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選】高三作文錦集9篇

【精選】高三作文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高三作文錦集9篇

高三作文 篇1

站在非洲的大沙漠中,不禁想起家鄉的草原。

―――題記

今天的太陽仍舊是昨天那個太陽,今晚的月亮也仍舊是昨晚的那個月亮吧?那麼,今天的沙漠(家鄉的)爲什麼是昨天的草原呢?

帶着這個疑問來到這個世界上。在茫茫人海中卻怎麼也找不到答案!老師說:"一加一等於二!"可是奶奶家的一羣羊加上我們家的一羣羊怎麼還是一羣羊呢?看到的是一羣啊!慢慢地,一羣就消失了。就像我們家鄉的草原一樣,爲什麼昨天馬兒、羊兒還歡快地吃着美味的青草,今天他們又爲什麼突然消失了呢?

帶着這個疑問我闖進了大海中的龍宮。來到這兒的目的是讓龍王給我們家鄉一點雨水,還我們的大草原!來到這卻又讓我有了個疑問,龍王說:"想知道爲什麼把你們家鄉的雨水收走嗎?等你回去看看原來是草原的地方變成什麼了再來找我吧!"

帶着這個疑問來到家鄉。咦?什麼時候出現的工廠?什麼時候出現的魚塘?什麼時候出現的"沙河"?什麼時候人們都帶着口罩?什麼時候我家多了新的家電?

帶着疑問又回到了龍宮。我把所看到的一切告訴了龍王,他說:"這一切是你們自作自受!在草原上有一羣羊是真的!你們不斷的增加,不斷的增加!雖然還是一羣羊但是草原上的青草不夠嘍!這不算什麼!破壞草原大力的建設工廠,使原有的草原無法承受風沙的侵襲!所以啦,你們所增加的物質於它,它也應該有更多的物質給你們,就是一粒粒數不清的沙子!你們這樣不懂得珍惜,我就減少你們的雨水,送給知道珍惜並且需要的地方……。"

我沒把疑問再帶回來,知道錯了!

爲了物質所求,強加於它所不能承受的,當然它會加倍還你,只是還給你的是我們都所不希望的。

給我們的草原加上一羣羊,還是一羣羊。而它卻減少了風沙阻擋的能力。所以,有加就有減!只是我們不懂得一羣羊加一羣羊的含義。

我們增加了煤炭等的燃燒,地球給我們的回報是酸雨,溫室效應等!而地球自己卻減少了生命!

我們增加了廢水、廢渣、廢氣……我們增加了……卻得到的是和地球母親一樣的結果,那就是人類的生存時間減少了!

加法?減法?不是一羣羊加一羣羊?草原變沙漠?站在非洲沙漠卻念着家鄉的草原!

高三作文 篇2

母親和我相依爲命,節衣縮食,勤儉持家,終於攢足了錢,決定把舊舍拆掉重新建一座小洋樓。當然,我們村大都建起了小洋樓,這對村人來說,不再是什麼稀罕的事,但對找錢辛苦的我們來說,那是充滿激動和興奮的事情。

那天,母親早早起牀,去趕早市,買了很多菜,做了滿滿的一桌美味佳餚,請來了鎮上最好的建築隊,爲我們設計房子。那天,我們的心情如三月明媚的陽光一樣,把春天的溫暖裝得滿滿的。母親更是一股揮手告別舊社會走進新時代的樣子,彷彿蓋房子是我們走進幸福生活的一道門檻,以後的喜事連連會讓我們的日子應接不暇。

酒席上,母親不停地與施工隊那六個人敬酒,她嘴裏不停地說:“有勞各位!”“拜託大家!”“辛苦各位師傅”之類的客氣話,那姿勢如同在開一場重要的會議,或作一個重大的宣言。

酒足飯飽之後,施工頭認真測量了我們家的面積,然後笑哈哈地說:“你們現在住的這個小屋子太小了,以後建起了小洋樓,就大多了,我再讓城裏設計院的設計師給你們做最好的設計,給你們裝修好,那感覺就像住進了城裏的賓館酒樓裏……”母親聽到這些話,皺紋像春風裏的河流,一下子舒展開了,手撫摸着着我那像枯草一樣的頭髮,雙眼放射着喜悅的光芒。

