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華】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9篇

【精華】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9篇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1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遲到、第一次受到表揚、第一次受到到批評、第一次騎自行車……我這次要寫的是第一次做飯。

媽媽爸爸沒在家的時候我經常自己做飯。記得第一次做飯時,家裏同樣是我一人。我準備做米湯。首先,我放了一些水,然後抓了幾把米放了進去。開開電飯煲,然後就出去玩了一會就飛奔而來,可是現在米還沒好,硬邦邦的。於是我就又出去玩了,又過了十幾分鍾,我有飛奔到過前。我看了看水都沒了。我心想:“可能是水加的太少,而米加的太多,說一就成了米飯了。”幸好,家裏還有些菜。我也不管了,先填飽肚子再說吧!管它是米飯還是米湯呢。就這樣,我吃起了由米湯做成的米飯,填飽了我的肚子。

這就是我第一次做飯的全部過程,雖然把米湯做成了米飯,但吃着我自己做的飯,心裏還是高興的。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我也已經學會做飯了,菜也會做了。你說,我是不是很棒呢?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2

人的一生,總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當“小老師”,第一次登臺演出,第一次養小動物······但讓我受益匪淺的還是那個難忘的第一次。

那是在我4歲那年,我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突然覺得身體有些不適,但我卻沒跟媽媽說。

因爲自從有了妹妹,妹妹就只忙着照顧妹妹不管我了,所以我就沒跟媽媽說。

直到中午吃飯時,我才露出了“馬腳”。

那時。

媽媽叫我吃飯,我就感覺頭暈暈的,想吐。

當我坐下來,正要吃飯,就實在忍不住吐了起來。

那時媽媽可急壞了,連忙說“來,媽媽送你去醫院檢查一下”。

我生氣地說:“不用了,我休息一下就好了,不用你在那惺惺作態”。

然後,我躺在牀上,媽媽看見我很難受,就摸了摸我的額頭,結果十分的燙。

媽媽當時十分着急。

於是抱着我,來到了醫院。

在來的路途中,我隱隱約約地看見媽媽包着我,眼睛裏含着晶瑩的淚珠,當時,我也哭了,那時,我也哭了,那是被母愛感動的眼淚。

過了一會兒,我到了醫院,接受了醫生的治療,好了一些了,雖然沒有全好,當是我感受到了幸福。

接着,當我睜開眼,和這個世界再見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媽媽。

那時媽媽的臉上是那麼多讓我感受到母愛的淚珠。

我不禁立馬坐起來,喊了一聲:“媽媽,我愛你!”這時,我才明白媽媽原來是愛我的,媽媽的愛是這個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首歌至今還縈繞在我的耳邊。

挺好的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4】

第一次發表作文

我看見我們班的同學寫的作文發表了在羅湖區小記者報上,是多麼光榮啊、是多麼驕傲啊。

因此,我下定了決心,要有幾篇作文發表在報紙上。

所以,我會用每

一天多餘的時間了投稿幾篇作文。

我開頭以爲發表作文是很簡單的,怎麼知道,我投的幾篇作文沒有一篇是發表了的,我又去努力去將我寫的作文打上電腦去投稿,但是,還是沒有發表。

之後,我又去集中去寫一篇作文,寫的也不錯,我就拿去投稿了。

小記者報發了下來了,我就四處的看,看看有沒有我的作文。

但是,我看了幾十遍都看不見。

唉,我投了14篇作文了,還是沒有一篇發表,都是算了不發表了,我又想了想:“愛迪生髮明電燈,已經有過1400多次失敗之後才成功。

諾貝爾發明炸藥,炸死了他的弟弟、炸殘廢了他的爸爸、經常炸傷了自己,用了不知失敗了多少次。

而我就只失敗那14次,就不想投了,就會做什麼是都不會參成功的。

所以,我一定不能放棄。

”因此,我就沒有放棄。

我就又想,這一次我要寫什麼好呢?是了“我後悔的事” 這題目不錯。

想完了,我就開始寫了。

寫好了以後,我就想,老師說,寫好了作文要修改,我就修改了一下,我還是覺得不是很好,我就叫爸爸幫我修改了一下,我又想,爸爸修改了我的作文,這作(轉載於: m 書 業 網)文不就變成了爸爸寫的,我就又幫自己修改了一下,纔去投稿。

