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推薦】高考話題作文6篇

【推薦】高考話題作文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話題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高考話題作文6篇

高考話題作文 篇1

公祭日:以國之名悼,以歷史之名緬懷

今天,是首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今天,站在歷史的憑欄處,人們以某種肅穆儀式追憶逝者、緬懷英靈。悼以國之名,祭以民族之大義。

民族劫難,無法因時間消逝而抹去;歷史疤痕,也被許多人的記憶存檔。77年前,秦淮河畔、金陵城中,一場舉世震驚、慘絕人寰的屠殺,讓三十萬同胞慘遭屠戮,讓山河爲之泣血。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烈的悲劇之一,亦是中華民族永遠消不掉的傷痕。

77年過去了,時過境遷,可對那些死難同胞的悼念、追思,卻絲毫不能因時間河流的沖刷而淡去光色。與追悼逝者伴隨的,還有對這場屠殺關聯命題的思考,如民族復興、和平願景、人道尊嚴等等。而這些,都始於對歷史的銘記,正如某句名言所說的:誰忘記歷史,誰就會在靈魂上生病。也正基於此,讓銘記歷史找到一個可倚靠的欄杆,讓激越情緒得到一個集中迸發的出口,成了我們“以史爲鏡”“汲取教訓”的方式,也是撫慰逝者的必由路徑。

如今,終於有了這樣一個標註着刻度的日子,能以警鐘鳴響,喚醒我們或已沉睡的民族歷史記憶,也在傳達歷史痛感中砥礪我們前行。隨着今年2月全國人大對公祭日的立法確認,13億人民終於得以在一個特殊的日子裏,用舉國同祭的莊嚴儀式寄託哀思,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共同祭奠中,我們可宣示正義的音量,也憑弔生命的凋零。

要知道,在歷史的宏大敘事背後,站立着的從來都是一個個真實的個體,他們的苦難指控着每一份指向無辜者的罪惡,也提示着戰爭的殘酷。我們無法輕易將其簡單化約爲一個抽象的羣體,只能把他們經受的人道主義災難寫進史書。

公祭日是爲“溯及過往”,更是爲了提醒今人:勿忘歷史。一如紀念是爲了更好地出發,銘記歷史是爲了不重蹈覆轍。當然,這不是什麼歷史宿怨的低迴,也非民族主義的發酵,而是讓我們能穿透時空迷障,去打探到歷史的幽深之處,對災難進行記憶的溫習,進而知恥而後勇,化痛感爲前行的動力;究其旨意,也絕非培養什麼仇恨,將民族感情矮化爲街頭泄憤,而恰恰是讓我們在是非之辨中,懂得守護和平。

誠然,我們無法穿越到歷史現場中去,去親歷、見證那些罄竹難書的惡,可擦拭掉記憶石碑上的塵埃,至少能讓歷史被看見。它有利於將罪惡的指證存照,據瞭解,隨着國家公祭日臨近,新徵集的7602件珍貴文物、《南京大屠殺辭典》等著作及大屠殺死難者姓名,都以較爲豐富翔實的確鑿事實,向世界揭示了大屠殺的真相,也讓罔顧公義、企圖歪曲歷史的日本右翼分子的謊言不攻自破,讓爲軍國主義招魂者無法諱認那一段歷史。

“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撫今追昔,默哀致敬,就是爲了照亮未來,讓未來不必罩上歷史悲劇的陰影,能在明亮的路途上走得更遠。

而今,我們集體爲過往的逝者悼念、緬懷,在記憶苦難的儀式感召中記住那些傷痕,也在民族情感的共振中找到一種奮進推力,既不忘來時的路,更爲找到通往未來的方向。

高考話題作文 篇2

如果將每個人的生活比作一本厚厚的精裝書,在翻開扉頁的那一刻,你希望看到的是密密麻麻、已經寫至末尾的“你一生的故事”,還是空白的紙頁,只等待你在上面任意揮毫書墨?