施工頭看了看院子,說:“現在院子裏的雞窩、狗窩、豬窩,以及院子裏的樹,都要該拆的拆掉,該砍的砍掉。”之後,施工頭又問我們:“這些工作是另外算的,你們打算自己動手還是我們動手?”母親停頓了一會說:“我們自己動手,反正自己做得來,閒着也是閒着。”施工頭爽快地說:“那好!你們自己動手,完事後給我打電話就行了。”

施工隊那幾個人走後,我們就開始清理院子。我問母親:“先拆哪個?”母親呆呆地望着院子的各個角落,說:“先拆雞窩吧!”我們就動手拆雞窩。那些雞看到我們拿着工具,好像動刀動槍的樣子,嚇得它們在院子亂跑起來。有一隻母雞正在下蛋,看到我們走近它,連蛋也不敢下了,起身便跑。雞們發出咯咯咯的叫聲。母親嘆了口氣,說:“是我們打擾它們了,它們抗議我們囉!”我說:“它們敢抗議?一會兒,我就把它們全部殺掉!”母親說:“先別拆雞窩,我們去拆狗窩吧!”我們拿着工具往狗窩走去。狗們豈是好欺負的,看我們過來,就拼命地叫。狗窩裏那四隻狗崽子,也急急忙忙往母狗懷裏藏。母親看到這情形說:“先別拆狗窩,我們去拆豬窩!”豬很老實,它們看着我們拆不反抗也不抵抗,它們的眼睛有着人們難以捕捉的傷感,好像在可憐巴巴地說,我們哪裏得罪你們呢?幹啥要拆我們的家?拆我們的窩可以,但你們也要把我們安置好,才拆我們的窩啊!”母親看着老實而可憐的豬們說:“先別拆豬窩,我們去砍樹吧!”我們決定去砍樹,樹上有一隻麻雀窩,我們走到樹旁,準備動刀砍樹。然而,我們的舉動卻驚醒麻雀,麻雀嘰嘰喳喳地飛奔到屋檐上,我生氣地在地上撿起一塊石頭,欲向麻雀投去。母親見狀,說:“伢,你這是幹啥?快把石頭放下!”在母親的質問與斥責下,我佳佳放下了石頭。然而,我還是不服氣地說:“這是我們家,由不得它們在這兒放肆。”母親笑了,說,你這句話對人說還可以,對動物說就行不通。我氣憤地說:“它們不懂人話!”母親說:“不是,你說這個是你家,其實也是它們的家。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大家的,憑什麼說是我們的不是它們的呢?”我傻笑着,懵懂地看着母親。母親跟着又說:“不拆了!”我問:“樹呢?樹還砍不?”母親說:“樹也不砍了。”母親的的話把我嚇得一跳。我哭喪着臉,大聲問母親:“那房子還蓋不?”母親放下手中的工具,然後坐在地上嘆了口氣說:“我們建小洋樓了,要有新家了,而它們的家卻沒了。它們也需要有個家啊!它們要求不高,有個窩就行,這樣它們就感覺有家了,這樣它們才安心地給我下蛋,給我們護院子……”我說:“它們不會說。”母親說:“它們不會說,人要替它們着想。比如你,媽把你生下來,把你養大,管你衣食住行,供你上學,給你蓋房子,幫你成家立業,你不說媽也要爲你着想,就是這個理兒。雖然它們不會說,但我們也要替它們着想。”

晚上,我和母親買了兩條好煙,給村長送了過去,村長很快給我們劃了一塊宅基地。小洋樓建好後,母親看着新樓,說:“譁!真大啊!”我笑母親沒見過世面,於是,對母親說:“如今很多明星、大富豪的房子大得半天都走不完,豪華得就像皇帝宮殿。”母親聽了我的話,愣了一下說:“罪孽啊!那麼小的身軀,要那麼大的地方幹啥喲!如今,有的人還沒得住啊!給別人住一些吧!自己住少一些,別人就會有一些住了。”我看着母親,覺得她像個哲人,需要我用一生去挖掘和解讀。