終於在福建省小記者報的第12期上登了我的第15次投的作文稿《我後悔的事》。

我知道了消息時,我驚喜萬分,心裏又想:“這一次作文可以發表,都是因爲我相信了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寫作文要多修改。

我真的是相信對了。

第一次作文登報

發語文報,是我最期待的事情。

我曾經向語文報投過一次稿,我總盼望語文報上有我的文章!今天下午發語文報了,我充滿信心地去領報紙。

在報紙的主頻道有個醒目的小標題《自立多好》咦?這不是我投稿的文章標題嗎?我的心提起來,我很興奮,我猜想難道真的是我的文章發表了?我怕白高興一陣,又看了看作者,不錯,正是我的名字,我已經有了80﹪的把握,還是謹慎點好,和我重名重姓的多的是,上次就有一個“劉暢”上報,我欣喜若狂,但看看內容竟然不是我寫的,我差點暈過去。

這樣空歡喜的經驗我可是多之又多。

“啊啊啊!”我連尖叫三聲,又一蹦三尺高,“我的作文上報紙了!”興奮和激動佔據了我的心。

同學們也紛紛圍了上來,問我是真是假,“你們不相信?”我顯然有些生氣,但還是抵擋不住心底的喜悅。

我感覺到從未有過的歡快。

同學們讚賞我、誇獎我??我有些顯得飄飄然了。

但我很快清醒過來,我想: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之所以投稿成功,是因爲經過了我的努力,也用了一定的時間。

當然,我們班裏作文寫的好的,真是人才濟濟!但他們爲什麼沒有投稿?這使我想到生活中是需要有心人的,是需要留意身邊的事的,語文報每一期的內容我幾乎是都認真看,所以那些徵稿啓示之類的文章我都仔細看過,我把握住機會,於是就成功了。

換個角度想,如果同學們都投稿的話,成功的喜悅就不是我一個人

分享了,所以我也沒什麼可驕傲的。

在我看到我的文章上報的時候,那這件事已經是過去了,昔日的輝煌和驕傲對於我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一切從零開始,站在新的起點上,再接再厲。

第一次作文登報,使我明白了有付出自然有回報、敢拼纔會贏的道理。

我終於嚐到了投稿的甜頭,既讓我信心更加十足,又提高了我對寫作的積極性,真是一舉二得啊!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3

夜,悄悄地拉下了黑色的帷幕,爸爸說:“兒子,去周村,我教你學游泳,怎麼樣?”“耶!學游泳去嘍!”我高興得歡呼起來。準備好了衣服,爸爸騎上摩托,就載着我和媽媽直奔周村而去。

大約過了十分鐘的時間,我們終於到了周村。哇,這兒真美啊,河岸邊,燈光閃爍,映在河裏就像給河面撒上了一層碎金。水中人影綽綽,歡笑聲此起彼伏。我迫不及待地脫下衣服,叫:“爸爸,快點!快點!”“好!”說着,爸爸就拉着我的手小心翼翼地走進水中,用左手托住我的下巴,叫我用手像螺旋槳那樣從外往裏一圈圈地划水,腳上下敲打水面在原地學着。練習了一陣後,爸爸讓我單獨試試,我用手划水卻忘了用腳敲水,用腳敲水卻又忘了用手划水,爸爸在一旁不停地指點我。我慢慢地摸着了一些門道。過了好久後,我感覺自己有些會了,就說:“爸爸,讓我在深水處試試。”於是,爸爸托住我的下巴,把我引向水深一點的地方。剛到水較深的地方,爸爸就悄悄地放手了,“咚”一聲我就象一塊石頭似的掉入了水中。我害怕極了,怎麼辦?這時,我想起爸爸說過掉下去就得屏住呼吸,雙腳用力往上蹬。我照着爸爸說的去做,果然又從水裏冒了上來,用自由泳游回了岸邊。但我嚇得半死,像個泄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在岸邊,心想:真危險,不學了。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說:“你已經能自己游回來了,多厲害呀!可別泄氣哦!”聽了爸爸的話,我心想:對,我不能半途而廢!

