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共同記憶2017質檢作文範文

共同記憶2017質檢作文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作文真題】

2017年4月福建省高中語文質檢作文題

共同記憶2017質檢作文範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不同的交往,會形成不同的“共同記憶”。角色不同,“共同記憶”的意義便不相同。 例如:

張爸爸:共同記憶是親情的紐帶。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時間陪孩子,見證孩子的成長。

沈老師:共同記憶是精神的家園。我要做一名謙謙有愛、修己達人的園丁。

吳市長: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們需要高樓大廈,我們更需要文化底蘊。

上述三位長輩關於“共同記憶”的認識,對你有什麼啓發?你對“共同記憶”的意義有怎樣的思考和聯想?請從子女、學生、市民三種角色中任選其一,寫一篇文章。

  篇一:來自共鳴的“共同記憶”

於童年深處,尋覓的親情樞紐,散發出源於糖果的甜蜜,各式嬉笑怒罵編織成專屬的歌謠;而這片成長十餘年的親切土地,伴隨見證了多年間無數變革更改,變化的是拔高的座座城樓,不變的卻是置於根部靈魂的底蘊。但若談論最爲深刻雋永的“共同記憶”,觸摸時間靈魂,尋覓真正共鳴,卻是來自於老師的尊尊教誨與嘔心瀝血。

共同記憶是精神的家園。作爲學生的我們,便正是處於懵懂於世,卻又偏渴望獲取認可、接觸及共鳴的時代,而這些事物的源頭,皆出自於所謂“精神”之上。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職責,而“育人”不僅是對於知識的灌輸,也有着教育學生做人、豐盈其精神世界的責任。美好的共同記憶,使人不斷反省、總結與成長。學生因教師的鼓舞激勵奮發圖強,因那些聊天談心而開張心扉,引發共鳴,以這些精神上的交流溝通而彈奏共鳴。學生們年紀尚輕,難免迷途無措,或因各式煩擾憂愁難解,心思悵惘。教師們以引路人的身份及同爲過來人的認知進行指引,效果自然良好。若能以平等自然的心,進行交流,那麼共鳴就有了無限的可能。日本著名漫畫家松田筆下,就曾描繪出由一名教師通過與學生們一同成長的方式,以通過用心的“注視”,拯救了二十多個因成績不佳或品行不端而列入“差班”受人輕視的學生。在這個故事中,與父母的矛盾終被開解,與朋友間的彆扭終將釋懷,愁擾於沒有找到方法的學習終被用心靈注視的教師一一開解,溫馨平凡中流露出難以言喻的動容。而那以心“注視”學生的老師,即與學生們完成了精神家園的溝通。

共同記憶意義在師生之間,便應是以心換心,輕觸世間美好的“精神共鳴”。你謙謙有愛,我便不惹事生非;你修己達人,我便也不斷修行提升。老師對於學生影響的深遠程度,足以與家長媲美,學生從老師處習得的,不只是如何學習學習方法,更也有做人方法,足以惠及此生。若教師對學生產生良好的、深遠的的影響,其共鳴美好自然加速成熟生長,更加堅韌強大。但若受到了錯誤的指引,也就很有可能以難以磨滅的心理印象,以錯誤或未達成的“共鳴”,哀怨憤懣,甚至因偏激自負,或自卑無度而難以掌握日後命運軌跡。

作爲學生,從兩千年前的《論語》觸碰到了最遙遠年間師生間的共同記憶與無數共鳴。而放眼當下,又以周圍老師們溫柔體貼或幽默關心留存了青春年歲里美好的共同記憶。每一次共鳴,都源於靈魂精神的碰撞,這些真摯意義即便飽經風雪也鐫刻心底不曾忘懷。爲了這些共同記憶,學生們便可以化作動力,不斷生長。不論頭頂怎樣的天空,我自追求屬於自我的那方風景。

