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精品】初三滿分作文集合六篇

【精品】初三滿分作文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三滿分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初三滿分作文集合六篇

初三滿分作文 篇1

那一天,夢碎了,美好的夢走了,留下一大堆的悲傷,面對感情沒有夢想陪伴只有低頭而思。

翻開舊日的日記,我的心比以往多了幾分羞澀。回顧當初的夢,我害怕了,因爲它正在一點點地破解。我無法清楚描繪出夢破解之後的情形,也許到那時沒有心思學習;也許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感情世界;也許會對身邊的事愈加地敏感,使自己無法安於某種狀態。

我們清楚地知道,初(高)三是人生道路的轉折點,在這裏容不得有半點的位移。感情彷彿就是入口處的第一道彎,而且還是特別明顯的一種。一旦進入無法糾正的話,我想人生的軌道便開始彎曲了,所以我們要用理智的眼光去審視這條路。雖然感情在某一特定時刻會給我們青春留下絢麗,但我們也要意識到這種美麗背後藏着的危機。如果當危機來臨我們才清醒的話,一切早已晚了,道路發生了嚴重的偏斜。

該清醒的時候,我們不能被高興或悲傷衝昏了頭,一旦如此,也將出現似其一樣的結果。高興和悲傷會使人失去理智的頭腦,做出錯誤的選擇,不能等到看到結果才後悔當初的選擇。即使不會造成嚴重後果,但人生的道路會更加的崎嶇,甚至難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現在只是犯了點小錯誤,一陣高興過後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蠢笨。後悔當初的選擇,虧自己平時還認爲是用思想支配行爲,可現在相反的事情發生了,爲什麼會在感情的大門徘徊?

清醒的大腦,理智的選擇,真心的語言這纔是我們一介書生該有的。俗話說“不思八九,常思一二”,告訴自己感情是過去式或是將來時,把感情從心中拋開,用思想揚起夢的風帆。面對感情我們告誡自己“等到達成功彼岸的時候再說,現在做了只會讓心船超載的。”

我們不能向生活索要太多,應該追求一種坦然的生活態度。我們要用純淨的思想去解決一切有關於感情的事情,不要對感情存有太多的念想。不需要或不該要的東西就應該毫不留情地丟下,拋棄像青蘋果一樣的感情,讓我們也做回冷血動物。

初三滿分作文 篇2

我睜開惺忪的睡眼,拿起枕邊的手機,隨手打開朋友圈,看見裏面有許多關於朋友清晨去登山採艾蒿的動態。

昨天,媽媽問我要不要一起去登山採艾蒿,我嫌起得早就拒絕了。今天看見同學們都出動了,心中有了一絲後悔。“算了,算了,都七點半了,就這樣吧。”心中安慰自己道。

中午十一點半,媽媽打來電話:“兒子,飯好了。來你姥姥家吃飯吧,快點啊。”

“知道了,知道了,做完這道題我就去。”我當時正玩遊戲,隨隨便便地撒了個謊,“名正言順”地繼續投身到遊戲之中。

“咕……咕……”忘我的投入被一種飢餓感打斷了。“呀,都十二點半了,這遊戲真是……太過癮了!吃飯去嘍!”

風馳電掣過後,氣喘吁吁的我敲響了姥姥家的門。門很快就開了,母親彷彿就在門口守候着似的。“你倒是快點啊,都等你呢。”媽媽一邊給我擦汗,一邊埋怨道。我默不作聲,心中愧疚之感情涌起。

我一進屋,發現滿桌子的菜色味俱全,桌旁的爸爸和姥姥都坐得筆直,我彷彿看見了無數次吞嚥口水的畫面。我乖乖地坐在椅子上,隨手拿起一個糉子,打開,這是我要求的多放葡萄乾的糉子,是姥姥特意爲我包的。心中的愧疚由涓涓細流漸漸匯聚成澎湃的海,衝擊着我的心,把我的心衝擊到支離破碎。

“大外孫,快吃啊,要不都涼了,怎麼不高興啊?”“沒,高興,高興,今天可高興了。”我慌亂地回答。

窗外刮過一陣清風,有白絲帶飄起。最近這一年,我總是在逃避,逃避和父母閒聊,以學習的名義將他們的關愛擋在冰冷的門外。我自己畫地爲牢,爲的卻只是不被嘮叨。多麼自私而殘忍的我呀!

今天是端午節,讓我清楚地看到了那個殘忍的我,揮霍家人關心的我,謊話連篇的我,醜陋自私的我。這一天——端午節,讓我銘記,以後我要把家人的愛珍藏,把每天當成節日來對待。

窗外的落日懸在天邊,餘暉浩浩蕩蕩,綿延千里,斜陽如金,落霞繽紛。此景怡然如斯,豈非應與家人共享乎?