生活充滿變數,然而人們卻對預測樂此不彼。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到大,七歲看到老”,從一個彬彬有禮的孩子身上,我們彷彿看到了未來優秀人才的影子,而一個頑劣的孩子可能也會被早早打上“沒什麼大出息”的標籤。人們對未來世界的預測則更爲熱衷,戰爭時我們預測一方陣營的輸贏和世界格局的走向;阿爾法狗戰勝柯潔時,我們又彷彿預測到了人類被人工智能統治的未來。

很多時候,人們預測未來,只是想吃下一顆定心丸。如果預測的結果碰巧是好的,那麼彷彿就高枕無憂,躺着也能達到既定的目標;如果預測的結果是負面的,就開始庸人自擾,生出“努力無用”的想法。

然而預測真的有意義嗎?哥倫布從西班牙向西航行時,有多少人預測到他能夠發現新大陸?拿破崙率領軍踏上滑鐵盧時,又怎能預測到他會面臨毀滅性的打擊,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在變幻莫測的命運中,沒有人知道迎接自己的將是充滿希望的“新大陸”,還是人生低谷的“滑鐵盧”。

就算能夠完全預測到一個人的將來,窺探到自己的生命之書,難道對一個人來說就是一件好事嗎?文學書、電影中對此的討論比比皆是,前有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無法掙脫的弒父娶母的命運,後有現代小說《你一生的故事》中,女主人公預測到的自己的一生。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在學習外星人語言的過程中,突然學到了外星人的思維方式,即每件事都是以結果爲導向,從一句話就能看到一件事的前因後果,一個人的出生直到死亡。她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和搭檔的物理學家結婚,生了孩子,再離婚,孩子年輕時便在意外中喪生。

如果知道孩子會在若干年後喪生,你還會選擇生下她嗎?如果知道終將失去,你還會選擇去擁有嗎?如果推測到自己的未來,你還會選擇去經歷嗎?女主對此的選擇是,就算明知將來發生的一切,也要去經歷,因爲經歷纔是人生的真諦。就算生命的結果是必然的,但是至少她能夠選擇擁抱已知的命運,選擇是滿懷喜悅,還是滿懷痛苦地度過這一生。

無法預測未來的我們也是如此。不管面前的路是充滿荊棘,還是陽關大道,我們都只能迎着命運向前。我們無法推測到未來的走向,但我們能夠選擇自己的方向和生活的方式,規劃好未來要走的路。也許在這時,無需依靠預測,我們已然是命運的主人。

高考話題作文 篇3

一、簡章式

即以招生簡章的方式行諸文字。有一學生在揭露應試教育束縛學生創造思維發展,禁錮學生個性、創造性等弊端時,從反面切入,詳略分明地介紹了學校設置專業的特點,如介紹“限制思維繫”時,是這樣作說明的:“此乃我校熱門專業。它會使您的孩子思維僵化,毫無見解。畢業後可做祕書一類工作。該系教學特點如下:上課老師拼命灌,學生拼命記,作業如山題如海,只能聽取老師意見,若有個人見解,即被老師罰站、倒立等等共計三十六種刑罰。開始雖苦,日久天長定能出人頭地。該繫系主任:榆木頭。”語言幽默詼諧風趣,讓讀者在笑聲中思考。

二、病歷式

有一篇題爲《病歷》的文章,全文由“處方頭”和三則病例組成。每則病例代表一個學習時期,均由症狀、診斷、意見等部分組成。其中,第三個學段的文字最簡潔,只有四個內容。病人:17歲,初中二年級。症狀:病人回家路上,路遇車匪,在衆目睽睽之下,隻身一人奮勇擒賊,身受多處刀傷。診斷:心眼殘缺症,病入膏肓。意見:爲了王家的香火延續,建議娶個聰明的媳婦。正直勇敢的病號,反遭誤診,誰之過?家長?醫生?社會?豈不令人深思。

三、庭審記錄式

有一中考題是以“比”爲話題,一考生擬題爲《我不是墮落的催化劑——“比”的申辨》,以“庭審”的形式展開,先交代“褒貶法官”、“原告”(墮落)、“原告證人”、“被告”(比)、“被告證人”,再惟妙惟肖地活畫出各類形象,一個個“人物”呼之欲出。如寫原告的表現就令人咂舌:墮落得意地站起來,恭敬地鞠了一個躬,微咳一聲,說:“今天我作爲原告,代表‘權力’、‘腐化’進行申訴。我本布衣,原本是出了名的清廉之人,但是‘比’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切,我開始變了,變得臭名遠揚,只因我跟人比吃穿、比金錢、比權力,最後遭人唾棄。其實,‘比’纔是真正的兇手,我要求緝拿真正的兇手——‘比’,並要求‘比’爲此賠償精神損失費八百萬元……”

