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我的高一作文集合十篇

我的高一作文集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的高一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高一作文集合十篇

我的高一作文 篇1

“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簡簡單單八個字,卻能夠反映出北京的精神和涵養。作爲一名正在爲奮鬥的“新北京人”,我不僅要認真思考一下我眼中的北京精神。

  精神之核心——愛國

北京,中國的首都。62年前,在這裏舉辦了開國大典——從此,新中國站起來了。見證着中國重新騰飛的北京,也被定格在了中外記者的相機裏——天安門城樓上主席的笑臉、廣場上廣大勞動人民的歡欣、將士們浴血之後的泰然… …無不在北京,無不在宣告着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歲月流逝,到了今天。今天的北京,依然在一步步見證着祖國的發展。愛國精神是北京的核心,北京在向前。

  精神之精髓——創新

我印象中的北京,燈火通明、川流不息,處處充滿現代化的氣息——事實卻也如此。中國的硅谷在這裏,中國幾大名校在這裏,世界人才的精英在這裏… …精神中的“創新”二字,不就是針對發展中的北京而言的嗎?是啊!我們時刻都要懷揣着創新的精神,建設北京,建設中國!讓中國自主的產業越來越多!創新精神是北京的精髓,北京在向前。

  精神之特徵——包容

走在北京,你會覺得這裏色彩繽紛——既有新城的現代化、國際化,又有古城的古色古香、文化底蘊。是的,北京是包容的。她包容着文化——新與舊,中與西;她包容着人才——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她的包容,甚至從一草一木都能覺察,她包容着一羣有一羣有夢想的人在奮鬥。包容精神是北京的特徵,北京在向前。

  精神之品質——厚德

“德”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品質,而北京人卻把這個字全是得很好——帶着皇城根兒下的大氣與悠然,北京人重德、厚德。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他們學習,慢慢“厚德”呢?厚德精神是北京的品質,北京在向前。

北京,這許多人爲之傾倒、奮鬥的地方,正在以“北京精神”爲信仰而邁進着。讓我們一同拼搏、一同成長吧!

北京在向前,中國,在向前!

我的高一作文 篇2

我和青春有個約會,明天就要見面了,我該怎樣打扮我自己呢?

凝視着書架上一本本我用過的教材,總在不經意間發現語文課本比其他教科書略泛黃一些,大約是經常翻閱的緣故吧!

初三以來,學習壓力明顯加大,我只能在週日的下午,抽空捧上一本課外讀物,不論厚薄,躲在陽臺一隅,安靜而貪婪地閱讀着,讓思緒飄向文字間描述的各個地方。

我曾爲堂吉訶德的種種怪誕之舉捧腹大笑,也曾爲斯克魯奇次次吝嗇行爲深惡痛絕;曾爲約娜那不幸的婚姻扼腕嘆息,也曾爲杜洛華投機成功憤憤不平……

輕輕翻開那一頁頁泛黃的書頁,字裏行間的課堂筆記將我記憶的閘門打開,老師咬文嚼字、品析文本的聲音在耳畔迴響,那麼輕切、那麼熟悉!我下定決心,要穿一件米黃色的風衣。

我在房間裏踱步,這間我的小屋,每次遇到難題我就起身,從門踱到窗戶,七步;從窗戶踱到門,七步,幾個反覆後,常常會有頓悟的現象。今天,剛踱兩步,角落裏一團翠綠吸引了我。哦,它是一株豆苗,那翠綠的顏色分明在訴說這一個生命的傳奇。

初二下學期,我參加生物實驗大賽,課題是研究植物的向光性。那天,我興沖沖地跑回家,選擇碗豆種子爲實驗對象,由於精挑細選的綠豆全是飽滿的,光是泡種就花去五天五夜,發出的胚芽不過兩三毫米。我焦急而又細心地將它們移栽到小花盆中。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花盆中鬆軟的泥土裏竟看不出一絲生命跡象。我整天憂心忡忡,擔心豆芽夭折。只盼到交實驗報告的前一天晚上,豆芽的嫩莖才長到三公分,兩片小葉還不足半個指甲蓋大呢!那晚我躺在牀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晨曦微露,我悄悄起牀,來到陽臺,蹲下身子,呀!我的豆苗長高啦!葉片已經接近硬幣大小了!多麼不可思議的生長速度啊!這是一株植物的生命,這是我內心的希望,這是我細心呵護的安慰,這也是我觀察實驗的樂趣!

