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華】高三勵志作文合集五篇

【精華】高三勵志作文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勵志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高三勵志作文合集五篇

高三勵志作文 篇1

曾經無數次的想像,高三生活會是什麼樣的?是緊張的,還是充實的?而當我真正步入了高三,才真正體會到高三生活的艱辛。

每天我們都在書山題海中邀遊,沒有了往日的歡笑,卻多了幾分憂鬱,我們就像一支整裝待發的隊伍,時刻盼望着能在那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取得勝利。

在高三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跟時間賽跑,我們珍惜每一分鐘。

校園裏,您經常會看到同學們匆匆忙忙的背影,會聽到“快快快……”的催促聲,因爲我們都明白,時間對我們的重要性。“十年寒窗苦讀,只爲能夠一舉成名”,飯前飯後,同學們聚在一起,聊的不再是哪位名星或哪部電視劇,而是在研究習題。甚至走在路上,也能聽到同學們在討論哪道題。

隨着面前書本的升高,我也越來越感到壓力,每天面對那麼多的習題,我真的感覺有些招架不住了,甚至有時會感到大腦不夠用,每次遇到難題,這種感覺就會更加強烈。

雖然只是高三生活的開始,但是那種緊張的氛圍卻日益高漲,我每天都處於一種緊張狀態,有時會覺得連走路,吃飯都是在浪費時間。看着別人那麼努力的學習,我是又急又恨,恨我不夠聰明,急我被落在後面。

雖然高三生活很緊張,也很辛苦,但是我很充實,起碼我們不會盲目地學習,因爲我們都有了學習的目標。同學們更加團結友愛,在一起討論習題,討論未來,每到討論到有趣處,不免也會有歡笑,這也是在高三生活中的另一道風景。高三生活是漫長的,也是短暫的,漫長在同學的要不斷地提高,鍛鍊自己,這是一個提升自己的過程,短暫在於它只有八個月的時間。

高三生活雖然很緊張,但卻很充實,雖然很難艱辛,但卻很難忘,雖然有很多難題,但卻能磨練自己。

高三是艱辛的一年,是奮鬥的一年,我們成功與否,在此一年,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高三,拼了!

高三勵志作文 篇2

上了高三就開始大把大把地脫髮,不敢輕易洗頭,害怕一年以後就真的成爲納塔麗波特曼那樣的嬌豔光頭,而對於沒有納塔麗那樣麗質嬌容的我來說,脫髮無疑是雪上加霜。去見學校的心理醫生,診斷結果是:自身期望與現實之落差產生的精神壓力及相伴隨的對於自身價值和能力的否定和對於自我存在的失望。扼要地說,就是源於所謂的壓力。

沒有電腦、鋼琴、小說、電視機,只有參考書和10年前買的紅燈牌收音機。晚自習結束後洗洗刷刷,準時收聽一檔名叫愛在10點的節目。主播節目的男女主持人雖是DJ界新人,卻也是道中好手,播讀水準堪稱藝術。只是節目大部分時間不是在放歌就是在播廣告,致使一個星期就能播完的小說硬是在小說連播裏撐了兩個多月的場子。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期間我書架上的參考書源源不斷地前仆後繼,我的意思是說,換得很麻利。

在高二時很討厭用一種叫Basic color的水筆,一元一支的廉價品,損耗速度非常了得。但到了高三就一直只買這種筆,一盒一盒地買,因爲看着它們隨參考書一批批陣亡,心中有種主宰他物命運的快樂感覺。

