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關於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彙總八篇

關於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彙總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彙總八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有的人喜歡春節,因爲春節最熱鬧;有的人喜歡中秋節,因爲中秋節團團圓圓;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因爲可以包糉子,也可以吃糉子。

端午節那天,媽媽起了個大早去買包糉子的材料,包糉子需要糉葉、蜜棗、肉、糯米等。

媽媽回來時左一袋,右一袋,買得可真多呀!我連忙幫着媽媽,把一袋一袋地把材料放在桌上。洗糉葉、洗米、切肉,都準備好了,媽媽開始包糉子了。媽媽熟練地包了一個一個糉子。

我把包好的糉子放進盆中,可是有一個糉子卻從監獄中溜了出來,掉到了地上。媽媽看到後,把溜出來的糉子重新放回了他們的監獄。看着媽媽包糉子,我手癢癢也想包:“媽媽,我也要包糉子。”

媽媽笑嘻嘻地說:“好,給你包包糉子。可是很難的,你可別半途而廢呀!”

媽媽把糉葉捲成錐形,然後把材料放進去……於是,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葉捲成錐形,放米進去。沒想到的是,我卷的椎尖太寬了,米都一個一個的從屋子中溜了出來。都怪我沒把錐形卷好了。果然應驗了那句老話,“細節決定成敗。”

我又小心翼翼地把糉葉捲成錐形,把材料放進去。這次令我驚喜的是,沒有失敗,這讓我非常開心。

忽然,我有了想法,能不能把一枚硬幣放進糉子裏,看誰能找到就給他5元錢。媽媽聽到後說:“可以,不過你先給硬幣洗個澡,不然太髒了,不能放。”

媽媽話音剛落,我就把口袋中的硬幣拿了出來,一眨眼間,就跑向了洗菜的地方。我左拿刷子,右拿硬幣,打開水龍頭就開始刷。刷了一會兒,又將硬幣上滴了點洗潔精。

洗完後,硬幣可能是在感謝我,自己跳在了凳子上。凳子剛好又被太陽照着,陽光將硬幣上面的水全部都擦掉了。我將它放進了糉子的肚子裏,很幸運,我吃到了這個糉子。

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節日。在這個節日中我學習到了,“細節決定成敗”,學習到了怎麼包糉子。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除夕一過,便到了大年初一。在我的老家大年初一這一天是要祭祖的。

大年初一,全市的人都在忙着祭祖的事宜。我們家也陷入了忙碌之中。媽媽將米飯煮成三成熟,堆到了兩個碗裏,再一扣,米飯便高高的隆了起來。而姐姐和爸爸合力將桌子搬到了門口,然後將一張紅紙放在桌子前,用燭臺壓好。而我正和媽媽一起準備祭品。我拿起個一個碗,在底部鋪着沙糖桔。沒一會兒,碗底便鋪滿了。到了最關鍵的地方了,我小心翼翼的拿起沙糖桔堆在碗上。我的心就像被跟繩子綁住一樣,被緊緊的勒住,喘不過氣來。

很快,橘子就和米飯一樣,高高的隆起了。媽媽也將豆腐、米糕和年糕放在了盤子裏。燭臺上也插上了蠟燭,香爐上也插上了三根香。一家人又忙了許久,木桌上才擺滿了祭品:年糕、豆腐、茶水、米糕、橘子……如果出去逛一圈,家家都是這副光景,而且上午時,還不能吃葷食,只能吃素食。

到了下午一兩點鐘,家家掛起祖宗的畫像,然後就開始放鞭炮。全村鞭炮聲不斷,香的煙從家家的'門中飄出。媽媽將豬肉、魚、雞蛋等肉食裝進木籃裏,放到桌上。也是從下午開始,就可以吃葷食了。

就這樣,一直襬到大年初三,桌子上的一切才全部撤下。聽爸爸說祭祖是爲了祈求祖宗的保佑,也是爲了讓人們不忘根本。從很久以前便一直傳下來,直到現在都在繼續

我們家鄉的祭祖別具特色,同時寓意美好,我爲這習俗感到驕傲。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每到冬至,我們家裏都會包餃子,吃餃子,這是家裏常有的習俗。因此,冬至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

包餃子當然先要把食材準備好,有豬肉、芹菜、白菜、香菇……把它們一個個的放進榨汁機裏炸碎,放上鹽、味精等一些調味的東西,將他們在大碗裏攪和一下,包餃子用的餡兒就做好了。

現在我們開始包餃子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一片面皮攤在手上,在麪皮的周圍沾上水,再放入肉餡。奶奶說:“看!像奶奶這樣包的餃子準好看!”