眼前的這抹翠綠,比那年的鮮亮許多,哦,這生機勃勃的綠色,我怎能不心動?我要繫上一條翠綠的絲巾。

起風了,窗簾在眼前輕輕地掀起又緩緩地落下。我信步踏出房間,來到陽臺。晚風悠悠,夜涼如水,仰望天空,幾點星星調皮地眨眼,只有深藍的天幕與我長久對視。

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問藍天,亦是捫心自問,究竟我“胡爲乎遑遑欲何之”?我想去一方自由之土——在那裏,沒有題海的波浪,沒有汽車的囂叫,沒有大人的嘮叨......我堅信藍天深處是會有這麼一片神祕園的。

每當我這麼問時,藍天總會閉上眼睛,讓我自己思索。

現在我想好了,我要穿一條深藍色的牛仔褲。

......

萬事大吉,我也該睡覺了。躺在牀上,“冬睡沉沉擁暖衾”,夢想着明天的約會,嘴邊劃過一抹幸福的微笑......

我的高一作文 篇3

有人喜歡南宋豪放派的蘇軾,有人喜歡憂國憂民的陸游,有人喜歡被稱爲“詩聖”的杜甫……而我喜歡被稱爲“詩仙”的李白。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一生寫下無數詩篇,讓後人景仰。我喜歡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從這裏可以窺見祖國的名山大川是如此的雄偉壯觀;我也喜歡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這裏可以看出李白與汪倫之間那深厚的友誼;我還喜歡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這裏可以品出李白那濃濃的思鄉之情;我還喜歡李白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從這裏可以讀出李白那豐富的想象力。

除了他的作品,李白名字的由來也很有趣。相傳,他父親愛子心切,一定要讓李白的名字不同凡響,所以直到七歲李白都沒有正式的名字。一年春天,李白一家在院子裏賞花,父親有意考考兒子的本事,詠了兩句“春風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說完,就讓她們母子倆續上。李白手指李樹,脫口說道:“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連聲叫好,心裏一動:這句詩的頭一個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嗎,最後的一個“白”不正說李花的聖潔高雅嗎?於是,他就給兒子取名李白。

李白的去世也很特別。他不是愁死,不是病死,也不是氣死,而是醉死。相傳,一天夜裏,李白喝醉了酒,搖搖晃晃地走在山間小路上,發現月亮的影子在河裏,心想:奇了,月亮怎麼掉在河裏,我要把它捧起,掛上天去。可是月亮沒掛上去,自己就被淹死了。雖然酒能讓李白寫名詩,但是卻也把他自己給灌死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他斗酒詩百篇,不平凡的一生和那非同凡響的名字,讓我對他深深崇拜。我認爲論誰是唐代詩人第一人,非李白莫屬!

我的高一作文 篇4

人們潛意識中,打掃、整理是女孩子做的事情,而在我們班恰恰相反。各種班務大多都是由男生來完成的,並且效率十分的高。男生每天到校最早,到校就開始忙活了,直到課間,人家課間十分鐘都是結着伴兒的玩兒,而我們班的男生卻是結着伴兒的擦黑板,整理教室,每節課下了都會看到男生們在講臺上勞作的身影,首先是擦黑板,不用說,那黑板擦的呀,都快比鏡子亮了。擦完黑板,還有一系列後續工作,列如整理講臺。把每一塊抹布疊成豆腐塊是他們的標準,把每一寸角落收拾的沒有一絲灰塵是他們的終旨。正是他們的這種認真,細緻的品質,才得以讓每位老師進班上課都有一種說不上的愉悅感。

說實話,有時候我也會覺得自愧不如,身爲一個女生,盡然做不到男生那樣細緻。但這不正體現出我班男生的優越嗎?

高一:溫垚禕

在如今這個天天都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人人都需要一些好的品質,才得以在社會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好品質是與生俱來的,也是在自己不斷積累中獲得的。正如我們班的男生,他們身上就有些令人欣賞的品質。

除此之外,風度,是我班男生從不缺少的。每次大課間我們都會成羣結隊的去室外踢毽子或打羽毛球,每當女生要玩兒時,無論什麼時刻,男生都會主動的把器材讓給女生。有時女生擦玻璃,男生也會幫忙洗抹布。還有好多舉不勝舉的例子。契訶夫的一句話說得好:對一切事情都喜歡做到準確、嚴格、正規,這些都不愧是高尚心靈所應有的品質。這不就是在說我班的男生嗎?