學長把高三比作一次海峽橫渡:下水前覺得一切易如反掌,到達彼岸後,回想一路真的是易如反掌,而我正在拼命橫渡中,所以會有窒息玩命之感。

語文老師說:沒有生活經驗的文章不要寫,想也別想,想出來一定是假的,連類比也不行。英語老師則鼓勵我們喚醒想象細胞,他管這叫遐想,其實就是瞎想。英語老師有句名言:回憶總是美好的。初三的時候苦苦苦,待到真的考入附中後,回想過往的一切都是甜蜜的。我們都甜蜜了兩年了,所以高三苦苦苦,挺過了,迎接我們的就是那四年精彩的大學生活和甜蜜的高三回憶。於是全班同學在英語老師的指引下天馬行空地憧憬起繽紛絢爛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儘管有時覺得英語老師的甜蜜論和歷史老師講的聖西門之類的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理論縹緲得極爲相似,但就是這每課必有的遐想,對於高三的我們竟也有望梅止渴之奇效。看來人有時真是得自欺欺人,或者說,得有理想地活。就是類似幸福的日子不遠了這種50年代電影結尾時主人公畫龍點睛的經典臺詞,依然把我的心照得跟電影中廣大父老鄉親的一樣亮堂堂。現在回想這些,溫暖備至,果真甜蜜美好。青春勵志

當模擬考的分數驚爲天人時,我平躺在牀上盯着天花板,想念被阿茲海默症帶走的祖父,想着想着,淚水就會一點一點溶解着失落與悲傷流出眼眶,爾後整個身體如脫水海綿般失去能量,連續睡上10個小時,醒來時又是嶄新的一天,新的考卷與參考書正等待着我的挑戰。老師似乎諳熟於把握時間的技巧,總是在週五公佈考試分數與名次,允許我有足夠的時間反思與懺悔。不過後來隨着考試頻率的增加,數字本身再也無法勾起我有關前途的任何聯想,而煩惱與反思的時間也被全部有效利用,這才明白一模二模純粹是小試牛刀,也難怪老師能夠面對如此聳人聽聞的分數巋然不動。正所謂:年年有高考,歲歲人不同。關於友誼的名句

高考最後一天考完後,回到寢室裏,極度興奮,躺在牀上,高興地籌劃着遊玩計劃。忽然瞥見滿架的參考書與考卷,一瞬間覺得心裏空落落的好像缺了一塊,惆悵,不捨,不知不覺,淚盈於睫。

高三勵志作文 篇3

高三是緊張的,也是讓人嚮往的;高三是艱苦的,也是收穫的。無怨無悔的拚過一次,也許是人生最難得的財富。"人能走多遠,這話不是要問兩腳,而是要問志向;人能攀多高,這事不是要問雙手,而是要問意志。於是,我想用青春的熱血,給自己樹起一個高遠的目標,不僅是爲了爭取一種光榮,更是爲了追求一種境界。目標實現了,便是光榮,目標實現不了,人生也會因這一路風雨跋涉而變得豐富而充實。在我看來,這就是不虛此生"。

你們進入了高三,直面高三,直面高考,不論意識到還是沒意識到,不論在學習狀態DJ嗨嗨網

還是沒在學習狀態,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所有真正體悟過高三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高三真好。一位拚過高三而終於跨入理想大學的學子在他一篇《夢迴高三》的文章中深情地寫到:"惟有大苦,方能大樂,高三乃是大苦與大樂的最佳結合,高三促成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長大,無論是身體,還是思想,都有了一個飛越,失去了高三,生命就失去了一份成熟,而把握住了高三,就把握住了整個的人生"。他在文章中用一副對聯詩情畫意地勾勒出了他高三的大苦大樂:"何物動人,六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這是一種經過激流險灘後的豪邁,是一種過來人的徹悟。因此,一個成功的高三,一個"一百次摔倒一百零一次爬起來"的高三,着實讓人回味,讓人嚮往,讓人熱血沸騰。高三,並不只是背書,做題,成打的試卷,成摞的演草紙,弄清高三內涵的全部,把軌道切入高三,是每個即將結束高二生活的同學刻不容緩的問題。進入高三,適應高三,從心理到行動,完成角色上的轉換,是今天要談的主題。

