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推薦】端午節六年級作文

【推薦】端午節六年級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六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端午節六年級作文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糉子,賽龍舟。

說起吃糉子,自然的有包纔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糉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糉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糉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糉子。“先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糉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麼也不像一個糉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糉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遊動着,大家都認爲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爲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2

要說家鄉的習俗可多了,比如:搓湯圓,做月餅,拜月娘……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的糉子呀!

當我第一次吃糉子時就愛上了糉子,糉子蒸完後打開繩,把葉子打開,一股香氣沁人心脾,世上怎麼有這麼好吃的東西呀!爲此我還特意從書上找到了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在船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丟進河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後來人們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20xx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我和我的家人回到了老家,我就跟媽媽說:“媽媽我想跟跟奶奶學着包糉子,行嗎?”“行啊,怎麼不行?你奶奶早上要包糉子,我們到家時間剛好,這樣你也能多學一項技能。”媽媽笑着說。到了老家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奶奶身邊,開心的說:“奶奶我要學包糉子!”“好,我剛準備材料,一起來看。”奶奶用那慈祥的笑臉對我說。首先準備的材料有:糉葉,肉,栗子,鵪鶉蛋。我們要先把肉,栗子,鵪鶉蛋煮熟,你們知道爲什麼要準備那麼多材料嗎?因爲我要做很多種的糉子,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口味。開始包糉子了,弟弟妹妹聽聞要包糉子,紛紛趕來,嚷嚷着也要包。我們先把糉葉弄好,先放入三分之一洗好的米,我們要把肉用味精,白糖,料酒,鹽來醃製,醃完放幾塊肉,然後再用米包起來,然後用繩把糉子捆起來,這樣一個完美的菱形糉子就完成啦!因爲大家一起包一下子就包完了,雖然弟弟妹妹包的不太好,但是人總要經歷,花費時間才能把一件事做好。糉子一個一個被放到鍋裏蒸,鍋裏的香氣直冒出來,我那口水可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啊!糉子終於出鍋了,我心滿意足地吃着糉子,又因爲糉子是自己做的格外的香。

這是我過的最開心而又有意義的端午節,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我可真希望能天天過端午節,這樣我就能天天吃好吃又可口的糉子了!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起了牀。媽媽端上了一盤茶葉蛋作早餐。“爲什麼呀!”我問道,“今天早上怎麼改吃雞蛋了?”媽媽笑着說:“端午節吃雞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啊!”“是嘛!”我趕緊拿起一個雞蛋剝起來。“我小時候外婆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自己變得網兜裝着,掛在我的胸口呢!”媽媽邊說邊回憶着。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超市貼出了一張張關於端午節促銷活動的大海報。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樓梯,看到外婆家大門上懸掛着幾簇綠色的植物。只見這些植物有着細細的莖杆,葉子長長的。“這是什麼呀?”我問來開門的外婆。“這是艾葉和菖蒲。”外婆回答。“爲什麼要把它放在門口呢?”“這樣可以防止蚊蟲進到家裏,還可以避邪呢!”

一走進房間,廚房裏飄出的糉香令人饞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練的包着糉子,我也想來一試。便開始對外婆說:“讓我包一個糉子吧!”外婆擺擺手不肯,我又說:“我要試試看嘛!”這時外公發話了:“要包可以,不過先得告訴我們,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糉子?”哈哈!正中下懷!我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這是爲了紀念戰國末期的大詩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捨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跳進汨羅江自殺。屈原死後,百姓們哀痛異常,都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發展成划龍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外婆說:“夠了夠了,過來吧!”

外婆教我包糉子了。先把糉葉捲成圓錐狀;把卷好的糉葉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糉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下來,葉尾捏籠,將多餘葉尾上卷,接着用葉絲繫牢,最後,剪掉多餘葉尾。啊!我終於包出了一隻糉子,雖然沒有外婆的那樣好看,可我還是覺得很好。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高興!我既學會了包糉子,又嚐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糉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我更爲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來了,這一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不禁垂涎三尺,吃糉子嘍!