於是,我歇了一會兒,又繼續跳入水中學了起來。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4

時間悄悄地從你指間滑過,不經意中你長大了。時間從你指間悄悄滑過,不經意中你長大了。成長路上留下的是“第一次”的痕跡。第一次上臺講話,第一次炒菜……一想起我第一次踏進小學的大門,一股激動之情便油然而生。

幼兒園畢業了,該上小學了。我第一次踏進小學的大門,我興奮極了。

記得那時,老爸老媽準備把我送到學校報名。在路上,我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激動。嘰裏呱啦地問了他們一大籮筐的問題。“媽媽,到了小學,老師會不會給我們講故事?”“到了小學,老師會不會給我們獎勵?”“到了小學,老師會不會很兇?”……“哈哈,傻孩子,等你上了小學,不就知道了嗎?”媽媽揚起嘴角撫摸着我的頭說道。隨着無聊的問答;隨着心情的連綿起伏;隨着車子的前移,不知不覺中,我們便到了小學門口。

隨着人流,我們到了報名處。哇,我驚呆了!這裏居然有這麼多老師。和幼兒園比起來,可真是“小巫見大巫”啊!我愣住了,突然間,耳邊響起銀鈴般清甜的聲音。“小朋友,報名嗎?”一位漂亮的女教師說道。我頻頻點頭。老師知道後,很熱情地幫我報了名,還帶我到101班。

我揹着漂亮的花書包,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班級。看到那麼多同齡的學生,我既羞澀又歡喜,不由得低下了頭。心裏卻怦怦直跳。隨後,班主任便叫我做個自我介紹。我才慢慢擡起了頭,結結巴巴地說:“大家好,我叫……小……小a,我希望……希望和大家……大家做朋友!”老師一聲令下,大家都用掌聲來歡迎我!我內心充滿了歡喜,像喝了蜜一樣甜。

難忘的“第一次”,第一次踏進校園的大門。見到如此漂亮的女教師;見到如此和藹的班主任;見到如此活潑開朗的學生。這一切的一切,爲我的“第一次”增添光彩,使我的“第一次”難以忘懷。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與交流,豐富學生的見聞,積累寫作素材;並能根據習作要求,生動再現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經歷.

2、做到內容具體,感受真實.

3、引導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養成習作之後認真修改並與他人交流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必須是有趣的事,所寫的事須趣味十足.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清楚事情的經過.

2通過交流,拓展學生的思路,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

3鼓勵學生珍視自己的獨特感受,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激發學生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樂趣.

教學準備,活動方案:

安排學生記錄自己的童年生活經歷,可以是驚險的一段歷程,可以是緊張的一個畫面,可以是快樂的一個瞬間,可以是一次教訓的往事,也可以是一次滑稽的經歷……只要是能帶給你樂趣,都可以記錄下來,開學初組織學生在班內以班會的形式開展“漫話童年”活動.通過暢談童年,讓學生生動再現童年中印象深刻的生活經歷.(設計簡析:以童年生活此爲切入點,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喚起學生對童年生活的回憶……一件件生動的事例浮現在學生眼前,爲習作教學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同時在記錄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有意識地積累素材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一)、師生聊天,引出話題.

1、昨天老師從網上搜索了許多圖片,想送給大家欣賞欣賞.看看你們能從這些圖片中感受到什麼?

2、播放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圖片,並配上歌曲《童年》

3、指名學生交流看了圖片後的感受.

4、適時引題:這些圖片正是爲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你覺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樂嗎?有趣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來說說自己經歷過的最有趣的一件事.(板書:童年趣事)

二、品讀例文,享受樂趣:

這篇文章是大作家錢鍾書先生的女兒在身患絕症後躺在病牀上寫下來的,題目是《爸爸逗我玩》.

1、學生自由朗讀例文.

2、說說閱讀體會.

交流角度:文章的題目給你怎樣的感覺?從文中你讀出了什麼?你喜歡文中哪些語言?爲什麼?

三、激起回憶,交流趣事.

1、剛纔通過圖片看到了那麼多趣事,現在請你們也閉上眼睛靜靜地回憶一下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中哪一件事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你從中獲得了快樂.它可以是發生在夥伴之間、和家人之間,也可以是自己一個人時做的.(設計簡析:“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就會做成什麼文字.”通過生生間,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學生的生活情境得以再現,內心情弦得以撥動,不但提高了學生對生活的認識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選材能力,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對習作的`衝動和願望.)

2、交流討論,同桌互說.

