不作具體的指導,學生隨意寫作;還有一種偷懶式作文教學法,讓學生背誦同類作文,對號入座。作文教學的隨意性必然導致作文指導課的低效性。低效的作文教學,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學生害怕作文,缺乏寫作的興趣激情,形成了小學中高年作文的一大弊病,教師怕上作文課,怕改學生作文;學生不愛作文,怕寫作文,寫出的作文假、空、套。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和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可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許多學生害怕寫作,爲作文課和日記而煩惱,即使身邊有值得寫的人和事,往往也不知道寫什麼,怎麼寫,要麼胡編亂造,要麼寫成流水帳,很難在文章裏流露出真情實感,當然也難以讓讀者引起共鳴。爲了改變作文教學的這種冷狀況,爲了改革這一弊端,進一步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探索作文教育規律,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確立了本課題。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將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探索適合三年級作文教學的策略,爲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提供全新的理論依據和操作規範。

二、問題分析

學生起步作文,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儲備一定數量的

常用漢字,一般要學會1000多個常用字,二是要閱讀一定數量的範文,從範文中獲得有關的知識,積累詞彙,學習表達方法。識字進度不夠,閱讀量少,拖起步作文教學的後腿。而小學作文訓練的程序是:低年級着重練習寫句寫話;中年級着重練習寫片斷;高年級着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作文訓練分爲多級過程,寫完整文章的訓練滯後,難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從作文教學的歷程看,總擺脫不了以教師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以課本爲中心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內容不能貼近學生的生活、順應他們的心理;訓練方法劃一化,齊步走,忽視學生個性的差異。作文是一種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能力的發展,靠學生自主訓練、實踐、應用。指導學生作文,必須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基礎,同識字、閱讀和發展口頭語言同步進行。作文教學要有新的突破,應力爭提早起步,引導學生自主練筆、學用結合,把激勵學生的內驅力擺上重要位置,貫串於整個語文教學過程。

三、研究目的

1、通過培養學生應用課堂所學的能力、督促學生不斷積累,從

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主要是讀、寫能力,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各人的個性潛能、興趣愛好得到充分的發展,最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2、如何通過改變自身的作文觀念,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走向創新的作文課堂,再現作文教學的魅力。

3、如何通過系統的閱讀訓練、口語訓練,讓學生在日常的語文活動中提高作文能力。

四、研究內容

(一)學生的寫作能力訓練

1、鼓勵學生多讀書、多背誦,學會觀察和積累。向學生推薦優

秀讀物,讓學生多讀經典的書,並摘錄不同的角度和種類的優美篇章和經典句段,鼓勵學生背誦。背誦可以積累詞語和很多表達方法,寫作時才能根據需要隨意組合,信手拈來,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表達效果。

2、具有一定的觀察力是學習作文的基本功,學會觀察是寫好作

文的重要的前提條件。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在實踐中有目的、有重點、有條理地觀察,從而提高觀察效率和洞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習作的條理性。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教學生認真觀察,仔細琢磨、充分討論,然後在做有序記錄。也可引導學生從另一角度觀察、思考。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重點之處加深印象,更用利於學生寫得具體,寫得詳實。教學生做有心人,能夠把身邊的事,看在眼中。記在心裏,把它當做素材積累下來。

3、教會學生修改文章。俗話說十分文章七分改,就是說好文章

是改出來的。修改文章不僅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值得培養的好習慣。而作爲學生往往是寫完後交上,沒有想過修改的問題。作爲老師要讓學生每寫完一篇文章,都要出聲朗讀幾遍,自己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好

好修改一下,還可以和同學互相修改。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強。

4、鼓勵學生多練筆。寫作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什麼竅門,

須多寫才能掌握領略其中的奧妙。練習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挖掘課文中可供習作訓練的素材,指導學生進行擴寫、縮寫、仿寫、續寫;結合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及時記錄,發表感想。結合課外閱讀,看電視等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或觀後感。

(二)、教師本人寫作引導。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不斷積累好材

料,要以身作則寫下水作文,讓學生看到教師的優秀作品,這樣學生纔會向你取經。同時,教師的下水作文還能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三)、改進評價的方法,要善於從孩子的習作中發現他們的閃光

