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議論文又是一年高考時

議論文又是一年高考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在我居住的小城,有座遠近聞名的中學,幾乎每年高考都在全省名列前茅,我家就住在不到中學一百米的東面,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學校大門口。

議論文又是一年高考時

  前天下班的時候,離老遠就看到學校的大門口圍了好多人,還夾雜着嚎哭聲,緊走幾步,來到跟前,看到一副白色的橫幅掛在校門口,上面赫然寫着四個黑字大字“還我兒子”,後面還有三個紅色的觸目驚心的大大的“!!!”。幾名婦女呼天搶地地在那嚎哭,周圍好多人都在抹眼淚。一問之下,原來一名應屆學生,在高考摸底考試中比上次落後了十多名,老師打了幾巴掌,孩子一時想不開就跳樓自殺了。我站在那,耳聽着那些親人的哭喊,眼看着那亂烘烘的場面,眼淚不由自主地就在面頰上流淌,想上去勸說卻不知道如何開口。一時間心裏好鬱悶,不由地感慨萬千……

  時下,四川的地震,牽動了國人的心,災區的孩子們還在帳篷裏在不斷的餘震中苦讀,而一年一度的高考就這樣悄然臨近。

  每年的高考,牽動了多少家庭、多少人的心我們無法統計,不過要是有此方面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恐怕非中國莫屬。

  30年前,當高考以一種迥然不同的姿態出現時,激起了無數捏着鋤頭柄的、掄着鐵錘的、買肉的、織布的、挖煤的年輕人對未來的希望。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扇連接成功、通向樂土、改變人生的神奇之門。

  事實也確乎如此。從某種角度看,高考是社會階層、社會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特別是對於貧寒子弟、農村孩子,高考幾乎就是他們能夠把握的唯一機會了。

  每年的這幾個月,高考總會成爲國人關注的話題。今天是諸多媒體抨擊高考錄取分數的地區間懸殊的差異,明天又是招生錄取時的“灰幕”,一陣是異地就讀的高考狀元被取消錄取資格,一陣又是名牌大學的“空頭支票”導致高分數考生的落榜……等等。似乎每一件事,都可以改變一個或一批人一生的命運。於是,人們不由地對高考口誅筆伐,似乎高考成了個重症病人,大家紛紛爲高考尋找靈丹妙藥,更有不少的“名醫”爲高考開出了各種各樣的“藥方”,最受關注的“藥方”就是取消全國統一的高考,讓高考“安樂死”,給各高校以更多地招生自主權。在爭吵聲中,高考,這個當年的寵兒一時間被搞的灰頭土臉,狼狽不堪。

  回想當年,當人們對“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深惡痛絕時,一句“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口號,令國人歡欣鼓舞,甚至有人高呼“高考萬歲”。具有諷刺意味的時,當初對高考極爲鍾情的,與今天對高考橫眉冷對的,可能是同一羣人,他們或許就是父母與子女,兄弟與姐妹,當初他們獲得了久違的公平,今天卻變成了刺目的不公平。難道高考真的到了壽終正寢,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嗎?如果高考消失了,可以預見的是,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對許多寒窗苦讀的貧門子弟來說那將是一種災難:不僅舊的不公平難以消失,新的不公平還會變本加厲地產生。

  我們面臨兩難的選擇。

  仔細想想,在當今,一個人從步入幼兒園到上小學、中學、大學直至參加工作再到退休,什麼單元摸底、期中、期末、中考、高考、答辯、職稱、資格等等考試,不知要經歷多少次。考試給我們留下的印象真是太深刻太鮮明太沉重了。所以,我每當遇見小小年紀已戴上幾百度眼鏡的中學生,甚至見到揹着與纖小的身體不相稱的大書包的小學生,我油然而生的那種強烈的感觸裏,一份同情,一份憐憫,一份感慨。考試,這塊壓在國人心頭的巨石不知還要壓多久?!

  在我們這個國度裏,考試的競爭、生存的壓力早已迫使我們的兒童越來越早、越來越多地失去了那種真正屬於他們的在青草地上嬉戲的童年,在小河邊趟水摸螃蟹的童年,這本應該是他們享有的權利呀!但現在他們只能不停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即使放學、放假,除了作業,還要被父母逼着去學鋼琴、學書法、學畫畫,學舞蹈、學……他們沒有歡樂的童年,只有幼稚的成年。長此以往,其結果只能是造就了一批或幾批高智低能的人才,這不能不令我們深深的憂慮,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的關注。

  誠然,這裏面好多的問題不僅僅是高考制度的缺陷,也不應該完全由高考來承擔,諸如社會體制、教育體制、戶籍管理體制、資源的再分配等等。還有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的觀念問題。讓孩子上個好大學,更好地面對未來社會競爭,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高考一年一度,關乎數千萬孩子和家庭的命運,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當高考由一種制度,衍生出一系列全社會趕考現象,不由得讓人懷疑,我們的社會是否得了高考強迫症?我們是否太脆弱,無法承認現實制度下的侷限?

  現代社會,通過考試固然重要,但它是唯一的途徑嗎?老天賦予我們每個人的才能各不相同:有的喜歡動腦,擅長邏輯思維;有的心靈手巧,擅長製作;有的天生一副亮麗的歌喉;有的對各種圖案繪畫特別敏感;有的生就一個奧運冠軍的好身身板……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對社會有用就好,考試成績不一定是唯一的衡量,畢竟生活纔是最重要的考試。別的不說,單從中國文學史上看,張繼不落榜,就沒有蜚聲中外的《楓橋夜泊》,沒有考場的不如意,就沒有蒲松齡名垂史冊的《聊齋志異》。杜甫、李賀、李商隱、唐白虎、徐渭等都是考場的失意人,但他們的成就並不因此而被抹煞,相反正是這些包括考場失意的挫折,才砥礪了他們的胸襟才氣,寫出了精光四射蜚聲中外名垂千古的詩文來。在生命質量的考試中,他們無疑是最後的勝利者。在歷史上、在現代、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願我們的老師,做父母的、家有考生的家長,放遠眼光,多給已經負擔很重的孩子一點寬容。其實,在寬容孩子的同時,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寬容,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