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有關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八篇

有關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包糉子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八篇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1

暑假裏,有一天和媽媽逛商場,忽然看到商場裏有熱騰騰的糉子,就突發奇想,纏着媽媽要包糉子,媽媽實在拗不過我,就買了一些糉葉,糯米,大棗……

回到家,媽媽首先給我講了吃糉子的習俗,我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被趕出國界,當他得知自己的國家被毀掉了,心情悲憤交加,一氣之下投江自盡。爲了不讓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就往水裏扔糯米糰,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糉子的習俗。

於是我們開始包糉子,沒想到媽媽可是包糉子的一流高手,只見媽媽把浸泡好的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就把葦葉變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於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糉子。

我開始包糉子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覺得自己有包糉子的天賦,沒想到自己沒注意,漏斗下面有一個洞,往裏裝米時,“譁”米全從下面的洞裏漏了出來。媽媽笑着說:“真是一個大漏斗啊!”

我不甘心,做不好,再來。我再一次把葦葉折成漏斗形,。“呀”!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連一棵棗也放不進去了。這回我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終於把葦葉做成了一個讓人滿意的漏斗形了,接下來我往漏斗裏放米,再把棗填進去,又撒上一層米,,該蓋蓋了,我把蓋子往前一繃,這次挺順利的,可蓋上蓋之後,我發現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沒加好,又多出來了。這時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來的米倒了,然後出出一根馬蓮,一圈一圈的繞上,最後打結了,兩隻手不夠用, 我忙的忘了手還要扶着糉子,兩支手都用在了繫繩上,差點米都撒出來了,幸虧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糉子,最後我在牙的幫助下終於把結繫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嫺熟。

我學會了包糉子,也體驗到了勞動中無窮無盡的快樂!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2

今天我起了個大早,陪媽媽到菜市場採購包糉子的食材,準備到外婆家聚會,順便大家一起包糉子。我們買了五花肉、蝦米、香菇、糯米及糉葉等材料,全家一同開車前往外婆家。

今年的端午前夕雖然吃了各式各樣的糉子,但還是覺得外婆包的糉子最好吃。爲了不讓這種美味失傳,媽媽特地爲了我們親自學習這項手藝,這樣我們在每一年的端午節,都可以吃到有“媽媽味”的糉子,而我也希望能把這項技術學習起來,才能讓美味傳承下去。

首先我們先把糯米泡水,糉葉清洗乾淨。接下來爆香紅蔥頭,放入切好的餡料在鍋裏炒香,再加入鹽、醬油和胡椒粉調味,這樣就完成了餡料的製作。比較特別的是,糉葉是選用綠色的新鮮竹葉,這樣才能夠將糉葉的香味蒸進糯米中,而且非常清爽不油膩!糯米也在鍋裏炒過產生黏性,接着就正式開始包糉子囉!

別小看這小小的三角形,要包得漂亮還真不容易呢!我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媽媽說:“別急!這對你來說太困難了些,長大再慢慢練習也不遲。”我們將包好的糉子蒸來試吃,果然美味可口!不但享受到“自已動手做”的樂趣,也不用擔心食材的安全與衛生,真是一舉兩得!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和媽媽一起親自動手包糉子。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3

聽說明天要舉行包糉子,我們都很高興,蹦蹦跳跳的。當然,我也做好了包糉子的準備。可是我還不會包糉子呀!哎——!有了!在放學的路上我問我的母親糉子是怎樣包的,我的母親就把包糉子的材料和怎樣包糉子的要領大概意思給說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了學校。我打開書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糉葉,糉針、花生米、水、線……上課鈴響了,我的老師走進教室,說:“我們現在開始包糉子,不會的可以和我學。”說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糉葉,左手抓住糉葉的中心,右手抓住糉葉最粗糙的一頭,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筒,我的老師說;“這裏的頂端一定要尖。”後來,我的老師在用手託者糉葉,在裏面放米,餡,在從上往下一蓋,在按順序轉動,大約留下個四釐米的時候,在拿糉針向糉葉前面扎過去,在穿過糉針前面的孔,大約留一半下來,在從下一拉。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你們別看糉子這麼小,可包它的時候,是很麻煩的哦!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4

