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過春節初一作文10篇

過春節初一作文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過春節初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過春節初一作文10篇

過春節初一作文1

除夕,是春節中我最期待的節日。因爲那天能吃到我最喜歡的食物“雞蛋餃”、“糯米丸”、“豆腐丸”。這些是寧波吃不到的今年,我依然在老家安徽過年。

除夕早上,我和奶奶一起上街賣食材和過年的一些小玩意兒,當然也有我最喜歡的“冰糖葫蘆”,這在過年時最能吃出年味。中午,終於到了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我和媽媽還有奶奶一下午都在廚房裏“奮戰”,你能聽見從廚房裏傳來的切菜聲和剁肉聲。我幫媽媽準備材料,奶奶教我做丸子和餃子。

“豆腐丸”是這樣做的:奶奶拿來一塊專門的布料,把很多豆腐放進布料裏,然後紮起來,不讓豆腐渣流出來。奶奶把包着豆腐的特大布料放進一個大盆裏,然後用手使勁地揉捏。原本完好的方塊豆腐瞬間“變身”成了豆腐泥,屋裏充滿了豆腐的清香。等豆腐被奶奶的“柔拳”捏得粉碎了,就可以搓丸子了。媽媽把我切好的辣椒和生薑放進豆腐泥裏,一起搓成丸子。丸子很難搓成,每次我都搓不好。不過我不灰心,還有“雞蛋餃”等着我製作呢。

做“雞蛋餃”雖然簡單,但非常有樂趣。我先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撒在鍋裏,等它變成一張薄薄的雞蛋餅以後,就可以把肉餡抱起來了。等合起來的時候再用雞蛋把它們黏上,這是防止肉餡露出來。可別以爲這就包好了,還要用熱水煮一會兒,因爲如果肉餡沒熟會吃拉肚子的。怎麼樣,你們沒吃過吧?晚上吃年夜飯,到處都能聽見鞭炮的聲音,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啊!

正月初一,新年新氣象。我們家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家門前放爆竹,鄰居們的家門前也陸陸續續地響起了鞭炮聲。第二件大事當然是去爺爺家拜年,還要說一句吉祥話。桌子上有糖果、餅乾、花生糖......這些是必須的。客人來的時候,桌子上要放上家鄉的茶水。

早上要吃餃子。奶奶說:“有一個餃子裏有一枚硬幣,誰要是吃到了,他這一年就會有好運。”我和爸爸都想吃到那個“特別”的餃子。可是後來我和爸爸都吃撐着了,還沒吃到。最後是爺爺吃到了那個“特別”的餃子,我們全家人哈哈大笑。

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穿着,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民族......全國各地,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我們安徽是這樣迎春節的,你們呢?

過春節初一作文2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一個令我夢寐以求的節日。

翻開精美的日曆,我細數着春節的來臨,我期盼着春節的到來。

農曆臘月廿三,便有了過年的味道。從這天開始,老家熟悉的鞭炮聲便響起來了。孩子們準備拜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鞭炮。雖然只是鞭炮,花樣卻很多,有放在手裏玩的,有放在地上朝天上衝的,還有在地上點起火來,噼裏啪啦響個不停的。之後,我們還會買些吃的、耍的小玩意兒——吃的有狀元餅、麥芽糖、皇帝柑,耍的有空竹、風箏等等。鄰里親戚來了,多多少少要給些壓歲錢,這時我們就歡歡喜喜地拿着壓歲錢在街上逛,好不快活!這天,大人們就十分忙亂,上菜市場買些牛肉,去服裝店裏買點花花綠綠的衣服,舉行一次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掛燈籠,大門口還要貼一“福”字。若是客人來了,家裏就更忙了,既要準備食材,還要陪客聊天,談話的時間有長有短,有時要跟客人談到晚上才結束。