一個人身上必須得擁有些優秀的品質,即使自身沒有,也要去學習,並且最終擁有它。就像我們班的男生身上具有的獨特的優秀品質,的確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我的高一作文 篇5

我,15歲。15歲的我,15年的夢想,15年的收穫……漫長而短暫的15年,我學會了許多,但也失去了許多。我似乎失去了一件好重要好重要的東西。它的失去,使我陷入深深的懊惱。它是什麼?它在哪裏?我還不問道,何時能去尋找,尋我失去的世界。

沉思之春

我總認爲春天是沉思的季節,反省的季節。 我帶着70分的物理試卷興沖沖地往家走。物理我一直不好,考試常常“落第”,誰料想這次竟破天荒考了70分。雖說有許多人超過我。但也有一些人在我後面,可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啦。這不,我放學後趕快向母親報喜訊嗎?

屋裏靜悄悄的。我這纔想到,母親不會這麼早就下班的。 但上三年級的妹妹怎麼還沒回來,不是該放學了嗎?我輕輕打開了房門,意外地發現她巳經睡着了,臉上還有駐着亮晶晶的東跗、那是淚痕。我驚奇了,靠近了她。發現她肘壓着一張滿是淚痕的數學試卷:97分。我惝然了,手不由自主觸摸到我那一張70分的試卷。望着妹妹那晶瑩的淚珠。

“你不感到羞恥嗎?你使是我嗎? ”我反問自己,責備自己,“你便是小時好勝的我嗎……”

我隱隱約約意識到我失去了一種東西,只是隱隱約約。

灼熱之夏

我覺得這個夏天很熱很熱。

我騎着車於去買冰糕,掏錢吋一個5毛錢硬幣調皮地滾進了污水溝。我沒有去撿也不想撿。“大哥哥,你的錢! ”當我咬着冰糕就要走時,一個清跪的童音在我耳邊響起。扭頭一看,一個小男孩,胖乎乎的手上捏着那枚沾滿污泥的硬幣。 “討厭。’,我一手將硬幣打飛,燈起車子就走。回頭看時,那個男孩咬着嘴脣仍站在那裏,我突然覺得臉很燙,頭上沁出汗珠,雖然我還在吃冰糕。

“你把它丟掉了。” 一個聲音說,它是什麼?我不知道。

苦悶之秋

我去看錄相,但母親並不知道。

我回家已經很晚,母親一直在等我吃飯。“怎麼今天晚上放學這麼晚? ”母親輕輕地問。“噢,不是,我到同學家裏去了。”我想我的回答肯定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但母親沒有起疑,只是溫和地說,“快吃飯吧,飯快涼了。’母親爲什麼沒起疑,也許我在她的心目中還是小時候誠實的我。可母弗親你想到沒有,你的兒於在剛纔竟騙了你呀!是以你的信任而騙了你的!母親一一

那頓飯我吃得很苦很苦。爲什麼小學時我那樣誠實,而現在卻變得這樣呢?噢唉,過去擁有它,而現在卻沒有了它……

我似乎知道它是什麼啦!

懺悔之冬

冬天常下雪,冬天路很滑。 這可惡的雪使我將一位老太太撞例在地上,她呻呤着,沒有起來,似乎傷到了哪裏。我當時就愣了,腦子思想的是: 我得賠錢嗎?我攙扶她起來嗎? ”在朋友們慫恿下,我倉皇而狼狽地逃離了現場。

晚上我失眠了,邪惡與善良衝突得很厲害。但大錯已鑄, 因爲我當時逃跑了。我想,如果我,很小,就不會跑了。不知道爲什麼,我又想到小時候,這似乎又是那個“它”有關0。我夢見了上帝,他沒有懲罰我,也沒有讓我下地獄,因爲他回答:“你還不算太壞,因爲你知適自己失落了很重要的東西!”

找到了什幺

我失落了什麼?尋找着什麼?我先落的是童心,尋找的也是童心。我將拭去童心的灰塵,將它的純真,它的善良,它的誠實永遠永遠保存着、保存着。

我的高一作文 篇6

朦朧中看到你身着一襲白袍,醉捧半壺美酒,像酒中仙一樣飄然而來。

在我的生命剛剛開始時,朦朧之中就有了你的影子。雖然對於你的詩句懵懵懂懂,不解其意。但在不斷的咀嚼和欣賞中,也漸漸懂得了一些。“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句詩詞膾炙人口,千古流芳,那種溫馨的感動勾起了我無盡的遐想。在兒時,我欣賞你的非凡才華!