四、奇思妙想式

展開豐富的想像,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篇題爲《校園幾何》的文章,它以“點”、“線”、“面”、“體”連綴全篇,講述了剛進校門的“我”以“點”的形式存在,是孤獨無助的;結識朋友後,組成了歡快無比的“線”,運動會上,我班獲勝,構成了成長中的“面”,我班代表全校出征,其它班爲我班服務時,意味着已經合成了成熟的“體”,達到了最高境界,這樣的構思可謂新穎。還可直接採用空行間隔片斷,“一”、“二”、“三”,“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等形式對美妙的瞬間進行細節掃描,組合成一幅幅真實感人的畫面。

五、劇本章節式這也是創新的一種好形式。如《我在家中學到了語文》一文,以“新三演義:爸、媽、我”爲副標題,主體採用章回體小標題:其一曰“曹操大舉進江南,劉備兵寡求孫權”,其二曰“孫劉聯兵破曹操,曹操無奈回‘老巢’”。前有引子後有尾聲。這樣的形式當然有吸引力。有些還可以運用多幕劇的形式,隨着時間、地點、人物的轉換,構築成一幅幅鮮活流暢的畫面,讀來令人賞心悅目。當然獨幕劇也無不可。

六、詩詞串聯式

用詩詞句作爲串聯詞連綴全文。如有作者以“水”爲話題寫就的《水祭》開篇是題記,接着以杜牧的絕句《清明》中詩句爲框架和線索,寫出了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爲標題的四個概括性畫面。最後還有附記。文章不僅圍繞“水”話題寫出了水的過去、現在、未來,還引發了人們珍惜水資源的思考,改造水資源的思索富有創意。

七、電影放映式通過鏡頭組合、畫面切換以及畫外音的形式來表現文章的內涵。如《我的歡樂》就以“靜思之樂”、“鏖戰之樂”一靜一動兩個鏡頭展示出“歡樂”的豐富內涵。而文章《我們這些少男少女》以“馳騁操場”、“爲國而學”、“支援申奧”三個畫面來展示當今我們這些少男少女的風采——年輕、真誠、自信、善良、瀟灑、放鬆。

八、情感起伏式將自己的情感起伏作爲文章的框架和線索,連綴全文。如《讀<唐宋詩詞>,我真疾迷》,作者全文以喜怒哀樂爲小標題組成四個畫面,既融進了自己的真情,又點明瞭自己“疾迷”《唐宋詩詞選》的原因。全文線索明晰,主旨明確。

九、幾何證明式

20xx年安徽省中考作文以“掌聲”爲話題,有位考生以《一道關於“掌聲”的證明題》爲題目,將要表達的內容,裝進幾何證明題中。文章開篇即介紹兩項內容。已知:生活中,人人需要掌聲,尤其,當一個人面對給以克服的困難、無法經受的考驗時,更需要掌聲。求證:遇到困難與考驗時的掌聲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奮鬥的動力、給人以一顆永不言敗的心。中間的“證明”部分寫了兩件事,作爲證明的根據:一件是因爲掌聲,我在講演中獲得第一名;一件是寫我參加運動會長跑,因爲有掌聲,我才最後跑完全程。最後,以“所以命題成立”收束全文。

十、光盤承載式

如《初三的“光盤”》一文,按“A面”和“B面”將文章分爲格調迥異的兩部分。A面內容反映的是初三生活的緊張、苦惱與無奈,而B面內賓則折射出初三生活的浪漫、清純與鮮活。現放光盤A面內容,請讀者欣賞:初三就是/早自習時迷迷糊糊,晚自習時朦朦朧朧;初三就是/無數資料紛紛揚揚,無邊題海浩浩蕩蕩;初三就是/七科老師手忙腳亂,莘莘學子頭昏腦漲;初三就是/奔入食堂跌跌撞撞,跑進寢室哼哼唱唱;初三就是/考試之前咿咿呀呀,考試之後嗚嗚咽咽;初三就是/老師的教誨拉拉雜雜,父母的叮呤嘮嘮叨叨;初三就是/金榜題名風風光光,名落孫山悽悽慘慘。

十一、歌名別解式,如《初三別解》一文,從頭至尾全部用流行歌曲的歌名或歌詞,把對初三各門功課的感受、上課、考試、假日等內容,巧妙地融入歌名或歌詞之中,言約意豐,新穎輥致。如此文的第二部分:上課——《夢開始的地方》/下課——《夢醒時分》/課間十分鐘——《牽掛你的人是我》/最後一節課——《向前衝》/節假日——《我等你等到夢裏頭》/初三暑假——《真的好想你》。