根據習作提示和要求,組織學生進行練說.要求學生先回憶在自己的童年時代發生過哪些有情有趣的事,選擇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說給同桌聽,同桌要能從本次習作要求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見.還可以推薦幾位同學在全班交流.學生評說後教師要做好總結,並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設計簡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已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與熱情,在寬鬆和諧的氛圍中轉入書面表達的最佳狀態,由說到寫.)

導語:那要如何才能寫出這個“趣”呢?我們不妨想一下,認真的做“傻事”——有趣,如果要讓事情更有趣,就應該(更認真的去做“傻事”)

3、寫出趣味性的關鍵在於:寫也做“傻事”的過程中的認真.做得越認真就會顯得越有趣.請一位學生給大家講一講自己的童年趣事.

4、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自己對這一“傻事”該如何寫出趣味的看法.

5、教師小結(結合學生的發言)

讓生明白除了寫出事情的趣味外,還應該注意在結尾寫出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或者說你從中得到了什麼感悟

四、全體參與,說好“趣事”.

1、把自己認爲最有趣的部分具體地說給同桌聽,相互指正.

2、個別交流,師生共評,肯定說得好的語句,用得好的詞語.

五、快速習作,教師巡視.

1、教師按以往作文的慣例,再次讓學生明確寫作的範圍,並要求在35分鐘內完成習作.

2、在教師的巡視中,對於極少數作文方面存在問題的同學適時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寫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並在黑板上掛出有關的好詞佳句供這部分同學參考.

作文講評(從選材、構思以及表達真情實感等方面作適當的指導,特別是應盡力避免學生選材的單一性,盡情表達,但一定要真實,有意義.)

六、交流評改.

1、指名:評改的是哪篇文章.

2、請文章的作者上臺讀自己的習作.

3、點評者根據出示的評改建議做點評.

4.開展活動,作好鋪墊.

習作前,佈置學生回家與父母開展一次談心活動.讓父母談談自己童年的趣事,增加學生的生活積累,爲習作做好準備.通過賞評習作,你一定發現許多同學寫得好的地方.能否把同學寫得好的方法技巧吸取過來,使你的作文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打開自己的習作,把重點段落再進行修改.(學生動筆對自己的作文再進行一次加工潤色)(設計簡析:“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在教學中注重了習作後的交流展示與評價,使學生明確修改的重要性,並在教師的示範指導下指導改什麼,怎麼改,逐步養成自主修改的習慣,爲寫好作文打下基礎.)

七、課外延伸

1、評選,體驗.

2、在班級內舉辦習作展覽,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

(設計簡析:習作教學的重點在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在此,我們爲學生搭建一個展示成功,讓習作教學更有意義,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

八、習作批改

目前的習作教學,老師們往往偏重於作前指導,對作後的評價與批改重視不夠.學生反覆修改後的作文,他們很想同老師來分享他們的成果,並期待老師的肯定.所以對於學生上交的習作,教師的批改要力爭及時,儘可能趁學生對此次習作內容記憶猶新的時候,早早與習作者見面,在課堂上及時反饋、講評.“評價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爲主,採用激勵的評語,儘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有的習作題目比較新穎,有的習作選材比較獨特,有的習作表現出童真童趣,有的習作抒發了真情實感,有的習作開頭或結尾比較出色等等,教師都應及時地在眉批欄大加讚賞,或在講評時口頭表揚.對習作有困難的後進生更要給予及時鼓勵、點撥,要善於發現習作中的閃光點,耐心地幫助他們疏通語句,指引方向.當然了,對於學生在習作中明顯的缺點,如標點不正確,語句不通順,內容不具體,缺乏真情實感等,教師也應及時指出錯誤,爲學生今後的習作指明方向

教材簡析

習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說它是重點,是因爲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指導學生正確運用祖國的文字;說它是難點,是因爲習作要求學生應運用字、詞、句、段、篇等語文方面的綜合知識,把自己耳聞目睹的人、事或景物等有中心、有條理、形象生動地寫下來,而當前學生往往腦海裏能浮現出事物的形象,但筆下卻形容不出來,一篇文章寫下來,要麼是選材不典型,中心不突出,內容空洞,把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作爲習作教學改革的落腳點,爲他們終身學習、生活和以後的工作奠定基礎.

