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關於三年級的發現作文合集六篇

關於三年級的發現作文合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的發現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三年級的發現作文合集六篇

三年級的發現作文 篇1

今天我到一個朋友家玩,她家養着一隻貓,貓的頭上有一撮黃毛,身體白白的,尾巴有一點黃,有趣的`發現。它走起路來像走模特步,成一條直線。可愛極了。

見它那麼可愛,我就走進它去逗它玩,這時,我驚奇的發現,小貓走路時不但姿勢優美,而且沒有聲音。我問我的朋友:“這隻貓會‘輕功’呀,走路沒有聲音?”“不是呀!”,她一臉疑惑地回答說。我們想拉住它的爪子看個究竟,但只要一碰到它的腳,它就將尖尖的趾甲勾起,我們怕被抓傷,只好罷手。

回家後,我查了些資料,終於在《十萬個爲什麼》上發現了“輕功貓”的祕密。原來,貓的腳掌心上有一塊肉墊,走路時就不發出聲音了,如果沒有肉墊的話,老鼠就會被它嚇跑,它還怎麼捉老鼠呀!

我知道了貓腳下的祕密,不再以爲貓會“輕功”了,這個發現可真有趣呀!長大了我還要去發現更多有趣的、新奇的東西。

三年級的發現作文 篇2

早晨,我揹着書包走在上學的路上。此時,天空被烏雲籠罩着,到處都是灰濛濛的,好像大雨要來臨了。 一陣風颳過,窗門“嘩啦啦”地作音,好像窗戶要掉下似的,大門“霹裏啪啦”地唱歌。

豆大雨點打着窗戶,落在地上,濺起水花,發出動聽的聲音,好像樂隊在舞臺上演奏悅耳的曲子。雨順着窗戶往下流,像斷離線的珠簾。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傾盆大雨毫不留情地從天空灑下來。

透過雨幕向外望去,遠處的.山坡蒙上紗巾,樹木隱隱約約地看得見。校園裏,陽臺上的杜鵑花被雨打得東倒西歪,玉蘭樹被吹得搖搖晃晃。有的玉蘭花被雨打落在校園裏,給校園披上一件新衣服。有的花兒還在陽臺上堅強地站着,好像說:“暴風雨,你來吧!我不怕你!”教室裏亮起一一盞盞燈,彷彿給這黑沉沉的世界添加幾分暖意。

風還在刮,雨還在下,好像是讓我們看雨景的表演吧……

三年級的發現作文 篇3

昨天在媽媽買來的雞蛋中,我發現一枚“蛋王”。這枚“蛋王”比我的拳頭還稍大一點,它躺在衆多雞蛋王國的“臣子”中,真像是一個雄赳赳又霸氣的“國王”。

早晨我剛起牀,媽媽就叫我親手打開這枚“蛋王”,看看裏面有什麼祕密。我洗了手,雙手隆重地從媽媽手裏接過這枚“蛋王”,頓時感覺這是一項非常神聖而又神奇的工作,握着雞蛋的手心裏出了不少汗。

我微微顫抖的手拿着這枚“蛋王”輕輕地對着碗邊敲了下---咦?蛋殼怎麼沒破?媽媽笑我太緊張了。我深深地呼吸了兩口氣,重新調整了一下心情,搖晃了兩下“蛋王”,然後對着碗邊“砰”得一下---哎呀!蛋殼破裂了,蛋液順着蛋殼流了出來,我趕緊把這枚雞蛋對着碗兩手使勁掰開,奇蹟出現了---哎呀!這枚“蛋王”竟然是雙胞胎!它居然有兩枚蛋黃!

媽媽這時告訴我說:“單個雞蛋黃的雞蛋常有,而雙黃蛋不常有,你知道雙黃蛋是怎麼形成的嗎?”我一臉詫異地望着媽媽搖了搖頭。

媽媽接着說:“形成雙黃蛋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母雞在排卵時,兩顆大小相近的卵,幾乎同時由卵巢排出,也就形成了雙黃蛋;其次是產蛋後期的母雞,可能吃得太好營養過多,或是受光照過度刺激,也能形成雙蛋黃;第三母雞本身的生理情形外,若受到驚嚇或緊迫狀況,也有可能形成雙蛋黃。”

“媽媽,你太牛了!知道的可真多!”我一臉崇拜地望着媽媽說。媽媽笑了,然後對我說,其實我剛開始也不知道那麼多,昨天我看到你對這枚雞蛋產生那麼大的興趣,所以查閱了關於雙黃蛋怎麼形成的資料,決定由你親自打開來挖掘雙黃蛋的祕密。