高三作文 篇3

許多同學認爲寫作時“無話可說,無處着手,無事可寫,無文可作”。他們的文章,要麼完全憑想象,胡編亂造;要麼毫無新意,記流水賬;要麼文章拖沓、無真情實感。如何從根本上扭轉這種局面呢?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生活中的真情實感、真實體驗纔是一切寫作的源頭活水。唯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生活,細心體驗生活,認真思考生活,用慧眼發現生活,作文創作的素材才能源源不斷。

人在高三喜樂參半,山雨欲來風滿樓。

媽媽最近總是愛叫上幾個志同道合的家長夥伴,一起去聽某教育機構有關高考的講座。她有時會捧着一本大綠皮書,假裝若無其事地飄到我旁邊,翻動幾頁。我只好“禮貌性”地問她“你幹什麼呢”,她總是很興奮地說:“閨女,我又給你尋了幾個好專業!……”

大綠皮書上的“熱門專業”幾個字立刻閃瞎了我的眼。

我向來對那些講座不以爲意,只把它們當作媽媽緩解自身焦慮並儘量參與我的高三生活、企圖爲我的未來規劃的一種方式。講座上的分析大多是共性,但我有個性!那些“熱門專業”,我又不可能因它們熱而將其奉若神明;那些理性分析或許可以讓未來的職業道路更平坦,但我卻想走自己的路。

我自詡生來便正義感爆棚,小時候的願望不是當警察就是當醫生:一個黑貓警長,一個白衣天使;一個除暴安良,一個救死扶傷。後來我發現,自己動作不太迅速,容易拖組織後腿,便立志於後者。還記得小時候玩過家家時我總扮醫生,神氣地揮舞着塑料聽診器,假模假樣地開藥方。我看《急診室的故事》,看《無限生機》,看《心術》,看《青年醫生》……自學電視劇中胸外按壓的手勢,有時甚至會衝着鏡子裏戴着大口罩和黑框眼鏡的自己傻笑。

與其這樣幻想,倒不如少想多幹。上了高三後雖然很忙碌,但我自知終於可以爲夢想一決雌雄了,我離夢想、夢想離我又近了那麼一小步。

記得那個午後,從堆滿書的課桌上擡起頭來,我恍然想起:還有兩個月,我成年;還有七個月,我高考;還有十個月,我上大學。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在山一般的學業面前,在飛一般的日子面前,人在高三的我感慨頗多:

每當看到安曉菲奮筆疾書的手,就會想起她札記本上的“我喜歡下了晚自習一出樓門,就發現有那麼多人與我一起默默奮鬥着”;每當看到沈章略沉思時輕遮住半臉的劉海,就會記起我倆漫步地壇時滿地的鴿子、暖暖的陽光;每當看到教學樓四、五層燈火通明時,便總能想到“與子攜行”的誓言,隨即心中便騰起一團火……

這些都是怎樣的浪漫與溫情啊!這些浪漫與溫情將綻放在一片怎樣的十七八歲的天空中啊!

高三是物理老師懷軍口裏的雲淡風輕、運籌帷幄,是生物老師紅軍言下的“萬水千山只等閒”,是語文老師香平鬥志昂揚的一聲“上課”,是英語老師銘傑埋頭批作業的一個側影,是化學老師志剛緊皺的眉毛,是班主任、數學老師維軍直不起的老腰……

人在高三,情非得已,偶爾也有一腔心事,但兵荒馬亂,卻沒有一刻停止成長。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見高三多嫵媚,料高三見我應如是!

點評

人在高三,可思可想可寫的東西很多,思路很容易打開。本文作者由媽媽在“我”高三時的所作所爲切入,進而聯想到人在高三的自己,想到自己的理想,想到日日和自己並肩奮鬥的同學、老師,文思飛揚,侃侃而談,洋洋灑灑,有自嘲也有調侃(見文中畫線處的句子),讀來讓人覺得真實可感。作者善於體悟生活中的細節,並通過細膩、流暢的文字將其表現出來,正所謂,有真情、有體驗方能寫出有靈性的好文章。