除夕夜,真是熱鬧。每家每戶都穿着買來的新衣,到長輩家裏吃團圓飯,放鞭炮,看春晚,發紅包。除夕夜上吃一桌熱乎乎的團圓飯,纔算真正的過年。家族裏的所有人齊聚一堂,圍着一張圓形的桌子,邊聊天邊吃飯,我們小的很快的吃完飯,跑到旁邊玩遊戲、看電視,而大人們卻在桌子上談個不停。大伯拿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白酒,請大家品嚐。一眨眼間,白酒便倒入了每個人的碗裏,大家敬酒、乾杯,真是熱鬧。不知誰提議去放鞭炮,我們一個個都衝下了樓,連忙拿過一個握在手中的鞭炮,熟練地點起火,不停揮舞起來,好像一條火龍在空中跳舞。

我們又拿着一個“朝天衝”的鞭炮,表哥將它點起火,拿在手上,這鞭炮裏面噴出幾顆“子彈”,還沒衝到天上去,就在半路爆炸,火星兒飄落到地上。這一夜,我們都要熬夜守歲,不能睡覺,家家都要燈火通宵,外面的鞭炮聲連綿不絕。儘管外面寒風呼嘯,我們的心依舊是火熱的。

正月初一的時候,我們把門前的鞭炮灰掃乾淨,一家家屋子裏都靜悄悄的'。我們挨家挨戶拜年,見面時給個紅包也是經常的事。大家都沉浸在昨夜狂歡的氣氛中了。

不過幾天,春節便結束了,我們又恢復到平常的工作當中了。

春節,真是我夢寐以求的節日!

過春節初一作文3

新年到了,你會和誰一起生活,沒有電和大腦你會怎麼生活?天啊,你終於來了又走的匆匆,不帶走一點寒氣,留下我只恨過年錢不夠,又被收了!我真的想再活一年。

29年元旦早上,起牀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爲什麼?我會順便“倒水”“拍磚”,因爲從一大早開始,我就已經覺得今年在電腦上一定會遇到很多好東西。不出我所料,各大網站都有精彩的活動,讓人應接不暇。但是由於口袋裏人民幣不夠,我放棄了元旦打折等活動。我討厭!但沒讓我失望的是,貼吧裏還有一個大網友發帖。這個帖子是分級的,包括精華帖,爛帖等。人有很多種,比如沖洗器,醬油,潛水員等。其中跳水是最可恥的,因爲貼吧裏總有規定,但不只是誰定的,不遵守也沒人管。但大家似乎都默默遵守。這個規則是:看帖子的時候一定要回復,不管貼的是什麼,不然會詛咒那個人。但你之所以被稱爲潛水員,意味着你不會被輕易發現。所有潛水員都會輕輕走過,輕彈鼠標,一個字也不回打!所以我們創造了各種罵人的句子,比如:看帖子不回,半身不遂!所以,網絡世界會有很多樂趣!中午我在貼吧貼完廣告,就去玩了一會兒遊戲。大家好像都很配合,都帶着一些跟過年有關的地圖遲到了。我又沉迷網絡世界了。這種感覺很美好,但是時間久了會很累。所以希望大家能記住每一款遊戲都會有的詩句:適度的遊戲益腦,沉迷遊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的生活.希望大家能記住,因爲電腦有很多優點也有很多缺點,所以要找一些積極的態度。我很早就玩遊戲,看了一部電影。加勒比海盜是青春的源泉。在人們眼裏,海盜是惡棍,也是惡棍。這是真的,但海盜精神打動了我。這是一種努力和團結的精神。這個值得學習。天黑了,我累得直不起腰來。我揉揉眼睛,聽聽外面的鞭炮聲。我笑着在電腦前等新年鐘聲。

