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奇妙的實驗三年級作文

奇妙的實驗三年級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奇妙的實驗三年級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奇妙的實驗三年級作文

奇妙的實驗三年級作文1

今天,媽媽說要帶我做個試驗,名字叫“水中點燈”。聽到這個我高興得大叫,但是又感覺很奇怪,我想水裏怎麼能點燈呢?因爲水是火的剋星,火一碰到水不是會熄滅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答吧!

首先,媽媽跟我介紹了實驗需要的材料:一個玻璃容器,蠟燭、打火機和水。說到蠟燭我還得謝謝商店的阿姨呢,因爲她免費送給我了我一支。還有我準備的水是天然熱水,因爲這些水是被太陽公公曬熱了的。

開始實驗了,媽媽說要先將蠟燭固定在玻璃杯底部,可是怎麼固定呢?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將蠟燭點燃傾斜,然後把融化的蠟油滴在玻璃杯的底部,再將蠟燭粘上去,速度一定要快,以免蠟油又重新凝固。緊接着就是把蠟燭熄滅將水倒入玻璃杯裏。我迫不及待端起大水勺就往杯子裏倒,結果水都灑在了桌面上。媽媽說倒水的時候不能將蠟燭衝倒,水位要比蠟燭矮一點點,不能超過蠟燭的高度。就這樣,我再次端起大水勺,小心翼翼地將水沿着杯子口慢慢的倒進玻璃杯裏。一切準備就緒,媽媽擔心我燙到手幫我點燃了蠟燭。我趕緊搬好凳子坐到旁邊一動不動地盯着它,只見蠟燭越來越短快要接近水面,我的心就像小兔子一樣蹦來蹦去,心想蠟燭肯定馬上就會熄滅了。啊!這怎麼可能,火焰不但沒有熄滅而且已經燃到了水面以下。更奇妙的是蠟燭的內部慢慢融化凹了下去,但它的外壁卻沒有融化,慢慢火焰周圍的外壁變成了一層薄薄的膜,這樣水就不會溢到蠟燭裏面了,可是這是爲什麼呢?原來這都是水的功勞,本來蠟燭一遇到高溫就會融化,但水吸收了蠟燭外壁上的熱量,所以短時間內蠟燭就不會熄滅啦!媽媽說水還可以換成冰的,那蠟燭會不會燃得更久呢?哈哈……我已經知道答案了。

今天的實驗是不是很好玩?好玩的話我下次再講給你們聽。

奇妙的實驗三年級作文2

我做過許多奇妙想的科學實驗,令我最感興趣的是那次用液體做的實驗。

我先輕輕地擰開水龍頭,讓誰一滴一滴的倒到透明的玻璃杯中,我想:哈哈!第一步就順利,那麼接下來的幾步不就更順利了!接着我打開花生油瓶子,斜着讓油一點點的倒在杯中,接着用筷子把它們攪拌起來,水和油融合在一起了,可是過了一會兒後就分開了,變成了兩層液體:第一層是花生油,第二層是水;我想了想:咦!要不,我再倒一些醬油,看看會發生什麼?我又在杯子裏倒了一些醬油,攪拌了一下,醬油和水溶合在一起了,但是沒過多久卻變成了三層:第一層是花生油,第二層是醬油和水融合在一起的液體,第三層是蜂蜜。我想:爲什麼不同的液體混合在一起,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真叫人琢磨不透呀!爲了弄明白這樣的道理,我便把這杯奇怪的液體拿到爸爸面前,問道:“爸爸,你看,爲什麼不管我怎麼攪拌這些液體,他們都不會融合在一起呢?”爸爸仔細瞧了瞧這些液體,然後笑着對我說:“兒子,你想想這些液體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爸爸給我找來了三個大小完全一樣的杯子,將花生油,醬油溶液和蜂蜜放滿這三個杯子,讓我感受這三個杯子中物體的輕重,我發現裝了蜂蜜的杯子最重,放了花生油的杯子最輕。爸爸說:“這三個杯子體積相同,重量卻不同,說明這三種液體密度是不一樣的.。越重密度越大,越輕密度越小,密度大的就會在最底層,密度小的就會在最上面。”

啊!這杯“神奇”的液體,讓我懂得了液體不想溶是與密度有關係,也讓我懂得了:只有通過實驗才能讓我們解開這個“謎題”,所以說我要繼續尋找科學的奧祕!

奇妙的實驗三年級作文3

星期六早晨,陽光明媚,春風送暖,我一起牀,就來到廚房做實驗。

我準備了兩個橢圓形的雞蛋、兩個透明的玻璃杯、一根長長的木筷子、一些食鹽和一個勺子。

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做實驗了。我先用玻璃杯接了大半杯水,我往其中的一個杯子裏放入四大勺食鹽,用筷子輕輕攪拌,食鹽越來越少,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百思不得其解,好奇的問爸爸:“這是怎麼回事呢?”爸爸告訴我:“食鹽在水中溶解了。”我恍然大悟。

我把一個生雞蛋放在沒加食鹽的水杯裏,雞蛋一直往下沉,再也不肯起來了,像一個貪睡的小孩子。我把另一個雞蛋放在加了食鹽的水杯中,只見水杯裏的雞蛋先慢慢沉下去,忽然,它又浮起來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用手輕輕地把雞蛋按下去,雞蛋又浮起來了。哇!真不可思議。難道是因爲雞蛋輕了纔會浮起來嗎?說着,我把一個大的雞蛋放到水中,可它還是浮起來了。我驚訝地問爸爸。爸爸說:“這全是食鹽的功勞,加了食鹽的水的密度大,水的浮力就增大,所以雞蛋就浮起來了,就不會沉下去了。”我聽了一蹦三尺高,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在這個實驗中,我得到了快樂,又學到了知識,真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