十二、日記式

日記是廣大初中學生非常熟悉的一種寫作體裁。日記體作文既可以是單篇日記,也可以由幾則日記組成來表達一個主題。結構形式比較靈活,每篇日記之間不要求有嚴格的邏輯銜接;表達也比較自由,敘述、描寫、議論可以隨意穿插,便於作者表情達意或者闡述自己的觀點主張。因此,無論寫作水平高下,幾乎每個學生都可以運用日記體進行話題作文的寫作。

日記體作文在以往的中考作文中就已經出現,但是經過多年的寫作實踐,這種文體的作文越來越趨於成熟,日臻完善。

例如:20xx年上海市中考某考生的滿分作文《我想唱首歌》就運用日記體作文形式,巧妙地利用報紙這一特殊載體,讓連體姐妹的`命運與自己的情感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我”的三則日記,按人物命運自然展開,記載了連體姐妹的命運和自己的心理感受。第一天驚訝與擔心,第二天的緊張與祈禱,第三天的同情與讚美。不僅謳歌了連體姐妹珍愛生命、敢於追求的精神,同時形象地反映了小作者善良美好的心靈世界。

20xx年山東省淄博市中考某考生的滿分作文《愛無止境》是一篇值得一提的好作文。它在日記體作文寫作方面有所創新,取得了新的突破。文章正文前安排了“題記”,概括文章的內容,點出文章的主旨。正文部分所寫內容從作者剛剛出生一直到十六歲,時間跨度大。聰明的小作者截取了幾個片段,用母親的兩則日記和女兒十六歲生日那天的一則日記把有關內容巧妙地組合在一篇文章當中,雙線齊頭並進,爲我們展現了母女二人的心路歷程,盡情地歌頌了母愛的無私、偉大、高尚。

日記層次分明,過渡簡便,感情真摯,用在考場作文中,易獲高分。

如:一考生以《都是考題惹的貨》爲題,用三則日記展開,分別寫教室裏老師刻薄的批評,宿舍裏同學惡意的譏諷,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責罵,且三則日記巧用“小雨”、“大雨”、“暴風雨”來暗示情節的發展,傳遞作者心情,佈局巧妙,感情真摯。

又如:寫學校生活的《老師,讓我小憩一會吧》,用七則日記展開。“週一,心驚膽寒”、“週二,拼它一搏”、“週三,哀怨聲聲”、“週四,冬天裏短暫的春天”、“週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週六,苦戰題海”、“星期日,再向虎山行”,通過一週生活的描寫,將學校單調重複,緊張苦悶的生活真切地表現出來。

十三、散點式散點式是指圍繞一箇中心,從數個點上進行發散思維、鋪排。“散點式”最突出的優點是語言優美、情感濃郁。如一篇《我喜歡……》的習作:我喜歡在薄霧繚繞的早晨,看天邊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我喜歡在熱浪炙人的中午,聽樹林裏此起彼伏的蟬鳴;我喜歡……全文精選了許多美好的事物作爲抒情對象,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十四、書信式

以書信的形式寫作文,顯得自由靈活,親切真實,但是要注意格式正確、表達得體。

書信是一種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實用文體,也可以用來寫話題作文。書信體作文除了要符合書信格式外,正文部分謀篇佈局相對靈活,表達方式可以採用敘事、描寫、抒情、議論,還可以採用討論的形式;內容方面可以寫一件事,也可以寫多件事,甚至可以討論問題。因爲書信體作文一般用來與別人交流溝通,所以便於抒發感情。書信體作文跟日記體作文類似,既可以是一封信構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幾封短信組成一篇文章,表達一個主題。在書信體話題作文的寫作實踐中,已出現了“兩地書”形式的書信體話題作文,這些信不再是一方寫給另一方的單向交流的書信,而是雙方交叉着相互寫來進行思想感情的溝通與交流。

書信體作文內容不拘、結構自由、表達靈活,不需要複雜的過渡承接,作文時文體不太規範的同學也能寫好。這種文體大家很熟悉,容易掌握,恕不舉例。

十五、創編式即“新瓶裝舊酒”式的故事新編,這樣的文章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如以“錢”爲話題作文,一考生以《仙界新說》爲題構思了一篇妙文,以仙界神仙紛紛另謀高薪職位來折射人間,寓莊於諧,耐人尋味。