我慢吞吞地將手中的餃子拿起來說:“奶奶……我這餃子……吃的好像……有點多。”

奶奶哈哈大笑:“你這的確是吃得有點多啊!連它的小肚皮都給撐破了呢!少放一點餡兒,這樣就不會破啦。”我點了點頭,繼續拿起一片餃子皮,專心致志地跟着奶奶學。

先是按之前沾水、包餡,這次包的餡不多不少,沒有撐破。我小心翼翼地將皮邊黏合,我很有成就感地說:“看看我!竟然包出了一個完美無瑕的餃子!”

奶奶一看:“你那是餃子嗎?一點形狀都沒有。”

“哦,能包攏就不錯了。”我嘴上不服氣,心裏想着一定要包好。我偷偷觀察奶奶是怎麼包的,也學着一步一步包,包着包着就會了。我不僅包出了元寶餃子,還有三角形餃、魚形餃、月牙餃……包的餡兒也不一樣,有蘑菇餡兒、香菜餡、蘿蔔餡兒……

餃子煮好後,我們家人吃的那是一個開心。你說說,一邊看着有趣的電視,一邊吃着自己包的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那怎能不高興?怎能不快樂?

每到冬至,都有餃子吃。餃子皮薄餡大,舌尖上的美味,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因爲餃子,我喜歡冬至。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我生在城裏,長在城裏,可是每年都要回幾趟南鄉老家。

我的老家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南鄉,有許多風俗習慣,比如疊羅漢,大年三十祭拜祖宗等,但我最趣味的是“祝壽”了。

今年,外公六十歲了。到了大壽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準備熱熱鬧鬧地爲外公祝壽。

祝壽選在大年三十的頭天,我們大家都來到外公家裏。這可是我們小孩最熱鬧的時候了,叫啊,跑啊鬧翻了天。大人們忙裏忙外,廚房裏飄來丁丁當當的案板聲和蔥花香味兒。

傍晚時分,我們開桌吃壽酒了。我看見外公這個“老壽星”沒有上酒席,就納悶地叫着“外公呢外公到哪裏去了呀”媽媽聽見我喊,就笑着說:“外公不在那裏!在另外一桌!”我更疑惑了:“今日是外公祝壽,他怎樣不到呢”我的話剛說完,堂前裏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紅着臉,有些害羞了。舅舅說:“這是家鄉的習俗,老壽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如席的。而是請幾個和外公要好的長者作陪,他在另外一個地方喝酒呢”

聽了舅舅的話,我們幾個小孩吵着說:“舅舅,你就給我們說說家鄉祝壽的習俗吧!”舅舅笑呵呵地說:“我明白多少說多少,也不是很清楚的!”“好呀!好呀!”我姐妹幾個異口同聲地叫着。舅舅一邊倒酒,一邊說:“祝壽是南鄉的一個風俗,一般以女婿女兒爲主,我們兒子就是作陪的。無論男女,到了三十就能夠做壽了,一般四十不做的,一百歲也不做的。意思就是‘四’即‘死’,不吉利的。一百歲呢,太滿了,‘滿招損’呀,也不做的。”舅舅倒好了酒,坐下之後說:“祝壽還要拜壽的。拜壽要先設好壽堂,掛燈結綵,正中掛‘壽’字,兩邊掛壽幛。早上吃茶葉蛋和長壽麪。午時拜壽,老壽星上座受拜。我們午時不是拜了嗎”“拜了!拜了!”我們嘻嘻哈哈地說着……

這次給外公祝壽還真學到了不少知識。家鄉的習俗讓我難忘而充滿好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在元宵節前一天的晚上就開始。晚上八點整,“老爺”出廟,十幾個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就在“老爺”的後面跟着。“老爺”身高一米,長四分米,寬三分米,穿着金色的衣服,帶着紅色的鬥風,在四個人架的轎子上,真是威風十足。當“老爺”經過時,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當架“老爺”的人要換時,先要把鞭炮放響。然後在換人。每隔四個小時,就換一次人。每隔四個小時,就會有人送來飯。

通過我的介紹,相信大家也有點了解了吧。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做你的導遊,爲你服務,讓你親身體驗一下。

家鄉有許許多多的風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點整,一起放鞭炮;元宵節,三天三夜架“老爺”滿街跑;端午節全家一起吃飯,一起划龍舟……今天,我向大家介紹家鄉元宵節,三天三夜架“老爺”滿街跑吧。

有一次,我因好奇心太強,就走過去摸了一摸“老爺”的頭和臉。誰知,被爺爺看見了,接着我就被爺爺拉到“老爺”前兩米處,然後,爺爺讓我跪在地上,向“老爺”請罪。請完罪後,爺爺訓斥了我:“老爺”,是神,不能亂摸、亂碰。”聽完爺爺的話後,我轉身往後看,看了“老爺”一眼,心裏想:“老爺”真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架“老爺”的這種風俗民情表面上是一個快樂的活動,但實質裏卻是一個嚴肅、認真的民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6