一大早,平時愛睡懶覺的我也早早起來,到客廳一看,爸爸早就把包糉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我洗洗手,擼起袖子與父母包了起來。

我捏起兩片糉葉,把它們貼在一起,大大的葉片溼溼的,捏起來非常舒服,然後把它折成一個類似於漏斗的東西。然後,我抓了一大把米,小心翼翼地倒了進去,那聲音“嘩啦嘩啦”就像下小雨,把那“漏斗”裝得滿滿的,接着,我又放了三個大紅棗,就像三顆紅鑽石點綴在帶着清香的米上。我不禁情緒高漲,還哼起了自己編的歌:“糉子,糉子,非常好吃……”一句沒唱完,媽媽便問我:“就知道吃,你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它從什麼時候起源?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我不禁目瞪口呆,因爲我對端午節一無所知。爸爸急忙來幫忙:“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爲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纔在這天吃糉子,賽龍舟。”接着,爸爸又說了一句:“你一定要記住這些,別再被別人問傻了!”我點點頭,不禁對這糉子刮目相看。

接下來這一步非常關鍵,我用左手輕輕握住那個裝滿米的“漏斗”,生怕把米擠出去。我把多出來的糉葉壓在糉葉的上方,並用手輕輕將兩面的糉葉壓平,用左手手指快速扳住,以防漏餡,做完這一步後,糉餡已經看不到了,只看到翠綠的糉葉,十分養眼。

接下來,我用左手握住多出的糉葉,右手握住糉體,並順時針旋轉糉體,多出來的糉葉便乖乖地貼在了糉體上。現在的糉體已經非常完美了,看不到一丁點的白米,而且糉葉嚴絲合縫,渾然一體。

我拿了一根繩子,讓右手捏緊糉體。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在糉子的頂角和底角之間,爲了不使我的心血付諸東流,我還特意多纏了幾圈。然後,我在糉子的中間纏繞了兩三圈,並在最後打了兩個結。一個棱角分明,漂亮的糉子就大功告成了!

經過兩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糉子出爐了!每一個都精神飽滿。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與節日的喜悅與幸福。

每一箇中國傳統節日都有它獨到而深遠的文化內涵,讓我們享受節日那喜慶,祥和的氛圍吧!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5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是今年端午節。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糉子,它們系白色腰帶,穿綠色襯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裏,好似對我說:“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肚子已經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望那香噴噴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老師似乎猜出了我們心思,笑呵呵地說:“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嚐嚐吧。”“萬歲!”同學們高興地手舞足蹈。田老師慢慢地脫下糉子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糯米糰,糯米上還鑲嵌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臺,拿起一根牙籤,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歡蹦亂跳。回到座位上,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裏,太甜了。最後,舔一舔嘴邊白糖,實在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糉子,今天爲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臺,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糉子。我用可憐眼神盯她(意思是給我嚐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嚐嚐鮮呢)於是,她大口吃下了糉子,直喊好吃。我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田老師手裏剩下最後幾個糉子,田老師笑眯眯地說:“誰還沒吃糉子呀。”大家都舉起手說:“我,我,我。”還沒等老師下令,大家就一窩蜂似涌上講臺,擠得田老師不知如何是好,就連真正沒吃到糉子那名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擠在後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時機終於到了,剛剛把手往裏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別人牙籤刺到了,我急得似熱鍋上螞蟻。只剩下最後一個糉子了,大家擠得更兇了,一個個糉子被我們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師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就在我失望時候,田老師突然轉過身往我嘴裏塞了一團糉子,我又歡又喜,捂嘴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心裏有說不出甜。糉子發完了,有些同學失望地回到座位,有同學則很高興,大概搶了不少糉子吧。

這個開心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6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今年的端午節。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的糉子,它們繫着白色的腰帶,穿着綠色的襯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裏,好像對我說:“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的肚子已經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噴噴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老師似乎猜出了我們的心思,笑呵呵地說:“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嚐嚐吧。”“萬歲!”同學們高興地手舞足蹈。田老師慢慢地脫下糉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糰,糯米上還鑲嵌着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臺,拿起一根牙籤,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歡蹦亂跳。回到座位上,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裏,太甜了。最後,舔一舔嘴邊的白糖,實在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糉子,今天爲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臺,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的糉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給我嚐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嚐嚐鮮呢)於是,她大口吃下了糉子,直喊好吃;我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師手裏剩下的最後幾個糉子,田老師笑眯眯地說:“誰還沒吃糉子呀。”大家都舉起手說:“我,我,我。”還沒等老師下令,大家就一窩蜂似的涌上講臺,擠得田老師不知如何是好,就連真正沒吃到糉子的那名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擠在後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時機終於到了,剛剛把手往裏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別人的牙籤刺到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剩下最後一個糉子了,大家擠得更兇了,一個個糉子被我們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師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時候。田老師突然轉過身往我嘴裏塞了一團糉子,我又歡又喜,捂着嘴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心裏有說不出的甜。糉子發完了,有些同學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學則很高興,大概搶了不少糉子吧。

