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實用】初三語文作文錦集8篇

【實用】初三語文作文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初三語文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初三語文作文錦集8篇

初三語文作文 篇1

文字之所以比煙花更璀璨,是因爲,我可以看着它在光滑的紙頁間靜靜旋舞,演繹出永恆,淺吟低唱歲月的旋律。

那時,我是班上最不受歡迎的“怪物”。在炫爛的陽光下,烏雲爲我留下了一個孤單的角落。慶幸的是,我沒有把自己背棄,我並不是形單影隻,還有書,成爲我最忠實的朋友。他忍受了我古怪,孤僻的性格,他接納了我醜小鴨似的臉蛋。

書,一個好溫暖,好親切的稱呼,如雨後的太陽閃爍着溼潤的光澤,永遠令我愛不釋手。

在寂寞裏,他告訴我“成大事業者必須忍受孤單”;失敗後,他鼓勵我:“就算有一千零一次失敗,也要做一千零一次努力”;衆人的嘲諷,白眼中,他叮嚀我“冷靜是給羞辱你的人最好的表情”……

於是晶瑩剔透的文字在一個個夜晚、白天,以金子般細碎閃亮的光芒串連起一個空靈無暇的世界。我以新的最清澈明亮的目光剖析這個天

地。我學會了穩重,篤實,開朗而沉靜,活潑而嚴謹。

在人生的冬天,書有一個個靈動的文字融化了南極的冰雪。

當我站在全國作文大賽的頒獎臺上,我平靜地接過特等獎的證書;當我面對閃爍的鏡頭時,我平靜地舉着話筒採訪著名主持人董浩、鞠萍;當我抱着琴,在全國五十週年紀念的禮堂裏平靜地致謝……我已經學會平靜地收穫,學習。是燈下讀書的日子點燃了我一個個夢想。

讀書,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成了生命的主心骨,它是生命最簡樸的表達形式。

生命中,許多味道會隨着歲月的風沖淡,但一縷溫柔的書香久久在袖中縈繞,不用嗅,就沁人心脾。

初三語文作文 篇2

雨的功過,不可斷言,只能嘮叨一些細細道來

詩人眼中的雨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卻是變化無窮的,它可以沖毀橋樑,淹沒、破壞莊稼,給人類帶來災難。下面,請站在科學的角度講述雨的別樣情形。

1.講述雨水氾濫成災的實例。

古時的大禹治水,孟加拉國特大水災

2.羅列與雨有關的奇特現象:梅雨、錢雨、泥雨、酸雨等等。說說它們形成的原因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災害。

(1)梅雨:

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國長江中、下游兩岸(或稱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這一狹長區域內往往有一段連續陰雨時段,出現頻繁的降水過程,常有大到暴雨。這時,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時期,故稱“梅雨”。古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生動地描繪了當地梅雨季節的自然景象。因爲梅雨季節裏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因此也有稱之爲“黴雨”的。

(2)錢雨:

①現象:

說到錢雨。人民日報登載的材料中,敘述“一九四年的一天,蘇聯高爾基州突然下了一陣帶有大量古老銅錢的雨,人們把這種雨叫做銅錢雨”。而在我們中國,這樣的例子就很不少。據南北朝時代的任昉在《述異記》一書中載:“周時,咸陽雨錢,終日而絕。”“王莽時,未央宮中雨五銖錢。”

“漢世,穎川民家雨金銖錢。”又據《宋史》《五行志》載:“紹興二年七月,天下雨錢,或從石甃中流出。”明代的《稗史彙編》也有這樣的記載:“成化丁酉六月九日,京師大雨,雨中往往得錢。”可見錢雨並非奇事。

而且,我們還知道有金雨。《竹書紀年》載:“夏禹八年夏六月,雨金於夏邑。”後來任昉也寫道:“先儒說:夏禹時,天雨金三日。古詩云:安得天雨金,使賤同如土。是也。”他在《述異記》中又寫道:“周成王時,咸陽雨金。今咸陽有雨金原。”“漢惠帝二年,宮中雨黃金、黑錫。”“漢世,翁仲儒家貧力作,居渭川,一旦天雨金十斛於其家。”象這樣的金雨不知道外國是否也有。