高三作文 篇4

小胖子是我的同事,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稱謂就代表了他,這是另一個同事給他起的名字,其實他剛畢業的時候一點都不胖。但是現在他的臉和肚子越來越圓,就像一個皮球似的。雖然他越來越胖,也帶着一股傻勁,不怎麼聰明,但是他工作非常認真踏實。在我們的幫助下,他的成長十分迅速。我們幾個同事經常跟小胖子開玩笑,每次叫他小胖子,他都很不好意思,裝生氣的樣子,十分可愛,你看到都會想把他的臉擰兩下。他在我們部門也算大家的開心果了。雖然平時總拿他開玩笑,但是我們更要注重他認真的工作態度,向他學習,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爲部門甚至公司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在平時的生活中,小胖子也很幽默,總是愛給大家講些笑話,小胖子很善良。有一次,我發燒了,很難受,躺在牀上都不想去吃飯,小胖子知道了,下了班之後,買了我喜歡吃的東西給我送過來,還帶了一些藥。他坐在牀邊,給我端來熱水,看着我把藥吃下去才安心的回去了。我心裏很感動,覺得自己交到了一個真正的朋友。希望我們的友誼會一直繼續下去,我爲有這樣一個朋友而感到開心幸福。

高三作文 篇5

碧水紅舟,他於江心彈撥着自己的愁苦,怨憤的心絃;柔石淺灘,他於對岸拍手叫絕:“此曲只應天上有。”他擡頭,他遙望,兩人相視一笑,俞伯牙,鍾子期,千年的交情便在音樂的縈繞中萌生了。

俞伯牙用心在撥動旋律,鍾子期用心在感悟音樂,有了心的承載,音樂滋潤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在音樂中相遇,在音樂中攜手,在音樂中覓得知音!高山流水是連結心靈的紐帶。

天籟鳴心,音樂只有迴盪在心靈的天空,纔可以稱之爲“天籟”!

那夜,同樣在水邊,楓葉,荻花,秋風蕭瑟,撩動他的衣襟。心中悵然而失落,耳邊卻響起了幽幽的琵琶曲。他的心一顫,靈魂一振,曲中傳遞着淡淡的哀傷與幽怨,似曾相識。他誠心地請求,女子盡心地彈奏,使得他在長期遠離了絲竹管絃,忍受了山歌村笛之後有了“如聽仙樂耳暫明”的感受。那是真摯的音律淌進了他的心裏,如春雨般滋潤着他對音樂的乾渴。

“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有着不同但相似的苦衷。一個是失意遷客,孤寂淒涼。一個是天涯歌女,感懷悲傷。同樣黯淡的心靈被音樂連接:“悽悽不似向前聲”,女子爲了這份相似促弦撥動;“江州司馬青衫溼”,他爲這份相似淚灑衣衫。

是音樂在二人的心湖中擲下石子,激起共鳴,使心靈體會着音樂的華美與悽楚。音樂在心靈的溝通之下昇華出了那份濃濃的情感,經久縈迴。

澎湃的音律升起,那喧鬧的街市上靜寂、靜寂。他端坐在刑臺上,鎮定自若,手中的琴絃變幻出不同的情感,低訴、置疑、吶喊,孰不知,周圍的百姓正爲之哀傷落淚,臺前的刑官正爲之膽顫,遠處的山濤正爲之羞愧,他用心撥動着旋律,用音樂表達着心情。

他堅定,他的音律也堅定,他潔身自好,不願與世同流合污,所以他寧願帶着自己的《廣陵散》共赴黃泉。《廣陵散》成爲了千古絕唱,自從刑場上人們被它感動之後,就再無人有緣去感悟那激昂的樂章。但那次,音律傳出的他的堅定與信念卻迴盪在世間數千年,依然清脆、悅耳。

音樂,由心而發,由心來聽,它聯繫心與心的共鳴,交匯心與心的情感,表達心中的志向,迴響心中的意念……而音樂的內涵要由心去體會,去感悟,去承載。

終於可以相信,貝多芬是如何創造出那樣多經典的樂章。他耳聾心不聾,天籟鳴在心中,他可以感悟到那音樂攝人心魄的魅力,而音樂也“瞭解”他。

天籟鳴心,哦,心中天籟!