你放蕩不羈,一個酒壺竟成了你畢生的摯愛。你引吭高歌,彷彿天生天養。你淡泊名利,要高力士脫靴研墨,視名利如糞土。你舉杯邀明月,仰天大笑,“自稱臣是酒中仙。”舉杯,飲盡風月;舉杯,引吭高歌;舉杯,放蕩不羈。那時,我欣賞你你將自由進行到底的勇氣!

你說“長風破浪會有時。”你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得不佩服你的樂觀。你笑看風雲,似乎一切離你遠去,只剩下一個空靈的世界任你遊蕩。你“把酒邀明月”,吟唱着無人問詢的孤獨;你醉飲美酒,豪揮筆墨,寫盡滿腔熱血。一張薄薄的宣紙寫不了你滿腔的豪情,一支秀長的毛筆話不盡你一生的壯志。後來,我欣賞你無以言語的豪邁!

當思緒靜靜回放,情節慢慢梳理時。偶然發現了你惘惘情思。你曾因滿身才華但無處施展而悲憤;你憤恨世道炎涼,感到仕途艱難;你曾因朝廷的重用而對未來充滿希望,你也因此對自己滿身才華的施展而滿懷信心……“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身爲遊子的你心中滿懷惆悵;你對着高堂明鏡,心中延綿不斷的傷感竟讓青絲變爲白髮;你厭惡官場險惡,憤恨之中的你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高呼“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一句句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現在,我欣賞你不畏權貴的清高。

原以爲你的一生都是順風順水,但現在看來卻遍佈坎坷。也許是因爲當時的懵懂沒有參悟透你如此複雜的內心吧!原來,你的一生也會被風中翻飛的秋葉遮擋你向前望去的眼眸;原來,這纔是你坎坷遍佈而又詩意盎然的人生!

我欣賞你,欣賞你的才華,欣賞你的勇氣,欣賞你的豪邁,欣賞你的如此種種。最重要的,是欣賞你的樂觀豁達和絢麗多彩的人生!

我的高一作文 篇7

提起故鄉的路,一時間筆下競融進了這麼多的情!

總喜歡我一個人,在每個季節時黃昏,爬上家鄉最高的那座山。用“一覽衆山小”的感覺,去品味鄉路的清純,去感受鄉路的神韻……

最喜歡鄉路的那種原始,那種純天然。每當開春之際,曾沉浸在美夢中的事物,都睜開了朦朧的雙眼,開始了新的生命,你看!小草的綠,百花的豔,農民的忙!這一切無不生機勃勃。唯獨鄉路卻還沉睡在土地媽媽的懷抱中,睡得那麼沉,儘管我很想問問鄉路:到春天了,爲什麼還睡得這麼香沉,但我不忍心去“喊醒”它,於是問風,風回答說鄉路不擔心無人去梳理她的容顏。風會吹走它臉上的落葉塵埃,讓它的睡姿有一種淨的舒適。小草又對我說,鄉路不會擔心有大卡,從它身上壓過去,而驚醒它的美夢,即使每個早晨都會有人們的腳步聲,小鳥的啼叫聲,那也是靜靜的,清清的成了鄉路的催眠曲。使它又在剎那間感到了靜的恬然。哦!我的鄉路,平常裏只看到你小路彎彎,卻沒想到你競躲過現代都市的繁華雜鬧,避開了世間的功名利祿,勾心鬥角。一個在這兒睡起了覺,真是好雅興。

鄉路放縱的一種長,無條件的陶冶了我的心。真的是無法說清故鄉到底有多少條路,它們有多長。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地下本來就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或許魯迅先生早就領略了。路在生命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故而它成了世界文學中的永恆想象,那麼鄉路爲何這麼長,長的無邊無際。我始終也猜不透這其中的韻味,眼前浮現出的全是許多伸向遠處的彎彎的小路……

我在無形中感到有一條“鄉路”勾引了年輕人的心,使他們不再漫步於羊腸小路,通過這條路到外去打工,求學,走出大山,感受世界。之所以它便成爲故鄉精神文化的象徵。每當父親凝視求學兒女離去的背影,每當農婦在路口期盼丈夫歸來的瞬間……無不加長了鄉路的長度,只是我感覺到這條鄉路的寬度,它至今還是那麼的狹窄……

此時我沒有在故鄉的小徑中散步,卻徘徊在這通往世界的“鄉路”上……

哎!我故鄉的路啊!