十六、廣告式廣告是一種公告性應用文,借用廣告佈局往往能出奇制勝。以廣告佈局,可按主題、畫面、背景音樂、解說、字幕等動態地呈現。多篇廣告並舉,更能起到強化主題的作用,且新穎別緻。

十七、訪談式訪談的形式可以是面對面的訪談、打電話訪談、網上訪談。訪談式具有自由靈活、親切可感的特點。如以“讀書”爲話題作文,就可用訪談式來寫,一問一答,定會寫得精彩。

十八、小小說

小小說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以描寫、敘事爲主,可以在文章中加入虛構的成分,有利於構思。小小說以簡潔有力的語言、出人意料的結局、表現主題的含蓄性、主旨的深刻性、內容的可讀性等等優勢,讓人一見便生好感。我們那些擅長記敘描寫、聯想想象能力豐富的同學可以大膽的採用小小說這種文學體裁進行作文。

例如:20xx年湖南省益陽市一考生的滿分作文《關心》就是一篇構思巧妙非常不錯的小小說。該文由大家對一個百日小孩名字的關心,引出了一位被人漠視的老人的故事。作者採用對比的方法,鮮明地寫出了大家對待老人和小孩的不同態度,主題非常深刻。

又如:20xx年福建省福州市一考生的滿分作文《生活需要鮮花》也是一篇小小說。文章虛構了一個洋溢着濃濃母女深情的故事。一束玫瑰花,再平常不過。可當它出現在遭受沉重打擊的媽媽面前的時候,就變成了一種力量、一份愛心。當這束無名者贈送的玫瑰花引導媽媽走出困境的時候,故事又戲劇性的把“我”推到了媽媽的面前,送花人--無名者原來就是朝夕相伴的女兒“我”。故事情節雖簡單,但是卻寫得懸念迭起、波瀾起伏。

高考話題作文 篇4

一抹夕陽下,幾縷晚霞中,書架之前,手指拂過書脊,渴望聞聞那文字的清香。忽而頓下腳步,柔荑翻開書頁。享受着優美語句所帶來的溫暖的光輝,方塊字,在指尖環繞。眼前,是《霧都孤兒》中的那個叫做奧利弗的男孩。

孤苦的生活讓他隻身偷偷逃離教養所,在一個霧濛濛的清晨,來到了被稱作“霧都”的倫敦。突兀的,一陣鐘聲鑽進了他的耳朵——也在我的耳邊環繞。

“鐺——鐺——”彷彿從天邊傳來的聲音,宏亮而又悠揚,叫醒了鳥兒,叫醒了晨霧,叫醒了沉睡之中的倫敦。

這鐘聲,沉重的鐘聲,大氣的鐘聲,把我帶到了瘦弱的、如一隻無巢可歸的鳥兒般的奧利弗身邊,把我帶到了十九世紀的英國。

有目共睹的,奧利弗攜着那恢宏的鐘聲堅強的走過了最苦的日子,捱過了飢餓,領我一起感受屬於十九世紀英國的光明與黑暗,寒冷與溫暖,愛恨情仇的激烈鬥爭。

誤入了賊窩,奸詐狡猾的猶太老頭教他如何做一個扒手,可當他看到書攤老闆的不易時,卻並沒有下手;被同夥誣陷進了法庭,又被裝腔作勢的法官判罪嚇得倒下;遇到了善良的布朗洛先生,但無法脫離歧途……一切的一切,只有那簡潔的鐘聲相伴,堅定着他生的信念。

鐘聲,那一遍遍迴盪着的鐘聲,彷彿遲暮老人的嘆息,沒有抱怨晨霧之下隱藏的黑暗的現實與人情的冷暖,也沒有訴說人們趨炎附勢、利慾薰心所帶來的悲哀。

鐘聲籠罩着倫敦,籠罩着夕陽餘暉,籠罩着奧利弗孤單的身影,籠罩着我雜陳百味的心。狄更斯先生懷着對好人的同情給了奧利弗一個完美的結局,讓他帶着一顆感恩與同情的心過期了小紳士一般的生活。不知他在得到那一大筆遺產時,耳邊有沒有環繞着緩緩響起的鐘聲,不知狄更斯寫完最後書的一章時,天邊是否也傳來了嘹亮的鐘聲。