我的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就是吃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那可是一件既開心又幸福的事情。

傳說張仲景當年辭官還鄉時,他老家正值寒冬,十分寒冷。當時人們沒有多餘的錢購置保暖的衣服,所以很多人都凍得四肢僵硬,耳朵都凍爛了,有許多人到張仲景求藥,看到鄉親凍僵的樣子,便舍藥相救,獲得了百姓的稱讚。後來張仲景研製出了"嬌耳",也就是今天的餃子。人們吃過嬌耳,喝了驅寒湯後,渾身暖和,耳朵氣血也通了,吃過的百姓從此都沒有出現凍僵的現象,耳朵也沒有被凍爛了。

除夕當天,媽媽正在廚房包餃子,我也湊上去包,看到媽媽包的餃子一個個活像小元寶,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擀麪杖擀麪皮。先把麪糰放到面板上摁一下,麪糰變扁了,就可以擀了。三兩下一個圓圓的,薄薄的麪皮就出現在我面前,我也樂在其中,不一會兒,一堆麪糰便一個不剩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麪皮放上餃子餡,把中間對摺,從左到右捏到一起,一個新月狀的餃子便包好了。但是我包的同媽媽包的相比醜多了。媽媽鼓勵我說:"再包一個吧。"這回我在皮上多加一點餡,包出來變得鼓鼓的了,美觀多了。半小時後,餃子包完了,一個比一個漂亮,花邊整齊,小巧玲瓏,讓人心裏頗有成就感。

讓人開心的不單單是吃餃子,還有包餃子這有趣的過程,因爲我知道每個餃子的背後都是我辛勤勞動的成果啊!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7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由上古時期的祭月演變而來!

中秋節那天的早上起牀後,簡單的吃了早飯,我就看到外婆在準備做月餅啦,外婆先把做月餅的材料按照對應的比例和好,爸爸將和好的麪糰分成一個一個小小的麪糰並擀成麪餅,媽媽把餡料包入麪餅當中,負責用月餅的模具把麪糰壓成月餅的樣子,最後媽媽把月餅送入烤箱就大功告成啦!嘻嘻!

中午,外公做的一道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外公拿起藕,用刀切片,每兩片之間夾肉,文蛤等調製而成的餡兒,下油鍋炸至兩面金黃即可!真叫饞人,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藕餅一口咬下,我的天,太好吃了!

午飯過後,爸爸和外公把一個長桌搬到了露臺,我負責把一個用來放貢品敬菩薩的方凳子也搬上去,外婆和媽媽拿着貢品和實物!

看似簡單的事我們卻忙了很久。等我們忙完都到晚上了!我們邊休息邊閒聊,等待賞月,一會兒,月亮就出來了,我可愛的老妹兒是第一個看到月亮的,她雀躍鞋手指着月亮說:“月亮月亮,你們看!”我擡頭看着月亮,今天的月亮特別的亮又特別的圓!可是爲什麼又亮又圓呢?其實月亮本身是不會發光發亮的,發亮是因爲太陽的光通過地球反射到月亮上的,只有每年的中秋節月亮才最圓最大最亮!

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吃着月餅,談笑風生,不時的擡頭看看天空中的那輪明月,說不出的舒服!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8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端午節在中國歷史上,已經成爲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節有着許多習俗,比如: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草……

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端午節,都會吃糉子、插艾草。

在端午節前一天,奶奶會先到街上去買糯米、豬肉、糉葉、大棗……先將豬肉用醬油和鹽醃製好,再煮熟,再將糯米進行同步操作,之後,奶奶用漏斗把糯米和豬肉塊放進去,然後加上一顆大棗,把糉子用絲線纏繞,放入水中小火煮一夜,再向艾草插入門前,在我很小的時候是聽奶奶說這樣可以避邪,防止鬼怪入侵,也能讓插艾草的這家人百毒不侵,我聽了覺得很新奇。

端午節到了,還在牀上的我就能聞到樓下的糉子的陣陣清香,我趕忙洗漱完走到樓下,大鍋上熱氣騰騰,白煙嫋嫋,綠油油的糉子映入我的眼簾,使得我不得不大口稱讚,我急忙撥開糉葉,軟軟的糯米便透了出來,咬的第一口我便吃到了肉,肉旁邊的糯米十分鮮甜,我終於意識到了,肉旁邊的糯米就是這個糉子的好吃的所在,這糯米進入了我的味蕾,慢慢的滑入了食道……

我細細品嚐着這一口,彷彿回味到屈原所在的戰亂時期,想到了那個時候的人們一點糧食都吃不到的樣子,這糉子的味道好像有點悽慘而悲涼,我又想到趙國戰敗,屈原那痛苦的樣子,我不禁感到惋惜。

今天我們的一切都來之不易,請大家珍惜現在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