我的高一作文 篇8

小時候的事情記不太清了,但也隱隱約約記得一些,記得最深的就是小學時候了。

幾歲的年紀,每天充滿着希望,一天的過去就期盼着另一天的快點到來,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事情要做,但好像都不是那麼重要,可以先放一放,過一會有精力了再做,永遠不晚。

那時候的冬天是可以踩着雪還嘎吱嘎吱響的,每當冬天來了,只要一下課,我們都蜂擁而至地來到學校的二樓天台上,因爲怕不方便走路所以學校設計了二樓的像天橋一樣的天台,當飄了一夜的雪,空氣中散發着冬天的氣味的這個時候,最難以壓制孩子們愛玩的天性,窗外已經是堆滿了皚皚的白雪,天台的扶手上,地面上,孩子們哈着熱氣的嘴角都落下了調皮的雪花寶寶的身影,怎麼能沒有雪球呢?我們這些年輕氣盛的小朋友們一點都不怕冷!帶着露指手套,抓着一團雪,捏緊,嘭!砸在好朋友身上,要是不小心砸錯了,也沒關係,說不定你還可能會多一個跟你一起打雪仗的朋友呢!

小的時候的想法總是單純又美好的,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喜歡誰就和誰玩,不太喜歡的人就不和她玩,但是別擔心,每個人都會有喜歡的人,每個人會有好朋友,現在想想那時候,沒有勾心鬥角的時候也沒有心懷叵測的感覺。每個人都是單純的,美好的,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地,課餘時間也是很長但很充實的,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事情發生,或許有時候並不是我們預想的那麼好,但我們也會很開心地很坦然地接受它,我前段時間在網上看見了五六歲小朋友寫的小詩,讀着這些詩,都會發現字裏行間那些閃閃發亮的星星《燈》“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回到地面》“要是笑過了頭你就會回到天上去要想回到地面你就要做一件傷心事”小時候的感覺,總是感覺那麼美好,單純,簡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慢慢成長,懂事,變得圓滑。

人總要學着長大,不錯的。可是也會偶爾懷戀從前,因爲年少的時光總是太美好,所以等到我們到了耄耋之年也會懷念現在的生活,我們還有很多的精力,我們現在還很年輕,我們還有很多的機會,我希望我以後懷戀的是,非常非常值得記住的回憶。

我的高一作文 篇9

磕磕絆絆地走過了十八個春秋,站在人生的`轉折點上,我以更驕傲的姿態,演繹出更華麗激情的新人生。

兩個月前,我還在高考的考場上奮筆疾書,兩個月後,我懷着緊張、期待的心情踏進了大學的校門,踏上了人生的新起點。

三年了,整整奮鬥了三年。三年後的今天,又是一個如火的季節,伴隨着我的熱情,和我一起踏進了曾經只在夢中見過的美麗大學。

漫步在既陌生又感到熟悉的校園裏,回想着不久前父母送自己來報到時的歷歷情景,突然間意識到自己已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了。再也不能像兒時那樣,放學後跑出幼兒園的大門,舉着髒兮兮的小手笑眯眯的撲進爸爸的懷中,嘟着小嘴,揚着小臉要爸爸親了;也不能像個小希特勒一樣,在家裏東跑西跑,這翻那翻,把家裏弄得像是二戰後的戰場一樣了;媽媽也不會再揚言要把調皮的我送給老妖婆了。

十八歲的我,是個小大人了。面對歲月的侵蝕,煩惱越來越多,需要考慮的問題也原來越現實。面對角色的轉變,我總是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也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我常常在想,在殘酷的現實與激烈的競爭中,是選擇蝸居,成爲蟻族之一員,還是選擇直面風浪,挑戰人生呢?

大部分的人當然是選擇後者。要說爲什麼,那是因爲生活就是這樣一種艱難的嘗試,是一場日益更新的戰爭。面對未知的將來,我們應該是挺直脊樑、挺起胸膛,堅強而勇敢的挑戰一切阻礙,挑戰未知的人生。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曾說過:“成功更容易光顧磨難和艱辛,正如只有經過泥濘的道路纔會留下腳印。”生命永遠需要可以攀爬的山峯,爬得越高,看得越多也看得越遠。我始終銘記這着一句話: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走得更快,而在於走的更遠。

而走進新的校園,踏上新的起點,所有的一切都將從頭開始。未來的歲月必定將經歷艱辛,也會走得磕磕絆絆,但我相信。只要不失去自信與樂觀,生活永遠是華麗激情、陽光燦爛的。這一切在最後都會變成甜蜜的人生經歷。