我的家鄉有在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我家每年都包糉子。媽媽包的糉子是最好吃的。端午節快到了,媽媽又開始包糉子了。

媽媽讓我幫她準備糉葉、糯米和豬肉。媽媽先將三片糉葉疊在手上,攤開,接着放一大勺糯米在糉葉上,稍稍攤開一下,然後放一塊大約足有10釐米長的豬肉在糯米上,然後又放一勺糯米攤開蓋住了豬肉。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包成糉子。媽媽將糉葉一片一片小心翼翼的包成糉子,隨手拿起一條繩子捆起來,別以爲看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卻是十分難。

媽媽將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煮,熱氣沸騰,還有一股糉子香味,這不,我和媽媽的身邊多出了一隻大饞貓——爸爸。

媽媽把煮好的糉子放在桌子上,我和爸爸各拿其起一對筷子。我夾起一個糉子放入嘴中,嗯!極品呀!香噴噴的糯米在我的脣間遊動,再咬一口,豬肉的香味若隱若現,讓我久久回味:糯米的醇香,使我如癡如醉;豬肉的肉香味,使我不能自拔。嚥下肚去,那股香味還在我的脣齒間盪漾。我彷彿置身於糉子國,大街小巷全是糉子,裏面包着糯米和豬肉,香氣瀰漫,我都有點捨不得一下子吞入腹中了

現在糉子的口味越來越多,有臘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節,超市裏、商場裏都擺滿了各種包裝精美、各種口味的糉子。可我最愛的還是媽媽包的糉子。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5

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由來已久的習俗。據說,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投河自盡後,人民們搜索屍體未果,爲讓屈原的屍體不被水中的魚吃掉,就把糯米用葉子包起來,投入河中餵魚。於是,吃糉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今天,我們進行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內容是:爲孤寡老人包糉子。

一下車,走到敬老院裏,我感到孤寡老人一雙雙眼睛都盯在了我們的身上,看得我好不自在。小狗汪汪直叫,是在歡迎我們吧!我往材料堆裏一擠,哈!還真豐富,有肉、葡萄乾、蠶豆等糉子餡料,最重要的是還有好多糉子葉和糯米。我們一個個“爭葉奪米”,不在話下。可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包呀?一個個同學都拿着那一片片糉子葉發呆。

於是,幾個老奶奶就來教我們:先把糉子葉一卷。做成一個小碗,然後把餡料填在小碗裏,填滿之後把小碗捏成三角形,把上面剩餘的部分蓋下來,用繩子紮緊,OK,一個糉子就完成了!

於是同學們都照着這個樣子去做,但還有些人不懂。此時,我看見有的同學去孝敬老奶奶了,一位同學在老奶奶身後輕輕地敲着背,老奶奶高興地笑了。

過了一會,同學們都多多少少做了糉子。我仍然二丈和尚摸不着頭腦,直到後來纔在媽媽的幫助下做了兩個“微型糉子”,看着這兩個小小的糉子,我無奈地笑了笑。

到了該走的時候了,我們都戀戀不捨的把糉子送給老奶奶,然後,一步一步地離開。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6

“未食五月糉,寒衣不敢送”這句民諺告訴我們五月初五以後,天氣漸熱,纔可以放起厚衣服。這句諺語也讓我想起我們這個星期一,作文老師爲了讓我們更加深入瞭解端午節,舉行了社會綜合實踐了——“包糉子活動”。

陳老師跟我們講述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和習俗。比如:端午節的名稱有20多個: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女兒節、浴蘭節等。據說五月初五那天,愛國詩人屈原抱石跳汨羅江自殺,百姓們爲了魚蝦不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煮熟的米飯糰、雞蛋、鴨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現在我們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