我期待,明年的端午節,我一定陪母親一起去登山採艾蒿。組成屬於我的小幸福。

初三滿分作文 篇3

小時候,不知天有多大,只知道一直在天空下奔跑,無論走了多遠,都能聽到媽媽的呼喚。小時候,不知地有多廣,只知道可以永遠在大地上跳,無論跳得多高,都有父親寬闊的臂膀。小時候,不知人要隱藏自己的感情,只知道大聲說出我們的愛;小時候,不知成人的煩惱,只知道天天快樂的成長。

是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本子,有歪歪斜斜的字體,童年是字體,工工整整用筆來書寫, 童年是筆,寫錯可以用橡皮來擦, 童年是橡皮,擦不掉昔日美好的,戰爭的年代裏,童年是奢望,繁榮的年代裏,童年是不可缺少。

現在的我們也真是苦,雖說生活環境,生活條件比父母當時不知好多少倍,可我們小小年紀就多愁善感,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有來自學習上的壓力,有來自於父母或孩子間有形的、無形的成績攀比的壓力,有來自我們間父母給予孩子各種陪優的壓力,哪個父母甘心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點上呢?

想想當時父母的童年是那麼輕鬆、自在、快樂,從不過問學習的好壞,一起讀書、玩的同學學習都一般般,複試班教學,一個班老師教兩個年級,根本沒有什麼壓力。上、下學可以在路上摘摘野果,采采野花,到農民地裏去摘黃瓜,樹林裏打毛慄,竹林裏拔綿竹筍,山上採野橄欖花做花餅吃,河裏游泳、捉小魚小蝦,還可以在河岸上小樹林摘來大把大把的烏生子、野葡萄邊去上學邊吃,屆時一嘴、一口牙齒、一手、一口袋全黑乎乎的,更奇特的是有種烏生子還是白的。但是我們的童年……

少年不知愁滋味,但現在的少年卻充滿了憂愁,要在乎成績,在家又要幹家務事,有時動不動就說:你們現在的小孩真幸福,不用幹家務事,我們像你們這麼大時候晚上8:00還在田裏種田,還在……

初三滿分作文 篇4

午後的陽光傾灑在我的窗臺上,咖啡冒出的縷縷熱氣在陽光中消失,留下一抹醇香。隨手從書架中抽出一本書,倚在窗前,輕呷一口咖啡,翻看扉頁,讓陽光在油墨香的文字上盡情跳躍,我在這條通往陽光的路上盡情奔跑。

在這條路上,我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每一位學者對我訴說的故事。我同情蘇軾李白的遭遇,但我更佩服他們的豁達浪漫;我惋惜林黛玉的焚稿斷癡情,但我更爲她的堅貞而喝彩;我憤慨英雄好漢的結局,但我更爲他們的肝膽相照感到自豪。陽光讓我的內心因他們的故事而柔軟。

在這條路上,我有足夠的勇氣去跟隨每一位探險者去冒險。我與三毛穿越沙漠;我與湯姆·索亞冒險森林、探索洞穴;我與魯濱遜一起相約在孤島上,不被周圍環境影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與師徒四人一起前往西天取經,享受戰勝自然的快感。陽光驅使我內心的恐懼,讓我有勇氣闖入荒無人煙的地方。

在這條路上,我用足夠清澈的眼眸去發現這世間的真善美。我跟隨朱自清的視線,爲父親艱難攀爬的背影感動;我追隨冰心的腳步,爲樸素偉大的母愛流下兩行熱淚;我與餘秋雨相行,輾於敦煌古道,欣賞隨風起舞、衣訣飄飄的飛天壁畫。陽光拂去我臉頰上未乾的淚珠,給了我乾淨的眸子,讓我相信愛。

枕着陽光,抱着書籍,閉上眼睛,在陽光的陪伴下,在各路學者的幫助下,我順利走過陽光路的小半部分。感謝書籍讓我有這樣精彩的旅程。我會帶着這縷陽光,堅定的一直走完這條路。

初三滿分作文 篇5

不知有多久沒有見到這樣的情景了,青山綠水間,那縷嫋嫋的炊煙悠悠地飄蕩在空中,繼而,被風吹散,留下一陣淡淡的朦朧,緩緩地氤氳開我的記憶……

夏日的鄉村,當房檐上空升起那縷依依的炊煙,他就背起了鋤頭,漸漸地消失在晨光中,記憶中,他總是光着腳,每次我問他爲什麼,他總是摸着我的頭,笑呵呵地說:“光着腳,踏實。”那時我總是笑他的迂腐,有鞋爲什麼不穿呢?太陽越升越高,以統治者的眼光俯視着大地上的一切,奶奶一手挽着我,一手拿着飯籃子,向着那片再熟悉不過的土地走去。他,弓着背,汗水已經將白色的褂子浸透,微微地映襯出瘦削的後背。一滴渾濁的汗水從額間墜落,落到黃土上,我彷彿看見了,黃土上開出了一朵花,雖然小,卻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周圍的景物漸漸朦朧,恍惚間,看見那張熟悉的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那長長的煙囪中吐出一個個小小的菸圈,牽動着我們的飢腸,在一片暮色中,看着那漸行漸近的背影,耳畔傳來堅實的踏步聲,和諧地伴着漸起的風聲。