一、高三,首先是一種精神,一種狀態。什麼是高三精神,曾經在某個高三的教室內,掛着一張標語,上寫:"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有信心,特別有志氣,特別有作爲"。這是學校歷屆高三精神的真實寫照。不可想像,一個沒有理想,沒有志氣的人,會有所作爲;一個沒有強大動力作支撐的人,能談得上吃苦,而且還是特別;一個沒有堅韌意志品質的人,能在"人生極處是精神"的拚殺中達到成功的彼岸,體會到苦中之樂的人生真味。因此,以咬定青山之志,鼓足信念的風帆,以飽滿的精神,以激昂的鬥志,以強烈的投入拚殺的渴望,以刻不容緩,只爭朝夕的銳氣,是老師對同學勵志詩歌們的殷切期望。

二、高三是信念下的執着與頑強。進入高三,免不了許多的考試,免不了許多的挫折與失敗。當成績不如別人而想到前景叵測,當苦拚過一段後考試成績依舊,當看到父母臉上的擔憂與關注,許多人都會感到焦慮,浮躁,對自己的信心與能力產生懷疑,甚至選擇放棄,自己扳倒自己。

一名學生苦心撰寫一篇小說,請作家點評,作家正患眼疾,學生便將作品讀給作家,讀到最後一個字,學生停了下來,作家問:"結束了?"聽語氣似乎意猶未盡,渴望下文。這一追問,煽起學生無比激情,立刻靈感噴發,馬上接續道:"沒有啊,下面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構思敘述下去。到一個段落,作家又似難以割捨地問:"結束了嗎 "小說一定攝魂勾魄,叫人慾罷不能。學生更興 羣衆路線奮,更富於創作激情。他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續。最後,電話鈴響起,打斷了學生的思緒。電話找作家,急事。作家匆匆出門。"那麼沒讀完的小說呢 "作家莞爾:"其實你的小說早該收筆,在我第一次問你是否結束的時候就該結束。何必畫蛇添足,狗尾續貂,該停則止,看來你還沒把握情節脈絡,尤其是缺少決斷。決斷是當作家的根本。否則拖泥帶水,如何打動讀者" 學生追悔莫及,自認不是當作家的料。很久以後,這年輕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談及往事,誰知作家驚呼:"你的反應如此迅捷,思維如此敏銳,編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強盛,這些正是成爲作家的天賦呀"。可惜,這位年輕人的熱情在第一位作家前碰到挫折後,習慣地選擇了放棄,與成功無緣。

再給大家說一個相反的事例。帖木兒皇帝在敵人緊緊追趕時,不得不躲進了一間坍塌的破屋。就在他爲處境與前途陷入困惑和深思時,他看見一隻螞蟻吃力地揹負着一粒玉米向前爬行。螞蟻重複了6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個突出的地方連着玉米一起摔下來,它總是翻不過這個坎。到了第70次它終於成功了。這隻螞蟻的所作所爲極大地鼓舞了這位處於彷徨中的英雄,使他開始對未來勝利充滿希望。

面對挫折,選擇放棄還是堅定不移地繼續前行,取決於你對成功的嚮往,取決於你的執着與頑強的意志品質。這需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有勇氣剔除習慣中一切的不合諧音符。

泰國正大集團老闆年事已高決定退休,準備在自己的三個兒子中選一個作接班人。他想來想去,覺得二兒子最合適,從學識,爲人,才幹。於是有一天他把二兒子找來,準備和他好好談談。一開始他表示了對二兒子的欣賞和信任。但老人說他惟一的憂慮是二兒子抽菸的習慣。因爲根據他的經驗,一般抽菸的人到45歲,健康就會開始走下坡路,而此時正是一個男人年富力強,事業走上坡路的時候。如果這時有問題,自然難當重任。另外還有一個顧慮,說時他目光嚴肅地盯着兒子:“我認爲一個人如果連抽菸這種不良習慣都不能克服,那他怎麼能勝任我所託付的重任呢?” 煙癮很大的兒子一直在聚精會神地聽着,手裏正點着一支菸,當他聽完老父親最後一句話後,內心強烈地受到震動,他彷彿覺得從這一刻開始,自己必須有所決心,並立即付諸行動。於是他一語不發,把手中的煙在菸灰缸裏一掐,從那一刻開始,他再沒有吸過一支菸。平庸與偉大往往只是在一念之間,而這一念往往要有非凡的意志努力。

