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初一的春節作文集錦七篇

初一的春節作文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一的春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的春節作文集錦七篇

初一的春節作文 篇1

春節,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閤家歡樂、趣事無窮,不信,你瞧瞧......

17號晚,除夕之夜,我們爲了好好熱鬧一下,就去買了一些火炮,來慶祝一下狗年的最後一個晚上。我們把買的天旋、地旋、空降傘兵等火炮拿到小區廣場的平臺上放。我們先把“七彩繽花”點燃,然後往後退,只見“七彩繽花”冒出了許多顏色的火花,弟弟想過去看看,結果褲子被冒出來的火花燒了一個大洞。我們又之後放“空降傘兵”,姑父把它方向立反了,就沒放成,樂得我們哈哈大笑。我們又放了“閃電炮”鞭炮聲震得耳聾,我放得既興奮又有點畏懼,我很快就放完了。輪到弟弟放了,他拿着火炮亂舞,想射我們,結果他的火炮被自己不留意弄彎了,這樣好危險呀,弟弟就是有點不聽話。姑父就拿起弟弟未放完的火炮繼續放,火花四射,我們連連後退。可我後面就是一個1米多高的懸崖,下面又是水泥地,我就頭朝地掉了下去,落地後成了一個“大”字,疼得我大叫,媽媽只好揹我回家了,真遺憾沒能把火炮放完呢。

回到家,我們繼續看春節晚會的節目。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四周鞭炮聲隆隆地響起,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天空。我和弟弟開始踩氣球了,弟弟見一個大氣球怎樣也踩不爆,然後就一屁股坐下去了,可氣球又飄到其它地方了,弟弟坐了個空,屁股被摔疼了。我趁機也去坐那個氣球,氣球到是被我坐爆了,但我也被摔了一跤,我和弟弟真是同病相連呀。眼前的氣球越來越少了,我們踩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只剩最後一個氣球了,它但是我的“命根”,絕不能落到別人手裏,我把弟弟一推,把氣球搶到了手中,弟弟又來搶,結果不留意被壓爆了,真是有驚無險。氣球踩爆的聲音並不亞於外面的鞭炮聲呢。

屋裏笑聲、祝福聲不斷,拜年了拜年了,我祝大家豬年大吉。

初一的春節作文 篇2

天,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慶的節日——春節!我們小區處處掛滿了大紅燈籠。想知道我們家是怎樣過年的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早上,我早早地起牀,迎接這新的一年的到來。我們吃早飯時已經十點五十多了,媽媽說晚一點吃早飯不吃午飯,團年飯就多吃一點。吃完早飯,我與妹妹玩一會就兩點多了!我出去到小區散一下步,意外看見池塘的噴泉開放了。噴泉真美!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五點多鐘。我要回家了,哇!原來我們已經準備吃團年飯了呀!

團年飯真豐盛呀!有紅燒魚,有豬肚雞,有豬蹄,有豬腳……真多呀!我口水都情不自禁地流出來了呢!我們一邊津津有爲地吃,一邊等待春節年歡晚會的到來。天黑了,陽臺外面有人放煙花,爸爸說晚上12點菸花最美了!我們吃完團年飯,晚會也開始了。節目真精彩!歌聲令人陶醉小品的讓人笑得合不攏嘴,相聲演員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變魔術的真是不可思議……我不知不覺也睡着了。

“轟'“轟’我被放煙花的聲音吵醒了,我們到陽臺上一起看煙花,煙花可真美!好似一朵朵鮮花在天空中綻放,五顏六色的花瓣在空中慢慢消失……好美呀!看完煙花,我們也慢慢入睡。

現在,我們應該向20xx年告別,迎接嶄新的20xx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心想事成!讓自己的夢想展翅高飛!

初一的春節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座落在一個美麗的、山清水秀的、具有各色美食的地方——金華,古稱“婺州”,這是一個古老的,歷史濃厚的小城,經過2200多年的沉澱,各色節日都形成了自已獨特的傳統習俗。這次讓我來介紹下“春節”吧。

隨着一聲聲“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鍋碗瓢盆的撞擊聲,人們互相打招呼的問候聲中,迎來了中國人民最期盼的春節。每當除夕來臨,我家都會萬象更新:爺爺奶奶忙着拆舊福貼新“福”,預祝來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爸爸媽媽小姨則在廚房洗菜,切菜,燒火,個個忙得不亦樂乎。這也是我們小朋友最開心的時刻,大人們都忙着準備各色美食,無暇關注我們。我們撒了歡的放鞭炮,吃零食,看電視………這是我和表妹的天堂!到了傍晚五六點,媽媽把各色美味端上餐桌,全家人圍坐一起,其樂融融。桌面上新鮮出爐的剁椒魚頭,熱氣騰騰的雞、鴨,清馨可口的野菜,色香味俱全的大腸,白白糯糯、咬一口就滿口流香的湯圓,勁道十足的千頁豆腐………讓我看着都口水四溢。還沒等家人全部坐下,我就先吃上了。過了一會,人都入座,我和媽媽一起給大家倒上酒和飲料,邊喝邊聊天。說說哪有好玩的;嘖嘖贊贊哪有好吃的;討論討論哪有年貨好吃;全家一起憧憬明年的美好。年夜飯就在這種幸福、祥和、其樂融融的氣氛中歡快的過去。