還有五穀雨。任昉說:“吳桓王時,金陵雨五穀於貧民家、富者則不雨矣。”照他這麼說,好象老天爺居然也會區別貧富似的。這當然是一種附會。宋代劉敬叔的《異苑》

又載:“涼州張駿,字公彥,九年天雨五穀於武威、燉煌,植之悉生。”在五穀之中,有降稻米的。如晉代崔豹的《古今注》載:“惠帝三年,桂宮、陽翟俱雨稻米。”也有降黍的。崔豹又寫道:“宣帝元康四年,長安雨黑黍。”《宋史》《五行志》也說:“元佑三的六月,臨江縣塗井鎮,雨白黍;七月又雨黑黍。”同樣,《元史》《五行志》載:“至元十一年十月,衢州東北雨米如黍;邵武雨黑黍,如蘆穄;信州雨黑黍,郡邑多有,民皆取而食之。”又有雨粟的。崔豹說:“武帝建元四年,天雨粟。”“宣帝地節三年,長安雨黑粟。”當然也有雨麥的。晉代張華的.《博物志》載:“漢武帝時,光陽縣雨麥。”在各地縣誌中還有許多同樣的記載,我沒有一一去查閱,這裏就不列舉了。

如果只看上面所舉的幾部書,我們還不能完全發現其他各種下雨的趣聞。其實二十

五史和筆記小說中的材料,多至不可勝數。隨便再打開《漢書》《五行志》,其中就寫道:“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雨草,而葉相膠結,大如彈丸。”這大概可以叫做草雨吧。

此外,崔豹還說過:“漢帝永和中,長安雨綿,皆白。”又說:“宣帝元康四年,南陽

雨豆。”《宋史》《五行志》也載:“元豐二年六月,忠州雨豆;七月甲午,南賓縣雨豆。”這些綿雨、豆雨等等例子可以說明,下雨的時候,能夠隨雨下降的東西還有不少,決不止於我們所說的這一些。

②原因

那末,我們應該怎樣解釋這類現象呢?這些是神怪現象嗎?顯然不是。這些現象實際上都是由旋風所引起的。旋風又叫做迴風,古人早已知道它的厲害了。

明代《管窺輯要》一書,引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的話說:“迴風卒起,而圜轉扶搖,有如羊角,向上輪轉,有自上而下者,或磨地而起者,總謂之迴風。”當迴風颳起的時候,飛沙走石,平地而起,直衝到高空中去。因此,地面的東西往往會被刮到天上,刮到很遠的地方,然後又落到地面上來。這樣就形成了所謂錢雨、金雨等等奇怪的現象。

實際上這些現象的產生,道理卻很簡單。

我們走到郊外曠野去,常常看見一陣旋風捲起沙土,變成一條黃色的飛龍。據說,人要是處於這個龍捲風的中心,就非常危險。甚至天上的飛鳥,如果碰上這股龍捲風也逃不了。所以,《宋史》《五行志》說:“慶元二年十二月,吳縣金鵝鄉銅錢百萬自飛。”這當然是被旋風颳跑了的。《續文獻通考》載:明代“洪武八年,庫錢飛。時南臺民家屋上有錢,豎立瓦上,各貫以竹,或得一二十文,皆庫錢也”。明代蔣一葵的《長安客話》也寫道,“涿州舊有塔在桑乾河中,名鎮河塔。嘉靖元年,塔崩,內有古錢,皆飛空如蜨。”把這些記載同前面所舉的例子連起來看,問題的真相就表現得非常清楚了。

從下雨的趣聞中,我們不難知道,有許多離奇古怪的現象,只要仔細研究,其中都有一些道理。因此,我們對於古人遺留下來的各種記錄材料,甚至包括許多神怪記錄在內,也不要隨便一概抹殺,而要從中尋找有用的東西。

初三語文作文 篇3

筆者素來不認同某些小打小鬧的所謂“文學”,往往是用時下流行的題材,穿插幾句摘抄過來看似有意義有深意的言論,裝模作樣胡謅一通,再落下一個“高貴冷豔”的結尾,便以“文人”自居,殊不知,這語文是惹不得的。古往今來,杜甫的憂國憂民,以天下爲己任的詩句,魯迅言辭犀利,用詞精準的雜文,又有哪一個是胡編亂造呢?善於用語文的人,筆便是最有利的武器。然而那些搜盡肚腸也寫不出個所以然的人,筆桿子握在手裏也像是左撇子拿右手持筷子吃麪一般,不僅姿勢彆扭,怎還打腫臉充胖子自命一句“文人”呢?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國家,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各個朝代的輪換替代,帶來的是各種各樣的文化。唐朝有唐詩,宋代有宋詞,元政有元曲,漢時有漢賦。誕生於這個時代的我們是幸福的,信息高速的現在,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從網絡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可以將上下五千年的語文一覽眼底。

