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選節日三年級作文十篇

精選節日三年級作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節日三年級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節日三年級作文十篇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1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裏,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目前,國家法定休假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個。除了這四個大家熟知的節日以外還有很多節日,比如有:七夕、元宵、重陽……而今天我來爲大家介紹即將到來的節日:端午節!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文章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羣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着大地的靈氣,沐浴着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於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

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牀,把事先準備好的

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着後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裏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徵着一年的五穀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纔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裏煮沸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後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製,材料一樣,但入嘴後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裏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2

早上醒來,我想:今天是“三八”婦女節,該送什麼禮物給媽媽呢?我去問媽媽要什麼禮物。媽媽說:“我不要什麼禮物,我只要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哎,老是這樣說,真沒勁。於是,我就只好回到自己的房間,做我的作業。

我邊做邊想:媽媽爲了我,經常早早地去上班,很晚纔回家;回到家又得洗衣燒飯;晚上還得起來,幫我蓋被子。我覺得媽媽實在是太辛苦了。雖然媽媽不要禮物,只要我的學習好(學習當然我會努力的),但今天畢竟是她的節日,我應該給媽媽一份很特別的禮物。想到這裏,我拿來一張白紙,折了一個小籃子;再找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了:媽媽,祝您“三八”節快樂!然後把紙條放在小籃子。

我捧着小籃子來到媽媽的房間,把小籃子端端正正地放在媽媽的枕頭上。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3

中秋節到了,我們全家人高高興興地歡度節日。瞧,茶几上已經擺滿了好吃的,有香噴噴的月餅,有新鮮的水果,還有美味的烤雞等真誘人啊!

爺爺笑呵呵的說:我們快吃吧。

我心想就這樣吃多沒意思。哎!有了。我大喊:停!我有個想法,每個人只有說出一句關於月亮的古詩詞,才能吃好吃的。

爺爺一聽就樂了,說:猴子撈月亮。

錯。這是個故事的名字,不是古詩詞。

奶奶笑盈盈地說:月亮像月餅。

這也不是古詩詞。

媽媽搖頭晃腦地說:十五的月亮。

錯這是歌詞。

輪到爸爸了,他說:海上天明月,天涯共此時。

突然,我發現爸爸正拿着手機查找着。我說:爸爸賴皮,這個不算。我要大展身手了。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等,我像小鯉魚吐泡泡一樣說着。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元宵佳節。

上午姥姥帶我和妹妹,還有媽媽到市裏看濮陽市的社火表演,有秧歌隊,舞獅隊和其他的歌舞表演。整個勝利路被節日的喜慶裝滿。大家的臉上洋溢着節日的笑容。

晚上我們早早的吃完湯圓,就來到林海廣場觀看煙火表演。快看,南邊的禮花已經飛到空中了,那是大地開花、那是花滿神州、還有天女散花,燦爛的禮花映着張張笑臉。我和妹妹更是高興的又蹦又跳。“快看北邊。”我正看着南邊的煙火,就聽見媽媽再叫我看北邊的火樹銀花。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5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節日,有兒童喜愛的六一兒童節,有三八婦女節……等等。我今天也要給自己創造一個新節日——食物節。我想把這個節日定在媽媽生日那天,因爲媽媽平時過生日也是和平常一樣,吃白米飯和一點菜,我想讓她在那天過一個特別的生日。

我腦海裏的畫面是這樣的,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穿“漢堡服裝”,因爲我們都喜歡吃漢堡。當我宣佈食物節正式開始時,我就把昨天買回的冰淇淋、可樂、漢堡和各種各樣的食物,拿出來給爸爸媽媽吃。我們大家一起開開心心地大吃大喝起來。

等我們吃完後,我還準備了節目呢!我會大聲宣佈:“遊戲開始了!”我又把剩下的4杯可樂拿出來,爸爸媽媽愣住了,不知道我要幹什麼。我會笑嘻嘻地對他們說:“你們兩人每人2杯可樂,誰先喝完誰就贏。”爸爸聽後說:“太簡單啦!”比賽開始了,我估計爸爸媽媽會爭先恐後地比着,到最後肯定是爸爸贏,但我會安慰媽媽說:“重在參與。”這樣我們在事物節當天,一家人能度過一個美好的時光。

你們覺得我的食物節安排的怎麼樣?我真希望這一天快快到來喔!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們最傳統最重要的節日,大年夜我們圍坐在桌旁,一邊吃奶奶包的餃子,一邊看春晚,吃完餃子,我們相約在大街上,這裏張燈結綵,有的舞龍、有的敲鑼打鼓,還有的放煙花;五顏六色的煙花把天都染紅了。

4月5日是清明節,這一天是用來紀念我們死去的親人和英雄的。這天老師帶着我們來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向英雄們敬禮。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人民都要吃糉子,來到湖邊看賽龍舟,龍舟上人們團結一致,比的不分上下。

中秋節是最溫馨的節日,分開的家人們都要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

我們的節日真是多姿多彩啊!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7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爲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 每年過春節,晚上我在客廳準備就餐,媽媽這位大廚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我們在外面有說有笑。開放了,有皮蛋拌豆腐,回鍋肉,麻辣雞翅……都是我最愛吃的!乾杯聲,歡笑聲,祝福聲,都在我耳邊迴盪。吃晚飯,我們迫不及待跑去放鞭炮,頓時,屋前屋後便成了煙花炮竹的世界,煙花五彩繽紛,爭奇鬥豔,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升上空中,又慢慢落了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流星,猛地躥上天空。這絢麗的色彩真是美麗極了! 我們正玩得高興,我看了一下手錶;呀!快到八點了,春節聯歡晚會要開始了。大家紛紛走進房間看晚會。大家坐在電視前有說有笑。這時,爺爺拿了一個大紅包向我走過來說;發壓歲錢了,新年快樂! 我喜歡過春節!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8