真沒想到生活中一枚小小的雞蛋竟然也有這麼多的科學奧祕。

三年級的發現作文 篇4

星期六,我吃完午飯後,就拿起作業本寫作業。突然,我覺得手上有東西在爬,有點癢癢的。我一看,原來是一隻小螞蟻。我仔細觀察了它,它頭上有一對“天線”(觸角),還有六條腿,身體顏色是黑色。我把它輕輕地放在了桌子上,小螞蟻就爬到了我的一支自動鉛筆上。我不心把自動鉛筆掉在了地上,我想:小螞蟻肯定摔死了。我急忙順着桌子看去,它竟然沒有死,這是怎麼回事呢?

做完了作業,我又抓了一隻小螞蟻從高處往下扔。螞蟻搖搖晃晃地落在地上,我仔細看了它一下,居然毫髮無損。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來。我就問知識淵博的堂哥,堂哥微笑着對我說:“你可以去查資料呀!”“對呀,我可以去電腦裏找到答案啊。”過了一會兒,終於找到答案了,原來螞蟻的體重比較輕,當它從高處落下的`時候,就會隨着空氣中的風慢慢降落,所以達到地面時纔會一點事也沒有。

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有你細心觀察生活,就會有奧妙無窮的發現。

三年級的發現作文 篇5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未,我來到了我家車庫前觀察螞蟻。

發現螞蟻是由頭、胸、腹、三對足和一對觸角組成。螞蟻們正忙碌着:有的運着食物踏着成功的步走進洞裏;有的兩手空空四處走動,好像在尋找食物:還有的在用觸角交談着。看到這裏,我腦子裏突然冒出了一個疑問:它們這麼弱小,是怎樣生存到現在的呢?難道有什麼神祕人物保護它們嗎?帶着這幾個疑問,我決定做幾個實驗來驗證一下。我先拿了一個空紙杯裝來滿滿一杯自來水,往蟻穴旁狠狠一澆,許多螞蟻被衝進了“汪洋大海”裏,可是它們好像一點也不慌張,只是拼命泔遊在一起,好像在做疊羅漢似的。過了一會兒,它們竟形成了一個橡皮擦大小的蟻團,往它們的對岸游去。到最後,只剩下十幾只螞蟻存活下來。我被它們的精神給震住了。我又來到另一個蟻穴,撕下一小塊蛋糕放在蟻洞不遠處,不一會兒,幾隻螞蟻好像是聞到了香味,連忙往蛋糕走去。可是螞蟻太少了,對這個“巨型蛋糕”來說,它們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使出吃奶的'勁也紋絲不動。只見有幾隻泄了氣的螞蟻朝回走。難道它們擡不動就放棄了?不是的,它們是回去找同伴,過了一會兒,只見一排整齊的螞蟻兵隊朝蛋糕走來,圍住蛋糕扛起就走,一起努力把蛋糕搬回家。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千萬年以來保護弱小螞蟻的那位神祕人物是誰,那就是團結。同學們,要是它們彼此不團結,它們能那麼好的生存下來嗎?不能。我們應該向團結的螞蟻學習。

三年級的發現作文 篇6

世上有許多奧祕沒有被人們發現,但是世上也有許多奧祕被人們發現了,今天我就來說一說、論一論在小時候我的發現。

在小的時候,我心裏一直藏着一個問號,我一直很奇怪我們爲什麼打哈欠會流眼淚呢?我們難道是鱷魚家族的人嗎?我問了爸爸,爸爸說遇到困難要自已學會解決,不能總是依賴大人。爸爸的話激怒了我,我想起了媽媽那次買的《十萬個爲什麼》這本書。別說這書還真能派上用場,我趕快興沖沖地跑到書房,從書架上拿出一本關於人體、健康、生活、醫學的書,翻了翻,看了看,答案就出來了。哦!我知道爲什麼了。打哈欠時會有一股氣體有力地從嘴巴呼出,這時口腔及鼻腔的壓力增大,淚水通行的淚道暫時受阻,便只得奪眶而出,出現眼淚汪汪的`情況。打哈欠有什麼作用呢?打哈欠不僅可以排出體內過多的二氧化碳,而且對人體是一種保護性的適應,睡覺不足時會接二連三地打哈欠,提醒人們趕快休息。早晨起牀後往往哈欠不止,這可以促進大腦皮層的各個功能區由抑制狀態轉爲高興狀態,以使大腦皮層進行正常的工作。

原來,打哈欠,流眼淚是這個原因,我終於明白了,我還明白了打哈欠的作用,你們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