還有古時候人們認爲在五月初五毒——蛇、蜈蚣、蠍子、蟾蜍和壁虎等有毒的動物出來咬人。於是家家喝雄黃酒,門口插艾草,菖蒲來驅趕妖魔,毒物等。人們還迷信地認爲那天是“惡日”,生出來的小孩不能養活。否則男孩長大害父親,女孩長大害母親。那天還不能蓋房子,否則家裏人都成禿子等。

陳老師繪聲繪色地講完這些傳說之後,就教我們包糉子。

只見老師把糉葉的圓頭往裏一卷,呈現出一個沙漏的模樣,把糯米放到裏面裝滿後,便用糉葉尖頭部分蓋住,最後用繩子繞緊打一個結,就這樣一個糉子很輕鬆地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糉葉,照老師的樣子,把米裝進去。可不料,糉葉竟被我給捏爛了,我只好把米倒掉,重新再做一個。我又拿起了一片糉葉,與之前相比我小心多了。我把米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正準備扎繩子,糉子竟散了。我不由一股怒氣涌上心頭,乾脆扔下糉葉,坐在椅子上看她們包。這時,我看到我旁邊的女孩也是不停地失敗,但卻沒有像我一樣不包了,她一直還在努力地包着。我開始問自己:“爲什麼你不能像她那樣,堅持不懈?爲什麼非要放棄?爲什麼……”我又拿起糉葉,雖然還是失敗,但我沒有放棄,一次又一次地嘗試着!真是“工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終於包好了一個,我心裏高興的比吃蜜還甜!

後來,陳老師又讓我們記住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她說,這些是我們漢民族的傳統文化之根。

整個下午,我雖然只包了一個糉子,但我深切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中往往包涵了太多太多失敗的.苦澀!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7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民族節日,在那一天,人們會賽龍舟、包糉子等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今天我們全家一起包糉子、吃糉子。

我的母親在端午節之前就把糉葉買回來了。並在頭天晚上,把江米、花生米、棗、等各種東西準備好了,又把買回來的棕葉在鍋裏煮了一會,糉葉的清香漫漫的從鍋裏散發出來,那淡淡的清香跑進了我的鼻子裏,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馬上就要開始包糉子了,我興奮不已。只見我的母親先拿一張糉葉,然後再捲成像喇叭似得桶,再在“喇叭”裏裝上準備好的江米、花生米、棗等各種東西把它緊緊地包成一個三角形,再用一根線綁起來。我很好奇,也想試一下,我的母親同意了,我就學着我的母親的樣子做。可我沒注意到,在我的母親綁“喇叭桶”時沒有透一點點縫,可我透了一個大大的縫,當我已經用線綁好之後,才發現裏面的食物都從那個大縫逃走了我氣憤憤地說:“這是怎麼回事?”我的母親耐心的給我講,我聽取了我的母親的勸告,又做了一次,然後用線綁起來,包的是妖不是妖,是鬼不是鬼。

煮完了,我把鍋蓋一掀開,一股清香味跑了出來,又忽然很驚訝,我發現我包的糉子裏面的食物溢了出來,想一個爆炸三角。我又難過又快樂,因爲我既體會到勞動的快樂,還嚐到了自己包的糉子。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8

端午節的那天早晨,我穿好衣服,洗臉刷牙之後,和媽媽一起到菜市場買回了食材,我們買的食材有糉葉、餡兒、糯米等等。

回到家裏,媽媽就開始教我包糉子。她一邊包糉子,一邊給我講解,一邊反覆示範幾個難做的動作,我看見媽媽先把糉葉對摺成90度,接着把糉葉捲成漏斗形,放上糯米,中間放上餡兒,再把多餘的糉葉圍繞糯米繞幾圈,最後細線把糉子捆好。這樣,一個大大的有棱有角糉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是,我包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在捲成漏斗型時,把葉子卷破了,在系線時,線沒繫緊,包好的糉子又散了等等,每遇到一個困難正準備放棄時,媽媽總是鼓勵我,“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的。”媽媽的鼓勵,讓我有了信心,我繼續包起來,經過多次嘗試,最後一次,我成功了。

我成功了,從中,我也懂得了做一件事,不要輕易放棄,只有堅持不懈,纔會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