高三作文 篇6

宋,金戈鐵馬,轟烈之處。

在 孤獨的一個角落,她獨自憑欄觀望風去風留。是尋覓的無奈,是淡酒的冷清,還是顛簸的悽慘?爲何"怎一個愁字了得"?只因她少一個家。縱使才華橫溢、詩情滿 腹,她也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女子,渴望家的安定、家的溫暖。她要的'不只是一處可以棲身的房子。家是心靈相通的人共同撐起的一片天。故人逝去,房子便成了一個 沒有溫度的死物。國家山河破碎,她的幸福便隨戰火煙消雲散。"不肯過江東"是對故土的依戀,"人比黃花瘦"便是懷念,"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則是 無奈與悲涼了。

家國,在歷史回眸的一瞬,在女子深沉的嘆息中,幻滅了,只剩未消逝的孤單,只在離別後才察覺。

清,浮華富貴,冷清之處。

她 在衆人的簇擁下邁入了賈府,她形銷骨立,是因爲寄人籬下的苦楚。物質條件再好,那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啊。也許家只是一棟茅屋,但那裏有疼愛她的父母,有不需 要她看人臉色說話的溫暖環境。花飛花謝無人憐,只有她,在思念故土的同時,承受着家消失的憂傷。她的淚水,是因爲對家的懷念;她的孤傲,其實是對家的向 往。

瀟湘妃子的淚流乾了,可那對家的夢卻化作了滿園的鬱香,日日彌撒,只在離別後才浮現。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紙醉金迷,浮沉之處。

她 的身影在亂世之中漂泊,踏過胭紅,路過繁華,只因它——家。她自小缺少家庭的溫暖,因此在無數次的尋覓中,家是唯一的目的。青石板鋪過的巷道深處,是她記 憶中家的木窗。不被金錢所累,在異域看清人情世故,她想要的,仍是家。家是沒有盡頭的,像地平線一樣延緩。於是她說:"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 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卻沒完——完不了。"因爲家在心靈深處,是無法遺忘的故事,無止無休。

有一種情感,古典得像一座千年的廟,晶瑩得像一彎星星搭起的橋,鮮嫩得像春天一抹鵝黃的草。而它的源頭,只來自於家。

家的定義萬萬千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家永遠是你心靈的寄託,是你的魂魄渴望迴歸的地方。那裏有愛你的人,有你愛的人。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它總會爲你敞開大門,歡迎你回去。你也許會離它而去,它卻不會拋棄你,無論何時,家都會用它的柔情包容你。

月亮漸漸地升起來了,記憶中的綠籬白花也漸漸清晰了。格子布上的花在月光中的記憶裏綻放,對家的思念突然噴薄而出,家,格子布上的花,綻放絢爛。

高三作文 篇7

光陰似箭,季季輪迴,又是一個春光明媚,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季節。春天,是一切希望開始的季節,充滿活力與期盼。

出生在這個季節的我,在這個春天剛滿27歲。27年前,我是父母的喜悅與希望,揹負着父母的期盼而來到這個世上。27年後,我成爲了自己最大的思想包袱,也成爲了父母最大的牽掛與負累。最近媽媽常問我“有一天我和你爸爸老了,你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也很無奈,我只是笑着跟媽媽說;想那麼遠幹嘛?不解決問題,說不定我也會遇到一個愛我的人呢!O(∩_∩)O

從小我就是一個愛笑的孩子,性格開朗,容易知足,特別愛笑,陽光般的笑容常掛在臉上。上天賜予我陽光般的笑容,讓我用這陽光般的笑容,面對生活的苦難與坎坷。上天還賜予了我一顆積極向上的心,讓我以一種良好的心態,笑看生活的磨難。

很多人都對我說過兩個字“堅強”少年懵懂的我並不懂得這兩個字的意義,後來長大了,我明白了堅強的意義,但是我想告訴那些說我“堅強”的人,我並不“堅強”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孩子,我也很脆弱,承受痛苦的能力也很有限,我的內心也沒那麼強大。但我不想逃避,不願意讓自己活在夢裏,更不想讓滿載負累的靈魂,再平添一些無用的煩惱,只想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不相信奇蹟,但我不會放棄,對於我來說,只要堅持,只要堅信,只要勇敢,只要不絕望,就還有萬分之0.1的希望,但是如果我退縮了,我懦弱了,我膽怯了,我放棄了,那那0.1的希望就會被拒之門外,隨風飄逝…寧願聽從宿命,也不敗給自己。