因此,教師應在以下兩個方面加大功夫:一是打開學生的選材思路,引導學生從假期生活的多個方面去選擇寫作素材,教師從學生暢談的假期生活中發現有價值的素材,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二是引導學生抒發真情實感,開啓學生心扉,吐露內心情感,讓學生確實把課堂當做情感體驗和交流的場所,把習作當做情感傾訴、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6

人生總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參加比賽,第一次獲獎,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的經歷總是那麼的令人難以忘懷,今天,我第一次學會了做菜。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到supur man——天天爸爸,用帥氣而熟練的刀工切着豆腐絲,並做出色香味美的水煮牛肉,對他羨慕不已,崇拜之餘,我也萌發了一種學做菜的衝動,衝動不如行動。我跑到廚房,對正在做飯的媽媽說:“媽媽,我要做麻辣豆腐魚,”媽媽見我一臉的興奮不好拒絕我,說:“你要學做菜,也要從簡單的學起呀,你就先學西紅柿炒雞蛋吧。”

我終於可以大顯身手了,畢竟是第一次實戰做飯,我拿到的動作顯得很是笨拙,把洗淨的西紅柿切的大小各異,媽媽在旁邊一邊緊張的看着我,一邊叨叨着:“哎呀,哎呀,慢點我的大哥,小心可別傷到手嘍,”媽媽看完我切的第一個西紅柿後,接過菜刀給我現場示範,一邊切一邊說:“刀要拿穩,立直稍稍向外傾斜一點,防止切着手,先將西紅柿從中間兩半,在用手摁着一半切,像我這樣,”媽媽一邊說着一邊熟練的切着,沒幾下,菜板上就出現了一排大小均勻的彎彎“小船”,我接過菜刀,學着媽媽的樣子一步一步的開始再次實戰,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也切出了一排“小船”,就是大小不均勻,手心也都是汗了。“不錯,不錯有進步,”我的努力得到了媽媽的肯定。

該下鍋了,媽媽囑咐我,要熱鍋涼油,就是打着火等鍋熱了,再倒油。我看到鍋有的冒煙了,就小心的舀了一勺油倒入鍋中,將鍋輕輕晃動一下,使油在鍋壁上沾均勻,接着把提前攪拌好的雞蛋倒入鍋中,只聽見“噼裏啪啦”一陣響,我學着媽媽炒雞蛋的樣子用鏟子在鍋中攪動,接着擱入蔥末和少許鹽稍微攪拌就將切好的西紅柿倒入鍋中翻炒幾分鐘,哇!香氣撲鼻的西紅柿炒雞蛋出鍋了!

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真好,這頓飯我吃的特別香!這就是我的第一次做菜。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7

生活中充滿了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做飯,第一次表演,第一次養寵物……一個個“第一次”就像一行行腳印,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最使我難忘的是做家務。

看到媽媽做家務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還有那深深的皺紋。我真有點擔心媽媽的身體了。咦!一個好辦法,就不知道媽媽答不答應了!一開始本來不答應的,不過經歷了我的“苦口婆心”下,最終還是接受了我的“無理取鬧”。其實,就是讓媽媽放一天假,我來做一天“媽媽”吧。

當陽光剛穿過雲層,鬧鐘就開始吵了。啊!好煩啊。我正用手關鬧鐘。不對,怎麼鬧這麼早,我自己都糊里糊塗了。嗯?今天我不是要做家務嗎?最終,我的意志力還是戰勝了睡眠。

我憑我的記憶列了張時間表。媽媽早上起牀就在做早餐。好吧!我只會做蛋炒飯,那都是我看奶奶炒的,我自己都還沒碰過油煙呢,只希望,爸爸媽媽喜歡就好。先要蒸飯,應該要洗米,然後再加水,幸好奶奶教了我,雖然這是第一次蒸,只希望不要一塌糊塗就好。接着打蛋,雖然一開始真的是“打蛋”,不過後面就好多了。把飯放進去,結果因飯太硬了,不得不放水。炒好後,我嘗試了下,幾乎沒什麼味道。咦!醬油,我眼睛發亮,我更有決心做下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拖地,我看過媽媽拖地,但我自己沒試過。洗完拖把就開始拖。結果,可想而知,地上溼露露,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冒着熱汗的我只得拿乾毛巾把地上的水吸乾,沒辦法,一人做事一人當。接着洗碗,倒垃圾……腰痠背痛,汗流不止,我可以清楚知道我現在有多狼狽,也可以體會媽媽的辛苦了。