語文,乃國家之根基。她從我們的腳下破土而出,從我們的窗邊擡頭來看,她是老人,她是青年,她是少女,她是嬰兒。好的廣告詞是語文的功勞。廣爲流傳的故事同樣有語文在其中穿針引線,我們尚在襁褓時就開始呀呀學語,學的也是語文。莫說文理分科,理科生就可以棄語文於不顧嗎?!你生活在這個國家,與他人來往,誰不更加讚賞談吐優雅之人?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創造出來的漢字成千上萬,窮盡一生也不可能全部知曉,組合而成的句子更是千千萬,如何說得語文是不經學習就能隨意應用的?如此輕視語文者,便是還未擡頭來好好看這個世界的人,雖不是白丁,卻也算不上鴻儒了。

筆者尚且年輕,不知文學創作之艱難,也不精詩詞之才,但語文之意,還是略通一二。語文常伴我們左右,它不是文字也不是語文,但語文中有文字,也有語言。現今仍有學者願意窮盡一生去研究她,說明語文魅力不遜其他,也願國人不要看輕語文,當語文從我們身邊輕輕走過時細細領略,方知文化之深,世界之大。

小生不才,落字八百,其意淺薄,望閱文者還勿見怪。至此,深深感謝。

初三語文作文 篇4

桃花夢裏,一曲終了,那來自於心靈深處的嘆息,是陶潛自己的心靈叩問,他的靈魂中伴生着另一個自己,是他一生的夢想,人格精神的縮影,最後呈現出一個桃花嬉落的島,一個世界,這是陶潛與自己的對話,只想爲自己而做的——雕欄空閣。

窗外的夜色濃濃的,靜靜的,是個可以好好思考的時間,再明白一點,可以好好和自己,心中的那位,來一次對話。

多看看窗外,可以與世界多幾份親密接觸,但也要看看身旁的鏡子。

有沒有那麼一刻?因巧合下記憶中掉下一張畫,上面的臉真的好熟悉,但就想不起來他的名字,也許這個人在過去的時光中並不重要,但偏偏自己就是拼命地要從記憶中摸索,

迫切地回想,想到自己坐不住,來回徘徊在房間中,口中不斷嘗試着每一個似是而非的名字。或是倔強,或是執着,就是放不下,總感覺想不起來的話,哪一塊自己心中找不到的地方就缺失了一塊,哪怕是一粒不見了的沙。

忘記,是一隻噬心的怪獸,她走得無聲無息,卻留下痛徹心扉。

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夢?自己身處在一座很大很高的城市中,沿着路不知道去往哪裏,就那麼走着,看着紅黃光芒融在一起,面對着溫暖迷人的夕陽,很安心的感覺。

醒來後,發現自己仍然記得那個夢,還是說,那是真實的深處的記憶,那個走過的地方又在哪裏,三番五次地做同樣的夢,那種安穩如家的感覺又從何處而來?

和自己的對話,是對自己的一份交待,是對以後生活道路的指明燈。

自己,這麼多個日日夜夜努力的來源,是夢吧?是爲了什麼而夢呢?夢在我心中的一座殿堂中,可以模糊地感受到,但不清晰。沒關係,多離它近一點,不就越真切一些嗎?況且還有愛在推動我們前行,朋友的、老師的、父母的愛是我們奮鬥的動力與永不放棄的希望,是我們高飛的翅膀。

面對着鏡子時,鏡子中是另一個自己,心中的自己,又不只是自己,還存在着很多人的縮影,每當想起一個人的名字時便是一份慰籍;還有看到過的很多個地方,還有曾經眼中的城市,迎着夕陽歸家,而肩膀上是父母堅定溫暖的力量。

在我們摸索着去往夢裝載的殿堂路上,要不時擡起頭看看自己周圍的寄託着愛的笑容與地方,那是心中的自己累了,乏了的時候,心靈去流浪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那便是回憶。

