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華】節日三年級作文合集6篇

【精華】節日三年級作文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節日三年級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節日三年級作文合集6篇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1

一年四季裏有許多美好的節日,但這個節日是令我們最快樂的,它就是“六一兒童節”。

彷彿老天也知道這一天是我們的節日,所以,陽光格外明媚,空氣格外新鮮,鮮花開得格外美麗,就連小鳥的叫聲也格外清脆悅耳,我們的笑容更是格外燦爛。

走進校園,看到迎風飄揚的國旗,想到能擁有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能度過這樣快樂的節日,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心中不禁涌起無限的崇敬!

同學們自發組織了聯歡會,用自己的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

唱吧!跳吧!

讓心情飛上藍天,讓夢想穿越時空,每個人都興高采烈,每個人都激情澎湃。

唱吧!跳吧!

讓歌聲充滿校園,讓歌聲呼喚美麗的明天,用歌聲祝福這美好的節日!我們要盡情享受這快樂的節日帶給我們的幸福,更要在這幸福中創造奇蹟,用自己聰明的才智,爲祖國的建設事業添上輝煌的一筆,讓中華的錦繡河山更加壯麗!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2

嗨!大家好,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端午小妹,我的兄弟有:春節奶奶,重陽爺爺清明姐,母親節大媽……

我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在我生日那天,人們會做香噴噴的糉子,還會往門上插艾葉,會用五色線系在孩童的足踝,手腕和脖頸,人們會唱: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的名字除了叫端午,還叫重五,浴蘭節,艾五節,女兒節,天中節等。

你知道我出生在哪天?那還用說,是五月初五,那年,楚齊兩國打仗,屈原向楚懷王獻了一條妙計,可楚懷王不但不聽還把他流放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後來,楚國每次打仗都打敗仗,屈原知道了,一氣之下,投江自殺。人們帶上用米和棗做成的做成的糉子,劃上龍船,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吃掉他的遺體。所以,吃糉子,劃龍船成了我的習俗。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I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暗瞳日點把新桃換舊符。”一讀到這首詩,我總能想起我是喜歡的節日——春節。我的春節過得可充足啦!你想知道嗎?

每次過年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總會回到老家——枝江。每次一到家,外公看到我們別提多開心了。到了除夕晚上,我們一家人來到家門口的那片空地上,拿出剛買的花型煙花棒。爸爸拿着打火機準備點火,看着爸爸的打火機離煙花越來越近,我不禁急忙喊道:“小心點爸爸。”爸爸聽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誇我:“看來過了一年你也已經長大了一歲呢!”爸爸點完煙花後就趕緊把煙花棒遞到我的手裏讓我拿着,我興奮地舉着煙花棒跑着。

跑着跑着,一朵朵小花浮現在空中,想一個個小精靈飛來飛去做遊戲呢!漂亮極了。這一根放完了我又迫不及待讓爸爸點燃下一根,爸爸媽媽看我被煙花圍繞着,也開心極了。晚上睡覺時我腦海裏還回放着煙花棒的場景呢!

春節可真是太開心了,我多麼期待下一次的春節呀!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4

上個星期,我們班開展了綜合性學習活動,瞭解了許多中國的傳統文化。通過上網我知道了中國傳統文化有:諸子百家、琴棋書畫、傳統節日、中國戲劇……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是傳統節日中的春節,並仔細地研究了很多有關春節的知識。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節,俗稱“過年”。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年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春節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天性兇猛,以吃人爲生。它住在深海海底,到了大年初一它就會上來吃人。我讀到這裏想:啊,它真壞!當時的人們真可憐!因爲年在大年初一會上來吃人,所以每年這個時候人們就會到山上去避難。有一年,一位老婆婆在避難的途中碰見了一位奄奄一息的乞討者。老婆婆施捨了乾糧給乞討者,救活了他。乞討者爲了感謝婆婆的救命之恩,決定幫助人們把年趕走。讀到這裏我想:乞討者說他能把年趕走,是不是有什麼厲害的法寶呢?夜裏,年來了。它看見村東頭的婆婆家門上有紅色的對聯、窗花,有些害怕,它怪叫一聲,低頭走進一間沒有貼對聯、窗花的屋子,突然看見屋內的竈臺裏爆出火花,併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年一聽到這種聲音,立刻逃離了村莊,呆在深海海底再也不敢出來。哦,原來年害怕看見紅色的東西,聽見“噼噼啪啪”的聲音,難怪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對聯、窗花,放鞭炮。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好好去研究。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5

我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大年初一的春節。

這一天,天還沒亮,爸爸和媽媽就起牀去門口貼對聯了。他們分工合作,爸爸貼春聯,媽媽剪膠帶。剪膠帶時發出的“嘶,嘶,嘶”聲,把我和妹妹給叫醒了。貼好了大門,大門就像穿上了紅色的新衣服。

爸爸給我們買了一大堆的鞭炮,有的是三角形的,是紫色的;有的是圓形的,是黃色的;有的是一粒一粒的,是彩色的;還是的是細長的,是綠色的……各式各樣,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啊!我們放了一個最美麗、最大的三角形鞭炮,過了一會兒,噴出了比噴泉還美麗的火花。

就這樣,我和妹妹一起度過了難忘的春節。

節日三年級作文 篇6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爲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體驗勞動的樂趣。

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都會蹦蹦跳跳地和媽媽一起去附近的超市買江米、糉子葉、大棗、紅小豆等包糉子的材料,買回來後,媽媽總是提前把米和紅小豆泡兩個小時,媽媽說只有先把米泡泡,包出來的糉子纔好吃。在包糉子之前,大棗要用開水煮一下,這樣做一是乾淨衛生,二是吃的時候纔不會覺得苦。每次包糉子之前,我們包糉子的糉子葉也都是用開水煮一下,媽媽告訴我這樣做一是爲了去掉糉子葉上的異味,二是爲了增加糉子葉的韌性。

等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最興奮的時刻就到來了。我和爸爸、媽媽每人拿着一個寬寬的糉子葉,媽媽告訴我要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後再向漏斗裏面放米、紅小豆和棗,放好之後用線一圈圈纏好。聽着容易,可做起來就難了。無論我怎麼放,米就是不聽話地從漏斗下面跑出來,一個糉子還沒包完,我的腳下就一片白花花的了,好不容易不漏了,可又封不上口,急得我額頭直冒汗,媽媽告訴我說少放點餡就行了,於是我就又把米和紅小豆倒出去了一些,果然,很容易就把口給封上了,於是我趕緊拿了一根線把糉子緊緊地纏上了,包完了第一個糉子後我興奮地用雙手舉着糉子對媽媽說:“嘢!爸爸媽媽,看我包的糉子!”,爸爸媽媽見我興奮的樣子,也高興極了,誇獎我說:“不錯,我們兒子長大了,也會包糉子了!”聽了爸爸媽媽的誇獎,我心裏甭提多美了,於是,我把自己包的第一個糉子和爸爸媽媽包的糉子放到了一起,這時,我才發現,我包的糉子比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要小好多,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肚子鼓鼓的,而我包的糉子肚子癟癟的。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爲這是我包的第一個糉子,同時也是我靠自己的勞動完成的,我希望每年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