在我眼裏,電腦把我當朋友,我也把他當朋友。從這一天到晚上,我一直和朋友在一起…我…很開心…電腦…很開心。

過春節初一作文4

照我們家的規矩,春節從臘月初十就開始了。由於媽媽是南方人,爸爸是北方人,爸媽過年的習俗也大不一樣,奶奶家過年一定會泡臘八蒜,那種蒜,外面白白的,裏面色如翡翠,翠綠翠綠的,要麼就是不仔細看,估計都會被人拿到珠寶店裏去當寶石賣呢。姥姥家過年卻要用糯米磨出元宵粉,晾乾後做成各種味道的湯圓,還要做上一大盆米酒。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了,雖然沒有春節時那樣熱鬧,可我們都把它當作春節一樣放鞭炮,聚在奶奶家一起包餃子。南方的日期就跟北方的不一樣了,就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我們聚在姥姥家一起吃飯菜,喝米酒湯圓,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大家其樂融融的。

過了小年大家更忙碌了,各大商場門前都被人們擠得水泄不通。各種蔬菜、肉類、水果、都要籌備齊全,一樣不少,此外,過年前大人們除了迅速籌備年貨,還要徹徹底底的大掃除,好在春節時表現出辭舊迎新的新氣象。

除夕一大早,爸爸媽媽們就開始忙碌着貼春聯,春聯上面的字可全都是提前千挑萬選的,據說,過去是爲了躲避怪獸年才這麼做的。“福”倒貼帶門中央,好似福到,福來到的意思,各種造型的剪紙窗花,讓我大開眼界,每種窗花的意義都不同,有喜上眉梢、吉祥如意、福祿壽喜、年年有餘、接福納祥……除夕中午在奶奶家我們不吃餃子也不吃湯圓,而是一大桌豐富的“滿漢全席”,哪像吃飯呀,簡直就是一個宴席博物館,有北方特有的小蘇肉、燉粉條、燒雞、臘八蒜……而在姥姥家(南方人)的飯桌必不可少的就是粉蒸排骨、梅菜扣肉、糖醋里脊、臘鴨、臘魚、香腸……再加上姥姥熱情的加菜功夫,非把我的肚皮吃爆不可。剛吃完午飯,奶奶家的大人們就開始忙碌着剁餡、切菜、擀_,準備晚上的餃子宴,南方的姥姥家則就是準備做湯圓餡,這象徵着團團圓圓的氣象。

晚上夜幕剛剛降臨,鞭炮聲就此起彼伏,絢麗的煙花漫天開放,照亮了整片黑暗的天空,大家幸福的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享受這難得一聚的美好時光,真希望時間能夠定格在此,天天都是春節。

過春節初一作文5

當我回到家鄉時,我很高興。春節的習俗總是讓我驚訝。最常見的有以下四種:吃年夜飯,看晚會,半夜放煙花,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聚在一起,姥姥姥爺忙得不亦樂乎。是的,今天我們要吃年夜飯了!“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夜飯準備好了!當然,我們在吃年夜飯的時候,不能忘記土地爺爺。我們敬幾香,放幾碗菜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我們來年豐收。接下來,我來到桌前。吃完飯,大家坐在火爐邊聊天。爺爺奶奶這個時候很忙!吃年夜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你在哪裏,每個人都會回來和家人分享這美好的一刻。吃飯的時候,大家總是有很多話要說,工作,家庭,等等。吃年夜飯的時間不一樣。只要家裏人在,你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只有我自己家的人。看春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帶紅包!一個大叔叔,一個小叔叔,一個奶奶.大家都很忙,是時候坐下來休息一下了,於是我們聚在一起看春晚。邊看邊聊,好像說不完。終於12點了,午夜就要放煙花了!“轟!”鳴禮炮一響,天空立刻佈滿了五顏六色的衣服。隨着第一聲禮炮的鳴響,家家戶戶都燃放了各種風格的煙花,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掛着一頂漂亮的帽子。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顏六色的煙花讓我眼花繚亂。我和阿姨跑到樓頂看煙花。我激動得跳了起來:“我這次忍到12點也沒有白費。太壯觀了!”午夜煙花可能是每個地方的習俗,也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習俗,但都是一樣的。我見過,你也聽說過。