有人說: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你不能迴避挫折,但你可以東山再起,從頭再來。

三、高三意味着科學與高效。高考需要每位同學有理性的頭腦,有科學高效的學習謀略。只有科學的,才能是高效的;只有是理性的,才能是準確的。我們的手頭有許多成功者的經驗,但模仿一個成功者的全部,未必會成爲另一個成功者。借鑑別人的經驗,規劃好自己的高三,體現自己的個性特徵,體現科學與高效,纔是好的學習策略。中國科學院首屆"十大女傑"之一的胡志紅認爲她的成功得益於一本書:書中講一位前蘇聯生物學家幾十年如一日非常嚴謹地生活,把每天要做的事和做過的事都很完整地記下來。充實而寧靜的每一天鑄就了生物學家,當然還有胡志紅的成功。這實際上就是常說的計劃。很多的同學都體驗過計劃帶來的高效。我國生產檯球桌最大的公司老總,號稱檯球大王的甘連舫談他的經營之道時說過一句話:"人不怕自己腿瘸,就怕腿瘸還不會用拐"。

98年,臘月二十七放寒假,複習班有一個宿室的八位同學相約:在假期的七,八天裏,不改變在校的學習計劃,包括早5:30起牀,跑步,早讀,直到熄燈。他們基本上做到了。六個月後,八個同學在當年的高考中全部過線(當然那時省專線的比例遠沒有現在大)。後來,他們中間的一位說:"春節早上5:50,在淡淡的晨曦裏,在四周村莊連綿不絕的炮竹聲中,跑在家鄉的小路上,突然有一種感覺,感覺一瞬間戰勝了自己,成功就在前方的伸手可及處,心中原有的憂慮與自卑一掃而空,代之的是陽光燦爛,四周是那樣的迷人和美好"。體悟人生,戰勝自我,各人可能有不同的機緣。嚴格地執行自己的計劃,可能是這位學生的初衷,但期間的人生感悟,則是意料之外的驚喜。這樣的春節,必將深藏於他一生的記憶之中,成爲一種寶貴的人生體驗與財富。規劃高三,也許很容易,關鍵在於不論風清日淡,還是電閃雷鳴;不論是坎坎坷坷,還是一馬平川,都能堅韌不撥,始終如一地執行它。堅持就是科學,堅持就是高效。

四、高三要打有準備之仗。從實際意義而言,高二還有幾十天,利用好這幾十天,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質準備,即把心態調整好,把知識的基礎打得更紮實,是當務之急。目前的高二,成績自然有好有差,但請大家注意,這一年中,機會等在每個人的門前,自暴自棄,認爲己不如人,還爲時太早,把成績拿上去,戰勝高考,其實只是需要一點點勇氣。

有一位法國記者,叫馬維爾,去採訪林肯,問:"據我所知,上兩屆總統都想過廢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早在那時就已草就,可是他們都沒有簽署它。請問,他們是不是想把這一偉業留給您,讓您成就英名。"林肯說:"可能有這個意識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僅是一點點的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馬維爾還未再問下去,林肯的馬車就出發了,他一直沒有弄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林肯去世50週年後,馬維爾纔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談了幼年時的一段經歷,"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上面有許多石頭,正因爲如此,我父親才以較低的價格買下,有一天,母親建議把上面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座小小的山頭,都與大山連着'。有一年,父親去城裏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勞動,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 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給弄走了,因爲它們並不是父親想像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林肯在信的末尾說:"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爲他們認爲不可能,其實,有許多的不可能,只存在於人的想像之中"。讀到這封信的時候,馬維爾已是76歲的老人,就在這一年,他決心學習漢語。據說3年後的1917年,他在廣州採訪,是以流利的漢語和孫中山對話的。所謂心理上的準備,就是在這幾十天裏,建立自信,相信自己能行,在這個大的前提下,規劃高三。正如林肯說的:"只需一點點的勇氣"。

