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高一端午節作文5篇

高一端午節作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端午節作文5篇

高一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前夕,我的媽媽在朋友圈裏,看到許多關於屈原的故事,然後,她風趣地向我提問:“你最喜歡哪位詩人?”我把眼珠一轉說:“屈原!”“爲什麼呢?”“因爲要過端午節了!”媽媽搖頭,一邊說一邊咯咯笑:“因爲那麼多詩人掛了,除了詩歌,沒給我們留下什麼,只有屈原給我們多留了一天假!哈哈……”

這個說法雖然是搞笑,但也證實了一個民間傳說,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跳江纔有了端午節。說到這兒,就得科普一下端午節的來歷了。當年的楚懷王昏庸無能聽信讒言,將楚國大夫屈原流放,屈原無法實現振興祖國的抱負理想,眼看着楚國被秦國蠶食,悲憤交加之下跳入了汨羅江。百姓們怕魚把他給吃了,就做了飯糰用棕櫚葉包着,丟入江中餵魚。久而久之,這成了人們的一種習俗,他們把這種飯糰叫做“糉子”。爲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包糉子吃,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

說到糉子這種食物,我可喜歡吃了!每年的端午我都要吃許多美味的糉子。就說今年的端午假期,雖然前兩天都出門在外,不斷比賽,但也沒少吃糉子。就在比賽時就吃了好幾個,那滋味,別提有多好了!糉子口味有很多種,光我知道的就不下十種,鮮肉糉、花生糉、五穀糉、瓜仁糉、醬香糉……應有盡有,還有奶奶做的大雜燴糉呢!它們一個個像調皮的小精靈,要往我的肚子裏飛。見到美味的糉子,我就沒有抵抗力了,每次都是狼吞虎嚥好幾個,直到把肚皮撐破了才肯停下來。

此外,端午節還有划龍舟比賽、插艾葉、蒸大蒜、喝雄黃酒等等民間習俗,不管什麼,反正我就是喜歡端午節!

高一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過節。

來到姥姥家門口,我看到門上已經插上了艾蒿,聽姥姥說艾蒿在端午節天亮前插在門窗上可以驅蚊殺菌。姥姥已經將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了五六個小時,姥姥又把洗乾淨的糉葉放進鍋裏煮十幾分鍾,這樣可以除去葉子的青氣,增加葉子的柔韌度,在包糉子的時候纔不會破。一切準備完畢,開始包糉子了。姥姥把兩片糉葉稍作重疊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撈出適量的糯米均勻的攤在糉葉中央,再放上蜜棗和花生,兩食指向中間護攏糯米,卷至半圓柱型,兩邊葉子向中間摺疊再卷,用線纏緊,一個圓嘟嘟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學着姥姥的樣子包了起來,包糉子真是看着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包的糉子不是這漏米就是那兒破洞,好不容易纔包出完美漂亮的糉子。等到所有的糉子包好後放進高壓鍋中,煮上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吃了。

吃着香甜的.糉子,姥爺給我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戰國時代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爲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滿懷忠君愛民熱情的屈原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爲了防止魚蝦啄食他的屍體,駕着龍舟把糉子扔下江趕走魚蝦。從此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等習俗。

這個端午節我吃着親手包的糉子,聽姥爺講端午節的來歷,收穫真多啊!

高一端午節作文3

那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中山旅遊,剛到中山便看到許許多多的玩具,過了一會兒,就聽見那裏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我們一看,哦!原來是中山特色的民俗活動——“賽龍舟”。

我看還挺有趣的,就報名參加了。他們說:“賽龍舟開始,你們先去那邊練習練習。我開始還以爲挺容易的,沒想到那麼難。要掌握好方向、幾人又要配合好,不能出錯,坐在龍舟上,我一個人還搖不動呢!

和爸爸一起才搖動起來。爸爸對掌握龍舟的方向非常熟練。於是,我就對爸爸說:“方向就靠爸爸您把握啦!我就負責叫口號,”我說:”我叫“一二一”的時候就全速前進,我叫“三二三”的時候就要倒退哦!練習的時候覺得很熟了。馬上工作人員叫“賽龍舟”開始比賽,請選手集合。

到真正比賽的時候才知道“賽龍舟”可不是當場能練會的,在比賽場上非常緊張,一緊張就會出錯,我有時候還叫錯口號,爸爸掌握的方向現在也準了,經常從中間跑到旁邊撞牆,就這樣其於的選手已經超過我們了,在比賽場上,我們漸漸熟悉了這種氣氛,現在都已經很少出錯了,爸爸自信的叫着:“左邊,左邊、右邊,右邊。”而我越叫越起勁:“一二一,一二一!”全速前進。眼間超過了許多對手,直衝終點,我們臉上露出笑容,我想,我們高興得太早了,有三名選手追上來了,嗖……的有一位超過了我們,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力氣了,嗖……的又有第二位超過了我們,我們使出全身力氣,最後終於到達目的了。

雖然是第四名,但是我們已經很知足了,要知道一個新手能玩這麼好的成績來已經是不容易了,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回到了家。

高一端午節作文4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糉子,也是爲了紀念屈原,因爲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爲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爲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糉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吃糉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正文: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着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爲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爲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糉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吃糉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糉子,也是爲了紀念屈原,因爲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高一端午節作文5

除了春節,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爲什麼呢?請大家把耳朵湊過來,我悄悄告訴你——端午節吃的糉子是我的最愛。

媽媽早在幾天前就買好了包糉子的材料,準備好了五色線。今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包糉子,我也想學一學。媽媽說:“好哇,只怕你學不會。”

說幹就幹,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兩片糉葉,捲成一個漏斗狀的小筒,從水中撈起一些糯米放進去,再按上一顆蜜棗,用剩下的一截葉子包住,再繫上一根細細的尼龍塑料繩。咦,我包的糉子怎麼和媽媽包的不太像呀,媽媽的棱角分明,我的不如她包得那麼好,每個角還有些圓乎乎的。看着我手中這個“怪東西”,媽媽“撲哧”一聲笑了,還斷斷續續地說:“你這個……這個是糉……糉子嗎?”我的臉紅了,只好跟媽媽請教“高招”。媽媽忍住笑,說:“包糉子的時候,其實沒什麼祕訣,只要把糉子的角折尖,米不要放得太多,往住包的時候要另附一片葉子才行。”哦,原來是這樣,我趕快按媽媽說的包起了糉子。呵,這回我的糉子比上一個好看多了,我又開始,包第三個、第四個……

中午,要開始煮糉子了,我等啊等,一秒鐘似乎變成了一年,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度日如年”了。隨着媽媽的一聲“糉子出鍋啦”,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廚房,不顧燙手的開水,迅速挑出自己包的不太好看的糉子,打開“包裹”,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媽媽笑着說:“慢點,沒人跟你搶。瞧你這副饞吃相!”

這個端午節最難忘,因爲我吃到了自己親手包的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