這一天,是大一的第一天,剛起牀,就聽到門外傳來一聲新年問候:“祝你新年快樂!”“啊!快來快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那時候奶奶忙着做早飯,爺爺忙着招呼人。“坐下?”“不不不”這種對話總是聽到很多次。我很快吃完早餐,和小叔叔出去了。小姨夫的雙胞胎女兒,子怡和子倩,每人背一個包,包裏的東西都會增加一點,讓她們很開心。所謂拜年,就是挨家挨戶的走,有時候在哪個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孩子拎着包去拜糖。鄭重聲明,我沒有

過春節初一作文6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這是我們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話說得好:“大人望種田啊,小孩望過年啊。”過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餃子、放鞭炮、還有更實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壓歲錢了。

今年過年我就學習包餃子了,我跟着媽媽到了姑媽家。媽媽首先走進廚房興致勃勃的幫姑媽包餃子,我閒着沒事幹也來到廚房學着包起了餃子。我看見媽媽把包麪皮攤開放上瘦肉料然後捲起皮子,做成了一個彎彎的大餃子,我也學着她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我包了一個歪歪扭扭的餃子。媽媽悄悄的在我的餃子裏放了一枚硬幣,我也乘着媽媽不注意也在她的餃子裏放了硬幣。不一會我們就在說說笑笑中將餃子包完了。過了一會我聽見姑媽叫着:“吃餃子了。”我的姐姐妹妹們都等不及的跑過來。媽媽笑着說:“今天我要嚐嚐我兒子的餃子。”我也高聲叫起來:“我也要嚐嚐我自己的餃子。”媽媽“笑裏藏刀”地笑起來了。我也咪咪地笑着。媽媽一口咬下去,我兩眼看着媽媽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說:“我的餃子裏怎麼也有硬幣啊?”這時可把大家都給樂壞了。

到了晚上,姑媽說:“給壓歲錢了哦!”我一聽,第一個衝了上去。姑媽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個紅包,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一看裏面放着一個紙條。我看了一看,條子上面寫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哎!”還是二爹豪爽地給了我們一個大紅包,我打開看了看,“啊!一千元!”可把我樂壞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們最淘氣了,她們三個可在我家裏是出了名的“淘氣三劍客”啊!她們對我說:“哥哥我們也送給你一個紅包。”我想今天她們給我送紅包,可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啊!這裏面肯定有鬼,於是我想了想就把紅包對着她們一打開,突然一隻只蟲子向她們面前跳過去。她們嚇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後邊哈哈大笑。

你們看,這個春節夠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謎語等等活動都是在我們家裏開展的,房間裏一直充滿着歡聲笑語。

過春節初一作文7

盼望着,盼望着,寒假來了,春節的腳步近了,身處異鄉的遊子們都提着大包小包趕回家與親人團聚。空氣中瀰漫着濃濃的年味。

大年二十八到大年三十兒是最熱鬧的。街上到處是擺攤賣年貨的商販,什麼對聯、年畫、紅燈籠、各式各樣的瓜果梨糖………哪哪兒都閃耀着喜慶的中國紅。路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加上路邊熙熙攘攘的人羣,竟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往日熱鬧非凡的廣場,在這樣的日子裏不同平常。平日裏提着大喇叭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不見了蹤影,代替他們的是一個一個穿着新衣的媽媽和他們可愛的孩子。孩子們在這幾天是不需要操心作業的,一個一個在廣場上瘋跑着,嬉笑着。突然一個孩子摔倒大哭了起來,另一個也哭了起來,緊接着許多的孩子都哭了起來……。後來,那個“始作俑者”的孩子停止了哭泣,其他孩子也止住了哭聲。廣場上又響起來歡鬧聲……。