謹以汪國真的這段話送給新高三的同學們。讓我們在若干年後,再次回憶起高三,能都說:"高三真好"。

高三勵志作文 篇4

而前路上依然會有不可預見的埋伏

在黑暗中等待着一次又一次錚然的閃出

等待着一次又一次鋒利冰冷的切割

那微顫微寒而確實又微帶甘美的傷口

――席慕容《預言》

有一幅畫面是美麗,叫絢爛;有一種感覺是朦朧,叫懷念;有一川煙雨是落寞,叫滄桑;有一份心情是期盼與彷徨,叫等待。有人說,等待是可恥的。而我,現在正坐在高三的教室裏做着這件“可恥”的事。我在等待高考,等待一次徹底的逃放。。。。。。

十一月。高三。並沒有傳說中的地獄般黑暗。只是有點忙,許多日子都像在打架。但是受傷的總是我。面對一次又一次慘不忍睹的成績,我感到自己是那樣的無力。我真的害怕自己會喪失最後的一絲勇氣和信心。舊傷未去,新傷又至,我已傷痕累累,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纔可以結束?我夾緊了校服,像一隻失戀的狗在校園裏穿梭,心中盤算着下一個拐彎的方向。不要迷路。班主任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提醒我,說我是一個沒有方向感的人,意志力也不夠堅定。所以我要時刻回頭看看身後的腳印是否踩得夠深,提前決定下一個路口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高三了,誰都不想走冤枉路。現在,時間都是用秒來計算,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話才真正顯示出它的魅力來。有比較拼命的兄弟,一邊上大號還一邊刷牙!!!我苦笑了一下,唸唸有詞,讓鋼筆和一張張的試卷增進友誼。高三,我變成一個農夫,用汗水,澆灌未來。

等待,等待聽聽音樂或者寫一首詩的心情。一切從容不迫。一切,雲淡風輕。

可是生活――也許這已經不叫生活了,現在,更應該說是生存――太過緊奏,有時候感覺生命被掏空了一樣,有點失落,有點無助。沒有人可以將我救贖。白巖鬆說過:“一個人的一生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時刻――一個人的戰爭。這個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註定單槍匹馬。”高三,是我一個人的戰爭,我註定單槍匹馬。

於是學着一個人行走,一個人唱歌,一個人在風裏迎向如刀的寒冷。一個人在校道上禹禹獨行,聽白球鞋踩碎地上落葉,面無表情,望天上雲捲雲舒,陽光橫斜,心裏只是隱忍着一絲漣漪,沒有太大的波瀾。臉上塗抹了些許的麻木。我知道,高三,我必須跟水學習,怎樣平靜,怎樣沉默,怎樣使心情像雨後的楊柳一樣,放下來。我得變得柔軟,與光線配合默契。放棄堅硬的自己,對現實妥協,我無奈地笑了。

等待,等待陽光從頭至腳的灌溉,給我溫存的感動。

只是,爲什麼上樓梯的時候我會不自覺地數着臺階?爲什麼我會聽到寂寞在牆上長青苔的聲音?爲什麼漆黑的夜空依然是悽迷的心雨?我環佩丁當地走在冗長的老巷,一面一面黑白相間的牆在我身邊將年華逐漸班駁;我一個人坐在天台上,放眼無際的星空,看着天的盡頭,天的邊緣,等待經過無限的時間;我一個人在籃球場上扔着球,臉上溢出莫名的憂傷,我落日般的憂傷就像惆悵的翅膀,惆悵的翅膀又飛成我落日般的憂傷。宿命,我在劫難逃。感覺自己只不過是命運輪上舞蹈的人偶,被迫做着言不由衷的事,低頭,擡頭,如此機械而又莫可奈何。銀河,星空,大千世界,銀灰,鉛灰,變,再變,再變,惟獨不變的是自己的心情,依舊的壓抑,杌隉,對前路一片茫然。

