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關於家鄉習俗的

關於家鄉習俗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關於家鄉習俗的
我的家鄉在茂名,我們茂名有一個獨特的節日——年例。顧名思義,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來由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的地方誌就有記載,光緒《茂名縣誌.風俗》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曆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也就是說,在年例那一天要進行遊神,用於驅鬼。
   “遊神”就是把神像擡起來,繞着村子走一圈,據說這樣做可以驅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體健康,五穀豐登。說起遊神,這裏面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說在光緒時期,有一個地方出現罕見的大旱災,當地的縣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便開倉救人。誰知縣官因爲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員上奏將他斬首示衆。在他行刑前的一個晚上,他夢見了一位神仙,神仙對他說:“你是個好人,你不應該死的,當你重新生活後,要把我擡出來繞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穀豐登。”第二天,他果然沒死,他再三回憶着夢,發現夢中神仙與小廟裏的安濟聖王長得一模一樣。於是這個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遊神這樣一個習俗。當然,每個地方擡的神像不一樣,我們茂名所擡的神像是觀音菩薩像。
   年例不僅要遊神,還要在家中擺上十幾圍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雞、鴨、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戶都要趕回家鄉,準備酒席、食物、飲料等東西。年例一定要吃雞、鴨、鵝,這樣可以保佑自家的雞鴨鵝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養越多。
   年例是我們家鄉一個獨特的節日,它擁有獨特的習俗,所以我們一直保留着這個節日。
關於家鄉習俗的作文
   我生在城裏,長在城裏,可是每年都要回幾趟南鄉老家。
   我的老家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南鄉,有許多風俗習慣,比如疊羅漢,大年三十祭拜祖宗等,但我最有趣的是“祝壽”了。
   今年,外公六十歲了。到了大壽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準備熱熱鬧鬧地爲外公祝壽。
   祝壽選在大年三十的頭天,我們大家都來到外公家裏。這可是我們小孩最熱鬧的時候了,叫啊,跑啊鬧翻了天。大人們忙裏忙外,廚房裏飄來丁丁當當的案板聲和蔥花香味兒。
   傍晚時分,我們開桌吃壽酒了。我看見外公這個“老壽星”沒有上酒席,就納悶地叫着“外公呢?外公到哪裏去了呀?”媽媽聽見我喊,就笑着說:“外公不在這裏!在另外一桌!”我更疑惑了:“今天是外公祝壽,他怎麼不到呢?”我的話剛說完,堂前裏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紅着臉,有些害羞了。舅舅說:“這是家鄉的習俗,老壽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如席的。而是請幾個和外公要好的長者作陪,他在另外一個地方喝酒呢?”
   聽了舅舅的話,我們幾個小孩吵着說:“舅舅,你就給我們說說家鄉祝壽的習俗吧!”舅舅笑呵呵地說:“我知道多少說多少,也不是很清楚的!”“好呀!好呀!”我姐妹幾個異口同聲地叫着。舅舅一邊倒酒,一邊說:“祝壽是南鄉的一個風俗,一般以女婿女兒爲主,我們兒子就是作陪的。無論男女,到了三十就可以做壽了,一般四十不做的,一百歲也不做的。意思就是‘四’即‘死’,不吉利的。一百歲呢,太滿了,‘滿招損’呀,也不做的。”舅舅倒好了酒,坐下接着說:“祝壽還要拜壽的。拜壽要先設好壽堂,掛燈結綵,正中掛‘壽’字,兩邊掛壽幛。早上吃茶葉蛋和長壽麪。下午拜壽,老壽星上座受拜。我們下午不是拜了嗎?”“拜了!拜了!”我們嘻嘻哈哈地說着……
   這次給外公祝壽還真學到了不少知識。家鄉的習俗讓我難忘而充滿好奇!
關於家鄉習俗的作文
   在我家鄉,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哪家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比如:娶媳婦,樓房建好了… …)都要辦酒席。一般辦酒席的日子會選在農忙之後,因爲那個時候的人們不會太忙,並且在遠方大打工的人們也都回來了,辦酒席之前,左鄰後舍都會去幫忙,砌竈、搬東西等。
   到了辦酒席那天才叫熱鬧呢!放起了鞭炮,吹起了嗩吶,敲起了鑼鼓,還搭起了帳篷。客人還沒到,就派了幾個孩子迎接去了。纔到了進口處,就有人在那裏端着茶盤給客人拿香菸,而香菸的數目一般會是兩支,因爲人們圖的是好事成雙。進去之後,就見到到處都是桌子,還有許許多多的客人。這個時候會熱鬧的會是廚房,幫忙的人正在裏面忙的不亦樂乎呢,一陣陣的香味就是從那裏面會飄散出來的。等到客人到齊之後,就可以吃到喜慶的、美味的飯菜了。
   “拜堂”有些桌子上坐的全是小孩子,而有些桌子上坐的全是大人。開席之前,每張桌子上都會有一袋“茶食”(裏面裝有瓜子、花生、喜糖和水果),這個時候小孩子就會一個勁兒地猛往自己的兜兒裏塞,而大人們卻斯文地吃着。緊接着就是上菜,最後才上飯。有時候客人多,上席客人吃完,桌子被收拾乾淨後,下席客人又才坐上桌子開始吃。
   吃過之後,還有一件事,就是掛禮(也就是一個人專門在那記錄客人送的禮錢或是禮品),全當是表示對主人的祝賀。
   當然,家鄉的習俗還不止這個,如果有機會,再向大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