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一跋都過春節(亦即客家年),有的苗族過年時要用糯米飯喂牛,並將紅紙貼於牛角上,趕到水井邊給牛“照鏡子”。此外,還過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趕秋節(立秋)、八月十五、吃新節(稻穀、玉米成熟時)等節日。篙明等地部分苗族七月立秋和八月十五要舉行熱鬧的鬥牛。每年正月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青苗”稱“踩花山”爲“奧道”,“紅苗”稱爲“厚道”,意即“睬坡”。節日活動由兩三戶人家聯合主辦;主辦人稱爲“尤厚道”,通常由無子嗣而爲祈求子嗣者充當。舉行節日之前,主辦人家負責栽插一棵高約兩三文的五彩花杆(多用大龍竹)於選定的乎緩壩坡上,並陳設好酒於花山場內。屆時,遠近各村男女皆來參加。節日期間內容極其豐富,小夥子和小姑娘對唱山歌選擇情侶是花山節的主要內容。

此外,青年小夥子要跳蘆篷舞,還有鬥牛、跳獅子等活動,持續數日,熱鬧異常。苗族還有很多傳統購宗教節日。部分苗族正月初二、四、六三天要殺豬祭門,謂之“祭門主”,或稱爲祭“火龍豬”,麗江有的苗族稱“殺中柱豬”,祭時殺小豬一日,門外懸掛鬥整一個,外人和女子不得參加,漢族不得偷看,這部分苗族習損認爲,祭了門主才能得到祖先保佑。河口一帶有的苗族二月初二要舉行全寨性的“祭龍”。祭時各家派一男子參加,嚴禁女子參加,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文山“偏苗”六月二十四要祭土地神;正月或二三月全寨要在寨旁山坡上祭火星(火神)。祭時由魔公主持,並由魔公牽一隻羊或一條狗唸咒,念畢,衆人以石擊殺羊或狗,煮而食之,以此儀式祈求寨內不發生火災。苗族對人真誠,講究信義,爽直,好客,年節間盛行“盤根古”——串親戚,每有遠客到來,必以好酒招待,若是親戚,來時要送禮物,定時主人照樣要以禮答謝。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9

9月19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跟公公婆婆去清遠鄉村賞月。

晚上八時開始,我們走上五樓天台的時候,看見星星和月亮,星星慢慢的不見了,月亮越來越明亮,越升越高。從那時起,人們開始放孔明燈,天空一片明亮!我們十多人歡聚一堂,在樓上燒烤,有香腸、魚乾、還有雞翅膀。開始的時候,我往烤爐里加了點碳,用打火機對着碳打火,這時候,很難點着,我使勁一吹,把火點着了,我把鐵網放在烤爐上面,用小鐵棒串着一隻雞翅膀,另一隻手拿着一顆棉花糖,燒了一會兒就烤熟了。我吃着吃着,一會兒就吃完了。真香啊!大人也搶着烤雞翅膀!後來又吃了一些月餅盒水果呢!

這次在鄉村賞月我感到很開心,很愉快,鄉村的空氣真好,鄉村的夜景真美。夜深人靜,我睡在大木牀上,又大又圓的月光從窗口照進來,真是“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10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爲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體驗勞動的樂趣。

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都會蹦蹦跳跳地和媽媽一起去附近的超市買江米、糉子葉、大棗、紅小豆等包糉子的材料,買回來後,媽媽總是提前把米和紅小豆泡兩個小時,媽媽說只有先把米泡泡,包出來的糉子纔好吃。在包糉子之前,大棗要用開水煮一下,這樣做一是乾淨衛生,二是吃的時候纔不會覺得苦。每次包糉子之前,我們包糉子的糉子葉也都是用開水煮一下,媽媽告訴我這樣做一是爲了去掉糉子葉上的異味,二是爲了增加糉子葉的韌性。

等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最興奮的時刻就到來了。我和爸爸、媽媽每人拿着一個寬寬的糉子葉,媽媽告訴我要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後再向漏斗裏面放米、紅小豆和棗,放好之後用線一圈圈纏好。聽着容易,可做起來就難了。無論我怎麼放,米就是不聽話地從漏斗下面跑出來,一個糉子還沒包完,我的腳下就一片白花花的了,好不容易不漏了,可又封不上口,急得我額頭直冒汗,媽媽告訴我說少放點餡就行了,於是我就又把米和紅小豆倒出去了一些,果然,很容易就把口給封上了,於是我趕緊拿了一根線把糉子緊緊地纏上了,包完了第一個糉子後我興奮地用雙手舉着糉子對媽媽說:“嘢!爸爸媽媽,看我包的糉子!”,爸爸媽媽見我興奮的樣子,也高興極了,誇獎我說:“不錯,我們兒子長大了,也會包糉子了!”聽了爸爸媽媽的誇獎,我心裏甭提多美了,於是,我把自己包的第一個糉子和爸爸媽媽包的糉子放到了一起,這時,我才發現,我包的糉子比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要小好多,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肚子鼓鼓的,而我包的糉子肚子癟癟的。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爲這是我包的第一個糉子,同時也是我靠自己的勞動完成的,我希望每年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