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8篇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8篇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之一,有包糉子、划龍舟、喝雄黃酒等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糉子。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和媽媽早早地去街上買了包糉子的材料:糯米、蜜棗、綠豆、糉葉。萬事俱備,只欠“收拾”。

雖然已是第三次包,可我還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儘管如此,我也還是喜歡包糉子。

按照以前的經驗,我輕車熟路地先把糯米放在水裏泡上4個小時,又把糉葉用熱水清洗,然後又用冷水浸泡。蜜棗和綠豆也如法炮製。

到時間後,我和媽媽就開始大展神威了。

我們先把糉葉拿出來放在盤子裏,又把糯米用容器盛着。我先拿起兩片糉葉,繞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抓起一小把綠豆和一個蜜棗,又放入適量的糯米。結果可能是太久沒包了,一下子就“露餡”了。

不過我並有氣餒,又試了一次,終於沒有再露餡了。一次、兩次、三次……雖然十次可能有一次是露餡的,可我畢竟還是就此事包對了的。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2

在端午來臨的幾天前,母親便呼人做糉子。那時只要聞着竹葉的清香,便知又有好東西吃了。

知道媽媽要包糉子,我美食就往廚房跑,廚房空氣中瀰漫着竹葉的淡淡清香,誘惑着我的肚子裏的饞蟲。家裏包的是鹹肉糉子,新鮮的竹葉包着潔白的糯米,糯米里夾着噴香的臘肉、蛋黃,乾貝或冬菇等材料,外面用線纏繞捆縛着。

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逐漸熟了以後,淡淡的竹葉香、糯米與各種配料的味道都會散發出來,清香四溢,瀰漫在整個廚房裏。解開扎線,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紅紅的糉肉,鹹糉子裏白白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那時候早午晚都吃糉子,奇怪的是怎麼也吃不夠。

現在家裏不常包糉子,有時會在外邊買買來吃,總感覺膩口,吃兩口就吃不下了。市場上的合成糉子愈來愈受歡迎,人工包的糉子已成爲稀罕之物。看見越來越多的人在商場裏買糉子,我真擔心!擔心有一天家鄉的人都不再包糉子,一道人間美味不知道要向何處尋。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重五節等。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爲“端陽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東吳(即黃河以南一帶)一帶的端午節則是爲了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還有一些地區是爲了紀念曹娥。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例如賽龍舟,本是因爲得到屈原自盡的消息以後,人們紛紛去打撈,演變而來。還有吃糉子,是因爲在打撈後,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遺體,於是百姓們用糉葉(糉葉一般常用蘆葦葉)包米,投入大江,是想着讓魚鮫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此外,還有懸艾葉蒿草,薰蒼朮、白芷,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還有吃“五黃”,即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和喝雄黃酒。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爲我國首個被列入非遺的節日。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

在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就是我國二千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掛鍾馗像,掛艾葉,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配香囊等等一些公益性的`活動。

端午節的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這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這裏的習俗就是,端午節前幾天每家會買糉葉糯米在家中自己包,糉子裏的餡可以放紅棗、火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口味,自行選擇。人們把包好的糉子,五個一紮紮起來,掛在高出這樣可以防餿。南京人在吃糉子的時候大多都喜歡放糖。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了端午節大家只要到街上,或菜場上都能買到現成包好的糉子,有餡的、無餡的、生熟都有,真方便。

我最喜歡吃糉子了,每逢過節,我都能吃上好幾個,它甜甜的、粘粘的,還有一股清香味,糉子真好吃啊!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5

又到了飄滿糉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此時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就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糉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糉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此時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糉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6

有人喜歡團圓的中秋節,熱鬧的節,張燈結綵的元宵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葉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糉子,聽媽媽說:“傳說當年我國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後,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吞噬屈原的屍體,紛紛把米團扔進江,後來演變成包糉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我最喜歡看奶奶包糉子了。奶奶在端午節的前一天,買回來了糉子和糯米,還有我最愛吃的葡萄乾,先把糯米泡好,再把糉葉用開水燙一燙,洗一洗,然後就包糉子了,奶奶先把糉葉做成三角形,再把糯米往裏放,裏面再加上一點葡萄乾,再三卷二卷的,糉子就包好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牀,就聞到了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我一看,只見奶奶把煮好的糉子端了出來,糉子的香味飄滿了整個屋子,我輕輕拿了一個糉子,剝開咬了一口,真是好吃極了。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7

端午節就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糉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就是賽龍舟。這時,此時媽媽對我說:“你明白賽龍舟、吃糉子的來歷嗎?”

我說:“明白呀!相傳龍舟競賽就是爲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就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奶奶見我們談得這麼開心,湊上來說:“你們明白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這倒就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齊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此時就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傳統節日端午節三年級作文8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啊,請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介紹吧!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奶奶就要開始忙活了,早上的時候奶奶就在包糉子,我去奶奶面前說:“我來幫你吧。”奶奶說:“好,我來教你吧!”在奶奶在指導下,我先拿了一些糉葉做成三角形,然後放豆子和肉。奶奶教完了,我和奶奶就開始包起來。我按照奶奶的方法,我沒包多久,就包了好幾個,但還有十幾個糉子沒有包,我很累了,就問奶奶累不累?

奶奶說:"累是累,但是不能停下來,否則吃飯的時候就吃不到美味的糉子了,我聽了奶奶的話,動力十足,又開始包起來,還剩五六個了,我和奶奶用了很大力氣來包,沒包多久,終於還剩最後一兩個了。經過奶奶的同意,最後兩個我包的火腿腸味兒。哈哈,肯定好吃極了,聞着都想呢!

最後,我們把今天的成果放在盤子裏拿去煮,煮好後,一陣撲鼻的糉香味兒傳來了。我們開開心心地吃着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最喜歡家鄉的糉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