終於,大年三十到了,每家每戶都忙碌了起來。早起貼春聯是必須要做的。爸爸站在門口小板凳上,將去年的舊春聯扯下,換上新對聯。爺爺站在不遠處指揮着“左一點,再一點,向下點…。”終於發出了可以貼的指示。我則是爸爸的幫工,負責剪膠帶。我們父女倆配合很默契,幾下就貼好了春聯。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把屋裏所有的燈點亮,據說這樣能帶來幸福和平安。家裏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着餃子、看春晚,一邊拉着家常。偶爾安靜時,還能聽到隔壁傳來男女老少的笑聲。零點的鐘聲響了,餃子上桌了,吃着喝着歡笑着……。

初一早晨,一定要早起討個好彩頭。起牀第一件事,要給家裏長輩拜年的。“姥姥姥爺過年好!爸爸媽媽過年好!”隨着拜年的話語,長輩們的紅包也就到了孩子的手裏。趕快把這些壓歲錢放進自己的小包包裏吧。媽媽和姥姥在廚房裏忙活着包餃子做早飯,照料一家人的胃。我和爸爸、爺爺看電視,說着昨夜春晚的好與壞…。

今年雖然不能放炮,但這並不影響春節這個節日的氣氛。我們依舊是歡歡喜喜—過春節!

過春節初一作文8

時間匆匆,一不小心就走到了新年,大約一年中最期待的就是春節吧,春節來了就證明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期盼就來了。

猶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天都是掰着手指在算春節來臨的日期,日曆上每天都被畫着紅勾,就等着整頁紙張通紅的時候到來。總是到了臘八之後就很興奮,媽媽會帶着我去商場買好多好多年貨,外公會帶我去搜集各種煙花鞭炮,舅舅會從部隊回來給我帶各種新鮮玩意……

最期待的大約就是除夕夜晚在春節聯歡晚會的倒數聲中迎來新年,弟弟妹妹會在外面呼喊我,最喜歡的大概就是坐落在村莊中央高地上的外公家,此起彼伏的煙花從四周散開,如滿天流星燦爛整個夜空,外公家的春節總是會格外的熱鬧,小朋友嬉笑打鬧,大人就圍在篝火邊談笑交流,院子裏掛着各式各樣的紅燈籠,充滿了年的氣息。

記憶中的春節總是那麼溫暖,充滿期待,小大人的我會帶着弟弟妹妹去外婆的地窖裏偷偷拿上幾個紅薯,再偷偷地丟進火爐,等着精明的外婆叫我們去吃,當我們不好意思的跑過去還會發現多了幾個雞蛋,然後個個吃得滿嘴黑灰到處歡脫,坐在桌前聊天的大人們看着我們無奈的笑,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就是重頭戲了,我們把外公買回來的煙花擺滿前坪,手拿一炷香等着周圍鞭炮聲響起點燃引線,等着煙花綻放瞬間照亮整個坪,引來一陣歡呼,久久散不去,對了,還有個最期待的事,那就是長輩們揣在兜裏的紅包,笑嘻嘻地給長輩道一句: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然後等着他們從兜裏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紅包分發給小朋友,儘管紅包裏錢不多,儘管知道最後會被收走,可是依然小心翼翼地藏在枕頭底下,也許這就是小時候的盼頭吧!

終於,期待的春節又到了,大人們都守在電視機前搶着紅包,小朋友們在樹下嬉笑打鬧,桌上擺着各種零食,樹上都是紅彤彤的大燈籠,等着屋外菸火通明。

過春節初一作文9

“春節”是一個熟悉的詞。年前日本人用竹葉、草繩、白紙帶裝飾。松竹代表長春不老,白紙弦代表淨化和邪靈。年前他們就是這麼準備的,然後春節就來了。在越南,他們在慶祝春節時會守夜打掃灰塵。我們呢?如何過好自己的節日?