多與自己對話,與自己說嗨。

初三語文作文 篇5

其實,從小到大我已流過無數次淚,記不清是摔了一跤還是因爲爸媽不給零食吃了。但我卻真真切切記得那一次流淚。

到了初中,學校要開運動會,我竟出人意料地報了名。我選了一項相對於自己而言比較拿手的項目——跳遠。

於是,我便忙乎起來了,不分白天夜晚地在沙池邊試跳,可是老天似乎不大關照我,結果總是差強人意。但我從來都不在乎,還一直天真地認爲我這樣努力,好歹也能撈個名次。所以,在練習中也不惜把腳扭傷。於是,日子一天天地在汗水的浸泡下,發黃了,溜走了。

比賽的那天早晨,我滿懷信心地走上戰場,面對一個個比我高半個腦袋的對手也是嗤之以鼻。當見識到了他們的真功夫後,我開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但是無論當時情況是多麼嚴峻,我還是有一絲曙光。

當我進入總決賽後,情況更是惡劣。雙腳不再當我是主人,開始不聽使喚。奢望到的距離總是與現實的腳印遙遙不可及,差點兒把它們害得得相思病。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在衆目睽睽之下,我傷痕累累地回到看臺上。只見那些獲獎者春風滿面,我深知“飛到枝頭成鳳凰”的夢早已破滅。見大家的表情平淡,也只好抑制自己的感情。

回到家後,終於發泄出來了。我的努力,我的汗水成了歷史,再也沒有什麼價值了。又回想起賽場上的窘樣,宣佈成績後的失落,淚水一瀉千里。

但哭着哭着,我便停止了。因爲,我好像從來沒有聽誰說過100%的努力就能得到100%的收穫,是我自己太單純,把努力看作是劑神丹妙藥,百試百靈。卻毫不顧及其它原因,讓“努力”二字揹負着太大的壓力,自然失落時會更加傷心。我終於懂了,其實,你的努力的多少並不能判定你一定可以獲得多少回報。有時它是需要你的積攢與耐心,我也相信在黑暗中無論多久,還是能待到黎明的曙光!而且更要學會“只顧耕耘,不問收穫。”

我想,這次我是真正的哭了,哭得有價值,並在哭泣中獲得了真理。

這是我第一次用淚水換來的真知。

初三語文作文 篇6

語文,有淑女的溫婉之美,也有老婦人隱重之美,有山河的壯麗之美,也有花草的清淡之美。語文,跨過歷史的長河向我走來,她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令我震撼。

那一個個方正有力的文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結晶。從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足以見證了語文雄厚的底蘊與靈動的風韻。"水",運用了象形,使人感到流動與柔和;"衆",會意字的代表,形象地體現了團結的力量。漢字書法的一筆一畫,一延一頓,無論從藝術還是形態來看,或剛勁有力,或柔情似水,無不體現了語文中文字之美。

而詩詞,更是把文字的魅力聚集起來,詩人隨心抒發,於是,一句句詩詞,更有了心,有了魂。

無論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思念,還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人生志向;無論是"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的無奈與哀愁,還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淒涼,都體現了古代詩詞的優美與詩人的心境。"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現代詩人海子對人生追求的一種領悟,"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又包含着徐志摩多少離別的愁緒?

詩詞,把情融其中,把一個個孤單的文字,結合成一篇篇如樂譜般靈動、悠揚的樂章,能夠震撼人心,指引思想,能讓人與詩人一同感受到山河壯麗,悲歡離合,讓讀者與詩人一起苦笑,與詩人產生共鳴。靈魂與靈魂碰撞,陶醉其中,怎不能體現語文的魅力?

倘若你翻開一本書,細細地朗讀上面的段落,你就會發現,原本每一個字的音,竟如此動聽。在年幼時聽親人講故事,你肯定會同我一般,驚歎於每個發音的獨特,就算你並不懂她的意思,你也會陶醉其中,享受那美妙的音韻。