這個開心的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7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糉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8

初一吃糕;

初二吃糉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糉子了。糉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糉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糉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糉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糉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糉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糉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9

初一吃糕;

初二吃糉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這首不很與諧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與諧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自然要屬端午中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應該就是糉子了。糉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與甜味。我對於肉糉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糉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棗子,家裏自己做總是包大大。糯米濃香夾雜縷縷蛋草葉子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糉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不過賣糉子比家裏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糉裏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糉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依舊是穿過n次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蛋不再是拿來吃,而是拿來砸,或兩兩相碰比誰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底層放一個,接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10

端午節,也是我們很多民族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風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而在我們家鄉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糉子,看賽龍舟。

提到吃糉子那是沒得說,我們這的糉子可是超好吃的喲!吃一口讓你終身難忘。這糉子通常紮成五角塔狀、四角扁狀,這四個角成菱形的。糉子也分大棕小糉。糉子要用糯米來做,多用豬肉、綠豆、墨魚、蝦米等做餡。包糉子還有特有的包糉葉,那葉子好像只有我的家鄉纔有哦!

糉子怎麼做我就不多說了,因爲這是祕密。我來說說糉子是怎麼樣好吃的,怎麼的讓你回味無窮。

葉子的清香滲進糉子裏,打開糉子,香味頓時瀰漫到了整個屋子,還沒吃到嘴裏就已經爲它陶醉了。吃到了嘴裏,就有一種鮮嫩滑膩中香氣撲鼻的感覺。那真是無法形容,讓你不禁的說道:“好吃,好吃,這糉子真好吃!之類的話。

如果你吃了糉子還不過癮,那就讓我帶你去看賽龍舟吧!那是每年端午節都舉辦的。地點是“江奔公園“。去到了那裏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因爲有很多人也喜歡看賽龍舟。有很多小販在那裏擺攤賣冰淇淋、珍珠奶茶之類的冷飲,也有賣包裝食品的。爲的是能夠讓人在等候的時候去買東西吃,也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能賺錢。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划來了,划來了。”,人們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江邊遠處的白點,那白點就慢慢的向我們這裏“移”來。不久,我們都看得清——那是十幾條龍船。上面的人齊心協力的划着。每一條龍船都有一個打鼓的,聽人們說是指揮划船的人的,讓他們跟着拍劃,因爲這樣才能劃得整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分出了勝負,先到達終點的是那條“白龍”。緊跟上“白龍”的是一條“紅龍”,再來的是:“黃龍,這”三條龍“就是賽龍舟的三強了。就這樣端午節就在歡聲笑語中渡過了。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你們家鄉的端午節是不是英語很有趣?那講給我聽聽吧!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11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禦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禦,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認爲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禦,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於,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於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麼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裏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屍體了。以後,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糉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裏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糉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羣裏。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衆是有多少,——數不清;並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着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着鼓點的節奏,揮舞着船漿,喊着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衆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划龍舟,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12

端午,這個日子總是帶着一絲絲纏綿的回憶,那些美好並又留戀着的回憶。

每每想到端午,自是少不了關於糉子的回憶,而那些回憶總是與奶奶有關,又讓我不禁想起那些和奶奶一起包糉子的日子。

恍惚間又看見奶奶拿着乾淨的糉葉,把它弄成一個錐形,然後放上糯米,在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再加上我最愛的棗子,然後把錐形填滿,用細細的線把它裹緊,讓那些糯米不漏出來,最後就等着第二天端午節的時候下鍋了。

我問奶奶爲什麼不在這一天煮糉子,奶奶彷彿知道我心中的祕密,只是笑笑,沒有回答。我卻因爲奶奶不肯煮糉子,又特想吃糉子,心裏直癢癢的。能看卻不能吃,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終於,奶奶似乎是受不了我那種表情,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語重心長地說:“端午的糉子,自然在端午吃纔有意義,今天如果吃掉了就沒有意思,那就只是吃糉子而不是吃端午的糉子了。”

哦。我似懂非懂,反正我只知道只有端午的那天才會有各種各樣的糉子吃,平常是沒有的,就是有也只有很單調的一種而已。那時候,我並不知道爲什麼會有端午,爲什麼端午要吃糉子,爲什麼平常沒有,我只知道端午的時候有糉子。

如今奶奶已經不在了,做糉子的人也換成了我的小姑媽。姑媽包的糉子沒有奶奶包的糉子好看,裏面也沒有我最愛的餡。唉,除了奶奶還有誰記得清楚我的最愛呢?畢竟我小時候是和奶奶呆在一起的。

