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仿寫童年的水墨畫作文

仿寫童年的水墨畫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仿寫童年的水墨畫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仿寫童年的水墨畫作文

  仿寫童年的水墨畫作文1

當秋姑娘拂落野果樹上最後一片枯葉時,當大山被渲染的五彩繽紛時,如彩燈般掛於枝頭的野果便一個個盡情綻放着它們的魅力,於是,我們又開始採摘大戰。

屋後是大山,這裏滿目綠茵,夏末秋初,樹上結出紅豔豔的果子,時常“啪”地落下來,在地上濺出紅色的漿花。這時,山上的野果子也熟了,好吃的野果往往長在充滿尖刺的灌木叢中,稍不注意,就會跟尖刺來個“親密接觸”,但無論如何,也擋不住我們這些吃貨的決心。

我和夥伴們來到後山,乍一看,枝頭的野果已經被摘完了。但走近一看,有許多野果藏在枝葉深處,很難注意到。我們先摘長在枝頭上的,它們個個飽滿,樣子神似桑葚,紫的紫,紅的紅,讓人直流口水。摘完了枝頭上的,就開始摘深處的,深處的刺多,只能戴着手套摘。我先把手伸進灌木叢中,抓住野果子的小尾巴,用手輕輕一扯,野果就被摘下來了,實在扯不動的,就用小剪刀一剪,也是可以的。有時尖刺還會扎進手套裏。我們強忍着疼痛,一股腦兒全部摘完了。最後,我們摘了整整一大袋。媽媽看着我們的戰績,只誇我們厲害。

看看這些野果,再看看自己的手,雖然被尖刺刮出了幾道紅紅的血跡,但心裏還是很高興。從袋中拿出一顆小小的野果,放進嘴裏,輕輕一抿。哇,雖是小小的一顆,但那甜津津、涼絲絲的汁水在口中爆炸,簡直就是行走的榨汁機,從嘴裏甜到了心裏。望着同伴們臉上幸福的笑容,我也開心地笑了,吃的多了,嘴巴兩邊被汁水沾得花裏胡哨的,我們也不介意,只顧着品嚐野果子帶給我們的那絲甘甜和快樂。

秋天過去了,野果子已經沒了,但那甜蜜的汁水始終讓我們難以忘懷,摘野果的情景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畫,深深印在我的心田。

  仿寫童年的水墨畫作文2

走在街頭,一個小男孩輕輕地坐在馬路邊的椅子上。他拿起了一本書,是《水滸傳》他翻開書,靜靜地看着。馬路上的汽車一輛輛飛馳而過,而這樣並沒有影響小男孩。街頭的廣播也響起來,而小男孩似乎沒有聽見,依舊靜靜的坐着。書一頁一頁地翻着,小男孩嘴角不時閃過一陣陣微笑。陽光隨着時間的流失一點一點地從他的腳尖慢慢地爬上了他的膝蓋,看一看“黑旋風”“水戰”“浪裏白條”

走在溪邊,溪邊一顆剛冒出新芽的垂柳,立在溪邊,此時的小溪平靜的像一面鏡子,而垂柳正是拿着鏡子的少女,正看着“鏡子”專心致志地給自己化妝,溪邊正靜靜地坐着一位手拿魚竿的釣魚人,他那高大的`身影,落在了碧綠的溪面上,似乎也變成了翠綠色。此時一隻紅蜻蜓飛過來,它好像把魚竿當成了樹枝,緩緩地落在了釣魚竿尖上。一會兒過後,水面上漾起了微波,鏡子似乎被打碎了,一條銀光閃閃的大魚跳出了水面,人影也被打碎了,湖中的一切都動了起來,魚在草地上蹦着,人在草地上笑着。

走在江邊,一羣小孩子正在水中玩耍,一雙雙小手反覆地撥動着,激起了一陣陣浪花,猶如一羣下水的鴨羣,扇動着稚嫩的翅膀拍水戲耍,一會兒你把水濺在我身上,一會而我又弄你。傳來了一陣陣笑聲。

  仿寫童年的水墨畫作文3

水墨滴落在宣紙上,慢慢暈染開來,一幅童年的畫卷在張繼樓的筆端徐徐而至。這畫從不單調,因爲不僅讓人看到了他眼中無憂無慮的多彩童年,也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記憶猶新的屬於自己的童年時代。

幾絲被春風裁剪的柳葉,對着泛着光斑的明鏡梳妝;四處層層疊翠,一片溪湖像玉帶一樣,一切都是那麼靜謐。一隻紅色的蜻蜓停留在孩子吊夢的魚竿上,感受着認真和專注;隱隱約約來回遊動的魚影,讓孩子們不禁屏住呼吸。猛然,魚竿一墜,伴隨着歡快爽朗的笑聲,一隻活蹦亂跳的紅鯉魚把湖中的景色攪碎,打破了染綠的人影,出鏡而來,也讓這幅靜美的畫驟然間活絡起來。

一羣無拘無束的男孩子相約而至。有的坐在岸邊,用腳拍打着江水,和朋友爭論着誰是游泳冠軍;有的卻早已跳進江中,把自己雪白的肚皮露出江面,任憑微微漣漪敲打肉嘟嘟的小鼓。也不知是哪個水性好的水葫蘆,悄悄鑽入水下,突然從毫無防備的同伴身旁冒了出來,露出兩排雪白的門牙;緩過神來的夥伴,用手掌撥起浪花,想要還擊,誰知水葫蘆早已浪裏白條,游到了另一處,吹起了勝利的口哨。

雨後空氣清新,一滴滴晶瑩的水珠悄然從松樹上滑落,再一次輕輕喚醒了土地中的生命。在鳥雀的鳴唱聲中,遠望林中朵朵山花開放,近看樹下早已密密站立了頭帶斗笠的江湖俠客。一個個身穿紅裙的小女孩,揹着小竹筐,帶着阿爸送的小鋤頭,來到樹林,準備和那俠客來一場叱吒風雲的對決,讓阿媽冒着熱氣的砂鍋裏充滿大自然饋贈的香……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憶起童年、看到孩童,都會描繪出美好而靈動的畫卷——那是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天真;高鼎“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急切;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的安靜;是楊萬里“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失落……而張繼樓的筆下的溪邊、江上、林中的景象,又何嘗不是對童年的美好勾勒呢?

這時的我,不禁提起筆來:“像春天裏萌發的綠芽,不住地探頭觀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