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留點寧靜給自己

留點寧靜給自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留點寧靜給自己
初生的嬰兒如一張白紙,乾淨,純潔。歲月在這張紙上留下點點印記,她教會我們蹣跚行走,教會我們咿呀學語,教會我們愈挫愈勇,教會我們堅持不懈。她將我們身上的棱角打磨得圓滑,使我們變得八面玲瓏,處變不驚;但她也讓“金錢”、“權利”、“地位”充斥着我們的內心,並一點點侵蝕了人性與良知。人際交往,功利化,真情缺失;社會生活,向錢看,唯利是從。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掩埋掉了那個最初的自我。望着窗外的車水馬龍,望着城市的燈火輝煌,你是否忘了,留點寧靜給自己?
在這個世界,人們的目光不被窗外眼花繚亂的景色吸引實屬不易。作家蘇童一直潛心創作,心無旁騖。成名以後,上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而蘇童自己卻十分平靜,他說:“門外的繁華不是我的繁華,我是過室內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靜,現在更安靜。”他無心於城市間的功名利祿,反倒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安祥,因爲“生活”不是爲了“生”而“活”。金錢、名利不過是軀體的外衣,華而不實,可有可無;寧靜的內心才能讓你感受到一股股人性的暖流,樸實自然。
陶淵明也是一個追求寧靜的人,他雖身居鬧市,卻依然心如止水,因爲心靜,人自靜。正是因爲這種內心的寧靜,他才讓我們感受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體驗到“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浪漫,見識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脫俗境界。他教會我們怎樣在繁雜的塵世中讓心中積鬱的塊壘消散,怎樣在喧囂的的市聲中讓浮躁的心靈寧靜。俗話說“小隱於山,大隱於市”,陶淵明則可謂是一個真正的“隱者”。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諸葛亮給我們的警誡;“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是陳繼儒對我們的教誨。靜思古訓,面對現實,我們應該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學會寧靜,這是當然,但寧靜並不是心如死水,置身事外,而是一種冷靜平和的生活態度,保持一顆純真的本心。面對滾滾紅塵,雜務纏身,與其緊張煩惱,不如停下奔走的腳步,享受片刻的寧靜。
寧靜能沉澱社會的浮華,過濾塵世的庸俗。我們不要做鮮豔嬌弱的花朵,隨風飄搖,而要做粗壯堅實的根莖,深深紮根泥土,腳踏實地,任憑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在社會中找準自我,不要讓自己隨着世態炎涼地改變,丟掉心中的煩惱,拋開城市的喧囂,捨棄凡俗的虛榮,感受人性的本真,保持內心的平靜,留點寧靜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