我問過身邊比我小的人。在他們眼裏,春節是一年,鞭炮聲沒完沒了,零食沒完沒了,新衣服沒完沒了,崇拜沒完沒了。但在我聽來總是很奇怪。春節不是春天放假嗎?這和那些東西有什麼關係?因爲好奇心太重,所以尋找答案。

在帶着疑惑奔跑的路上,我看到家家戶戶的門上貼着春聯,這是他們在新的一年裏的精神寄託。他們都寫了希望和收穫。原來新年和春節是有一定聯繫的。我也知道,年前人們要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所以人們通常會買新年需要的東西,總之都是新的。那時候可以看到火車站一大片區域,是農民工趕緊回去和家人團聚的最佳時間。

後來吃飯的時候才知道過年一定要有兩個菜叫年糕和魚。不需要全知道,就是每年都有不止一面之詞。希望每一年都有一些收穫,留下來。這樣呆久了就有錢了。

同時我也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春節旅遊高峯的事件,無家可歸的人趕回家和親人團聚。事實並非如此。她原本住在杭州,半個月前趕回家。他告訴我,春節是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下的盛大節日,無論多遠多難,他們都會回來。這說明了春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且他是在家鄉出生長大的。他十幾年沒給對方治病了。至少他知道有些人的習俗就像貼春聯,貼“福”守新年,拜年,做元宵。同時,不僅看着玩着,還吃着年糕、臘八粥、餃子、春餅等等。過年好好玩,別忘了一些注意事項,就像過年不能掃地一樣。聽說會掃走好運,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包括一些節日,這真的很有趣,所以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新年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過春節初一作文10

爆竹聲此起彼伏,春節展開了忙碌的畫卷。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這個節日就慢慢開始了。在這一天,許多人購買新年所需的菜餚、飲料和用品,他們還帶孩子選擇新衣服。各種衣服眼花繚亂,讓人眼花繚亂。他們喜歡每一件衣服,想把它們買回家。市場上,進進出出的人絡繹不絕,都在爲過年做準備。

二十三年後,大家都要在過年前加緊準備。全家人動員起來進行了一次大掃除,使房子一塵不染,呈現出萬象新氣象。我也想買一些乾果,這樣當我的朋友和家人來拜訪時,我可以招待他們。當然,拜菩薩離不開水果和糕點。

2678年,新年已經有人了,黑暗的天空中總有無數的火花。

盼着除夕,終於到了。這一天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家家戶戶從早上開始忙碌,燒飯、擺燭臺、點蠟燭拜菩薩,祈禱菩薩保佑全家健康,來年萬事如意。所有人都在門外貼了“祝福”,暗示祝福已經到了。下午大人不能休息,卻要燒一桌子菜祭祖,燒紙錢給他們,希望祖先能有個快樂的春節。飯後,是孩子的世界。每個人手裏都拿着一個煙花,火焰在半空中畫出美麗的圓圈。大家一起跑,一起跳,一起笑,一起感受快樂。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聊天,有時候甚至聊自己,覺得無比幸福。直到晚會結束,大家陸續上牀睡覺,等待第二天新年的開始。

正月初一,全家六點要穿新衣服,上山在廟裏燒香拜佛。寒風使我們的臉疼,但我們仍然興高采烈。到了廟裏,先取了一炷香,去拜各路菩薩。我們在膜拜的時候,向神靈許下了真摯的願望。最後,我們在外面放鞭炮,下山了。下山後,我要去墓地祭祖,帶蛋糕和水果,帶蠟燭和鞭炮,在墓碑上放紙,鞠躬。離開的時候還要放鞭炮,給春節增添了不少氣氛。

正月十五,雖然是元宵節,但春節的風波已經漸漸褪去,大人照常上班,孩子開始了新學期。雖然沒有燈籠,但是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戶戶都瀰漫着餃子的香味。

兔年過去了,全新的龍年迎來了。這個忙碌的春節不知不覺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