小的時候害怕孤獨,喜歡喧鬧,不懼怕別人的目光,敢於微笑。小的時候性情急躁,不懂從容,緊張別人的議論,也不願承自己是一個腦癱,感覺自己的面癱特別醜,但不願將自己封閉,與世隔絕。儘管因爲病控制不了緊張,但還是特別喜歡與人交談,與不熟悉的人交談,可能現在精神上特別想證明,別看我不能走路,有面癱,無法控制自己的肢體,但我並不傻,我的思維,我的語言交流能力,不比任何人差,以此來鼓勵自己。

長大以後,慢慢的學會了從容,學會了淡定,學會了安靜,學會了享受孤獨,學會了與時光打坐,靜看世間花開花落,聆聽心靈訴說。對於那些傷害與歧視,也只是淡然一笑。

時光流逝,我依然在沉澱自己,打磨自己,歷練自己,成長中學會淡然,困苦裏學會微笑,傷痛中學會原諒,委屈時學會寬容。

雖然身體殘疾,但是我已無法改變,我可以改變自己心情,給自己修建一座心靈花園,在心靈花園裏,種植各種花類,吸收清純甘甜的雨露,迎接溫暖陽光的關懷,四季常開!飄香四溢。就算有暴風驟雨,依然堅守,期待彩虹…

沒有讀過書的我,對文字有着特別親切的感,有更好的文章,喜歡有故事情節的小說,喜歡名人的大作,喜歡把自己沐浴在文字的海洋。還記得小時候,到了上學的年齡,同齡的小孩都揹着書包去上學了,而我卻因爲重度殘疾不能去上學,當時7歲的我明白這是個事實,哭的是淚流滿面,事實就是如此的殘忍。

現在的我愛上了散文,喜歡散文的美妙,喜歡散文裏的愛與情,思與念…特別喜歡幾個人的作品“荷塘月色,雨袂獨舞,漣韻” 這幾位的作品,讓我癡迷,讓我沉醉,讓我變得豁達,讓我明白生命中的一切經歷,都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讓我向往,嚮往那有哭有甜,有傷心有幸福,有哭有笑,有落寞與孤獨的愛情。

不得不承認,長大以後想要的很多,渴望的也很多,想要愛情,想要陪伴,想要依賴,渴望溫暖,渴望關懷,渴望懂得,渴望依靠。相信這些是每個人都渴望與想要的。我也不例外,雖然沒資格,但正常的思維與心理卻是不由自主。

以前總是希望能換一種生活環境,機緣巧合真的實現了。從千里迢迢的內蒙古輾轉來到北京通州的一個農村,這裏的農村和內蒙老家的農村完全不同,在這裏沒有寧靜的夜晚,沒有新鮮的空氣,更沒有我思念的親人,五湖四海的人,說着各地方言,找不到一點親切感…

到了這裏,我明白了一件事,就是無論在哪裏,我的生活模式是不會發生改變,唯一變的就是父母對我的陪伴越來越少,因爲要生活,父母都要工作。遠不能像從前一樣除去一年總公四個月的農忙時間,剩下的時間父母每天都會陪在我身邊。

以前那樣的生活已是過往,不會再有。享受孤獨,與文字爲伴,與寂靜共舞,把所有的孤寂釀成陽光雨露,灑進心田,讓心靈花園的每一個角落都開出絢爛的花朵。

淡漠,世俗塵埃,靜看,世間花開花落,聆聽,傾風訴雨,默然,回首只是淡然一笑...

高三作文 篇8

當冰封一冬的湖面又升起氤氳的水汽;當婀娜多姿的楊柳又舞起多情的東風,當古韻裏那枝紅杏又一次綻開嬌羞的笑靨……我驚道:春天來了,詩的季節來了!

春,是詩的季節;詩,卻是我的夢影。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曾以爲,詩就是愁的化身,於是不可救藥地迷上了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小心地捧着《漱玉詞》,盛滿的是離人的淚水,讀出的,卻是萬古的癡情。

只可惜,我不是黛玉,沒她的才華,更沒她的情思,抑揚頓挫了幾回,淺唱低吟了幾次,便再也提不起多情感傷的興趣。畢竟,未經世事滄桑,未感人情冷暖,我哪來那麼多的愁情?

於是,抹掉揉紅了眼睛才冒出的幾滴淚,重新追逐心中的夢影。

無意中,邂逅了蘇軾,那個才高出世的文人,那個一生坎坷的居士。“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情起波濤中,句出駭浪間,一吟成絕句,一嘆成絕唱!那雄渾的詩句也激起了我滿心的澎湃,一向顧影自憐的小女子,竟也有了兼濟天下的期望!