語文之美,令我驚歎,令我沉醉。語文,一位在我身前經過、卻永遠地在我心田上打坐的僧人。

初三語文作文 篇7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的人生感悟。人一生存在的意義在於學習,人生就是由各種各樣的課程組成的,其中,語文課的影響尤爲深刻,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文化,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怎麼做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我國古人對待客人的態度,儘管沒有了古時繁雜的禮節,但這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有客人來到,互相問候一番後請他進屋。給客人備好乾淨的拖鞋,請他入座。沏好茶,用雙手遞茶杯給對方,如果是長輩還要向他問好以示尊重。與對方交談時眼睛直視對方,不可東張西望。客人想去哪裏,主人親自帶路,沒有絲毫怠慢。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待客之道,但都是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正如曹雪芹所說:“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接人待物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堂教育我們禮儀的語文課。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這樣感慨過。看着窗外日益拔高的柳樹,樹上有些日益枯黃的枝條;檐上的雛鳥逐漸長大,有的鳥羽翼卻逐漸暗淡。時間就是無情地流逝着,我們在這長河中逐漸長大,有小小孩童長成翩翩少年。“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大自然的景色總是交替,就這樣一年又一年這何嘗不是一堂語文課?從這交替中看到時間匆匆,警惕我們“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是教育我們自然哲理的語文課。

生活也是一堂語文課,每一天都意味深長。要從中有所得,有所悟,就要懷着求知的心態。正如胡適所說:“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

初三語文作文 篇8

把生活看成是一整個世界,這兒應有花香和鳥語,這兒應有藍天和綠地。這是世界中飛翔着我的天使,她們在那片碧藍色的天幕裏,自由的揮舞着翅膀。我們會飛的更高更遠。我們彼此一路同行。我在腦海中搜尋着天使們的模樣。慶幸我沒有遺漏的找到了她們,且記住了她們全部的笑臉。那本書上寫道,友誼是一個人生命中最無價的財富,是它激起了人們心底對愛的渴望、對愛的追求,它的名字叫“友誼”,它可以點亮一世界的光芒。

我想是的。翻開相冊,整理一張張的回憶,回憶中有我們燦爛的笑靨,胖乎乎的臉頰——那年我們才3歲,我們還什麼都不懂,不懂爲人處世的道理,不懂太陽爲什麼東昇西落,但我們知道好朋友之間要懂得互相幫助和分享,我們把一塊小小的糖果也分成兩份,我們喝水也要你一口我一口,我們喜歡坐在幼兒園的大樹下乘涼,講好玩有趣的故事,我們之間沒有祕密。

之後我們30幾個人的學前班被升入小學的呼喚打攪,入學的當天許多事情大多是記不清了,唯獨記得校門口貼的那一張紅榜上,我的新班級裏,還有我的好朋友的名字。你們不會知道的,那一刻那顆還不成熟的心裏充滿了幸福感,你們是因爲知道我害怕寂寞害怕接受全新的事物,來陪伴我的吧?我們在一起度過了6年的時間,在此中我們經歷了生命中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坐在塑膠操場上仰望藍天,第一次剪了新發型,第一次演講……我們彼此之間還是那麼默契的相互鼓勵着,現在想想看,那是我生命中到現在爲止最快樂的時光了。

再把時間向前推,又一次的分別。上一次儘管難過,但因爲歲數小所以大多不記得,但這一次的6年感情,是真的捨不得。我們一樣堅強,一樣憧憬着希望,我們把淚水流在獨自的環境中,把笑臉放在最後的時間裏。我多想再回那間教室,坐在和你們離的不遠的位置;我多想再回到你們身邊,上課時也無意識的對望。我們被分到了同一所中學,卻終不在同一個屋子裏。我們之間見到的時間不長了,想說的話卻還是一樣多;我們之間分別的太久了,“想念”的感覺真的太難熬。我想念天使們在生命中的痕跡,在很長一段時間裏。

我認識的她們,性格不同,卻一樣的倔強。她們不服輸,她們不到脆弱點時絕不哭。我的朋友,在我需要安慰的時候給予溫暖,在我疲憊的時候可以安心躺在她的肩膀上,在我們之間見面少的情況下依舊能擠出時間聽我絮絮叨叨,我真心的朋友,足見我們是真愛。我曾經在心底暗暗問過自己,到了初中一別,我們又要分開,或許這一次是身在不同的高中,不同的班級,經歷不同的人和事,我們會忘記彼此嗎?我回想着腦海裏她們的真誠笑臉,我的答案是堅定的。

我從沒有像這一刻一樣劇烈的想着你們,從沒有像這一刻那般想回到從前。回到我們還世事不懂的年齡,回到我們只知道嬉笑玩鬧的時間,如若可以,請讓我輕聲告訴你——我的生活,因爲你們的存在,而變得如此生動多彩。這,就是友誼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