吃完年夜飯,我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小孩子在一邊玩玩具,大人們邊看春晚邊聊天。也有湊一桌打打牌的。我們就在春晚的歌聲,孩子的吵吵鬧鬧聲中,等待着新年的到來。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全家一起開門、放炮、迎新年;這時村中此起彼伏的響起爆竹聲,夜空中各式的煙火像巨大的花朵在天空中綻放,又像耀眼的明珠在空中閃耀。人們以此來企盼來年順順利利、紅紅火火。

隨後的年期,我們拿着禮品,去親朋好友家拜大年,道祝福!長年不在一起的人們,聚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感情。

轉眼到了元宵,這一天我們全家一起做燈籠,吃湯圓,逛廟會,賞花燈。各色精巧的大紅燈籠,動物造型,植物陪襯,個個惟妙惟肖,令人難忘。

令人回味無窮的春節過去了,在殘燈末廟中結束了。我也在美食快樂中,迎來了新的學期。

初一的春節作文 篇4

元宵節、兒童節、國慶節·在這麼多的美好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還是春節。

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日左右,大家都忙起來了,當然這只是是春節的前奏。我們家也是如此,大家都去辦年貨,如:購置新衣物、水果、乾果等。儲備完年貨後,一眨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三。

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小年,家家包餃子,買大魚大肉,春節在悄悄地走來。

在過年的前幾天,爺爺在魚塘打了一網魚,選了一條又大又肥的草魚作爲魚糕的主料。媽媽和奶奶也忙得不亦樂乎,在菜園裏摘青菜、拔蘿蔔挖藕。

踏踏——春節來了。大年三十的上午爺爺忙着做魚糕,媽媽和奶奶炸藕丸子,爸爸則在寫春聯。而我優哉遊哉地在他們身邊踱來踱去,這瞧瞧,那望望,觀察大人們是如何做菜的。

爺爺開始做魚糕了,先把魚刺剔出來,把肉切成小塊,跟肉一起剁成肉泥,再把幾個雞蛋打碎後調勻,均勻的摸在肉泥上,然後後放在蒸籠裏用大火蒸,爺爺說要蒸一個小時左右,這是一段漫長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我又跑去看媽媽和奶奶做藕丸子。她們先把藕洗乾淨,再把皮削去,然後在一個有臺階的石頭大盆裏磨來磨去,藕便會變成一團團藕泥。

再來看看爸爸的效率吧,只見爸爸一個人在書房揮毫潑墨,紅紅的對聯上寫上了漂亮的行楷字,我和爸爸一起貼好了對聯,我們還在屋檐底下掛上了兩個“胖胖”的燈籠。

“快來快來!魚糕做好了。”爺爺把我喚了過去。

“呀!好香。”一陣香味撲鼻而來。爺爺和爸爸一起把又寬又大的魚糕擡上了乾淨的飯桌,爺爺拿起一把菜刀把魚糕分成一條一條,像毛毛蟲一樣排列整齊。爺爺看看我的'樣子,就切了一小塊給我。“好吃!好吃!細膩的魚糕滑進肚子裏透出一陣清香,似乎整個人像醉了一般。

高潮到了,大家都在自家門口點起了很大很粗的香,青煙嫋嫋,猶如仙境一般美麗。據說不僅可以避邪還可以保平安。鞭炮聲一響,大家就會圍在餐桌前吃飯,喝酒,互相祝福。

過年,我最喜歡的還是放鞭炮,在鞭炮聲中有我太多太多的童年記憶。總算忙完了這一陣子,我終於有時間去買鞭炮了,市場上的鞭炮品類衆多,有蝴蝶鞭炮、銀珠擦炮、板炮、沖天炮。令我目不暇接,在我的左挑右選中,終於選了一些煙花和鞭炮。

吃完團年飯,我們小孩的節目就該上演了,我們在滿天的星光下,盡情地燃放煙花和鞭炮,有一種煙花在天空中旋轉就像蝴蝶一樣在飛舞,有一種繩子鞭炮可以隨手在空中劃出各種各樣的造型,好看極了。