攜帶星光,合上書頁,望着最亮的那顆天狼星爲奧利弗祝福,回味着書中的故事。當然,還有那鐘聲,代表着一個時代的聲音。依然,置身於濃霧之中,那宏亮而又悠揚的聲音卻遠去,再遠去……

高考話題作文 篇5

天空,藍藍的,無拘無束的雲絲在天空肆意的展現自己清純的美。在一次擡頭,似乎有種錯覺,太陽在一步步地向自己頭頂壓來,那耀眼的光芒刺痛着雙眼,讓人感到一陣眩暈。

這時天空已經變成了鮮豔的橙黃,如香橙的夕陽懸在遠處起伏的山脈,給世間灑下一片餘暉,似乎還有那麼一點點對人間的眷戀。坐在屋子裏,有幾束陽光射過綠蔭的樹和那明亮的窗,鋪在我的課本上,樹上的字符似乎在跳躍,我還瞅見那許久未動過的櫥櫃上泛起灰塵,它們在那束陽光裏舞動着,展現自己唯一的不凡。天空又漸漸變成了濃濃的橙紅色,世界就像一張諾大的宣紙,陽光在爲它塗抹最絢麗的色彩……

夜幕拉着它黑色晚禮裙的裙角也來光顧這座繁華的都市,很難想象,她是如何降月亮那樣的珠寶繡在裙上,爲自己增添幾分婀娜的姿態。依舊是坐在書桌前,仰頭透過枯細的樹枝望着那似檸檬一樣的玉盤,月華毫不吝嗇的瀉向大地,黝黑的泥土享受着它的青睞……橙黃的月,橙黃的光,橙黃的霧裏懸浮着橙黃的霜……

看着偶爾隱現的星,我終於知道爲什麼有那麼多隱士,不追求紅塵路上的富貴,卻獨愛那份田間的清閒;不羨慕世間庸俗的虛榮,卻只愛雨後七彩虹橫跨在天際的姿態。在自然的懷抱裏,人們有種解脫,沒有了功名利祿的誘惑,沒有了令人厭惡的勾心鬥角……那陣風,或許吹走的不只是長時間的熱意,還有人們的悲痛;那陣雨,或許洗滌的不只是人們的肌膚,還有人們長時間積累的挫意感……感謝自然,給了他們宣泄的空間,伴隨那陣歷史的鐘鼓,邁着自己信念的步伐,開始自己的征程,而到最後才發現,一切都回到了起點,因爲自己解脫了一切,始終堅信着“自然”。

這或許是千年的諾言,或許是萬年的誓言,一切都隨緣,不強求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不躲避自己躲不掉的事實,因爲自己總能在自然的懷抱裏找到自己的本來。它表現得很清淡,清淡到人們快忘了它的存在,伴隨它的只有時間,只有在迷霧中升起的旭日和那略帶羞澀的月牙……

什麼時候挫敗了,“自然”會隨時扶持着我們站起來;什麼時候失意了,“自然”會撫平那深陷的創傷……真的覺得厭煩,爲什麼不輕輕推開窗遠眺,外面的世界充塞着生機,外面的世界在自然的點綴下更加多彩。我不知用什麼語言可以表達我對自然的崇拜,只覺得有它在,我不會束縛自己。我你寧願做那站在荊棘枝頭用鮮血歌唱的荊棘鳥,也不願做關在鳥籠裏的金絲雀;我寧願做海浪衝起的浪花,也不願做身處深海的死水;我寧願作傾盆而下的暴雨,也不做躲在雲後的霧水……站在歷史的下游,撥動塵封已久的琴絃,不知會不會影響到遠處白皚皚的雪山?人生人長人過世,一絲不掛的來,一絲不取的走,經歷坎坷的人生,看破世間的紅塵,終究能做的便是將自己的骨灰埋進黃土……

自然的信念便是這種解脫。蘸了又蘸的酥油茶,還是當年那樣濃;釀了又釀的青稞酒,讓我醉在不眠中;品了又品的信念人生,還是酸甜苦辣鹹盡有……

高考話題作文 篇6

話題作文的文題,很大、內容很多(包括四個方面)。它不像傳統命題作文文題那麼簡明——就是一個孤零零的題目。話題作文文題的四個部分組成是:材料、話題、提示語、要求。高考話題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源頭,由它引出來話題作文的寫作範圍和思考對象。這個材料不是寫作的具體內容,而只是個啓發你打開思路的一個例子。有的是材料,有的是一個事實、一段小故事、寓言等。