廣西玉林市第一中學高一:黃莉媚

我的高一作文 篇10

有一位女子,她是凡世間的精靈,胡適稱她爲“中國一代才女”,冰心說“她很美,很有才氣”。是什麼她無愧於“才貌雙全,聰明伶俐”的才女稱號?濃厚的興趣促使我慢慢走向她、認識她。其實在我看來,她就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爲夢想而不懈奮鬥的愛國的女子——林徽因。

秋意正濃,枯葉已落滿了院子,窗外一棵蒼老的柏樹似乎被歲月壓彎了腰,孤零零的枝頭只剩“發白”的綠葉,偶然間還能聽到枯葉的沙沙聲。

突然,冷清的街頭上傳來一陣腳步聲。是誰?是她,她來了。小草好奇地把頭從石磚上探出來,風兒停下來看她,地上的石頭也動了起來,似乎在對她表示熱烈的歡迎,她每靠近一步,它們就越激動。她手裏拿着一本書,邁着輕盈的步伐,走向她那鋪滿黃葉的院子,走向她那個知識的海洋——書房,又一次沉入書海中。她忘情的訪古探今,或悲或喜的低聲吟唱,像一個不食煙火的仙女,“在古建築間穿行,在詩文中游走,漫步於紅塵之上”,彷彿世俗塵事皆不存在,泰然自若,與世無爭。如若有那麼一個時刻,她能放下手中厚重的研究,靜靜的小憩一會,想必任憑窗外風起雲涌,在書房裏,依舊會坐着一位不食煙火的女子正忘我而貪婪的遨遊於書海中。

美妙充實的青春生活稍縱即逝,她一個弱女子,竟帶着赤子忠心,帶着對建築學的熱愛,毅然回到祖國的懷抱,投入到中國古建築的研究中,並用自己所愛所擅長的本領,報效祖國。

亂世中,她如同一朵盛開的梅花,傲雪綻放,縱使凋零,也要把自己奉獻給大地。

林徽因曾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最後她選擇了陪伴她一生的丈夫樑思成,互助互愛,共同爲年輕時的理想而不懈奮鬥,並雙雙對中國建築科學的發展和中國古建築的保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早年,她克服了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系不收女生的求學挫折,輾轉實現了自己的志願。學成回國後,夫妻雙雙投入報國事業中,輾轉走訪了十五個省,兩百多個縣,實地考察了兩百多處古建築,並讓這些人類智慧的結晶得到有效的保護。抗戰年代,她不顧個人安危,發出文藝界抗日救亡的強音。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她和丈夫輾轉多個地方,一路風雨卻從未摧毀他們對建築的熱愛與研究。戰亂曾擊垮了她的身體,但卻無法阻擋她那拳拳的赤子之心和她那爲理想而頑強拼搏的精神,病榻上,她從未荒廢對建築的學習和熱愛,忍着病痛,多方查找資料,協助丈夫完成《中國建築史》初稿的撰寫,實現了他們心中多年的共同心願。面對古蹟保護的衆說紛紜,她以極其負責且堅決的態度表明:反對拆毀城牆、城樓和某些重要的古建築,力主保存北京古城的面貌。我想正因她的極力保護,如今的故宮才能得到保存和保護。

面對優厚的待遇和工作條件,林徽因夫婦紋絲不動。美國曾幾次三番邀請二人去做訪談和演講,但是都被她和樑思成拒絕了,她說:“雖然我們生活貧困,但是我們卻深深的明白中國現在的困難與生活條件的不好,如果我們沒有站出來在建築學上發展,那麼還有誰願意在這樣的環境下研究呢。”就這樣,她放棄了所有在國外發展的寶貴的機會,同樑思成在艱苦的環境下,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並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爲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我想她每每想到自己的學術成就,一定會十分高興,美麗的容顏上必將洋溢着光彩與活力,就像陽光一樣,照射在國家建築學和民國文化的土壤上。

在中國發展的道路上,不乏有許多像林薇因這樣的才子,但有些人卻選擇安逸,追名逐利。而林薇因就像是一個時代的巨人,她用盡畢生的精力,默默地奉獻着,爲着自己的理想而忘我的奮鬥着,並用自己的努力與才華溫暖他人。

秋風颯颯,歷史長河中我與她相遇,相識,相知,此後我也將抱着心中的夢想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