春節伴隨着我童年的記憶,在忙碌中走來,在快樂中散去。

初一的春節作文 篇5

今年的春節又緊跟着一場冬雪悄悄的到來,小區裏沒有張燈結綵,沒有歡鬧的人羣,似乎這一切都是那麼平常。

已經淡漠春節意識的我平靜得走在街上,安靜的看着小孩快樂的玩耍,老人安詳的在雪中散步,保安和清潔工賣力的鏟着地上鬆軟的雪。一切都是那麼連貫,一個清潔工停下手裏的活兒,熱情地向我打招呼,用極不純熟的口音說:“小姑娘啊,春節快樂啊,年貨準備好吧?”我怔一下,似乎不知道該怎樣對這個極平凡卻又透着溫暖的問話進行答覆。隨後他樂,笑聲裏透着純樸“孩子,趕緊準備吧,別忘壓歲錢啊!”不知道爲什麼,這話好像是一股熱流,一下子衝進我的心窩窩裏,讓我溫暖。

我揣着感激繼續往前走,迎面來2個外國老人,他們正在嘀嘀咕咕地說着什麼,見到我,便停下來衝我笑,然後其中的一個微笑着問我說:“春姐況(春節快樂)。於是我又被感動,感動我的依然是那麼普通的一句話,雖然聽起來那麼普通,但他們溫暖我的心。

突然間,過節的感覺又回來。環視四周,小區裏的雪掃乾淨,小孩們的身上都穿着鮮亮的幾色小棉襖,儘管沒有彩燈的點綴,但依然讓人感覺舒心。

我懷着興奮的心情跑回家,在溫暖的家中,媽媽和姥姥端上來一盤熱騰騰的餃子,張羅着大家吃飯,然後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傳統的“春節晚會”。

我坐在沙發上嗑着瓜子,看着晚會,心裏莫名的涌出許多感動。原來我對春節的感情還沒淡漠,只是沒有感覺到這種平凡的溫暖罷。雪又下起來,依然那麼大,小區還是沒有張燈結綵,一切總是那麼平常,但我卻過一個平凡而溫暖的春節。

初一的春節作文 篇6

每次回老家過年,總能看到門前放着幾個紅紙袋,大紅的底上印着一個胖的可愛的孩子,抱着一條鯉魚,拼命吸引人們的目光,遮遮掩掩似乎不想讓大家知道里面裝着什麼。

但我暗自歡喜,每次紅紙袋出現在我家門前時,都預示着一個重要的習俗來臨——送年。

清晨,樓道里瀰漫着蒸氣。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地來到樓道里,架起大鍋。下面耐用的身經百戰的火爐裏,滾燙的炭紅的發亮,竄起歡樂的火苗。開水咕嚕咕嚕的響着,一塊塊肉被丟進鍋中,急不可耐的開始了了它們的“閉關修煉”。忙碌的人們穿梭在“仙氣”中,彷彿成了如魚得水的神仙。

幾十只好看的碟被齊齊的擺在桌上,只留得一聲清脆的迴音。與清晨相比,現在安靜多了,人們回到家,準備起各式菜餚來。廚房裏穿出一陣油特有的“滋啦”聲,橙紅的彩椒,金黃的油,七彩的食材,如同久別重逢的好友在一起“煮酒論英雄”。

各色糕點在眨眼間佔領了桌子,像一隻待命的軍隊隨時準備去攻下一座城池。或許,它們先攻下了我的心。

桌上擺出兩個蠟燭臺,用銀仔細的漆過一遍,掛了串火紅的流蘇。加上燭火搖曳,映照出一縷令人敬畏的古銅色。好像真的有神靈降臨,來品嚐這道獨特的宴席。在神祕的燭光裏,紅的糖,綠的菜,彩的果,讓人眼花繚亂,望而生畏。隨後點起的三隻香火,輕煙嫋嫋,薰陶出了不一樣的韻味。

送年一過,我便徹徹底底的沉浸在吃的海洋裏了。然而,每當冬日的陽光照在幸福的我身上時,我總是在期待下一次,與紅紙袋的美食之約。

初一的春節作文 篇7

我的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就是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餃子,那可是一件既開心又幸福的事。

餃子相傳是東漢的醫聖張仲景發明的,原名“嬌耳”,建安初年,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辭去了太守的官職,告老還鄉決心爲百姓治病。

他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許多百姓,發現他們耳朵都凍得雪白,他一到家就有許多登門求醫者蜂擁而至,張仲景是心裏老惦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鄉親們,於是他便搭起了醫棚,盤上了一口大鍋,專門舍藥爲窮人治病,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裏,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麪包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嬌耳”下鍋煮熟,人們吃後頓時覺得兩耳發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藥直到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所以每到除夕的時候,媽媽總是要包餃子,她先把餡拌好,面和好。我們便開工了,媽媽先給我示範包了幾個,媽媽包得可熟練了,不一會兒像扇貝一樣的小餃子就一個個立了起來,我看媽媽包得那麼熟練,覺得包餃子非常簡單,於是我便躍躍欲試,但是我一包就難了,不是餡少就是破了皮兒,要不就是包了個立不起來的“懶餃子”,我又氣又急,心想莫不是這餃子故意和我作對,不讓我包好,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問我是不是覺得難了,要有耐心,我馬上就領會了,餡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果然,這次包得比以前好看很多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雖然很平常,但是其樂融融,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