話題作文的文題是由四部分組成,即,材料、話題、提示語、要求。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材料,是個引子、例子,僅供參考;提示語,是對材料的註解和補充;在材料和提示語的共同幫助下,來引出話題。話題,是寫作範圍,而不是題目。題目,是你把話題“化一爲萬”,再從“萬里挑一”,確定你自己喜歡寫作的題目來。要求,是指令,是限制和約束。要求的內容,你必須照辦。

開闊眼界,磨礪思維

在寫作中養成“袖手於前,疾書於後”的審題習慣,對構成話題作文的四部分——引導材料、提示語、話題本身和寫作要求要一一的解讀,不要過多受引導材料或者叫背景材料的牽制,不能簡單詮釋話題或者是複製話題,應該以材料與話題作爲寫作的起點,要從起點上擴展開去,挖掘出深刻的內涵,選擇切合話題精髓的立意角度。文章要寫的大氣離不開立意高遠,必須在作文中表現積極的觀點、健康的情趣、高尚的追求。不能與主旋律唱反調,唱響主旋律不等於講空話、說套話。多讀書、多看報,關注世界風雲,瞭解民生疾苦,對時事保持較高的“敏感度”。有條件的話,可以看看“焦點訪談”、“新聞調查”、“實話實說”等電視欄目。

規範文體,夯實基礎

話題作文一般要求是文體不限,所謂文體不限,並不是文體不分和文體不明。有的考生忽視文體要求,寫出一些非驢非馬、“四不象”的文章來,結果丟了不少分數。在寫作訓練中,要堅持認認真真地寫幾篇比較規範的記敘文、議論文,打牢各種文體的基礎,力爭做到記敘能暢達曲折,描寫能惟妙惟肖,抒情能真摯感人,說理能嚴謹精闢,說明能條分縷析,在此基礎上,再發揮特長、求異創新。寫作文要先“入格”再“出格”,先“死”後“活”,“死”去“活”來。

化整爲零,分項訓練

高三如果總是寫成篇的大作文,往往是疲於應付,難以打起精神,而且寫作中的一些問題也很難被發現和糾正,很可能會出現老毛病一犯再犯、新問題層出不窮的現象,爲避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多次,可以進行分解專項訓練,把專項訓練和綜合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首先認真研究考試說明關於作文的要求,對考點要求分項解析,然後按要求,抽出專門的時間進行審題、立意、擬題、開頭、結尾、層次安排、語言表達等專項訓練。如文章的開頭訓練,我們都知道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開好頭非常重要,如果在開頭多動點腦筋“露一手”,有時會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可以先蒐羅精彩的話題作文的開頭,仔細分析琢磨人家的開頭好在哪裏,總結出一些規律來,然後找一些題目專寫開頭。實踐證明這種化整爲零的方法,可以大大增強訓練的力度和實效性。

揚長避短,打造亮點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四面出擊,不如出奇兵一路”,在高三有限的時間內想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是不現實的,因此在作文訓練中,要先對自己的寫作水平和特點先進行“盤點”,瞭解自己的薄弱環節和優點長處,確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要在經營好“大路貨”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積極嘗試多種文體、多種寫作方式,從而使自己的“長項”得到充分發展,考場上則要善於“藏拙”和“露美”,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個性和才情,要有追求“亮點”的意識,征服人心的好作文一定要有“亮點”,這個亮點,或者是一段條分縷析、無懈可擊的論證,或者是一段精彩動人的描繪,或者是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節,或者是令人熱血沸騰的激情,或者是令人頓悟的哲思……三兩處“閃光點”就有可能把全篇照亮, 以求得在某一個方面躍入發展等級,獲得一個較好的分數。

寫話題作文時,不能套用材料作文的方法。也就是說,對話題作文的材料不必推敲、不必概括材料的深層含義、不必從材料中提煉觀點或主題。既然話題作文的材料,僅僅是個“話引”,題目中的材料,只是讓你知道要寫什麼話題。因此,在行文中,就可以適度引用材料;也可以對材料置之不理,寫起來,就不用它。材料和提示語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是引出話題,另一方面是減少解題的難度。