現在我幾乎記不清有端午這個節日了,偶爾記得也是從別人口中得知的,反正到了端午也不過是吃吃糉子罷了。端午的內容我也不知道有些什麼,只是吃糉子和划龍舟記得還比較清楚。記得划龍舟是因爲爸爸帶我去看過,而糉子只是那些回憶罷了。

又快到端午了。今年的端午,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自己去包個糉子,像當初奶奶教我那樣,即使我並不怎麼會。

學過《端午的鴨蛋》那篇課文,我纔想起有吃鴨蛋的習慣。以前,只有奶奶纔會在端午的時候在桌上擺上鴨蛋,那紅心鴨蛋特別好吃,但我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見過了。

端午,我只剩下這些絲絲縷縷剪不斷、舍不去的回憶了,希望今年的端午會好一些。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13

我還在睡夢中,一陣鼓聲伴着人們“嘿嘿”的喊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一年一度的它終於如約而至。

今天便是端午節了。是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在我的家鄉,人們在這天裏都會划龍舟·包糉子·放孔明燈·帶香包·放煙花等等。

我剛把目光集中到那桌上令人垂涎三尺的糉子陷上,就被破門而入的小夥伴將我拉到樓下去。

更多小夥伴在等我呢!我還一臉茫然,就被小夥伴拉着就跑,他們洋溢着笑臉,嘴裏不停吐露着:“快跑”。在路上,我們還遇見了敲鑼打鼓的遊行部隊在馬路上整齊劃一地走着。他們帶我來到大橋上,當時人海如潮水般涌入,我們被圍的水泄不通,不過我是奮力地挪移到了欄杆邊。橋下有五條龍舟,旁邊還有個大鼓,真是壯觀。

隨着時間的挪移,一聲鼓聲震耳欲聾。龍舟比賽開始了!雖然每個龍舟的外形不同,但前面的龍頭都顯得霸氣威武,氣壯山河。五條龍舟差距不大,而隊員們卻不相上下賣力的划着。隨着比賽越發激烈,人們的喊聲也越來越高,有的人驚天動地的喊着加油,有的人竊竊私語在討論花落誰家……

下午,千門萬戶都在包糉子,站在陽臺上,都能聞到大街小巷的糉子味。我們家的餡料非常豐富,一眼望去,就深深扯着了我的眼球,不禁令我垂涎欲滴且眼花繚亂:有肉餡·紅豆餡·板栗陷·鹹鴨蛋陷,更甚至還有包含上面四種材料爲一體的精華之棕。我的奶奶把一個大葉片疊成一個甜筒狀,就往裏面放醬汁糯米及各種餡料,轉幾圈,像變,魔術似的,打個結,糉子就完成了。

晚上,我手掛着香包,吃着糉子去卓望山廣場散步,糉子中醬汁·餡料·糯米的靈魂搭配在我口中四溢,脣齒留香。

這時,上空傳來一陣響聲,許多五彩斑斕的煙花紛紛綻放開來,猶如一朵朵鮮豔美麗的花朵欣然怒放。煙花過後,天空又升起千萬盞孔明燈,如天上的繁星般璀璨奪目,簡直是美妙絕倫。

端午節在龍舟比賽的高呼聲中、在棕香中、在明燈中完美落下了帷幕……如上,便是我家鄉的端午。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14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五、重午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努力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這透着濃濃糉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糉、火腿糉、赤豆糉……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說起包糉子,我媽媽可是能手,她拿來了糯米、紅棗、糉葉、五彩線,我把糉葉圍成了圓錐的形狀,把糉子餡兒填到了裏面,然後摺疊糉葉,真的包成了三角形的糉子,我拿五彩線把糉子捆結實。大功告成了!我包了一個又一個,包完後,我把糉子拿到鍋上蒸了20分鐘。打開鍋一看,糉子懶洋洋的躺在鍋中呢!我把糉葉剝開黃燦燦的糯米閃閃發光哩!一個大紅棗在中央微笑,如同一個可愛的姑娘似的。我用舌頭舔了舔,甜中帶着香味,真讓我垂涎三尺啊!一口咬下去,軟軟的、潤潤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無窮啊!瞧!鍋裏還等着我品嚐呢!我張大口,塞進了嘴裏,香甜的味道一直在我的嘴裏盪漾。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不光是吃到了香甜的糉子,還因爲我學會了包糉子,我盼望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六年級作文15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爲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溼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溼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着說,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糉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糉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小學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糉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糉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着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