等待,等待一次酣暢淋漓的狂放,自由而不憂傷。

高三了,我開始爲自己的前程着想。我想一鼓作氣拼出個未來,卻一不小心生了病。病中的自己恰恰是最脆弱的,坐在教室裏看着其他人轟隆隆地狂奏各自的土耳其進行曲,對照自己的蒼白無力,也只能夠呆一邊乾着急。心急如焚。寫出的字跡歪歪扭扭,我心煩意亂地全部撕碎,想憤怒,卻沒有理由。於是沉默,望着天花板發呆,思考自己爲什麼活着。生病的時候,總想起關於活着的問題。比如一條在水中行走的魚,因爲擱淺,它說:有水多好,哪怕回到魚缸。我嘆了口氣,高三多好,哪怕忙得喘不過氣。

高三了,我像個披着披風的宋代詞人,站在山岡上孤獨地遙望,沒有咆哮的聲帶,卻有呼喚的喑啞。我望眼欲穿,可還是看不到我的未來。

斷了弦的流章,謝了幕的舞臺,暗了魂魄的天涯茫茫,我曖昧地等待着千年的星宿,千年的月彎,千年的空曠,千年的塵封,千年的永恆的笑靨。我吟詠着我的吟詠,嘆息着我的嘆息。如此執着。近乎盲目。我也知道,歲月無聲。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蒼老。

可是,除了等待,我還可以做什麼,告訴我,我還可以像從前那樣,讓學習成績閃閃發光嗎?

曾經年少不識愁滋味,無意甘品一杯淡泊,而要高上青天攬日月,卻被無知撞了一下腰。我想我並沒有蹉跎歲月。至少我活了這一世。滄海桑田也罷,我依然喜歡我行我素,等待着高考,祈盼高考早些來到,即使我在這場戰爭中戰敗,我也會坦然地面對。我只想盡快地結束這一場漫長的等待。早死早超生,呵,請原諒我的消極心態。也許我不應該等待,天上不會掉餡餅,守株待兔也不可能如願以償,這些我都懂,可是,人在高三,面對數碼一樣的生活,我漸漸跟不上節奏,有誰明瞭我內心的彷徨。無奈?我除了等待――這一個精神的寄託,我還可以做些什麼?

等待,等待春天,而現在風帶走了越來越多的溫度,冬天迫在眉睫。

等待,等待一次破繭而出。

等待身體的全部掙開。

等待唱出一生一次的絕唱!

後記:也許是我危言聳聽了。也許,這只是一個自我安慰的藉口。就像被冰封在深海下的魚,尋找一個缺口浮出水面,呼吸。於是寫下這些文字欺騙自己說,我已陷入死的圍牆,但我不是兩手空空,我還有我的等待。而等待的過程中充滿了可能。我也知道等待只是虛無縹緲的幻想,卻依舊義無返顧地沉湎在美好的憧憬中,儘管,夢裏始終是望塵莫及的存在。高三,坐在地獄裏仰望天堂?妖言惑衆。我從沒有產生這樣的絕望。詩人食指吟唱道: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當灰燼的餘煙嘆息這貧窮的悲哀,我仍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是的,相信未來。所有高三的朋友,請用你們的手指向那涌向天邊的排浪,請你們堅定地相信未來!

高三勵志作文 篇5

前兩天聽廣播的時候,聽到一個蠻爛俗的故事。

不過電臺另一端敘述的男生幾度哽咽,我才知道這個故事雖然狗血,卻原來是真實發生過的。

胡天朗今年35歲,外貿公司經理,賢妻孝子,是旁人眼裏的人生贏家。但事實上,在胡天朗的心裏有一段不爲人知的感情,在後來的很多年裏,有那麼一個人就算只是提及姓名,都會心痛。