學校的鐘聲滲入了我的生活,稚嫩的雙肩上背上了書包,他總是默默跟在我的後頭。在學校門口望着他漸行漸遠的背影,在來往的人羣中,那雙光禿禿的腳丫顯得更加刺目。天氣漸漸冷了起來,風透過窗框發出低聲的悲鳴,我不由地攥緊了衣物,卻仍然瑟瑟發抖。這時窗外探出了一張熟悉的臉龐,暗黃的膚色,一條條的皺紋胡亂地分佈在額間,將臉映襯得更加憔悴。我走出了教室,接過他手裏的衣物,無意間瞥見他那雙腳,還是沒有穿鞋,腳透出淡淡的紅光,這時,從後面傳來了同學們的嘲笑聲,似一把把刀刮過我的心臟,我拿起衣物,對着他吼:“爲什麼不穿鞋,再不穿就不用來了。”他的臉漸漸陰沉下去了,轉身離去,在寒風中,他的身影那麼瘦小,似乎不小心就會被風吹走。我覺得更冷了,不知是天冷了還是心冷了······

鐘聲照常在學校的上空飄蕩,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校門,卻看見了那個他,那雙紅腫的腳丫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雙嶄新的布鞋,那再熟悉不過的笑臉,卻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他沒有說什麼,接過我的書包,仍然默默地跟在我身後,夕陽投射下,一高一矮的背影,踏上了回家之路,村莊上空的炊煙牽動着我們的飢腸。從那以後,腳丫不見了,我的心卻空了很多。

他走了,奶奶告訴我,他之所以不穿鞋,是因爲他一穿鞋,腳上就會起水泡。當我看見他那雙長滿傷疤的腳時,我第一次哭了,再也忍不住了。

初三滿分作文 篇6

夜裏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

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心裏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xx多年曆史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現代人眼裏,“清明”與掃墓 祭奠 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爲,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 ,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爲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爲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爲盛行。新中國 成立後,人們也選擇 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 革命 先輩。“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爲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纔回家。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

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 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溼漉的回憶 ,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 的眼睛 。

人生 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 善待自己 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纔不至於面對 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 因爲思念 家鄉 ,便一起到美麗 的鄉村 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裏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着,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欣賞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 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着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 是那麼和諧 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 ,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着,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羣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 ,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着別樣的風景 。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溼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說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們傳遞着一種清冷的氣息。

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第五個節氣。清明節在每年春天的四月四號到六號之間。這一天也是我們祭奠和緬懷逝去的親人 的日子。

這時正是漫長的寒冬過去了,絢麗多彩、生機盎然的春天蹦蹦跳跳地來到我們身邊。一會兒春風和煦地吹拂着我們的臉;一會兒春雨 淅淅瀝瀝地飄灑下來,使大自然格外的清明。

奶奶 說:“清明節是最富有詩意的節日。”我們翻閱了《少兒讀古詩》這本書,找到了唐代詩人韋莊的“滿街楊柳綠似煙,化做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裏,女郎繚亂送鞦韆。”的詩還有宋代詩人吳惟信的“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的詩,還有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那首膾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些詩都描繪了清明這個節日帶給人們是一般的精神享受,特別是杜牧把清明與“雨”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是這種詩意達到了極致。

我喜歡過清明節是另有原因的:我終於有機會 到郊外擁抱春天。第一個機會是學校組織我們去春遊 ,那時,師生將乘坐大巴車一路上欣賞這春天的美景來到風景如花的山上、草地上或湖邊柳樹下,盡情享受着春天的快樂 。第二個機會是和我們吳家的所有成員結伴掃墓,那時,我們會帶着鮮花、水果和糕點,祭奠吳家的祖先,我們排着隊在墓碑前鞠躬行禮,奶奶鞠躬的時候,喃喃地說:“爸爸媽媽,我們來看望你了”然後,我和表哥表妹們在山上追趕瘋跑,釋放我們的青春 活力,我們各自帶着自己喜愛的玩具,如跳繩、空竹、風箏等在山下的空地上各展現自己的“絕活”。直到聽見“我們走了!”一聲喊,我們就依依不捨的走向各自的車子,互相揮揮手,奔向同一個目的地——安樂園 餐廳。

在回程的車上我沉浸在不捨離去的心情中,奶奶卻和我耳語:“次活動可以叫掃墓,也可以叫踏青。我們把掃墓和踏青結合在一起了。

途中,我在想着明年的掃墓和踏青。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是我小學 生活中不可忘懷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