不得不感謝東坡,教我走出狹隘的個人情感,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寬容。然而,讀久了東坡,卻也讀出了他偏執的一面。過分的淡定,過分的超然,過分的的豁達卻愈來愈使我感覺到:豪放只是他的表象,他分明在壓抑自己的情感。何必呢?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你心中有痛,可以發泄出來呀,故作輕鬆只能讓瞭解你的人更心疼。

離開了蘇軾,我有些茫然失措,該向何處尋找我心中的夢影?

下意識地,我翻開了塵封的書籍,一個個不朽的詩魂向我走來。

“千古奇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氣,青蓮居士謫仙人” ,李白是一首飄逸的詩;

“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杜甫是一首沉鬱的詩;

“數點寒星化作淚,萬家憂樂到心頭”,范仲淹是一首滄桑的詩;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是一首淡遠的詩;

……

合上書本,我心中的夢影竟漸漸清晰:詩是情感的凝聚,是心靈的傾訴,是靈魂的沉澱。於是,想用一首小詩,贈給天下的詩人們:

是誰 一片殘簡 便能飛躍千年的煙雨

是誰 一句箴言 便能刺穿萬里的塵埃

也許 沉默是最好的回答

因爲 無聲的靈魂 亙古屹立

高三作文 篇9

一位母親辛勤的孕育着一個嬰兒,親手捧着它,把它小心翼翼地交給出版社的編輯,這位母親叫霍達,這個孩子叫《穆斯林的葬禮》。她帶着一顆虔誠的心,用筆書寫了一個回族家庭六十年的興衰。一間四合院中三代人的愛恨情仇,不同時期人物命運的交錯,滿卷的伊斯蘭文化使我倍感親切。樑亦清和韓子奇的師徒情,韓子奇與梁氏姐妹曲折荒唐的愛情,樑君壁對韓新月矛盾的愛,韓新月與楚雁潮隔着教門的愛情……

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我讀的很慢,用了近三週的時間,作者細膩的文字無聲的撥弄着我的心絃,文中與親人的一次次離別,將我拉回到幾個月以前,至親的人在你眼前,無論你如何哭喊她都不會再對你笑,對你皺眉,對你生氣……第一次覺得死亡那麼可怕,生與死是那麼的近,六尺白布將你與親人隔開,七尺墓穴,一捧黃土,將你和親人與世隔絕。

這個家族因玉結緣,在玉器興盛之時,家庭和睦美滿;在玉器衰敗之時,一次次沉痛的打擊席捲而來。在一家人認爲“玉器樑”要迎來美好生活的時候,樑亦清歸真了;在韓子奇臥薪嚐膽,力挽狂瀾時外國列強侵犯我中華,以至“玉器樑”由興盛走向衰敗,韓子奇和樑冰月發生了荒唐的愛情;在新月考上大學時,不幸查出心臟有問題,姑媽在這時也歸真了;在樑天星和陳淑彥喜結連理不久,新月溘然長逝……

每次就在我們認爲幸福生活要開始時,作者突然筆鋒一轉,讓我們沒有絲毫防備迎接來主人公們的葬禮。樑亦清的葬禮寫的很仔細,姑媽的葬禮急促短小,新月的葬禮描寫的極細,從醫院到回到家中,再到她永遠“居住”的七尺墓穴……

我與家人們因緣在今生相遇,我們家與他們家有着相同的經歷。父母辛苦打拼好不容易還完家中的債務,爸爸又出了車禍,借了一屁股債;爸爸出院回家,媽媽開始外出打工,家中生活有了起色,日子在媽媽不言放棄下好了起來,奶奶又走了……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擊,如今的我很堅強,但是這些遭遇不禁讓我想起福貴一家人。

福貴是餘華筆下的老頭兒,他們家是在親人的一位位的死去中訴說着,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但與霍達筆下的不一樣。霍達書寫的死亡細膩,令人心痛;餘華筆下的死亡冷淡,毫無生機,沒有人情味

你聽,“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處聽不知曲中意,在聽已是曲終人。曲中曲,人中人;曲終,人散,恨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