點評

本文選擇了學生角度,是此次考試很少考生涉及的,也是不容易談好的角度。作者能夠準確理解作文材料的主旨並把握作文的關鍵任務所在。抓住“共同記憶”的主要特點是師生之間的“共鳴”,是師生間精神家園的溝通,並闡述其對師生不同的“意義”。立意正確,思路清晰,分析問題有深度,持之有據,語言通暢,是一篇優秀考場習作。

  篇二:深掘文化認同,溯尋城市底色

本乎社會意識的共同記憶在城市這一社會存在性質的物質空間中被塑造成型,發揮着文化認同的基礎性作用,而作爲城市細胞的市民,亟需在城市化躍遷的當下,深掘文化認同的豐富寓意,溯尋城市的底色。

共同記憶根植於不同的交往,即個體的實踐活動。而城市作爲公共空間,爲實踐活動的展開提供物質條件、場所,加之以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必然賦予個體以城市的特徵,這一點在古代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中已有印證。故城市的共同記憶便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依賴自身特殊條件及實踐個體間聯繫所形成的社會意識,也如弗洛伊德所說的“認同”,即“個體對羣體的依歸”。

市民作爲城市中實踐的主體,在共同記憶這一文化認同形成的過程中起到了創造的作用,他們依靠分工勞動,締結出豐富的社會聯繫,並藉助日常社交活動,創造出極富城市(地域)特徵的文化形式,如方言、傳統民俗等,助力了城市文化的發展、繁盛。但文化認同一經形成,便對市民乃至城市的文化氛圍起到了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作用,譬如“歷史古都”之於西安、“現代開放”之於上海,其歷史沿革中市民羣體的社會行動,無不與這些“共同記憶”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但伴隨着現代化的急速推進,城市的面貌也發生巨大改變,城市市民的實踐活動也隨之分異,曾經一度濃郁的文化認同正不斷被稀釋,過去的歷史金字招牌似乎不再具有或風化人的巨大效力:除卻個別城市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遺存外,放眼望去普天下均“千城一面”;除卻少數市民羣體執着於地域方言與傳統習俗外,不同城市羣落已無文化認同上的隔膜……我們所賴以繁衍生息的這一方公共空間,似乎已被現代化打磨得沒有了棱角,成爲可“量產”的物具。

這也是爲何吳市長髮出如是感慨:“我們需要高樓大廈,我們更需要文化底蘊。”的確,面臨城市發展的現狀,唯有發揮“共同記憶”的作用,深掘文化認同,營造出一種普適性的城市文化,同時又彰顯其特殊性,方能守住城市的根與魂,溯尋城市的底色。

現世的城市文化認同應有如是層面:對公民精神的恪守與維繫、對城市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呵護以及對和諧社會的追求與探索。公民精神側重於市民層面,即市民作爲城市細胞對其自身的明晰定位、對城市這一母體運轉規則的自覺奉循,是重德、重社會實踐的公共效益;城市文化遺存的傳承則是對“共同記憶”即先前文化認同的揚棄,使其更好適應於城市發展的需要,成其潺潺細流而不至乾涸;至於和諧社會,便是市民與城市互利共生而達到的協調狀態,是共同記憶中最深邃的“底色”。

如此以往,城市便不再只是高樓大廈,而是無數個共同記憶的因子組接出的文化認同的斑斕圖景,在現代化中守護着城市的根與魂。

點評

有人說,一座城市的精神是城市居民的集體記憶、共同氣質和價值取向,中華文明造就了許多千年古城,源遠流長的歷史在一磚一瓦上凝結。現代化不應成爲我們忘記歷史的理由。更因爲,現代的生活需要文化記憶來溫暖與指引。