十年前,胡天朗25歲,那時候他還是一個遊跡於大街小巷的流氓混混,整日裏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聚衆鬥毆,之後東搶西盜的湊夠錢就會去巷口的洗頭房,蒽~就是那種白天算是洗頭髮,天黑之後做一些見不得光的生意的地方。

十年後的胡天朗時至今日回憶遇見蘇荷的那一天,依舊記憶猶新。

那天雨很大,還時不時有風吹來,胡天朗像往常一樣來到洗頭房,剛到門口,門就被打開,他竄進去,甩了甩頭髮上的水珠,“雨這麼大,怎麼沒帶傘啊!”接着扔過來一個乾毛巾。

胡天朗擡頭就看到了蘇荷有點輕皺的眉頭,他看向蘇荷的眼睛的時候,他在那雙眼睛裏看見了光,那天大雨滂沱,他卻覺得那是生命當中最明媚的日子。

之後的日子裏,胡天朗只要有時間就會去找蘇荷,他們只是靜靜的坐在那裏,有時候在洗頭房的格檔裏,有時候在巷子裏,還有的時候在街角的夜市攤上,他們會聊很多,從前,現在還有不知道的未來。

胡天朗總喜歡看蘇荷的眼睛和她笑的樣子,好像蘇荷的笑容可以抹擦掉他生命當中的斑駁與不堪。

時間久了,胡天朗才知道蘇荷是被朋友騙到這個地方的,被扣住了關於身份的所有證明,因爲當初離開家的時候誇下海口會出人頭地,所以蘇荷也因爲那些奇奇怪怪的顏面問題,索性就留在了這裏。

我記不得在哪個故事裏看到這樣一句話,遇見愛情之前,爲所欲爲,天下無敵,碰到喜歡的人的時候,恨不得自己有一個像白紙一樣乾淨的過去。

胡天朗是個小混混,蘇荷是被冠以站街女的洗頭妹,這樣兩個人的愛情,似乎自從萌生之後就不被看好……

自從和蘇荷確定了關係之後,胡天朗開始很認真的去找工作,蘇荷也打定主意離開這個地方。然而就在蘇荷去和老闆說離開的那天,當地公安局突襲行動一舉端了洗頭店。

蘇荷自然也在被捕對象之內,審訊室裏店老闆惡狠狠的看着蘇荷,一口咬定她是主事人,之後的事情很簡單,胡天朗動用了自己當混混這麼多年的關係還是沒能把蘇荷撈出來……

最後蘇荷的處罰是被判五年,胡天朗安安穩穩的幹着自己的工作,他每個月都會去看蘇荷,他說我攢了很多錢,你出來我就娶你,他說我買了我們的房子我記得你以前說過喜歡藍色系的裝修……

蘇荷出獄那天,胡天朗因爲開會耽擱了,他去的時候,沒有等到蘇荷,只有獄警遞給他的一封信:

天朗,如果你在我清清白白的時候遇到我該多好,那樣即使我再不好,我都不會覺得自己配不上你,你說你不嫌棄我,你說你愛我,可是如果我先離開的話,我就不會害怕未來有一天你會離開我了。

你現在變得這麼好,你一定要娶一個好女孩做妻子,你一定還會有一個好看又聰明的孩子,你的人生我只要路過就夠了,你要過的好。

後來的幾年裏,胡天朗跑了幾十個城市,但是都沒能找到蘇荷,很長一段時間,他只要閉上眼睛,就能夠聽到蘇荷的聲音,那一句“我走了,就不擔心你會離開了……”

故事的最後,胡天朗說,這一生最讓我難過的事情就是我放不下蘇荷卻又沒有辦法找到她,現在我過得越好,越是忍不住發了瘋的想她,一想到她,就覺得虧欠。

這一生啊,我看過最好看的目光就是蘇荷眼裏的光,我淋過的最大得雨,就是她烈日下的轉身……

聽完胡天朗和蘇荷的故事,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有些愛情從來都是互相成全啊!

所以那些總是埋怨找不到真愛的人們啊,你們要真的用心去感受,有時候愛是體諒和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