那次事,使我懂得了一個人生道理:很多累的事都是父母扛着,自己卻不知道別人的辛苦,要報答父母,報答他人,學會感恩!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8

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而令我最難忘的就是第一次在校園講臺上演講的事。 在我讀五年級時。上半學期競選各種校幹部。抱着試一試的心情,我報名參加了“勞動委員”的校幹部競選。

我滿心歡喜的開始準備起演講稿來。再把自己的演講稿拿給爸爸修改。爸爸該好後馬上就拿給我了(他十分支持我這次競選),我便興奮的背起了演講稿……

好不容易熬到了演講的那一天,我喜滋滋的揹着書包來到學校。一看名單,我是第27個上臺演講。一想。我還早呢。於是,就在心裏背起了演講稿……轉眼間。到了我,當我站在早就熟悉不已的講臺上時,心裏莫名地多出了幾分緊張,就像懷裏抱着一隻小兔子一樣,心怦怦亂跳。原本早就背得滾瓜爛熟的演講稿,這時卻說不出來。我往爸爸媽媽站的方向看去,爸爸媽媽向我揮手,給我加油!於是,我暗暗的對自己說:“加油!”,演講稿便脫口而出,彷彿我正在家裏,正面對爸爸媽媽一樣。講完後,我深深的鞠了一躬,鬆了口氣似的走下臺。

我激動,緊張的等待着的無疑是老師公佈結果。幾分鐘後,老師走了出來,一項一項的公佈。終於,到了“勞動委員”。我集中注意力,屏住呼吸,想不到老師卻念出了“高羽忛”的名字。失落像一塊巨石,重重的壓在我的心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當時,我真想找一個沒有人的角落好好的大哭一場。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媽媽一直安慰我,爲了不讓爸爸媽媽着急,我試着努力把眼淚縮回去……

那事過後,每每想起,總是會有些心痛與失落,但是我又想:人生總是會遇到困難、挫折與失敗的嘛!我不能生活在失敗的陰影裏啊!這樣的機會,我還有很多很多的,不要難過。通過這件事,我也有收穫,就是交了高羽忛這個好朋友。 這真是我難忘的第一次。

六年級下冊第一作文 篇9

每個人都有五官,它們長在各自的地方,有各自的工作,它們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有的人眼睛大,也有人眼睛小。可是眼睛除睡覺外,一直不停地工作,勤勤懇懇。白天一起牀。走路時,其他的器官都不忙,只有他一個睜着看路;看書時,只有他在睜着;找什麼東西,也是他到處看。可是好事卻輪不到他。譬如,冬天的時候,其他的四個器官,被包得嚴嚴實實,只有他露在外面。

鼻子位居眼睛的下面,佔了一箇中心位置,每次吃飯,總是他先聞到氣味,好象飯是爲他一個準備的!鼻子可以聞到氣味,好事總離不開他。別人聞花,花的香氣,人聞到了總會感謝自已的鼻子。

耳朵站在臉的兩邊,像兩個侍衛,有什麼聲音他一定聽到。例如,在路上車的鈴聲,耳朵聽到了提醒人,人卻從來不感謝,所以好事從來不和耳朵結緣。不過一旦耳朵沒聽到聲音,受恨的一定是他,“沒用”的也是他。

常和眼睛合作的是眉毛,當雨天時,眉毛給眼睛擋雨,不讓眼睛淋到雨水;當夏天的汗水流下來時,又是眉毛將汗水擋住;灰從上面落下,是眉毛擋住。可是眉毛卻被人認爲是擺設,從來不去重視。

嘴巴是一個獨立的,他很少去和別的器官做朋友,只是自已幹自已的工作,不過他從來不被人忽視,好事除了和鼻子做朋友,就是和嘴巴做玩伴。比如說,吃飯,如果沒有嘴,人就無法去吃飯;說話時,他只要張嘴,可是卻至關重要;嘴的一部分——嘴脣,更是一個美麗的象徵。

臉上的五官,各盡其職,可是卻被冠上了“有用”“沒用”的分別。只是臉上的全體五官團結一致,一起爲人類服務,那就都至關重要,沒什麼“有用”“沒用”之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