本文好在它的立意:把市民的責任上升到公民精神的恪守。“對公民精神的恪守與維繫、對城市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呵護以及對和諧社會的追求與探索”,作者試圖告知這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記憶。保護我們的文化記憶,是現代人的共同責任。並且作者進一步認識到守護的困境:這種綺麗的想象,有時難以追隨上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建設新城、改造危房的設想,雖是美好的願望,卻也令這些承載文化記憶的古老建築面臨危機。呵護城市文化記憶,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找到回家的路。作者提出了“文化認同”和“堅守”,也是我們應該共同肩負起的文化擔當。不足之處是“怎麼辦”這個環節比較比薄弱,有效的應對似乎流於大而虛,缺乏必要的延展和可供借鑑的範例,說理歸因的緯度、論證思路的嚴密性等也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篇三:保留城市“共同記憶”是市民的`倫理責任

王開嶺在《精神明亮的人》中說到:“我們每個人都是公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佩戴着形形色色的身份行走,但我們所共同擁有的身份便是城市的公民。在與城市相處的每一分鐘我們都在與城市建立聯繫,形成與城市的“共同記憶”。

吳市長說,“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與魂。從市民層面出發,“共同記憶”象徵着我們對城市的歸屬。在現代化建設浩浩蕩蕩的今天,“千城一面”已然成爲切膚之痛,而如何保留住城市特色,在走向現代的過程中堅守價值認同,保住“共同記憶”,已然成爲我們的責任。

“共同記憶”讓我們在與城市的交互中享受到城市帶來的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滋養。在我們走向現代化的途中,一味地固守情懷只會讓城市淪爲涸轍之鮒。一個具有“共同記憶”的城市,應當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市民合理的訴求,讓居民在衣食住行上歆享便捷。

但我們在注入“源頭活水”時,更應注重“文化底蘊”的培育。我仍記得易中天《讀城記》中寫的那些城市,儘管它們一個個走向現代化,但仍葆有各自的文化特色。這種文化特色的保留,不僅在於保護那些舊時的傳統文物與建築,更在於對那些傳統文化習慣的留守。每年中秋節,於廈門的街頭小巷聽着不斷作響的骰子聲,便總會讓我會心一笑。這或許便是值得保留的文化記號,在時光蹁躚中匯入城市的精神傳統與“共同記憶”。

劉琦在《琥珀之城》中描寫了一個讓人心馳神往的劍橋:“當你望向窗外見到低頭的行人,他甚至可能就是拜倫。”正是注重城市文化底蘊的堅守,才讓劍橋這個彈丸之城變成世界名城。反觀當下,崛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已不新鮮,但城市文化遺產的疏於保護,以及城市精神傳統的日漸疏離,把一座座城市變成陌生的樣子。而市民的無意往往更爲可怕,當我們中的很多人沉淪於“家——工作地”的兩點一線,忽略了城市變化和城市建設時,城市“共同記憶”便容易走入迷失。

作爲市民,我殷切希望我們應當重拾關注城市的熱心和慧眼, 繼續保住城市的“共同記憶”。因爲,只要我們與城市不割裂成不同的個體,就仍會保有對城市的熱愛與初心。我們既要善於發現城市建設的美好或可取之處,也要着意保護城市的傳統,對不合理的城市建設向相關方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在生活於城市的每時每刻中涵養市民意識與共同記憶。

亞里士多德說:“教育的目的,是爲了培養共和國的公民。”同樣,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一樣是爲了成爲有責任的市民,保留和打造獨有的城市“共同記憶”。

點評

選取市民角度,角色意識較強,並藉此思考 “共同記憶”之於市民的意義,分別從物質與精神層面闡釋營造“共同記憶”的意義。在強調“共同記憶”重要性的同時,作者反觀現實,發現城市“共同記憶”淪喪的危機,進一步從市民的角度提出重構“共同記憶”的方法。說理能從市民的角度扣住城市“共同記憶”的意義思考,有問題發現,有原因追析,有解決之策,結構較爲嚴謹。寫作視野和思考的深度相對突出。但文章開頭的“公民”概念和真正要寫的“市民”概念內涵具有不對等性,首尾兩處的引用需要進行合理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