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九年級語文第一單元作文教案

九年級語文第一單元作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九年級語文第一單元作文教案

大地物產豐饒,內涵豐富。汲取養分,濡染精神,時時與大地相連;幸福生活,詩意棲居,處處與大地相伴;翩翩聯想,理性思考,常常與大地相關。腳踏一方土,就會感到踏實、充實、紮實;腳踏一方土,常會涌現美麗的故事、感人的經歷、心靈的體悟、深沉的思索……

請以“腳踏大地”爲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指導】

文題“腳踏大地”是由兩個詞構成的一個動賓關係短語,從內容上看,“腳踏”意思即爲“生活、生存”,“大地”說的是“環境、土壤”,那麼“腳踏大地”就是寫我們賴以生活、生存的土壤或環境。具體地說,可以是自己的故土、鄉情;抽象地說,又可以是我們祖國、我們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腳踏大地,能做什麼?行走,思考,感悟,行事。我們可以仔細地閱讀考卷上作文題的提示,根據提示來發散思維

①、大地物產豐饒,內涵豐富。(你要很實在地去想一想,大地怎樣豐饒,有怎樣的內涵?)

②、汲取養份,濡染精神,時時與大地相連。(在精神層面,大地給了我們怎樣的感悟和啓示?)

③、幸福生活,詩意棲居,處處與大地爲伴。(啓示我們,人可以有怎樣的生存生活方式?怎樣詩意地棲居?)

④、翩翩聯想,理性思考,與大地相關。踏實、充實、紮實。(可以聯想到生活的哪些方面需要踏實紮實充實的精神?)

⑤、腳踏一方土,常會有美麗的故事、感人的經歷。(想想,有怎樣腳踏土地引發的故事,這個故事中人是如何在土地上奮鬥成功的?)

把以上幾點提示逐條想一想,想仔細一些,你會發現每一條就可以寫一篇文章,圍繞其中一條來寫,就能寫得中心明確而集中。

要注意的是,如果把以上每條都寫到,文章內容就太雜,中心就不能明確而集中了,這也是寫文章的大忌。

從文體上看,寫成記敘文,要注重續寫腳下的這方土給予你的滋養或者這方土地上發生的美麗故事、感人的經歷;寫成議論文,則要對土地-----無論是故土、祖國土-----寫出自己的心靈感悟和深沉的思索,比如改變故土落後面貌的強烈責任感,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感等等。

【例文點評】

腳踏生我養我的土地,面對我至親至愛的親人,我常常感到愧疚和不安。愧疚的是,我離開土地很久了,已經找不到最初我對那塊土地的知覺。那些曾在我心裏滾滾流動的熱土和親人們摯愛的眼神,一直使我心生敬畏。(開篇巧妙地將“腳踏大地”定位於故土,從而自然地引出對改變故鄉面貌的強烈的責任感。)

當我再回到故鄉的時候,禁不住想起了艾青先生的詩句: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沒有艾青那般深沉的崇敬土地,但覺得這塊土地已在我心裏紮下了根,象一棵棵高大的喬木,一直縱穿我的心臟。可能是離開故土太久的原因,遠沒有和她原來的親近了,回到土地的懷抱時,竟感到突然的陌生起來。(引用艾青的詩句生動地表達了自己對故土深厚情誼。)

土地是鄉人的命根子,也是我的命根子,直到經年之後我才感到,我離不開土地的原因。其實,我們真的是土地的兒子,土地是我們身體裏流動的血液,她屬於我身體的一個部分,甚至是生命。不論何時何地,不論浪跡海角天涯,土地是我們情感的牽繫,總在身後拽着我們,使我頻頻回頭張望和不捨的離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出了我與故土的關係。)

對土地的感情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因爲我見證了那些不曾流逝的歲月,那些歲月裏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是他們,一直在引領我們從家鄉走出家鄉,然後又回到家鄉。曾經那麼貧瘠的土地,在太陽的照耀下,閃着晶瑩瑩的光芒。而現在呢?當我從久違的心緒中走向她的時候,土地的顏色和鄉人的臉色是多麼的相象,那麼坦蕩而無私的將我擁抱着,讓我一次次體味着從土地裏迸發的溫暖和愛。

土地的份量有多重,我無法說出來,但是我感覺象千鈞凝在我身上,使我不能輕易掙脫。我的身上永遠揹負着一座山:希望、純樸和驕傲。這些東西一直在我的脊背里昂然地挺立着,那麼厚重,甚至有時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

其實,我的親人們並不富裕,他們仍是春種秋收,靠天吃飯。只不過,他們從土地裏得到了回報和感恩。在我的記憶裏,我的鄉人和土地一起承受風雨,經歷一切世故。春夏秋冬,酷暑嚴寒,他們圍繞着這個村莊,一直用腳步和心靈丈量這個村莊,祈求上蒼的保佑和祥寧,一直在拼盡力氣縮短窮到富的距離。有的去外地打工,有的換了腦筋,不種糧食而改種藥材,也有個別在外邊混得有出息的人回來義務支援鄉親,還建起了希望小學,辦起了工廠,建起了大棚……鄉村生活又重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故鄉又沸騰了,象街上一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來來去去的人們平添了新村的許多生趣,那些老人和小孩的臉上洋溢着幸福和期待。(貧瘠的故土永遠是遊子的心痛,故土滋養了我們,我們有責任讓她舊貌換新顏。)

在今天,我回到故鄉,見證了當下新農村的新生活。他們中間一部分人畢竟回來了,蓋起了新房,幹起了事業,讓老人和孩子有了依靠,不再漂若浮萍,苦苦等待。儘管不能大富大貴,但土地和家就在自己的手裏,從來沒有現在這麼踏實過。這一過程我們等了很久,終於,我們等來了!(巧妙地昇華主題,寫新農村建設給家鄉帶來的變化。)

我是大地的兒子,一樣要回歸土地,我看着他們今天對命運的選擇,我又何嘗不爲之動容呢!他們也和我一樣吧,也許是別離了太久,才覺得土地對他們有多麼的重要。我們是大地的孩子,土地是我們的母親!土地不僅承載了我們的命運,也承載了我們的親情和根(呼應開頭“腳踏生我養我的土地”。表達了對故土養育之恩的反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