點,尤其是講評差生作文時,即使他們全文僅有一兩個用得恰當的詞,一兩句精煉的話,也要加以鼓勵,使他們能鼓起作文的勇氣,下次作文時有所進步。只要孩子袒露童心,釋放童真。就給予肯定,不嘲笑,更不能批判。只有這樣,學生纔敢於說真話,寫真事,達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我手抒我情”的境地。

(四)、開展創造性活動,讓孩子親身體驗,在活動中積累素材。

(五)、改善作文課堂教學。大膽改變那些傳統的古板的教學方式,

讓教學適合學生的口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慾望,纔會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

五、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 2、觀察法 3、文獻法

六、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查找、蒐集、學習有關本課題理論。

1、調查學生中存在的課外閱讀的現狀及老師、家長對課外閱讀的看法。蒐集並閱讀國內外有關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探索與研究的文獻、資料。整理課題申報相關資料,完成課題申報工作。

2、進行課題研究動員,宣傳課題指導思想和研究意義,課題組全體教師形成共識。

3、制定研究方案及第一階段研究計劃。學習相關文獻資料,做好課題研究的準備。

4、準備階段成果資料:

(1)申報表

(2)研究方案

(3)階段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結合日常教學,實施課題研究,注重資料積累。

1、根據課題研究操作措施和做法,按計劃指導學生深入開展各項課外閱讀活動,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

2、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實踐研究收集各項活動資料。課題組教師撰寫經驗論文,編撰課題論文集,完成階段研究報告,進行階段成果評估。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8

我的爺爺七十多歲了,他彎腰駝背,個子比我高不了多少,總愛穿一身藍色的中山裝。爺爺的膚色有些白,臉上長有褐色的'老年斑。平直的眉毛濃濃地,其中有幾根眉毛很長,人們叫它:“長壽眉。”爺爺眼睛總是笑盈盈的,顯得那樣慈和、幸福。

爺爺的彎腰駝背是舊社會給他留下的殘疾。聽爺爺講,他10歲那年,給一家地主放牛,因爲一條牛犢掉到深坑了送了命,地主就把爺爺打得死去活來,還打斷了幾根肋骨,事業也至今直不起腰來。

爺爺小時候受盡了舊社會的苦,現在,爺爺過着快樂、幸福的晚年生活。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9

上語文課的時候,吳老師做出了一些奇怪的事情:讓我們拿出橡皮、尺子、鉛筆……然後,讓我們隨便怎麼玩都行。

我覺得很奇怪,不敢大膽地玩,因爲我不知道老師的'用意。

五分鐘過去了,老師叫我們停下。他說,玩的時候盡情玩,停的時候立即停。我想:現在不用再玩了吧!

沒想到老師還讓我們繼續玩。

這次我可要真玩了。我把橡皮放在桌上,把尺子平放在橡皮上,在尺子的一邊放上鉛筆,用手在尺子另一邊打一下,鉛筆就彈起來了……

玩着玩着,又過去了五分鐘……我想:這下該上課了吧!

最最可惡的是,老師還叫我觀察手指、玩手指、吃手指。並且請了“朱老師”、“孫老師”來教我們怎麼吃、玩手指。“朱老師”還說吃出了童年的味道。我看着要吐了,太噁心了。心想:老師怎麼了?是發燒?還是吃錯藥了?

一節課終於過去了。

老師說,這樣的課可能一輩子就只有一節。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10

我的爺爺今年70歲了,他是一個終身體育愛好者,他打太極拳已經三十五年了。爺爺長着一頭灰白色的頭髮,蒼老的臉上佈滿了深深的皺紋。

爺爺非常疼愛我,因爲我是家裏最小的孩子,所以我一去奶奶家,爺爺就把家裏所有好玩的、好吃的.一股腦地拿出來,讓我吃個夠。還有一次,天氣很熱,我吵着讓爺爺帶我出去玩兒,爺爺二話不說,開着車就帶我出去玩兒了。我們轉了一大圈兒,我玩兒得非常高興,可回到家,爺爺卻疲倦地躺在了牀上……

我爺爺的知識很淵博,我有什麼疑難問題都問他。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曾經問過爺爺“瀉”字念什麼。爺爺說:“這個字念‘瀉’(xie)”,並告訴了我它的結構、它的含義。還有一回,我想知道乘法和除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我就去請教爺爺。爺爺耐心地給我講了乘法、除法的含義,並且背了一遍乘法口訣,倒背如流。

我愛我的爺爺,我真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